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陽修《秋聲賦》
偶讀歐陽修的《秋聲賦》,其情其境頗有相似,古人也有這樣的憂愁,可略窺古人所思所感。歐陽修《秋聲賦》「嗟夫!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於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
歐陽修《秋聲賦》:秋天的聲音,是對生命深沉的體悟
颯颯秋風過,打破了秋夜的 寂靜,窗外的大樹被吹得沙沙作響,這時,我想起了歐陽修的《秋聲賦》,重新感受秋天那厚重的氣息,傾聽來自內心深處遙遠的絕響。《秋聲賦》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的名作,是一篇借景抒情的賦體散文,入選了清代吳楚材的《古文觀止》,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也有這篇辭賦。
-
歐陽修:一輩子愛茶
他們是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數字醉翁,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北宋政治家、作家,唐宋八大師之一,享有很高的政治聲譽。因為吉州原來屬於廬陵縣,所以他假設自己是「廬陵歐陽修」。
-
誦讀 ||《秋聲賦》作者 歐陽修 〔宋代〕
秋聲賦歐陽修 〔宋代〕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
-
歐陽修極為得意的一首詩,用調侃的語氣,表達了對人生低谷的看法
在古文、詩、詞方面,歐陽修的造詣成就都非常高,宋詩的開山祖師梅堯臣,以及和他並稱蘇舜欽對歐陽修的詩有著啟蒙之功,但對於詩的語言文字、韻律節奏,歐陽修都超過了他們。歐陽修在探索宋詩的道路時,希望能夠使詩的內容靈動,而又不違背近體詩整齊的體裁,這種「以文為詩」的創作理念,對蘇軾、王安石等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
歐陽修的一首佳作,開篇就境界蒼涼,最後兩句更飽含哲理
下面介紹歐陽修的一首佳作,開篇就境界蒼涼,最後兩句更飽含哲理。黃溪夜泊北宋:歐陽修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一猿哀。殊鄉況復驚殘歲,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見江山且吟詠,不因遷謫豈能來。宋仁宗時,範仲淹等人為了革除舊弊、振興經濟,發起了革新運動。
-
歐陽修的《秋聲賦》究竟寫了什麼?
歷來描寫秋的文章很多,但能將秋聲描寫得十分優美的賦卻很少。歐陽修的千古名篇《秋聲賦》不僅開創了宋代古文運動的先鋒,更用韻偶相結合的方式將無形的秋寫得有聲有色,有感染力。《秋聲賦》以壯闊的氣勢描寫秋天的肅穆、凜冽。由此引出:人無法與自然抗衡及人生無常的思考與啟示。從反問句:「這就是秋聲,但它為什麼要來呢?」中可以感覺到人生的無奈與悲涼。文章的基調可以反襯作者的情緒與思想。當時的作者已步入年過半百,飽嘗官場的沉浮變化,思想也過於消極保守。作者的思想心境正恰如秋天一樣。
-
《瀧岡阡表》 歐陽修的「背影」
這是一篇歐陽修等待了60年,才寫成的墓表,也是他一生修身歷世的「迴光返照」。為什麼一篇墓志銘,要等待這麼久?翻看歐陽修詩文集,在他的散文裡,墓誌、墓表是一個大宗,風格上,他有時學韓愈,有時學司馬遷;人物上,有他敬重的範仲淹,有開書院教育先河的胡瑗,有他的知音尹師魯、梅堯臣,有他的同儕蘇洵,甚至在夷陵一些不太出名的民間純儒,他也寫過。
-
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 歐陽修-秋聲賦
《秋聲賦》作於嘉祐四年(1059),歐陽修時年53歲,這是他繼《醉翁亭記》後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合,鋪陳渲染,詞採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範。 文章第一段寫作者夜讀時聽到秋聲,從而展開了對秋聲的描繪。文章開頭,作者簡捷直人地描畫了一幅生動的圖景:歐陽修晚上正在讀書,被一種奇特的聲音所攪動。
-
名人故事|歐陽修與茶
歐陽修與茶1 歐陽修(1007- -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人,宋天聖年間進士,性格剛直,不畏權貴,因為替範仲淹辯誣,被貶為夷陵縣令。歐陽修頌揚武夷茶多有警句,其寫法也如他寫《醉翁亭記》一樣,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在《嘗新茶呈聖俞》一詩中,他寫道:「建安三千裡, 京師三月嘗新茶。人情好先務取勝,萬物貴早相矜誇!萬木寒凝睡不醒,惟有此樹先萌芽。乃知此為最靈物,宜其獨得天地之英華。」在這首詩中,歐陽修以武夷茶早春先萌芽,誇其為天地之間的最靈物。
-
歐陽修:我是世間第一情痴,我愛這個世界,人活著就要好好玩
