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鳥生物基因療法治療兒童腦病顯示療效

2021-01-09 生物谷

 

在這項兩年多隨訪的試驗中, 17例腦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cALD)的患者使用藍鳥生物(Bluebird)的單劑量基因療法Lenti-D治療, 15例患者的病情得以穩定。

這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試驗結果表明, Lenti-D可能會是cALD的第一個根治療法。

cALD是一種罕見病,是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中較為嚴重的一種。據估計全球每2.1萬男就有1人患ALD,患ALD的男性中有40%為腦性cALD。

而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ALD)是一種遺傳病,ALD患者因為ABCD1基因的突變導致喪失了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蛋白(ALDP)功能。因為ALDP是超長鏈脂肪酸(VLCFAs)分解的關鍵蛋白質,這個蛋白的功能喪失導致血液和所有組織中VLCFAs的有毒性積累,以腎上腺和神經系統的影響最大。

cALD的症狀主要發生在幼童期,如果未經治療,可迅速發展,導致大多數患者腦功能嚴重喪失,最終離世。

目前,cALD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案是同種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HCT)。 在HCT中,來自相關或不相關個體的血液幹細胞被放入患者體內以替代接受者的基因突變細胞。

重振信心

在針對鐮狀細胞性貧血症的LentiGlobin失利後,針對腦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cALD)的Lenti-D帶來的好消息可能重振藍鳥(Bludbird)基因療法的信心。

在用捐贈的細胞治療之前,患者會經歷一個稱為「調理」的強化過程。 調理使用化療藥物去除患者骨髓中的血液幹細胞,為供體細胞「騰出空間」。 這個過程極其重要,因為同種異體HCT的潛在併發症可能是致命的,包括移植失敗,宿主對移植物產生免疫排斥(GVHD)和機會性感染,特別是在使用的細胞來自於不匹配的個體或健康的兄弟姐妹時。

Lent-D治療cALD的試驗又被稱作太陽光,Starbeam (ALD-102)。這項試驗移植患者自己的幹細胞。這些幹細胞通過基因操作被加入ABCD1基因的功能性拷貝,產生功能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蛋白(ALDP)。

參與臨床試驗的所有患者均表達了功能性ALD蛋白。15名患者在入選時都處於早期cALD階段,符合Lenti-D輸注24個月後仍然存活並沒有重大功能障礙的主要目標。研究期間,一名男孩因疾病而死亡,另外一名男子疾病繼續惡化。零移植失敗,GVHD或危及生命的感染發生;沒有發現插入腫瘤發生。

cLAD的研發者是』藍鳥(Blue Bird),公司表示,已經與FDA和歐洲監管機構進行了討論,以找到批准該治療策略的途徑,其中包括從患者收穫幹細胞,用Lenti-D載體修飾它們,然後在調理化療方案後再灌注。

該試驗是迄今為止發布的單基因疾病的最大的基因治療試驗之一,並已獲得監管機構批准,以擴大患者人數。到目前為止,被招募的男孩可以參加為期13年的研究,以衡量該方案的長期效應。

雖然藍鳥的基因治療有效地遏制了88%患cALD的男孩的疾病進程,但是需要更多的隨訪來了解治療的持續時間和治療的長期安全性,波士頓兒童醫院和達納-法伯/波士頓兒童癌症和血液疾病中心的首席研究作者David Williams博士表示。

