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非365報導,南非的疫情此刻仍在加劇。
截止至8月11日,南非確診病例超過55萬,本就艱難的經濟形勢因此雪上加霜,南非財政部長6月24日表示,南非經濟今年將萎縮7.2%,為90年來最大減幅。南非經濟陷入了自1945年以來最長的下行周期。
自南非1994年解除種族隔離後,外界期待的南非大好發展前景並沒有如期而至,經濟發展發而一度放緩甚至停滯。
許多人將此事歸罪於曼德拉治國無方,直到如今,網上對曼德拉毀了南非的攻擊性言論還甚囂塵上。
曼德拉真的毀了南非嗎?
他自青年起,就開始被政府列為監控對象,入獄後,他的名字仍然活躍在報紙和國際輿論中,在他的葬禮上,歐巴馬、柯林頓和多位美國前任總統、英國總理,澳大利亞總理等多國政要名流紛紛出席。
他被稱為「南非國父」,「世界總統」,生前獲得過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等一百多項獎項,他的名字與馬丁·路德·金,甘地齊名,他是南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
納爾遜·曼德拉,他究竟是偉人,還是罪人?
一、成長,覺醒與暴力鬥爭
曼德拉出身於南非貴族,童年時因為父親死於肺結核,他被父親生前支持的部落攝政王撫養長大,並成功接受了英式教育,考上了福特哈爾大學。
在曼德拉幼童之時,父親剛毅的性格得罪了當地的治安官,於是他的職位被罷免,全家搬到了村子裡居住,那是他最愉快的孩童歲月,嚮往自由的基因從曼德拉童年起就已經深種心底。
考上大學後,曼德拉因為抵制學校的不合理政策被開除,他回到家中,攝政王因感於自己將不久於世,給曼德拉指定了一門婚姻,而曼德拉不願意接受傳統的包辦婚姻,於是他設法逃婚,離家出走。
之後曼德拉在礦坑的保安工作因為暴露身份被老闆趕走後,他又找到了一家律師事務所。
在事務所的工作中,一些持有政治觀點的同事時常會發表言論,參與集會,這讓曼德拉逐漸了解南非黑人所遭遇的種族歧視。
之後曼德拉又通過了南非大學的考試,在大學期間,曼德拉內心的政治傾向讓他無可避免地結識了幾位重要的朋友,後來他們成為了與曼德拉並肩反對種族隔離的重要夥伴。
童年就生長在骨子裡的自由和教育給予他的尊嚴讓曼德拉對種族隔離感到憤慨,他想改變這種情況,他認為黑人應該和白人一樣自由地走在大街上,工作和婚姻不受膚色的限制。
曼德拉逐漸建立起了他的政治信仰後,很快便以一個年輕人極大的熱情準備投身於政治運動之中,他願意為自由被禁錮,被壓迫的人民奮鬥。
1944年,曼德拉加入了南非非洲人國民大會,非國會爭取權益的方式是溫和的,堅持非暴力原則,用聯合抵制、罷工、消極抵抗等群眾運動和政府鬥爭,而年輕氣盛的曼德拉則贊成非洲民族主義的極端革命傾向,因為南非的種族隔離的政策仍在一步一步落實,他認為鬥爭的方式應該更進一步,曼德拉說:
「演講、派請願團、威脅、遊行、罷工、自願去坐牢,這些武器都沒有效果,因為不管我們採取哪種方式都會遭到鐵拳的打擊,發展到一定時刻,只能以火救火。」
那時的曼德拉被稱為「幼稚的狂熱分子」,他年輕而激進,當他看到一切合法的非暴力抗議被政府暴力鎮壓,他最終還是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暴力鬥爭的道路。
1961年,他領導罷工運動,抗議和抵制白人種族主義者成立的「南非共和國」, 此後轉入地下武裝鬥爭,在警察的追捕下策劃罷工,之後又創建了非國大軍事組織「民族之矛」並任總司令。
1962年,曼德拉被捕入獄,他被指控煽動非洲工人罷工和非法越境,面臨5年監禁,在此之前,他已經有過幾次入獄和辯護的經歷。
但是這次與以往不同,當他踏入監獄的那一刻起,漫長的27年監禁開始了。
二、曼德拉在獄中
監獄是枯燥的,它會在千篇一律的日子裡剝奪人的個性和尊嚴,但曼德拉是一個頑強的樂觀主義者,就算面臨著終身監禁,他仍相信自己終會作為一個自由人走在陽光下。
在獄中,曼德拉堅持爭取穿長褲的權益,因為短褲是拿「僕人」對犯人們的侮辱,在比勒陀比亞地方監獄,他願意拿單獨監禁換取長褲,在羅德島,當他發現監獄長只應允了他一個人的訴求後同樣表示抗議,如果同意給我長褲子,那為什麼不給每個人發一條呢?
