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鳥生物基因療法Zynteglo在美上市計劃將推遲!

2020-12-18 騰訊網

編譯丨範東東

2019年6月,藍鳥生物的基因療法Zynteglo(LentiGlobin)獲得歐盟批准,用於治療12歲及以上的非β0 /β0基因型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患者。藍鳥生物希望在美國獲得相同的適應症批准,但2月19日,藍鳥生物透露,美國FDA希望獲得有關Zynteglo的更多信息,因此原定於今年上半年完成的批准申請,預計將會推遲到下半年提交。

此外,Zynteglo原定於2019年的歐洲上市計劃也推遲到了2020年初,該公司仍在與監管機構密切合作,以便最終確定商業化生產過程。

雖然在美國的上市時間再次遭推遲,但分析師預計,投資者會更多地關注該公司其他的利好消息,比如其血液腫瘤藥物的數據以及Zynteglo作為鐮狀細胞病治療藥物三期研究開始啟動。

從最新的收益報告中,藍鳥生物詳細介紹了如何與德國的健康保險公司籤署協議,將Zynteglo納入其中,有望吸納50%β-地中海貧血患者。藍鳥希望首例患者可在今年7月之前得到治療。

美國患者想要獲得Zynteglo治療似乎還要等待一段時間。Stifel分析師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到:「鑑於與付款人的談判過程將十分複雜,預計2020年不會有美國本土β-地中海貧血患者付費接受該療法進行治療。」

此外,Raymond James的分析師將藍鳥生物的評級下調至「表現平平」,並寫道「監管、臨床和製造方面的執行問題超過了對創新藥物產品的利好刺激」。不過該公司一直在為鐮狀細胞病的擴展研究做準備。在周二的收益報告中,該公司表示,計劃在今年啟動第二項晚期研究,評估Zynteglo對約18名鐮狀細胞病和中風風險升高的兒童患者的治療效果。

儘管在美國距離批准還有一段路要走,但美國β-地中海貧血患者遠少於鐮狀細胞病患者。據美國國家罕見病組織估計,美國約有β地中海貧血患者3300名,而鐮狀細胞病患者有近10萬名。因此,擴展試驗可以為Zynteglo在更大的患者群體中的治療收益提供證據。

周三上午藍鳥生物股價下跌近10%,交易價格約為80美元。Stifel分析師表示,由於Zynteglo有關鐮狀細胞病的試驗將於今年進行,預計投資者的情緒不會很快改變。

該機構預估Zyntelgo在2020年從β地中海貧血適應症中將獲得1200萬美元的收入,到2021年將增至5300萬美元,到2030年將增至3.9億美元。同時,預計該療法在2022年從鐮狀細胞適應症可獲得4800萬美元收益,2030年可達到20億美元。

