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中央關於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統謀治、依法施治、技術強治、協同共治,紮實推進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取得實效。
堅持「以統謀治」,強化頂層設計,夯實網絡綜合治理「壓艙石」
天津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加快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明確領導管理、正能量傳播、內容建設、社會協同、網絡法治、技術治網等8方面34項任務舉措,市委辦公廳會同天津網信辦定期對全市推進落實情況開展跟蹤督查。科學編制《天津市「十四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規劃》《天津市「十四五」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等8項網信領域規劃,建立網信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謀長遠、定方向。立足構建「三級確保、建設四級、多級完善」的綜合治理格局,加強網絡綜合治理指揮體系、組織體系、工作體系建設,目前全市16個區、246個街鎮,63個市級、686個區級黨政部門,24所市屬高校均成立網信辦,有力確保市、區、街鎮三級網信工作體系落實,社區(村)四級網信工作體系建設紮實推進,各系統各部門各單位網信工作責任落細落實。將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情況納入市委意識形態專項巡視內容,將落實黨委(黨組)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情況納入各區、市級黨群機關、市級政府部門三個系列績效考評指標。《提升政府網絡輿情監管能力 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等課程納入市委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學習內容,有力提升領導幹部信息化條件下工作能力和水平。網信、人社部門研究制定《天津市工程技術系列網信專業職稱評價標準》,開全國之先河,為建立網信職稱評價體系探索「天津經驗」。
堅持「依法施治」,加強執法聯動,打好網絡綜合治理「組合拳」
把法治精神貫穿網絡綜合治理全過程,深入貫徹落實《網絡安全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探索開展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地方立法。開展《天津市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創製性地方立法並持續宣傳貫徹實施,《天津市建設網絡強市工作措施(2020-2022年)》《關於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健康協調發展的工作方案》等一批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為依法治理提供支撐保障。加強涉網管理部門職責統籌梳理,探索建立全市涉網管理執法協調聯動常態長效機制。推動涉網管理職責從線下向線上延伸,網信部門與金融、交通、教育、商務等部門協調聯動,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網絡教育、網約車、網絡平臺經濟、電子商務等網際網路新業態的綜合治理;與公安、通管、文旅等部門齊向發力,持續開展「清朗」「網絡惡意營銷」「網絡直播行業規範管理」「自媒體基礎管理」「劍網」等專項整治,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依法保護網民合法權益,持續深化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加大對網絡黑產業鏈、網絡侵權盜版等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加強市、區網信部門執法力量建設,制定《網信行政執法約談流程》,推動網信領域執法規範化、制度化。今年以來,共依法關閉違法違規帳號5973個,警告、約談網站平臺249家,取消網站許可、備案149家,移送相關部門線索117條,在嚴格執法中彰顯法律威嚴。
堅持「技術強治」,依託數據資源,用好網絡綜合治理「殺手鐧」
面對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湧現的發展態勢,持續挖掘信息數據潛能,以技術更新迭代為網絡綜合治理賦能。整合全市信息服務機構,重新組建天津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正局級),推動數據資源共享共治,為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建設提供數據資源和技術支撐。將網絡綜合治理與基層社會治理融合推進,建成「津治通」全市一體化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匯聚9.3億餘條社會治理領域業務數據,聚焦9大類230餘項治理問題,依託網格化機制和信息化手段,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水平。「津心辦」政務服務平臺實現1300餘項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打通服務「最後一公裡」,累計為550萬餘用戶提供服務,成為智能化、便利化數據治理的典範。以技術手段支撐網絡傳播能力建設,運用閱讀率、到達率、點讚率等維度,創新網絡內容傳播評估體系。針對網絡新媒體跨時空、大容量、交互性、移動化的傳播特點,建立監測預警、分析研判、通訊指揮一體化的網信綜合業務平臺,及時發現處置網絡輿情熱點,總結網絡輿情規律,提升對重大網絡輿情的研判分析能力。跟蹤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特點、演進趨勢,探索新技術條件下內容風險評估和治理路徑,加強治理手段技術研發,實現「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讓技術為綜合治理保駕護航。
堅持「協同共治」,唱響主流聲音,凝聚網絡綜合治理「向心力」
堅持舉旗鑄魂、聚焦思想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宣傳為主題主線,用好「網上馬克思書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上研究院App」等網絡陣地,讓正能量、主旋律充盈網絡空間。圍繞中央和市委中心工作,精心組織「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網媒暖津·中小企業品牌宣傳百日扶持計劃」「網絡精準扶貧——原產地探訪計劃」等網絡主題活動,其中「網媒暖津」活動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免費廣告資源,累計服務企業1500餘家,曝光量5億次。策劃「行走自貿區」「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等主題宣傳,僅世界智能大會推出各類報導13.6萬餘篇,閱讀量突破25億次。疫情防控期間,創作《戰疫一月看天津》《「戰時機制」下的天津:一座突然較真兒的城市》等原創稿件,微博話題#在天津很安心#兩度衝上全國話題榜前三位。依託網際網路行業黨委、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開展「紅色引擎促發展」等系列活動,以黨建引領網際網路企業強化行業自律、履行社會責任。聚焦網民素養提升,實施「爭做中國好網民工程」,籌建網絡素養實踐基地,啟動「陽光跟帖」行動,推動構建和諧文明網絡空間。加強市、區兩級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監督體系建設,做強做大「天津闢謠」矩陣,指導網站平臺向社會公開舉報方式,完善網絡舉報志願者隊伍,有效引導網際網路企業、廣大網民參與綜合治理,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有機統一的共治共建格局。
來源:網信中國
審核:王韶雲
編發:王 安
素材整理:陳卓、許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