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觀察者,ID:gh_5d8c6e13d4b1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這裡
可以領略成都千年文脈
感受獨有的市井文化
體驗文博創意策源地
生長出的城市創意新場景
這裡就是青羊區
南宋時,陸遊到四川為官,專門為彭州的牡丹撰寫了一本花譜,也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天彭牡丹譜》。但是當有人問他「梅與牡丹孰勝」時,陸遊還是毫不猶豫站在了梅花那邊,認為月下白梅勝過牡丹中的極品姚黃,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首詠梅詩:「月中疏影雪中香,只為無言更斷腸。曾與詩翁定詩品,一丘一壑過姚黃。」
陸遊寫過很多詠梅佳作,著名的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一樹梅花一放翁」……其中,最讓成都人念念不忘的,當屬「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不過四個句子 28 個字,不僅有畫面感、場景感,而且色、香、味俱全。隔著久遠的歲月,我們依然能看出「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意氣風發,能嘗到「自到成都燒酒熟」的酒味香醇,更能聞到撲鼻而來的梅香,綿延千年而不絕。
2019 年底,天府錦城項目重磅發布「尋香道」項目,起於蜀都大道十二橋,止於二環路清水河大橋,沿河兩岸綠道約 10 公裡,區域面積約 187.4 公頃。項目定位為「二十裡尋香道,三千年錦天府」,以「梅花」為特色主題,搭配多種香源植物,營造全年見綠、四季見花的景觀特徵,全方位實施景觀提升與打造,將青羊區的重點文博、文旅點位串聯成線,再現杜甫和陸遊筆下的詩詞之美,形成「二十裡路香不斷,梅花長廊博物館」的今日花香盛景,打造時空交織的天府文博產業生態鏈。
12 月,第一朵梅花想必已然悄悄在枝頭綻放,不妨循著那縷冷香,沿尋香道進入成都,讓我們一起在城市漫遊,走一走讓詩人念念不忘的「青羊宮到浣花溪」。
1.
四季賞花,盡興遊玩
「尋香道」項目於 2019 年 11 月正式開工,其設計目標是要成為世界首創的「全時全景梅花博物館」,讓置身於這個城市的人們可以將逛街變成遊園:時時賞景、晝品梅、夜觀燈、全年賞景、四季賞花、盡興遊玩。
尋香道上設計了一年 12 個月每月不同的特色植物觀賞主題,勾連起成都物候與植物記憶:一月黃香梅,二月紅梅,三月美人梅,四月三角梅,五月杜鵑,六月繡球,七月紫薇,八月木芙蓉,九月桂花,十月菊,十一月銀杏,十二月臘梅。以陣列、組團、點景等種植方式為主,突出景區和節點效果。目前已完成全線各品類 1100 餘株梅花栽植。
在景觀設計方面,尋香道按河段分區設計了四個展廊,分別為西郊聞香展廊、南河望霞展廊、浣花詠梅展廊、清水探春展廊,吸引遊客「聞」「望」「詠」「探」——
以「聞」作為尋香道起始,引人入勝, 西郊河段即為「西郊聞香」展廊,此段北接西郊河上段,西臨琴臺路,東臨文化公園和青羊宮,南接散花樓,提升濱河遊線,建設青羊花肆,加強周邊名勝古蹟、歷史街區及公園綠地的聯繫。
「望」為「聞」的承接,南河段即為「南河望霞」展廊,北接西郊河段、臨近青羊宮、琴臺路,此段河岸寬闊,以散花樓為景觀原點,將通過打造醉梅園,南河夜遊,提升景觀品質,形成具有規模的梅花觀賞節點,打造壯美花岸的同時,為未來營造消費場景打下基礎。
尋香道賞玩的高潮部分是「詠」,即「浣花詠梅」展廊,此段東接南河段、南鄰幹河段,同時聯繫了浣花溪公園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通過在滄浪湖打造梅花海、千詩碑打造攬月湖等節點,提升片區景觀品質,形成大場景的梅花觀賞區,同時依託草堂歷史名勝,形成全國最具有詩書畫意的賞梅佳地,形成梅的詠嘆調。
幹河段為「清水探春」展廊,以優美的春景吸引遊客前往一探究竟。此段北接南河段、臨近浣花溪公園,此段河岸規整,通過在二環路口打造梅影映雪等景區,提升景觀品質,形成具有規模的梅花觀賞節點,同時為未來營造消費場景打下基礎。
一年時間,尋香道項目已經基本完成浣花溪段、南河段和散花樓周邊大地景觀提升,新增易維護地被和多年生草花等綠植約 4 萬平方米,達到通透的視覺效果和清爽、明亮、整潔的景觀要求;沿河輔以實施霧森體系、特色文化微景觀及夜景照明,提升整體景觀效果。比如在「浣花吟詩」段的河道、湖中,就亮起了根據季節、主題變換不同顏色和亮度的景觀燈,伴隨著景觀燈一起呈現出來的,還有水中的蒙濛霧氣,給人以雲蒸霞蔚之感。
2.
花都開好了,等你續寫輝煌
宋代文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歌詠和禮讚梅花世界。為了迎合這種美學傾向,南宋的陶瓷匠人還生產出專供插梅花的細頸瓶——梅瓶,這種花器的器型流傳至今,可謂是宋代生活美學衍生出的傳世文創產品。
尋香道的打造,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種的是梅花,其意在梅瓶。尋香道只是在青羊區打造時空交織的天府文博產業生態鏈的一環,通過傳承轉化,高水平活化文博資源本底,旨在高效率延伸產業價值鏈條。
整個尋香道項目涉及區域有著極具優勢的生態本底和文化傳承,歷代才子詞人,如杜甫、陸遊、薛濤等都曾在此間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詩篇。以首先亮相的「浣花吟詩」段為例,這一示範段位於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東門湖面周邊,北至寒舍,南至滄浪湖北面橋,總面積約 6 萬平方米。
示範段的微景觀以陸遊到訪杜甫故居、瞻仰詩聖、禮敬先賢的故事為切入點,形成多處文化故事微景觀點,包括六大節點:芳香花廊、雅韻芳岸、攬月花肆、攬月花亭、暗香梅苑、詩書畫苑;以及八處微景觀:叩拜詩聖、尋訪故居、放翁觀梅、以詩相會、梅溪手缽、浣花竹、春消息、梅竹寒禽。六大節點之一的攬月花肆,將會打造複合業態花店,以川西林盤布局方式為基底,採用竹材、玻璃等傳統與現代材料相結合,打造以花為主題的商業場景。再如芳香花廊,將有機結合花廊景觀與芳香產品,打造體驗式的消費業態。
以遊玩的姿態
可以在尋香道、寬窄巷子二期
文殊坊文創區等多個特色文旅點位
線路、活動、場景中
領略成都的千種風情
代杜甫和陸遊續寫錦城輝煌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