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升高到200左右,腎功能還能堅持多少年?結果令人欣喜

2020-12-22 腎病之友

昨天有位腎友跟我聊天說:現在心理壓力特別大,剛剛35歲,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想以後走上透析的道路,肯定特別難吧。現在的情況能維持二三十年嗎?

這位患者現在病情很穩定,血肌酐在從開始的450多降到了200左右,三年時間病情沒有太大波動。對於腎病患者來說,年輕是一種優勢,身體素質較強,且配合治療,對病情恢復更有利。但同時對部分病友來說,也是負擔。年紀輕輕攤上這個病,註定以後的路不會好走。

自己會不會尿毒症?腎病到尿毒症的機率多大?如果快幾年就會腎衰竭?這些問題就像一座大山壓在不少人的心裡。

但可以肯定的說,以這位腎友的情況,堅持二十年不成問題。不是安慰他,而是事實。

首先來看,腎功能惡化的速度究竟有多快?

評估尿毒症最直接的指標——血肌酐,按肌酐值的高低,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血肌酐<133μmol/L,屬於正常,但不代表腎功能沒損傷;

133<血肌酐≤177μmol/L,腎功能代償期,仍可發揮作用;

186<血肌酐≤442μmol/L,腎功能失代償期,過濾排毒作用開始下降;

443<血肌酐≤707μmol/L,腎衰竭期,過濾排毒作用開始下降;

血肌酐≥708μmol/L,尿毒症期,此時腎小球濾過率不足15ml/min。

肌酐維持在200左右,目前處於腎病3a期,也就是腎功能不全早期,細胞剛剛出現纖維化,腎小球濾過率評估大概在50-59ml/min之間。

按照每年腎小球濾過率平均下降1ml/min,二十年下降為20ml/min,二十年後則為30-39ml/min,仍然處於腎功能不全階段,進展到了腎病3b期,尚未發生腎衰竭,更不要說尿毒症了。

且初始發現及時、治療及時的患者,每年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情況都比較樂觀,有些患者能控制在0.8.甚至0.5以內,腎衰竭的風險更小。

穩定腎功能的情況,延緩腎小球濾過率的下降,病情進展過程中,一些影響因素也要注意。

一、預防嚴重併發症,尤其是心臟病腎病發展到腎功能不全階段,加速腎功能衰竭的因素就不單是腎臟內的炎症反應了,更關鍵的是各種併發症的發展。包括高血壓、貧血、電解質紊亂引起的高鉀血症、鈣磷紊亂、酸中毒等等,還有心臟病。比尿毒症的危害性更大。

腎病治療的關鍵一方面是控制病情穩定,另一方面是預防病症,保證生活質量。對於一些相對較年輕的病友來說,依然要正常工作,預防更多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也是治療的一部分。

二、加強對病情的護理、管理腎病並非是個極易復發的疾病,只要各方面管理好,復發率比較低。尤其是伴有大量蛋白尿、水腫等症狀的腎病症候群類腎病,只要選擇和治療方案,蛋白尿一般可以穩定住。有些病理類型可能導致發生頑固性蛋白尿,一般兩方面原因,藥物不對症,護理不到位。

如激素依賴的可以聯合免疫抑制劑治療,有些病友頻頻復發主要與不重視日常護理相關,如攝入太多高蛋白食物、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吸菸喝酒等等。

也有小部分患者每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4-5ml/min,尿毒症風險大,除了病理因素,就要檢討自己是否保持病情穩定了。