他堅持不懈地向當局爭取各種犯人應有的權益,在石灰廠工作時,他花了三年時間爭取到了犯人們戴太陽鏡的權利,印度人和白人的夥食比非洲人的要好,他去爭取夥食平等,還有犯人們的學習權利,監獄的生活條件,無論是多小的事,只要是不平等,他就會去提出來。
人們有時候體會不到歧視,就是因為習慣了這些細節。監獄內和監獄外都是曼德拉反歧視的鬥爭場地,什麼也阻止不了他對平等的嚮往。
曼德拉在監獄裡不僅攻讀了倫敦大學的法學碩士學位,還利用晚上的寶貴時間自學了阿非利卡語和經濟學,並在偷偷的掩護之下寫成了幾十萬字的回憶錄。
他開始和某些獄警交朋友,因為曼德拉實在是太有名了,一次一個獄警走到曼德拉面前,問他有關南非大和非種族主義的事情,曼德拉耐心的和他解釋了希望得到的權利和財富分配計劃後,他撓了撓頭說:「這他媽的似乎比民族主義更有道理。」
獄警格雷戈裡還成為了曼德拉的終生摯友,這份友誼當時並不為社會所認同,他因此遭到了許多恐嚇和辱罵。
曼德拉的二兒子不想上學,獄裡的曼德拉焦急萬分,格雷戈裡知道後,直接把出面把他的兒子送到了學校繼續上學,並監督他繼續學業直到大學。
在曼德拉等人的不懈努力下,監獄環境逐漸改善,囚犯們甚至可以在幹活期間自由說話,於是曼德拉和許多被捕的政治犯,還有其他犯人們在日光下展開了激烈辯論,話題從非國大的反種族主義到非洲到底有沒有老虎。
同時,曼德拉開始反思自己 ,在進監獄之前,他衝動且傲慢,信仰暴力運動,監獄裡的清規鐵律使他不得不考慮如何有尊嚴的生存下去,並爭取應有的權利,而在監獄裡,能使用的只有非暴力這一種手段。
終於,在羅德島漫長的時間中,過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咀嚼,曼德拉心中寬容與和解的種子開始萌芽成長。
三、出獄後的和平主義者
即使在獄中,曼德拉也多次成為全球焦點,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遍及全世界,全球53個國家的2000名市長為曼德拉的獲釋而籤名請願;英國78名議員發表聯合聲明,50多個城市市長在倫敦盛裝遊行,要求英國首相向南非施加壓力,恢復曼德拉自由。
1990年2月10日,迫於國際壓力,南非總統德克勒克宣布無條件釋放曼德拉。
曼德拉自由了,44歲正值壯年的他帶著堅定的政治信仰走進去,72歲的他在經過27年的牢獄歲月後,終於重見自由的陽光。
出獄後的曼德拉秉持和平原則改善種族關係,過去他認為只能以火救火,現在,他可以用馬丁路德金的話來闡釋自己的思想:黑暗不能驅散黑暗,光可以;仇恨不能驅散仇恨,愛可以。
「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想法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曼德拉入獄期間,民族之矛的暴力反抗一直在進行,此起彼伏的反種族隔離運動在國內爆發,世界的民主平等價值觀潮水般湧來,種族隔離這種落後的觀念即將成為過去。
出獄後,曼德拉在索韋託足球場,發表了他著名的「出獄演說」,一時間場上呼聲雷動,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
曼德拉早期就了解了甘地的非暴力思想,他是這樣看待非暴力的:「不能把非暴力看做一種神聖不可違背的原則,而應當把它看做一種根據形勢需要而使用的戰略戰術。」
這種觀點在他的自傳中被反覆提及,因此,出獄之後提倡包容的非暴力,不僅僅是曼德拉27年自省出來的化解種族矛盾的原則,而且是在那個時代為達到目的的一種可行方案,一個幾十年來都不會放棄自己奮鬥事業的人,不可能在好不容易獲得自由後草率實行一種無效的方法。
情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和平和非暴力可以推動種族隔離的解決,這種人道主義價值觀也讓他傳奇的形象在國際新聞上更加大放光彩。
