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標準與改革開放40年實踐

2021-01-19 閃電新聞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新時期在思想上真正的起點是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這場大討論的重大意義歷經漫長歲月而日益鮮明。沒有這場大討論,就沒有新時期改革開放,就沒有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環境。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這場大討論的方向實際上始終沿著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主線展開,最終目的是為解決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對新時代的大好形勢,我們要更加堅定明確地沿著實踐檢驗真理的軌道,總結經驗、開拓進取,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真理標準大討論是針對當時「兩個凡是」口號提出的,直接目的是打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這個討論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有以下幾點。第一,比較準確地突出了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檢驗真理的標準,並作了正確的闡述。當時的代表性文章明確指出:「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毛主席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誇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第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經過實踐檢驗而證明的真理。當時的代表性文章明確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雖然曾經遭受過資產階級和機會主義的否定和圍攻,「但是,長期的革命實踐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是真理,終於成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思想。」「俄國十月革命和各國無產階級的實踐證明列寧主義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的破產。」「長期的革命鬥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從正反兩方面證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是正確的,而『左』、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是錯誤的。標準是什麼呢?只有一個:就是千百萬人民的社會實踐。」第三,準確地指出了真理的發展過程就是不斷接受實踐檢驗的過程。當時的代表性文章指出:「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它既具有絕對的意義,又具有相對的意義……即使是已經在一定的實踐階段上證明為真理,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要接受新的實踐的檢驗而得到補充、豐富或者糾正。」「毛主席指出:……『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於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可以說,正是這個討論的哲學基點比較穩妥,才在實際中結束了「兩個凡是」的口號。

真理標準大討論既是對過去和現實中的理論問題的檢驗,也是對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實踐的指導。大討論的作用在實踐中不斷展現出來。第一,作為這場大討論的直接成果,就是在思想上和政治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束縛,解放了思想,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改革開放奠定了思想路線和思想指導。第二,作為這場大討論的另一個成果就是鄧小平提出必須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既劃定了思想解放的底線,又指明了改革的方向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作為這場大討論又一個成果,就是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制定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特別是其中關於維護毛澤東的歷史地位和堅持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的結論。當時這三項主要成果,不但開啟了改革、指導了改革、同時與蘇東各國後來發生的改革浪潮劃清了一個原則性的界限。在改革初期,我們黨正是在實踐中解決了正確評價毛澤東、找到改革開放的途徑兩個問題。這兩個涉及全局的緊迫問題的解決,對於改革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由於我國的改革堅持了鄧小平同志所說的不丟馬克思、列寧、毛澤東等老祖宗的原則,防止了我國改革犯顛覆性錯誤,防止犯丟掉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致命錯誤,避開了蘇東劇變的覆轍。

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人們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特別是毛澤東關於「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尺度」這一根本原理認識更加深刻了。第一,共產黨人和人民大眾追求和關心的真理主要是關於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規律。這個事業是千百萬人民的事業,這個事業的規律只有在千百萬人民的實踐中才能發現。這體現了《共產黨宣言》所說的,共產主義的運動是多數人的、為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的特點。這與以往一切社會運動只是少數人的、為少數人謀利益有根本不同。第二,只有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才體現了社會發展的主題、主線和主流,才能構成檢驗真理的主要根據。人們在社會中具有各種不同的處境、地位、利益,其實踐內容各不相同,思想意識的性質和程度也會各不相同,並不是每個人的實踐和感受都能夠檢驗社會發展規律的主題、主線和主流。只有站在千百萬人民大眾革命實踐的立場上,才能獲得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真理。歷史發展主題和主流之外的無病呻吟、歷史主線之外的各種虛線、歷史主流之外的逆流和泡沫,根本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實踐標準。第三,強調千百萬人民的革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體現了黨的認識真理的群眾路線。黨的群眾路線包括認識真理的路線,這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認識真理的路線,這主要體現了對人民群眾實踐的尊重。只有與那些投身社會主義事業的千百萬人民大眾建立密切聯繫,才能在其中的實踐中獲得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真理。在探索社會主義事業真理的道路上只有站穩人民立場、投身人民革命和建設的實踐、走群眾路線,才能得到真理性的認識。與此相反,那些陷入歷史虛無主義、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人,永遠不可能得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真理。

