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軍」大放異彩 「大運河文化帶」2020中國·儀徵城市龍舟公開...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浩宇 實習生 仲晶晶)10月31日-11月1日,「大運河文化帶」2020中國儀徵城市龍舟公開賽在儀徵市儀揚河舉行。本次比賽吸引了省內12支高水平隊伍300餘名運動員參加。南京市商業學校代表隊,獲得200米直道賽和500米直道賽兩項第一名。

(江蘇省體育局副局長熊偉等領導出席開幕式)

現場:高校「學生軍」大放異彩

本次比賽也是2020年全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特色主題群眾性活動之一。比賽設22人龍舟200米、500米直道賽兩個項目,採用預賽、決賽制來決出最終名次。結果,南京市商業學校技壓群雄、獲得兩個項目的第一名,並最終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在現場觀眾的加油吶喊聲中,龍舟健兒們喊著整齊的號子擊水飛舟,一支支龍舟像離弦之箭,隨著鼓聲劈波向前。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比賽,共有8個學校組隊參加了比賽,前四名中有三支代表隊是學生軍。與成年隊相比,學生軍雖然比賽經驗不是很豐富,但是在體能和拼勁方面還是具備一定的優勢。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代表隊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南京市龍舟協會則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三江學院代表隊最終獲得第四名。

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蘇能夠成為龍舟大省,離不開江蘇諸多高校的普及推廣。很多高校都將龍舟運動作為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進行普及推廣,「龍舟不僅能傳承歷史文化,還能強身健體。通過這個項目、這項賽事,讓更多學生們增加對大運河、龍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儀徵:運河承載之龍舟文化

截止到今年,儀徵已連續舉辦八屆比賽,八年來,累計有來自瑞士、香港等國家和地區70多支隊伍、近2000名運動員參賽,吸引超過10萬人次遊客、市民觀賽,已成為儀徵弘揚龍舟精神、傳承中華文化、擴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龍舟賽在儀徵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其實,最初儀徵舉辦龍舟賽並不在儀揚河,從2012年開始在棗林灣舉辦了儀徵市第一屆龍舟比賽,去年,比賽地點轉移至儀揚運河,儀揚運河開鑿於東晉永和年間,是貫通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一段重要支流。將龍舟與運河文化相結合,加上開幕式上的畫龍點睛、舞獅等,使得傳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風景優美,比賽期間吸引不少市民沿河觀看。市民王小姐表示,「這是我第二次在現場看龍舟,越看越精彩,明年我還會來、

同時,本次比賽也是為迎接202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2021年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於明年4月8日至10月8日在儀徵開園。此次世園會以「綠色城市、健康生活」為主題,演繹「綠色夢想,綠色營造,綠色生活」三大設計理念。

江蘇:龍舟大省地位不可動搖

除了本次比賽舉辦地儀徵之外,江蘇的淮安、南京等地龍舟運動普及推廣都非常好。毋庸置疑,作為一項傳統體育項目,龍舟運動在江蘇有著非常深厚的群眾基礎。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首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群眾體育龍舟賽事項目中,江蘇隊就曾斬獲1銀4銅的較好成績。次年的省運會上,江蘇首次將龍舟納入正式比賽項目,儀徵就是賽事的主要舉辦地。

從2019年統計數據來看,江蘇全年舉辦的各項龍舟賽事超過70場,大學生龍舟賽、龍舟精英賽、長三角龍舟賽、中華龍舟大賽、中國龍舟公開賽等比賽。最多的一次,一場龍舟比賽甚至吸引了超過10萬人現場觀賽。

江蘇龍舟的快速發展,與江蘇省龍舟協會、江蘇省體育總會、江蘇省體育局的大力推廣密不可分。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率先將龍舟納入省運會項目,極大地推動了包括儀徵等地方在內龍舟運動的開展。此外,江蘇在青少年龍舟推廣上方面更是非常重視。2018年,江蘇中學生代表中國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比賽並獲得冠軍,江蘇很多高職院校都有自己的代表隊,梯隊人才的銜接,表明江蘇在龍舟後備人才培養上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路子。