(註: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肌酐超過200,腎臟還能堅持幾年?做好2點,活到老不難
    之前接診過一位患者,初次入院時,腎功能檢查結果顯示血肌酐190μmo/L、尿酸402μmo/L、尿素氮10.6mmo/L,尿蛋白2+,24h尿蛋白定量1.6g,處於腎功能不全階段
  • 肌酐一升高就透析,全給治壞了?3招幫你穩定腎功能
    「醫生,血肌酐高了怎麼辦?是不是早晚尿毒症會透析呀?」經常有腎友留言詢問相關的問題。提到腎病,很多人會通過血肌酐來判斷腎功能的好壞,且血肌酐升高會首先想到尿毒症的問題。有些腎友剛剛查出肌酐升高,醫生就建議進行透析,通過透析指標是降下來了,但其實腎功能反而是損傷了,肌酐的下降也只是暫時了,過不了多久會反彈甚至更高,反而是耽誤了腎小球修復的時機,導致病情最終嚴重。血肌酐升高是反應腎功能中後期的一項指標,但不能說肌酐升高就一定會尿毒症,具體的是否透析肌酐也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
  • 血肌酐升高是什麼問題?健身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是正常現象嗎?
    血肌酐升高是什麼問題?健身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是正常現象嗎?肌酐是人體肌肉及食物中肉食蛋白的代謝產物,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由於每天產生的量是相對固定的,排洩途徑基本上是唯一的,所以用血肌酐值來表示腎功能。腎臟就相當於人體的「後閥門」,如果喝水多,排尿就多,喝水少,排尿就少;如果鉀攝入多,腎臟就將多餘的排出體外,如果攝入少,腎臟就會少排鉀。
  • 肌酐升高後,防範尿毒症也不晚!穩住腎功能照著2步走
    肌酐一升高,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尿毒症、透析等等這些詞可能會出現在你的大腦裡。 確實沒錯,檢查一旦發現肌酐值升高,且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60以下超過3個月,基本可以診斷為腎功能不全了,調查顯示有67%的腎病人群第一次就診時肌酐就出現了升高。
  • 尿蛋白降了,但血肌酐還是很高?怎麼辦?
    尿蛋白與血肌酐分別是反應腎病不同階段腎功能情況的兩個重點指標。尿蛋白則更準確的反應出腎臟中早期的情況,且影響著病情的整體預後。血肌酐主要是反應病情中後期的發展變化,隨著腎小球濾過率的變動而變化,受到腎功能的直接影響。
  • 腎不好,去醫院查一個肌酐就知道!醫生告訴您:肌酐升高的原因
    對於所有住院的患者,都必須抽血化驗檢查,抽血化驗的項目肯定會包括腎功能,腎功能最主要的一個指標就是血肌酐。對於懷疑腎臟有問題,或長期吃藥擔心有腎損害的人,也必須查肌酐才能進一步確診。一般情況下,肌酐的生成量是恆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腎臟的代償功能十分強大,如果兩個腎臟都正常,那麼只要一個腎臟發揮功能,血肌酐就能維持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說,腎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因此,血肌酐並不能完全反映早期、輕度的腎功能下降原因。
  • 4種方法也能降肌酐,不一定非得透析,腎功能穩定更長久
    肌酐升高後意味著腎臟功能已經開始出現漸進性衰退,具體的衰退到何種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檢查腎小球濾過率、內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標來評估。腎臟細胞的纖維化、硬化,導致毒素代謝水平下降是導致血肌酐升高的直接原因,如果想要降低血肌酐,那麼首先要考慮修復受損的腎功能。那受損的腎臟功能還能修復嗎?腎臟發揮的作用的主要是構成腎臟的細胞組織,包括腎小球、腎小管、腎小囊、腎間質等等,如果這些細胞單位已經受損,纖維化超過80%,基本上修復無望。
  • 肌酐正常卻已是腎衰竭?判斷腎功能好壞,3項指標會「說話」
    但腎功能看不見摸不著,如何深入的了解病情?部分腎友往往喜歡用血肌酐值的高低衡量腎功能的好壞,認為肌酐正常腎功能就正常,肌酐升高腎功能就受損了。但其實肌酐並沒有那麼「靈敏」,一般肌酐升高後表明腎功能已經嚴重受損了,所以,有些患者出現不適症狀後去檢查,發現肌酐正常,誤以為自己沒事,就錯過了治療時機。
  • 尿蛋白正常,肌酐卻持續升高?大多是3個因素在「作怪」
    多數情況下尿蛋白都能降到1g以下,大部分是在0.5g以下甚至更低,少部分人受病理因素影響,尿蛋白下降比較緩慢,但最終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在降低肌酐水平上一直沒有強勁的藥物。有一些腎友往往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尿蛋白很容易降下來,但肌酐卻沒有停止上漲!肌酐的波動與腎功能關係密切,如果持續上漲,說明腎功能損傷仍存在!