經過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我們黨對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了更加豐富的真理認識,對於怎樣堅持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真理也達到了更新的境界。第一,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及支撐這一事業的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社會主義探索的兩個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新中國的歷史大致區分為兩個30年,雖然思想指導、政策差別很大,但本質都是社會主義的探索。既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30年否定改革開放前的30年,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30年否定改革開放後的30年。對於黨史、國史的研究,必須抓住主題、主線、主流,才能做到實事求是。堅決反對抹黑黨史國史的現象,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只有持續地批判歷史虛無主義,才能保住安定團結的環境。第二,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科學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因此,必須堅持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能動搖,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不能動搖,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不能動搖,追求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能動搖。第三,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必須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要堅決維護黨的領導核心,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也不能削弱。同時,必須堅持有效反對腐敗,只有全面從嚴治黨,對腐敗現象零容忍,才能實現密切聯繫群眾,保持黨的本質永世長青。第四,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必須明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使社會主義制度定型,使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定型化,才能實現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的長治久安。只有這樣,才能增強領導改革的定力,該改的堅決改,不能改的、不該改的堅決守住、不改,這絕不是什麼不改革。第五,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實現綠色發展,才能做出人民滿意的工作,向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第六,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只有統籌國內外兩個大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團結世界上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民,形成廣大的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和遏制戰爭的統一戰線,才能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發揮社會主義大國的作用,為世界發展和人類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第七,改革開放40年和新中國成立69年的歷史和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證明,只有抓緊抓好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才能贏得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意識形態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工作,不僅涉及社會長治久安,而且直接涉及培養什麼樣的一代代新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執政黨的問題,同時也是涉及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

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是真理的源泉,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源泉。40年前的那一場關於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及以後的千百萬人民的實踐,形成的最新的真理果實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一定要在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努力奮鬥,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作者劉書林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相關焦點