無論如何,在對這種罕見且破壞力強的治療中,臨床治療有超過3年的有效期時鼓舞人心的。

這項試驗的新數據對藍鳥來說也是個莫大的鼓舞,尤其是在遭遇了LentiGlobin的失利後。

此外,致力於ALD新療法的公司還包括NeuroVia。該公司最近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1400萬美元資助其小分子候選物-NV1205;Minoryx Therapeutics,其PPARγ激動劑MIN-102正處於1/2期測試;MedDay Pharma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之前將報告以生物素為基礎的MD1003的2b/3期的試驗結果。(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藍鳥生物基因療法Zynteglo在美上市計劃將推遲!
    編譯丨範東東 2019年6月,藍鳥生物的基因療法Zynteglo(LentiGlobin)獲得歐盟批准,用於治療12歲及以上的非β0 /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患者。
  • 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在德國推出...
    2020年01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藍鳥生物(bluebird)是一家行業領先的基因治療公司。在歐盟,Zynteglo於2019年5月獲得有條件批准,成為全球首個治療TDT的基因療法。在美國,Zynteglo尚未獲得批准,藍鳥生物已啟動向FDA滾動提交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BLA提交。
  • 基因突變癲癇性腦病,5種藥治療無效,生酮治療後1 年餘無發作
    癲癇基因檢測發現 PIGA 基因有新發錯義突變,符合 X 連鎖遺傳方式。治療方法患兒曾先後予苯巴比妥、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水合氯醛、託吡酯治療,但效果欠佳。6~7 月齡出現兩次持續狀態。目前已成為兒童難治性癲癇的重要治療方法,並已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認可。李花主任等在本案例報導中指出,生酮飲食對藥物難治性早發性癲癇性腦病是一種有效治療方法,國外也有相關個案報導。來自美國愛荷華大學兒童醫院的研究者在2016年就報導過2例PIGA 基因突變的早發性癲癇性腦病患兒使用生酮飲食治療後完全控制發作。
  • ...諾華、輝瑞、藍鳥、Spark、博雅輯因 16家基因治療公司如何布局
    即使罕見病基因療法目前存在適應症有限、價格高昂以及可及性等諸多問題,這一全新療法相關技術在其他治療領域的可擴展性、療效預期以及世界各國政府監管機構的支持都使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同時其未來的巨大市場也吸引了眾多的投資。根據動脈網知識庫統計,2018年全球共有20家基因治療企業獲得融資,融資總額17億美元。
  • BMS/藍鳥生物多發性骨髓瘤CAR-T療法「二戰」獲FDA優先審評
    編譯丨柯柯9月22日,BMS和藍鳥生物宣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並給予其提交的生物製品許可證申請(BLA)優先審評,針對研究性B細胞成熟抗原(BCMA)導向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免疫療法idecabtagene vicellel(簡稱ide cel;又稱bb2121),用於治療至少接受過三種治療(包括免疫調節劑、蛋白酶體抑制劑和抗
  • 泛癌腫單基因或可預測免疫治療療效?|泛癌腫單基因|免疫治療|療效...
    但是,隨著眾多臨床實驗的開展,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腫瘤患者都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因此,篩選適合免疫治療的人群成為了近年來的研究熱點。目前,已經公認的免疫治療標誌物有PD-L1,TMB和MSI-H/dMMR,但是還遠遠不夠。既然腫瘤是一種基因疾病,那麼在基因層面是否有可以預測免疫療效的生物標誌物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 全球首款基因療法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的療效似乎打了折扣,然而又...
    FDA批准了美國Spark Therapeutics公司的Luxturna基因療法,用於治療由RPE65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性視網膜疾病(Inherited Retinal Disease,IRD),包括Leber先天性黑曚(LCA)和RPE65突變導致的視網膜色素變性。
  • 抗癌治療: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有效
    36氪獲悉,近期發表於CYTOTHERAPY期刊上的一篇學術研究顯示,CAPRI細胞療法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肺癌患者生存期。該研究的作者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物細胞治療中心主任張毅教授,其團隊對CAPRI細胞療法進行了為期5年的臨床跟蹤。
