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秋聲賦》

2021-03-01 六月息YH

都說我們是勤勞和努力的民族,為了責任和過上好的生活,雖有疲憊心累但依然堅持著,看到當下996、過勞死、社畜等社會現象,頗有感慨。偶讀歐陽修的《秋聲賦》,其情其境頗有相似,古人也有這樣的憂愁,可略窺古人所思所感。

歐陽修《秋聲賦》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1]:有固定時限

[2]:精氣

[3]:紅潤的臉色

[4]黟(yī)然:從「黑」,形容黑的樣子

[5]:頭髮像天空星星一樣,光亮暗淡和稀疏

[6]:戕(qiang)賊:殘害.戕,從「戈」,殺害、殘害之意。

譯文:「唉!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人為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無數瑣碎煩惱的事來勞累他的身體。只要內心被外物觸動,就一定會消耗他的精氣。更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然會使他紅潤的面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的頭髮(壯年)變得鬢髮花白(年老)。(既然這樣,)為什麼卻要以並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人)應當仔細考慮究竟是誰給自己帶來了這麼多殘害,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

如何你覺得你過得很累,也可以思考一下「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就是說草木無情,它們沒有感情,不會心累,不會有精神疲憊,一年四季中尚且有固定的時間會凋零,比如冬天。何況人是有感情的,我們的精氣容易被情緒,心情耗費,那必然比草木更容易「凋零」受傷。我們追求夢想的時候,很多時候也是力所不及,智所不能,就把自己搞的憔悴不堪,紅潤的嬌嫩臉變得形如槁木,茂盛的頭髮變得灰白稀疏,這也是人像草木凋零般的體現。

