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頭腦營造的幻境中而不自知,由此認假成真活在鏡花水月中,所以先要停止頭腦無意識的投射,生百年不過是從一個夢境轉向另外一個夢境的過程,我們的情緒也在夢境的輪迴中時好時壞,起起落落,白駒過隙再臨終回望前塵往事不過是鏡花水月,哪一樣是我們真正擁有的呢?人生不過是南柯一夢,心理自我療愈的體系旨在引導自己從夢境中醒來,這就是覺醒。你不可能依靠外界來達成覺醒,必須要引發內在的精神力量。
Tuition是外在的教導,Intuition是直覺的意識,是內在的精神力量,我們的生命習慣了被動接受來自外界的教導,結果就是內心一團黑暗,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從外界尋求關注認可跟接納,從現在開始你要試著讓意識回歸,讓意識之光照亮無意識的黑暗,創造一個如如不動的中心,一個自我主宰的中心,那是一種內在的力量。當你開始感受你內在新的能量、新的火焰、新的生命,以及由於這個新生命而來的新力量新活力,許多過去宰制你的事情會直接消融,你不需要和它們角力,這就是覺知,而靜坐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靜坐有三個步驟分別是止息入定觀想,靜坐並不一定非得要按照禪宗的那樣雙腿屈膝,你可以坐在一個讓你舒服的椅子上,背挺直就可以了,保持這種姿勢不變,我們不主張一開始就靜坐,因為我們也反覆體驗過那種效果並不好,那只不過是換一個姿勢的胡思亂想罷了。
而在這之前要反覆的通過練習觀呼吸的方式,就是為靜坐打基礎的,能讓自己儘快做到入定的狀態,同時通過反覆呼吸的練習,可以改變頭腦思維的可塑性,以及從上而下精神的協調性。在抑鬱狀態在焦慮狀態下,頭腦已經被馴化成固有的思維模式,猶如板結的水泥!觀呼吸可以隨時隨地去做,排隊的時候,等車的時候,以及百無聊賴的時候,你是只要3~5分鐘就可以了,你只需要關注空氣在鼻腔裡面流通的感覺。
人們在剛開始接觸靜坐法門的時候,頭腦思緒上下翻飛,念頭猶如走馬燈,王陽明把這種狀態形象地比作是一缸渾濁的水,水裡有枯枝有敗葉在頭腦的攪動下泥沙俱下,越來越渾濁。這個時候可以輔助於止息的方法,也就是說你深吸一口氣,儘量到憋住到自己難以忍受為止!
當頭腦思維慢慢開始平息的時候,也就是說感到頭腦一片空白的時候,這個時候將你的意識停留在你的呼吸上,然後仔細的觀察你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間的空隙越長越好。南懷瑾曾經解釋這種方法稱之為安那般那,也是禪宗的最基本的法門。
這樣作為進一步改變思維模式打下基礎,這是療愈的核心,很多人反饋說我看了很多心理學著作,卻沒有絲毫的改變原因就在這裡,因為通過頭腦層面的學習的確可以改變你的認知方式,但是它不能夠改變你的思維模式。所以改變認知就好比是雞湯跟道理一樣,當我明白了這個道理當我轉變了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可能會不那麼焦慮不那麼抑鬱,但這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的方法。
思維模式是根深蒂固的條件反射,在你的潛意識層面運作,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在意識療法裡面有這麼一個案例:從小你見到父親因為成績不好皺起的眉頭,長大以後當你走進老闆的辦公室,看到他皺起的眉頭心中的負向情緒又會升騰而起。在面對無疾而終的戀情的時候,你明知道不能夠再繼續下去了,但是你腦海裡揮之不去的還是對方的身影。
是得,知道不是得到做到才是得到,道理再正確也是大道理,雞湯再營養也只能取悅你的頭腦,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夠給你帶來脫胎換骨般的改變,哪怕有意識地跨出你的右腳,也是療愈的開始。有意識地跨出你的右腳,你內在的世界即將發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