  • 每經專訪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真理標準大討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
    真理標準大討論推動改革進程NBD:1978年,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文章出現在媒體上,隨即引發了一場真理標準大討論,影響深遠。您認為這篇文章和這場討論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什麼地方?竹立家:我這一輩子,可以說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1978年以後,我先是上了南開大學,再到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攻讀學位。我也一直在北京生活。
  • 「改革先鋒」胡福明:「真理標準大討論的代表人物」
    專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者胡福明封面新聞記者 王國平 張路延 圖片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微信公眾號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刊發40周年 這篇爆款文改變中國命運!
    今年,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前的5月11日,《光明日報》頭版發表了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篇文章的主要作者是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胡福明。文章指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實踐,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一石激起千層浪。
  • 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的科學認識
    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的科學認識(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內容提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基本觀點。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是4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
  • 「封面文章」改革開放40年40人(一)
    改革開放40年,波瀾壯闊,誰是最該被致敬與銘記的人?回顧這40年的歷程,我們最想關注的其實是身處各行各業中的人的故事,他們或為平凡一員,或為行業翹楚,他們不止代表他們自己,甚至代表著一類人的群體塑像。所以,在精心草擬「改革開放40年40人」這份名單,並多方徵求專家意見的時候,我們希望它能夠體現《中國名牌》的獨特視角與人文關懷,既是有品牌的,又是有情懷的;既體現了從小家到大家、到國家的一種大愛,又充滿著創新、包容、奮進的中國力量。
  • 邢賁思:真理標準討論的當代意義
    原標題:真理標準討論的當代意義   今年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周年。正是這次全會作出了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開啟了以改革開放為標誌的我國社會主義新航程。而為這次會議鋪平思想道路的則是真理標準的討論。
  • 改革開放40年國企改革的基本邏輯與寶貴經驗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作者:李政(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改革開放40年來,國有企業改革以其牽涉面廣、錯綜複雜,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和重點、難點。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也進入深水區,黨的十九大對深化國企改革提出新要求。
  • 講座回顧|林德宏: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南大哲學系
    12月3日上午,南京大學哲學系原系主任林德宏在哲學系樓104做了題為「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南大哲學系」的講座,本次講座是哲學系關工委「百年南哲,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哲學系「學四史,做棟梁」主題教育講座。
  • 改革開放40年50名優秀贛商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新聞發布會全景(王傑祥 攝)  1月29日,省政府新聞辦、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聯合召開改革開放40年50名優秀贛商新聞發布會,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李青華介紹改革開放40年50名優秀贛商評選情況,省工商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洪躍平,省工商聯兼職副主席、江西博能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溫顯來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 實踐真的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
    這是因為,在大多數人受蒙蔽僅有少數人知情時,真理可能在少數人直至極個別人那裡。雖然檢驗真理的標準是社會實踐,是事實與邏輯,雖然個體的人無法使真理變得偉大,但是真理能夠使個體的人變得偉大。所以掌握真理的人思維敏銳,眼光超前,特立獨行,不與世俗同流,能夠想前人和眾人所不敢想,幹前人和眾人所不敢幹,他們的光芒照亮社會,引導社會進步。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總結40年實踐的歷史結論    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確的    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發展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成功經驗、展現了光明前景,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的重大貢獻。
  • 鵬城展翅再高飛(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我們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闖出了一條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中國的改革之路越走越寬,開放之門越開越大。
  •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再出發,擴大高水平開放
    新海關、新使命、新徵程,40年,我們整裝再出發!鄭州海關駐東站辦事處 賀玉潔改革開放40年,帶來的是開放的思想、開放的道路選擇、開放的布局以及開放的實踐,這無疑帶來了更加靈活開放的環境,從而打造各個領域齊頭並進共同發力助發展的良好勢頭。
  • 改革開放關鍵詞(40)義烏40年的變與不變 風雲激蕩 我心依舊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國義烏網、浙江新聞客戶端先後推出39個關鍵詞,講述義烏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故事。在系列報導即將收官之際,我們將第40個關鍵詞定為「變與不變」,在這辯證關係中,反映義烏4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其內在不變動力,從實踐經驗中增添前行力量,在把握變與不變中奮力把改革開放繼續向縱深推進。
  • 改革實現新突破 開放形成新格局
    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衝破了「左」傾錯誤思想和「兩個凡是」的思想束縛,打破了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精神枷鎖。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確立,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恢復,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探索符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實踐發展永無止境,思想解放也永不停歇。
  • 改革開放40年中的攝影:記錄改革進程,參與歷史進步
    原標題:孫慨|改革開放40年中的攝影:記錄改革進程,參與歷史進步改革開放40年中的攝影:記錄改革進程,參與歷史進步孫慨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理論委員會委員攝影的作為,依賴於偉大的時代;而時代的偉大,一定依賴於一系列體現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的豐厚事實。記錄事實亦即承載歷史。
  • 「江蘇改革開放40年40企」蘇企聯榜單發布
    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南京訊 (記者華誠) 為紀念江蘇改革開放40周年和發掘、展示2018年度最具影響力、最具創新力的年度江蘇企業家精英,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引領更多省內外企業家為提升江蘇經濟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做出貢獻,由蘇企聯主辦並發起了「江蘇改革開放40年40企」網絡評選和「2018江蘇年度經濟人物系列推選」活動。
  • 英語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英語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中國文盲,不懂語法,漢語也是對答如流;一個英國文盲,從沒學過語法,英語也是對答如流。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說不練假把式。那些整天叫嚷著英語語法學不好,英語就學不好的英語培訓機構,其實良心大壞,語法學不好還勵志或雞湯的機構,感覺就是些水貨英語教師。
  • 改革開放40年:「自己人」夏鼎湖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圍繞這個主題,安徽省把夏鼎湖作為重大典型人物組織了一次採訪。  在採訪夏鼎湖之前,我向他的周圍人詢問了不少關於這位中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性格脾氣。  從3000元起家到192億元總資產,作為新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見證者、參與者和受益者,中鼎集團每一次華麗轉身背後,都有著夏鼎湖的高瞻遠矚和「潔身自好、規規矩矩」做實業的初心。
  • 人大商學院:回顧改革開放40年,講好中國管理故事
    【MBA中國網訊】1978年,華夏大地上掀起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浪潮。40年來,中國企業經歷了深刻變革,在國際化進程中不斷發展壯大。《財富》世界五百強當中,中國上榜公司數量連續增加,2017年達到了115家,在總量上與美國的132家越來越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