好了,喜歡本文的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六月息YH」。希望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歐陽修《秋聲賦》:秋天的聲音,是對生命深沉的體悟
    颯颯秋風過,打破了秋夜的 寂靜,窗外的大樹被吹得沙沙作響,這時,我想起了歐陽修的《秋聲賦》,重新感受秋天那厚重的氣息,傾聽來自內心深處遙遠的絕響。《秋聲賦》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名作,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賦體散文,入選了清代吳楚材的《古文觀止》,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也有這篇辭賦。
  • 誦讀 ||《秋聲賦》作者 歐陽修 〔宋代〕
    秋聲賦歐陽修 〔宋代〕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
  • 歐陽修的《秋聲賦》究竟寫了什麼?
    歷來描寫秋的文章很多,但能將秋聲描寫得十分優美的賦卻很少。歐陽修的千古名篇《秋聲賦》不僅開創了宋代古文運動的先鋒,更用韻偶相結合的方式將無形的秋寫得有聲有色,有感染力。《秋聲賦》以壯闊的氣勢描寫秋天的肅穆、凜冽。由此引出:人無法與自然抗衡及人生無常的思考與啟示。從反問句:「這就是秋聲,但它為什麼要來呢?」中可以感覺到人生的無奈與悲涼。文章的基調可以反襯作者的情緒與思想。當時的作者已步入年過半百,飽嘗官場的沉浮變化,思想也過於消極保守。作者的思想心境正恰如秋天一樣。
  •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 歐陽修-秋聲賦
    歐陽修在宋仁宗嘉佑佔四年(1059)春天辭去開封府尹的職務,專心著述。這時的歐陽修,在政治上早已經歷了多次貶官,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鬱結,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於懷,正處於不知如何作為的苦悶時期。在《秋聲賦》中,作者以「無形」的秋聲作為描寫和議論的對象,採用賦的形式抒寫秋感,極盡渲染鋪陳之能事,實際上融入了作者對宦海沉浮、人生苦短深沉的感慨。
  • 行書鋼筆字作品欣賞《秋聲賦》硬筆書法:美工鋼筆字,歐陽修詩文
    歐陽修詩文《秋聲賦》,也是歷代名家書寫的範本,如趙孟頫就有一篇秋聲賦,那說明這篇詩文還是不錯的,所以,今天就用美工鋼筆來書寫,呈現不一樣的硬筆書法之美,無論在粗細變化還是寫字的節奏感都表現的很到位,美工鋼筆絕對是僅次於毛筆的硬筆書寫工具。
  • 古詩裡的秋聲,聲聲入耳,美輪美奐!
    秋聲,是歐陽修筆下「摧敗零落者,乃一氣之餘烈」的昂揚氣勢;秋聲,是白居易筆下「長風從西來,草木凝秋聲」的肅殺秋景;秋聲,是王維筆下「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的遼遠雁曲;秋聲,是劉禹錫筆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秋之心聲……蕭瑟中頗有靈動,肅殺裡不乏生機。古詩裡的秋聲,聲聲入耳,美輪美奐!
  • 秋已至,欣賞孫曉雲《秋聲賦》,字字清涼!
    111孫曉雲書歐陽修《秋聲賦》欣賞這就是秋聲呀,它為何而來呢(它怎麼突然就來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樣子,它的色調暗淡、煙飛雲收;它的形貌清新明淨、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沒有生氣、川流寂靜、山林空曠。所以它發出的聲音時而悽悽切切,呼號發生迅猛,不可遏止。
  • 從歐陽修的抒情散文入手,談談他人生中種種情感和志趣
    他創作的《歸田錄》、《豐樂亭記》、《秋生賦》等成了抒發胸中苦悶憂愁情感的代表作。其中《秋生賦》也成為了我國文學「賦」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以《秋聲賦》為例,它創作於嘉佑四年,當時對於朝廷的改革步履維艱,導致作者心情傷心苦悶,作者遂借用「秋聲」來抒發自己的難過和傷心。
  • 夷陵歐陽修公園賦
    夷陵歐陽修公園賦 三峽門戶,夷陵城央;發展大道,瀲灩水旁。歐陽修公園兮,軒然告竣;古夷陵山川兮,再添華章。佔天時地利之吉,得政通人和之祥;續一代宗師文脈, 傳萬載伏羲輝光。 永叔高義兮,直言罹禍;夷陵縣令兮,德政傳揚。
  • 唐宋八大家·歐陽修-遼寧頻道-東北新聞網
    歐陽修死後葬於開封新鄭(今河南新鄭),新鄭市辛店鎮歐陽寺村現有歐陽修陵園,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另今綿陽南郊亦有其祠堂,名曰六一堂。在滁州時,自號醉翁。晚年自號六一居士,曰:吾集古錄一千卷,藏書一萬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吾老於其間,是為六一。歐公一代儒宗,風流自命。詞章窈眇,世所矜式。乃小人或作豔曲,謬為公詞。  歐陽修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
  • 歐陽修的一篇散文,只有短短88字,卻餘韻綿綿
    歐陽修是北宋著名的詩人、散文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大家都非常熟悉他的很多著名散文,比如《醉翁亭記》、《賣油翁》、《秋聲賦》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歐陽修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也是北宋文壇的領袖之一,蘇軾、曾鞏等人都是他的門生。
  • 宋代歐陽修《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
  • 宋代歐陽修《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據胡適考證《錢氏私志》後認為,該詞為歐陽修在河南錢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崑體骨幹詩人時天聖九年(1031)至明道二年(1033)期間,歐陽修在西京留守推官任上。 歐陽修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 有聲閱讀 ll 古文系列《秋聲賦》
    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 從《清平樂》說起——淺談文壇盟主歐陽修,力挽狂瀾扭轉北宋文風
    最近《清平樂》熱播,不管劇情多麼火熱,而我關注的只有歐陽修,終於,到第四集,歐陽修出場了,但,一代文壇領袖的出場顯得不是那麼光鮮亮麗,一開局就落榜, 有點尷尬了。但這並不影響他在以後的時間裡成為一代文壇領袖。今天我們不討論劇情,而是帶大家看一下文壇盟主歐陽修,如何力挽狂瀾扭轉北宋文風。
  • 八十一門總門掌歐陽修棋藝高超,他在棋道高手中不及一人位居第二
    歐陽修以三清教主之姿被武林名士推為八十一門的總門掌,三魚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過,「歐陽修」這三個字並不是他的真名實姓,因為此人非常崇尚歷史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而借名仿賢。除此之外,歐陽修在文壇的成就非常高,他效仿先賢卻不盲目崇古,從一定程度上來講歐陽修是一個帶有批判主義和務實主義的革新家。在唐代開始就湧現出不少復古派的文論大家,譬如韓愈和柳宗元等人,雖然歐陽修也很喜歡韓愈柳宗元的詩文,但是他有著自己的取捨之道,歐陽修對詩文中堆砌「玄奧奇美」之詞的做法並不太認同。
  • 歐陽修的詩有哪些?歐陽修的詩詞全集161首
    宋代詩人歐陽修,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