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理丹冰靈椿永茂
思華瑞貺仙李長春」
彭家鄉位於廣安區西部
緊鄰小平故裡
幅員面積18.9平方公裡
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
和鄉村旅遊業發展基礎
一院三進士
文化底蘊濃
位於彭家鄉梯子村的唐家院子,在清朝時,可是出了兩文一武三個進士。
唐家的始祖,原是湖廣填四川時落戶於簡陽的,但後來遇上全國興起反清復明,兵荒馬亂,同來四川的弟兄三人被迫分開,唐家始祖就來到了這裡,修起了現在的這個堂屋,三個進士,就是從這個堂屋裡面走出來的。
唐聘建(音)生於嘉慶元年,進士及第後他沒有選擇做官,而是回到家鄉開設學堂,養育後人。堂屋正大門懸掛的這塊匾,是他起六十一時,時任廣安候補知縣王鳳鳴所贈。匾上書「靈椿永茂」,出自對聯,「壽理丹冰靈椿永茂 思華瑞貺仙李長春」,意為祝他健康長壽、後代昌盛。
最後住在唐家院子的老太爺,在半個月前剛剛搬進了城裡。現在的堂屋缺少維護,已近垮塌,只剩下裡面的一瓦一木,還能映出這裡曾經的故事。
梯子依巖上
路途遠且忙
三百多年前,唐家人還沒來梯子村的時候,這兒就有一條石梯路,依巖而上通往彭家場鎮,這條石梯路除了是梯子村人趕場進城的必經路,周邊崇望等地的居民也要走這裡。
不論是解放前還是解放後,每到正月就不斷地有人在這條路上來來往往。其實梯子村不是沒有公路,但由於在2010年以前道路沒有硬化,還是土石公路,加之梯子巖尤其陡坡多,一到下雨天路上全是泥漿,根本就上不去山,人們寧願走石板鋪設的梯子。
直到兩三年前,這條路徹底沒有人走,本來還能容納兩人並排走的石梯,被瘋長的野草遮蔽了一半。或許不久之後,石梯將被野草全部覆蓋,只存在於人們的代代相傳之中。
產業發展旺
鄉村振興忙
因為具有地處城區周邊的優勢,彭家鄉近年來加大招商引資和返鄉創業工作,因地制宜,做大做強多種特色產業,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全力助推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
古佛村因有一尊古佛而得名,但這裡的景象卻處處透露著一個「新」字。稻田養魚是古佛村的重要村集體產業,每年70%的利潤將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其中的70%作為紅利分配給全體村民。據了解,今年古佛村稻田養魚項目總收入預計30餘萬元,可帶動全村老百姓人均增收800餘元。
今年2月初,備受期待的省道204線花橋至彭家段開工建設,預計2021春節前,棗彭路至彭家場鎮段就能投入使用,極大地方便了返鄉民眾,也為彭家鄉的產業發展創造了更優質的環境。
為貫徹區委五屆十八次全會精神,彭家鄉根據區委對其發展桃李、開花水果產業,配套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的定位,結合實際,強化工作舉措,大力引進業主,計劃在2021年發展李子產業5000畝,建成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023年發展李子產業10000畝,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通過園區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來源:廣安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