相關焦點

  • 揚州儀徵城市龍舟公開賽舉行,全省12支龍舟隊競渡
    中國·儀徵城市龍舟公開賽於當天開賽,來自全省的12支龍舟隊伍會聚於此,上演一場秋日裡的龍舟競渡。激情燃燒12支龍舟隊競速儀揚河儀徵龍舟公開賽是一項品牌賽事,已連續舉辦9年,累計有來自瑞士等國家和地區的60多支隊伍、近1800名運動員參賽,吸引超過10萬人次遊客、市民觀賽。
  • 揚州儀徵城市龍舟公開賽昨舉行,全省12支龍舟隊競渡
    龍舟競渡震天的鑼鼓聲、激情的吶喊聲、湍急的划水聲……這一幕是昨日上午儀徵儀揚河龍舟觀景帶上的場景。中國·儀徵城市龍舟公開賽於當天開賽,來自全省的12支龍舟隊伍會聚於此,上演一場秋日裡的龍舟競渡。對於儀徵城市龍舟公開賽,江蘇省體育局離退休幹部處調研員、江蘇省龍舟協會常務副會長吉春英也給予了高度評價,「今年的儀徵龍舟公開賽基本代表了江蘇省龍舟的最高水平。」
  • 江蘇-揚州~這個單位喜獲江蘇省龍舟協會表彰!
    儀徵市文體旅局獲江蘇省龍舟協會2019-2020年度先進單位12月19-20日,2020年度江蘇省龍舟工作會議暨第三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在南京召開。會上,儀徵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被表彰為「2019-2020年度江蘇省龍舟協會先進單位」,儀徵市體育發展中心主任周曉輝被表彰為「2019-2020年度江蘇省龍舟協會先進個人」。
  • ...大運河|大運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陳陸軍|大運河|中國新聞社|北京
    【讓世界遇見大運河】「大運河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中國新聞社社長陳陸軍在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開幕式致辭時說,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和展示是一個動態的、活態的工作,其中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新聞傳播。陳陸軍指出,歷史上,中國大運河氣貫朝野、運通天下、惠澤億眾,促進了廣袤大地上的經濟交換、人員交流、文化交融,是促進形成並凝聚呵護中華大一統的強大力量。北京舉辦本次大運河文化節、北京啟動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都是務實行動,必將凝聚更多力量,匯聚更多共識,喚起更多關注,讓古老的運河煥發更加勃勃的生機。
  • 加快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會議聽取了2020年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匯報,政協委員們圍繞強化宣傳引導、全域規劃、保護展示、生態優先、文旅融合、機制保障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本報現摘登部分發言,以饗讀者。
  • 大運河的生長「原點」,文化帶建設搞得怎麼樣
    同年12月,《江蘇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出爐,在全國率先構築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四梁八柱」:成立省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任組長,省長任第一副組長,省直17個責任部門和11個運河相關設區市齊抓共管;編制出臺全國首部地方性法規《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決定》;編纂出版全國首部運河通志《中國運河志》;設立全國首隻
  • 範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形成「合力」 不能各行其是
    「第二屆中國大運河國際論壇」時表示,要重視大運河沿線城市的協同發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形成「合力」,不能各行其是。  為進一步推動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在本次論壇上,還特別邀請河北滄州、山東棗莊、江蘇無錫等中國大運河沿線城市代表,就各地文化項目構建的經典項目進行交流分享,共同促進大運河及其周邊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在範周看來,大運河沿線城市增進交流與合作很有必要。
  • 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就要來啦
    ,盡情享受「挑戰自我,戰勝極限」的運動快樂;盡情領略和見證淮安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成果。據悉「今世緣」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是在全國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內舉辦的首場鐵人三項賽事,也是全國鐵人三項冠軍賽和全國鐵人三項U系列(年齡組)冠軍賽,更是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積分賽,代表著國內鐵人三項賽的最高水平。
  • 匯「大運河」城市足球少年!2020年中國·揚州大運河城市足球精英邀請賽開戰在即
    揚子晚報網11月8日訊(記者 孫雲嶽 張晨瑆 張昊)北京時間11月8日,2020年中國·揚州大運河城市足球精英邀請賽項目在大運河的原點揚州正式啟動。來自全國運河城市所屬的8支青少年足球代表隊將在接下來的一周內在揚州進行多輪角逐。同時,在此次賽事期間,揚州還將舉辦2020省青少年足球技術論壇,為青少年足球發展獻計獻策。
  • 當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三好生」
