都說我們是勤勞和努力的民族,為了責任和過上好的生活,雖有疲憊心累但依然堅持著,看到當下996、過勞死、社畜等社會現象,頗有感慨。偶讀歐陽修的《秋聲賦》,其情其境頗有相似,古人也有這樣的憂愁,可略窺古人所思所感。
歐陽修《秋聲賦》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1]:有固定時限
[2]:精氣
[3]:紅潤的臉色
[4]黟(yī)然:從「黑」,形容黑的樣子
[5]:頭髮像天空星星一樣,光亮暗淡和稀疏
[6]:戕(qiang)賊:殘害.戕,從「戈」,殺害、殘害之意。
譯文:「唉!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人為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無數瑣碎煩惱的事來勞累他的身體。只要內心被外物觸動,就一定會消耗他的精氣。更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然會使他紅潤的面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的頭髮(壯年)變得鬢髮花白(年老)。(既然這樣,)為什麼卻要以並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人)應當仔細考慮究竟是誰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殘害,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
如何你覺得你過得很累,也可以思考一下「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就是說草木無情,它們沒有感情,不會心累,不會有精神疲憊,一年四季中尚且有固定的時間會凋零,比如冬天。何況人是有感情的,我們的精氣容易被情緒,心情耗費,那必然比草木更容易「凋零」受傷。我們追求夢想的時候,很多時候也是力所不及,智所不能,就把自己搞的憔悴不堪,紅潤的嬌嫩臉變得形如槁木,茂盛的頭髮變得灰白稀疏,這也是人像草木凋零般的體現。
好了,喜歡本文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六月息YH」。希望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