當然,誰的人生也不會一帆風順,即使是在崇尚文學的宋朝,文人同樣脫不了磨難,免不了挫折,即使你是文壇領袖,泰鬥級別的大師,也可能是一個倒黴蛋,比如歐陽修。歐陽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初期的文壇領袖。現在人提到歐陽修,可能沒什麼太大的感覺,因為說起北宋的詞人,大家的視野基本上都被他的學生,大詞人蘇軾蘇東坡給吸引去了。
-
淺評歐陽修《戲答元珍》詩,野芳雖晚不須嗟
宋人歐陽修的《戲答元珍》就是這樣一首好詩。歐陽修(公元1007-1072)字永叔,自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是北朵前期的文壇領袖,也是給宋代詩歌承開闢道路的人。宋仁宗三年(1036),歐陽修三十歲,時任館閣校勘。因支持改革朝政的範仲淹而得罪了保守派宰相呂夷簡,被貶為峽州夷陵縣(今湖北宜昌市)令。這首詩就是他到夷陵臺笫二年春所作。
-
寫下《醉翁亭記》的歐陽修,原來是這樣的人
今天江南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全新的歐陽修。放蕩的才子,竟然與自己的外甥女……雖然北宋的才子大多放蕩不羈,喜愛與歌妓交往,愛寫些淫詞豔曲。但歐陽修的取向就有點特別了。其實這個外甥女和歐陽修並沒有什麼真正的血緣關係,這個所謂的外甥女只不過是歐陽修妹妹收養的一個養女罷了。如果事情是真的,在那個時代絕對算是越軌之舉了。畢竟在外人看來,他倆可是有血緣關係的。具體來說,由於歐陽修的妹妹在出嫁沒多久,就當了寡婦,在夫家無依無靠,被人唾棄。所以歐陽修就好心把妹妹和外甥女接到自己家中照顧。
-
歐陽修同榜狀元,先當歐陽修的姐夫,後來又當歐陽修的妹夫
北宋天聖八年科舉,歐陽修在禮部會試中得了第一名。王拱辰也通過會試,取得了殿試資格。 歐陽修的文章譽滿天下,又取得了會試第一的成績。當時的士人都認為,歐陽修是狀元的頭號熱門人選。歐陽修自認狀元非他莫屬,王拱辰也認為自己爭不過歐陽修。 歐陽修在殿試前,做了一套狀元服。歐陽修試穿的時候,發現不合身。
-
歐陽修|醉翁之意.
因著宋代「榜下擇婿」的風氣,歐陽修剛剛考中進士,便被恩師胥偃招為女婿。從此,他才真正意義上進入,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這樣的相處日常,微末細節,在歐陽修的詩文中難以尋見。這樣可愛喜人的嬌妻,卻只活到十七歲,曾生下一子。新婚不久,歐陽修前往洛陽為官。
-
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醉翁亭記》,是以什麼心情寫下的呢?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雖然是老來子,但他的父親歐陽觀,在他出生時已經五十二歲並且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隨後母親鄭氏帶著他投奔隨州的叔父歐陽曄,叔父家並不富裕,但好在他的母親鄭氏出生名門望族是個大家閨秀也能拿著荻杆教他識字啟蒙,加上叔父不時的關懷,歐陽修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少年時歐陽修兩次科考失敗,後來拜胥偃為師才在其引薦下參加了國子監的解試,位列二甲,次年在禮部省試中的省元。隨後又在宋仁宗主持的殿試中二甲進士及第,但卻沒有奪魁,後來晏殊回憶說是他的鋒芒太盛試官想挫一挫他的銳氣。
-
吳錚強·尋宋︱瀧岡阡表:歐陽修沒有鄉愁
歐陽修肯定參加了兄長葬父的過程,成年後也跟哥哥見過面。那是他被貶到夷陵時途經鄂州,派人去請家住在黃陂的兄長,一起喝酒,在昞家住了幾夜。昞家就在長江邊上,還建了一間亭子以「儵」命名,「儵」既通「倏」,又指江中白鰷魚或傳說中的魚怪,名字取得殊有意味。兩年後離開夷陵時兄弟再次相見,歐陽修遊覽了儵亭,寫了一篇《遊儵亭記》,說家兄喜歡讀歷史,心胸開闊,「視富貴而不動」。
-
歐陽修:北宋文學盟主,蘇東坡的老師,一起走進他的性情一生
歐陽修對著那作文的年輕人窮追不捨。 「想當然耳。」年輕人答道。 歐陽修錯愕片刻,轉而撫掌。「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隨即不吝讚美眼前的年輕人。 「學生,眉州蘇子瞻。」年輕人的官話帶著蜀中口音,眉宇間意氣風發間,像極了自己當年第一次走出考場。
-
行書鋼筆字作品欣賞《秋聲賦》硬筆書法:美工鋼筆字,歐陽修詩文
歐陽修詩文《秋聲賦》,也是歷代名家書寫的範本,如趙孟頫就有一篇秋聲賦,那說明這篇詩文還是不錯的,所以,今天就用美工鋼筆來書寫,呈現不一樣的硬筆書法之美,無論在粗細變化還是寫字的節奏感都表現的很到位,美工鋼筆絕對是僅次於毛筆的硬筆書寫工具。
-
從「看電視」到「用電視」 「夷陵一家親」電視版上線
活動現場,湖北廣電網絡夷陵支公司工作人員為村民現場講解了「夷陵一家親」電視版操作流程。區委政法委、區民政局分別為「夷陵一家親」個人用戶及後臺管理員獲獎代表、優秀村規民約獲獎代表進行了頒獎。「夷陵一家親」APP是夷陵區積極順應新時代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變化、新要求,努力提升服務群眾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