    眾所周知,大運河成為中國南北經濟與文化的命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鎮江,更是這條命脈上最為耀眼的明珠之一。盛會如斯,又有什麼樣的觀點可以提供給人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特別是在今天,鎮江正在「跑起來」的時候?
  • 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事完美收官
    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於9月6日圓滿落幕。以「湧動運河,醉美淮安」為主題的本屆賽會,共分為全國冠軍賽、全國U系列冠軍賽、地方主題賽三個大類共計45個組別的比賽,參賽總人數700多人。
  • 大運河(滄縣段)和捷地減河生態文化帶成為2020年滄州市大運河半程...
    大運河(滄縣段)和捷地減河生態文化帶成為2020年滄州市大運河半程馬拉松暨市第七屆半程馬拉松賽競賽… 2020-10-2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完美收官
    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近日圓滿落幕。近7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參加了三大類共計45個組別的激烈角逐。最終山東鐵人三項隊包攬男子、女子優秀組金牌,遼寧、河南、福建、內蒙古等鐵人三項隊分獲U系列各組別冠軍。含金量較高的混合接力賽由山東鐵人三項隊1隊、遼北鐵人三項聯隊、福建鐵人三項隊1隊分別在優秀組、青年組和少年組之中摘冠。
  • 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完美收官
    2020年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近日圓滿落幕。近7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參加了三大類共計45個組別的激烈角逐。最終山東鐵人三項隊包攬男子、女子優秀組金牌,遼寧、河南、福建、內蒙古等鐵人三項隊分獲U系列各組別冠軍。
  • 蘇北航務處與徐州市政府持續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4月14日,蘇北航務處和徐州市交通運輸局現場調研京杭運河藺家壩船閘至解臺船閘段航道,就京杭運河徐州段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行細化落實。雙方實地勘查運河沿岸設施,就大運河文化帶徐州段建設進行實質性推進,計劃拆除該航道內相關「五小」港口,建設船舶停泊區及景觀帶,提高通航安全,打造運河生態走廊。
  • 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暨新時代大運河文化...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大運河高質量發展,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2020年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商業史學會為領導單位、上海交通大學為指導單位,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城市文化傳播中心主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大運河文化建設研究》課題組、當代安徽研究所、安徽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會、北京運河文明文化發展中心承辦的「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大運河文化發展高端論壇」成功舉行
  • 鶴壁市大運河文化帶未來這樣構建
    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高效有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我市積極謀劃運河文化「一盤棋」,著力構建「兩帶雙核、三區一環」空間布局,取得了顯著成果。謀劃運河文化一盤棋」:著力構建「兩帶雙核、三區一環」空間布局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打造大運河文化帶,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
  • 中國商業史學會中國大運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年5月,《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發布。2019年9月,《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出臺。至此,大運河從「文化遺產」躍升為「國家戰略」。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推進大運河高質量發展,打造大運河文化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 ...好、利用好 」 :鎮江奮力爭先,當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三好生」
    眾所周知,大運河成為中國南北經濟與文化的命脈,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鎮江,更是這條命脈上最為耀眼的明珠之一。盛會如斯,又有什麼樣的觀點可以提供給人們,帶來更深層次的思考,特別是在今天,鎮江正在「跑起來」的時候?
  • 吳江平望跨界融合促大運河文化帶協同建設
    新華網南京11月6日電(記者劉巍巍)2020中國·吳江運河文化旅遊節平望主題日活動6日在京杭大運河畔的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舉行,一系列跨界融合活動次第展開,詮釋運河小鎮「詩與遠方」,促進大運河文化帶協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