  • 血肌酐/腎衰竭/腎萎縮與尿毒症,它們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
    血肌酐通過空腹抽血化驗檢查得出的結果,血中的肌酐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種,外源性肌酐是肉類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的最終產生的肌酐,而內源性肌酐是體內肌肉組織的代謝產物。一般來說,人們每天在攝入肉類食物量相對平衡的情況下,也沒有劇烈運動,則血肌酐的檢測結果還是比較穩定的。一定程度,它能夠反映患者的腎功能受損程度。
  • 肌酐值超過200,預後一定差?抓住2點,腎功能還能挽救
    血肌酐雖然在早期反應腎功能有點遲鈍,但腎病中後期還是判斷病情重要的一項指標。按照肌酐值的變化,腎功能一般被分為4個階段。當肌酐值超過200μmol/L時,一般腎小球濾過率低於60,基本上發展到了腎功能不全期,腎臟發生了實質性的損害,部分無法逆轉。
  • 血肌酐升高,腹股溝淋巴結越來越大,一查竟是……
    56歲男性,腎功能不全,多發淋巴結腫大起病,免疫學相關檢查示多種自身抗體陽性,同時伴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及低補體血症,除紅斑狼瘡外,你還會考慮什麼?案例篇患者,男,56歲,因「發現血肌酐升高4月餘,腹股溝腫物2月餘」入院。
  • 血肌酐怎麼排?怎麼降?北京治腎病哪家好?
    血肌酐,是衡量腎病患者腎功能好壞的一個重要指標。一部分腎友,經過規律治療後,肌酐也不見明顯下降,甚至有上升趨勢,這是怎麼回事。 肌酐是肌肉在人體內代謝的產物,主要由腎小球濾過後由尿液排出體外。
  • 血肌酐超標之後,避免尿毒症,腎友還有這3次機會!
    周遜 腎內科主任還是有不少腎病朋友這樣認為,一旦發現自己的血肌酐超標,總怕遲早會變成尿毒症,或者總認為尿毒症將不可避免。腎友有這樣想法,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血肌酐這一檢測結果,對腎病患者來說的確非常重要。
  • 血肌酐降下來就高枕無憂了嗎?錯,之後腎友還需注意5點關鍵!
    周遜 腎內科主任我們發現,首次到腎內科就診的腎病患者中,大約有50%左右比例的患者出現血肌酐(SCr)升高,而在這些已超過正常範圍的腎病患者中,診斷為急性腎衰竭(即ARF)或慢性腎臟病合併急性腎損傷(即CKD+AKI)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 腎病患者血肌酐高了,這4種治療方法比用所謂「降肌酐藥」靠譜!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患者短期內出現血肌酐升高:第一種情況是剛發現自己患有腎病就存在血肌酐超標;第二種情況則是原來患有多年腎病的患者突然發現血肌酐超過正常。血肌酐高了,怎麼辦?絕大多數腎病患者理解為「使用降肌酐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
  • 肌酐會「騙人」,腎友看肌酐,要消除這14個誤會
    你看腎功能,主要是看哪項指標?多數人是看血肌酐。不過,就像尿蛋白的高低不能決定病情的輕重一樣,肌酐的高低也經常不能正確地判斷腎功能。雖然血肌酐參考範圍不分男女,但正常來講,男性比女性的肌酐高20μmol/L:男性多在80μmol/L左右,女性多在60μmol/L左右。2. 各地的居民,平均肌酐水平不同,體型越大肌酐越高,我國北方人的平均肌酐比南方人更高,美國男性的平均血肌酐100μmol/L。3.
  • 肌酐升高了,你還再這樣吃嗎?總結5條飲食原則,照著吃不出錯
    肌酐升高後則表明腎功能已經發生明顯損傷,且腎小球濾過率也會相應下降。腎臟之於身體所發揮的一些作用也會出現失衡或下降的情況。比如調節水、電解質失衡,引起血壓、血鉀高等症狀。再比如排毒功能下降,與肌酐一同升高的還有尿酸、尿素氮等指標。
  • 肌酐700以上就必須透析嗎?且慢!別把腎功能透沒了
    近日接連有四位患者問我這個問題: 「我肌酐到了XXX(七八百或一千多都有),醫生讓透析,必須要透析嗎?」此時腎臟細胞發生了急性的腫脹、炎症等,影響了腎功能,解除可逆因素後,尿毒症狀態解除,腎功能可以得到部分恢復。 比如上個月我們收治的這位血肌酐1083的中年男性:
  • 關鍵在2點,別再被血肌酐牽著鼻子走
    昨天分享了一位病友的情況,目前處在腎功能不全階段。肌酐治療一段時間有所好轉,有些患者提出異議:肌酐漲上去很難降下來,是不是真的?血肌酐的高低主要受腎小球濾過功能影響,如果腎小球硬化較多,整體腎功能受損嚴重,肌酐也會明顯升高。但並不是所有肌酐升高的情況,都不能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