4年之後,曼德拉成功當選了南非總統,他成為了南非歷史上首位有色總統。新南非誕生了。曼德拉成為了一個象徵,一個代表著正義與道德的精神楷模。
1993年10月,諾貝爾和平委員會授予他了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為廢除南非種族歧視政策所作出的貢獻。此外他還長期在國際上呼籲消除飢餓和戰爭,身體力行地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貢獻。
四、總統的爭議與離世
曼德拉不是十全十美的聖人,當他被塑造成一個備受推崇價值觀的代表時,他很容易被看成是完美無缺的。
曼德拉上臺後,宣布無條件放棄南非核武器的研究,世界多了一份安定,但是對於南非的國家利益而言,這並算不上一件好事。
由於種族隔離的解禁,數量眾多的黑人獲得了和白人相等的權利,但是政府還出臺了許多政策大幅度地關照黑人,造成了一種對白人的逆向歧視,許多白人紛紛離開了南非。
種族隔離的惡果之一是造成了許多黑人接受的教育不足,素質低下,黑人有了平等工作的機會,各行各業的從業者水平卻開始逐漸下降,南非的行政機構也由於政策規定必須有一定數量的黑人,由此導致政府行政效率低下,腐敗嚴重。
此外,曼德拉表示願意接受偷渡者,並會給他們合法國籍。一時間無數黑人無論好壞,紛紛跑到南非,得到了南非的接納。
南非的工業發達,但是工業對環境的汙染過大,曼德拉決定去工業化,並開放南非的自由市場,解除了國內製造業的保護壁壘,還徵收更多的稅收,外國商品紛紛湧入南非,南非的製造業和將金融業都遭到了致命的打擊。
舊南非靠壓榨黑人養活了少量白人,國家GDP雖高,背後卻有無數在困境中掙扎的黑人,去隔離化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由於工人和成本原因,也紛紛撤離南非。
如今的南非排外情緒嚴重,強暴犯罪的發生率甚至高過印度,社會治安混亂,基尼係數0.7,貧富差距世界第一,法治退化,曼德拉執政的政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南非經濟結構脆弱,發展不合理,影響一直延續到如今。
曼德拉在當了2年總統後,1996年主動讓賢於姆貝基,決定退休回家養老。
他當總統更多的是給南非人一種精神上的支撐,無論爭議如何,曼德拉已經完成了他想做的事情,為南非的種族平等做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2013年12月6日曼德拉因為肺部感染在約翰尼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歲。南非為曼德拉舉行國葬,全國降半旗。
從暴力到非暴力,從獄囚到總統,他是南非的國父,是世界的總統,是最接近聖人的人,無論哪一點,單是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用盡一切方法努力追尋心目中的公正與自由這一點,曼德拉便已經在普通人中脫身而出為偉大的人。
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有道德並不代表會治國,普世的美好價值觀有時候與國家利益不相吻合。
雖然新南非在種族和解後迎來了需要新的突破的困境,但是也不必說舊南非更好,黑人的素質問題是歷史遺留下的,利益重新分配必然會遭遇一系列問題。
曼德拉窮盡一生推動了南非的人權進程,去除種族隔離制度,避免了國家種族矛盾激化陷入內戰,在爆炸的邊緣拯救了南非。
逝者已逝,是非功過都由後人去評論,曼德拉只說:「我已盡我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