  • 罕見皮膚病基因療法!首創局部基因療法KB103治療大皰性表皮鬆解症...
    2019年06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Krystal Biotech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基因療法治療罕見皮膚病的生物技術公司,近日公布了候選基因療法KB103(bercolagene telserpavec)治療營養不良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DEB)安慰劑對照II期研究(GEM-2)的積極結果,以及來自I期研究(GEM-1)的最新數據
  • 基因治療將引領生物醫藥第三次革命?
    摘要 基因治療行業具有獨特優勢,將引領生物醫藥第三次革命。 不同於傳統小分子藥物和抗體藥物在蛋白質水平進行調控,基因治療可在基因水平發揮作用,因此可以克服傳統小分子和抗體的不足,對於致病基因清晰而蛋白質水平難以成藥的靶點具有獨特優勢。 如果把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稱為生物醫藥的前兩次革命,基因治療將引領生物醫藥的第三次產業革命。
  • ...基因療法!諾華革命性&高度創新性一次性療法Zolgensma獲歐盟批准!
    2020年05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華(Novartis)旗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有條件批准基因療法Zolgensma(onasemnogene abeparvovec),用於治療5q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具體為:(1)SMN1存在雙等位基因突變、且臨床
  • 醫藥大省發布最新集採文件 羅氏口服SMA療法長期療效積極
    君實生物計劃於近期向國家藥監局及相關國家的藥監部門遞交上市申請。(藥明康德) 羅氏口服SMA療法長期療效積極 羅氏旗下基因泰克宣布,其創新脊髓性肌萎縮症(SMA)療法Evrysdi,在治療症狀性1型SMA嬰兒患者(年齡為2-7個月)的FIREFISH研究中,獲得積極2年試驗結果。
  • 法國HORAMA公司和荷蘭萊頓大學合作基因療法治療CRB1基因
    2020 03 18 HORAMA是法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基因治療罕見的眼科遺傳病今天宣布與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LUMC)達成一項獨家許可協議
  • 生酮飲食治療癲癇至少要堅持多長時間來判斷療效?指南告訴你
    生酮飲食作為難治性癲癇一種安全高效的非藥物療法,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和運用,特別是對於許多兒童難治性癲癇患者,生酮飲食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帶來了希望,並顯著降低了癲癇的發作頻率。那麼,使用生酮飲食要堅持多久來判斷療效呢?
  • 眼科基因療法!強生AAV-RPGR治療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XLRP):可顯著...
    該試驗正在評估在研基因療法AAV-RPGR(腺相關病毒視網膜色素變性GTPase調節劑,通過視網膜下注射給藥)治療遺傳性視網膜疾病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XLRP)。中期數據顯示,低劑量和中等劑量的AAV-RPGR的耐受性良好,並表明視力有顯著改善。
  • 基因療法領航者AskBio讓「絕症」也能治癒
    AskBio是一家私營的臨床階段基因治療平臺公司,專注於開發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基因療法則是通過病毒載體將治療基因傳遞給人體病變細胞,直接糾正遺傳缺陷。AskBio的核心技術AAV基因療法就是一種以Adeno-Associated病毒為載體的基因療法。
  • 兒童口腔潰瘍?那試試光生物調控療法吧
    那試試光生物調控療法吧 2020-12-12 1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難治性癲癇治療效果越來越差,為何不試試生酮飲食療法
    診斷時強調正規「兩種」藥物仍有發作的癲癇可診為藥物難治性癲癇,是因為研究顯示:未經治療新診斷的癲癇病人使用第一種單藥治療後有47%能達到無發作,再使用第二種可有13%達到無發作,繼續第三種單藥治療時則僅有1%的患者可達到無發作
  • 生物製藥行業年度最有價值的收購目標TOP 10
    該公司還有2款後期臨床階段的藥物:基因療法val-rox治療A型血友病以及vosoritide治療軟骨發育不全,後者已提交FDA但在8月份遭到拒絕。目前,val-rox正在接受歐盟審查,美國方面可能會推遲幾年。此前,分析人士曾表示,這2種療法可能在2020/2021年首次上市,銷售潛力超過10億美元。
  • 間充質幹細胞(MSC)治療新冠病毒肺炎顯療效!抗炎細胞療法reme...
    2020年03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Mesoblast Ltd是一家總部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該公司是同種異體(通用型)細胞療法的全球領導者,致力於開發以細胞為基礎的再生治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