參考來源:Bluebird's genetherapy hits another delay, this time in the US

相關焦點

  • 1210萬元,全球首個β地中海貧血基因療法上市!藍鳥生物在德國推出...
    2020年01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藍鳥生物(bluebird)是一家行業領先的基因治療公司。在歐盟,Zynteglo於2019年5月獲得有條件批准,成為全球首個治療TDT的基因療法。在美國,Zynteglo尚未獲得批准,藍鳥生物已啟動向FDA滾動提交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完成BLA提交。
  • 藍鳥生物基因療法治療兒童腦病顯示療效
    在這項兩年多隨訪的試驗中, 17例腦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cALD)的患者使用藍鳥生物(Bluebird)的單劑量基因療法Lenti-D治療, 15例患者的病情得以穩定。在HCT中,來自相關或不相關個體的血液幹細胞被放入患者體內以替代接受者的基因突變細胞。重振信心在針對鐮狀細胞性貧血症的LentiGlobin失利後,針對腦性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cALD)的Lenti-D帶來的好消息可能重振藍鳥(Bludbird)基因療法的信心。在用捐贈的細胞治療之前,患者會經歷一個稱為「調理」的強化過程。
  • BMS/藍鳥生物多發性骨髓瘤CAR-T療法「二戰」獲FDA優先審評
    編譯丨柯柯9月22日,BMS和藍鳥生物宣布,美國FDA已經接受並給予其提交的生物製品許可證申請(BLA)優先審評,針對研究性B細胞成熟抗原(BCMA)導向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免疫療法idecabtagene vicellel(簡稱ide cel;又稱bb2121),用於治療至少接受過三種治療(包括免疫調節劑、蛋白酶體抑制劑和抗
  • ...諾華、輝瑞、藍鳥、Spark、博雅輯因 16家基因治療公司如何布局
    Voyager主打產品為VY-AADC,可以將AADC基因直接遞送至多巴胺受體所在的殼核神經元中,繞過黑質神經元,使殼核中的神經元表達AADC酶,將左旋多巴轉化為多巴胺。目前Voyager向FDA提交的帕金森病創新療法VY-AADC的Ⅱ和Ⅲ期關鍵臨床試驗計劃得到了認可。
  • JPM大會第一天:谷歌與勃林格殷格翰跨界合作,藍鳥生物擬拆分業務...
    此次會議前後,不同行業之間的跨界合作是一大亮點,勃林格殷格翰與谷歌、微軟與Verily的合作為藥物研發注入了新的活力;企業間的併購以及投資消息預示著行業間的暗流湧動,賽諾菲收購Kymab之後無疑將鞏固其在免疫學領域的地位,藍鳥生物進行業務拆分後將如何發展值得我們期待;於渤健而言,阿茲海默症新藥能否獲得FDA批准仍然驚心動魄……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第一天JPM健康大會前後的那些精彩時刻
  • 生物製藥行業年度最有價值的收購目標TOP 10
    該公司已經從市場上銷售的多款罕見病藥物Aldurazyme和Kuvan等基礎業務每年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收入,對於任何收購者來說將帶來提升現金流的能力。該公司還有2款後期臨床階段的藥物:基因療法val-rox治療A型血友病以及vosoritide治療軟骨發育不全,後者已提交FDA但在8月份遭到拒絕。目前,val-rox正在接受歐盟審查,美國方面可能會推遲幾年。
  • 因CAR-T療法上市失敗 百時美施貴寶血液學負責人「出局」
    該公司發言人說,Ahmed曾在2020年通過Rebloyzl、Onureg和Inrebic三款藥品的上市引領業務,但現在他離開BMS尋求其他機會。據悉,首席商務官Chris Boerner將接管Ahmed的血液學主管職責,這將給予他更大的商業責任。「整個2020,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為BMS成為一個新的公司,成為前途光明的生物製藥領導者。」BMS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表示。在Chris Boerner的領導下,公司將把商業團隊團結起來,建立起新公司成立以來的堅實基礎,加快發展和部署重要的能力。
  • 基因治療將引領生物醫藥第三次革命?
    摘要 基因治療行業具有獨特優勢,將引領生物醫藥第三次革命。 不同於傳統小分子藥物和抗體藥物在蛋白質水平進行調控,基因治療可在基因水平發揮作用,因此可以克服傳統小分子和抗體的不足,對於致病基因清晰而蛋白質水平難以成藥的靶點具有獨特優勢。 如果把小分子藥物、抗體藥物稱為生物醫藥的前兩次革命,基因治療將引領生物醫藥的第三次產業革命。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6期: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監管遇阻...
    生物製藥公司Neurocrine/Voyager聯合宣布帕金森病基因療法長期臨床積極生物製藥公司Neurocrine Biosciences和Voyager Therapeutics公司聯合宣布,雙方共同開發的在研基因療法NBIb-1817(VY-AADC),在治療帕金森病患者的1b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出積極的長期療效。
  • ...基因療法!諾華革命性&高度創新性一次性療法Zolgensma獲歐盟批准!
    2020年05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諾華(Novartis)旗下基因治療公司AveXi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有條件批准基因療法Zolgensma(onasemnogene abeparvovec),用於治療5q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患者,具體為:(1)SMN1存在雙等位基因突變、且臨床
  • 基因療法領航者AskBio讓「絕症」也能治癒
    AskBio是一家私營的臨床階段基因治療平臺公司,專注於開發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基因療法則是通過病毒載體將治療基因傳遞給人體病變細胞,直接糾正遺傳缺陷。AskBio的核心技術AAV基因療法就是一種以Adeno-Associated病毒為載體的基因療法。
  • 我們為什麼需要基因療法
    ▉寫在前面 近年來,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取得超乎預想的進展,基因測序、RNA-seq等技術的突飛猛進,基因療法(gene therapy)的熱度在迅速提高,我們看到一級市場融資升溫
  • 基因療法: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在今天的這篇文章裡,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將與各位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基因療法的發展歷程,展望它未來的發展方向。 回顧這段歷史時,人們都把它叫做「基因工程的大爆炸」。一個屬於生物技術的時代悄然到來。 基因療法能治療人類嗎?
  • 諾和諾德成人生長激素療法在美上市,國內市場誰與爭鋒
    首款成人生長激素長效療法在美上市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近日批准諾和諾德的每周一次長效生長激素衍生物Sogroya(somapacitan-beco)上市,用於治療成人生長激素缺乏症(AGHD)。
  • 艾德生物:最有實用價值的基因公司
    今天來給大家講一家小而美的公司——艾德生物,前幾天寫人福醫藥推遲了一天,當天漲了6個多點,今天這家公司也是推遲了一天寫,今天也漲了四五個點,看來以後雨軒的個股分析不能隨便推遲了......艾德生物所處的行業,是專業性要求極高的特色賽道,對於這種高成長賽道的小而美的公司,我們往往會對核心高管的背景和技術基礎有比較高的要求,包括我們前期講到的一些生物科技公司、今天科創板上市的愛博醫療以及前期上市的三友醫療等等。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8期:華大「三聯」檢測試劑盒獲歐盟認證...
    紐福斯生物眼科基因療法獲FDA孤兒藥資格9月24日,紐福斯生物全資子公司Neurophth Therapeutics宣布,其眼科基因療法NR082(NFS-01項目)獲美國FDA孤兒藥資格,用於治療ND4突變引起的Leber’s遺傳性視神經病變(簡稱LHON)。
  • 全球首個基因編輯上市公司將誕生 為何比爾蓋茨、谷歌風投如此看好?
    2015年,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榮登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十大科學突破榜首。在金融界,以基因測序、癌症腫瘤療法為代表的生物科技股已雄冠全球資本市場多年。作為A股市場精準醫療龍頭股,達安基因(002030,股吧)、迪安診斷(300244,股吧)2015年度漲幅高達146.41%和105.93%。
  • 法國HORAMA公司和荷蘭萊頓大學合作基因療法治療CRB1基因
    2020 03 18 HORAMA是法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基因治療罕見的眼科遺傳病今天宣布與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LUMC)達成一項獨家許可協議
  • 科裡古德言,藍鳥人,這第六密度的高智生物與秘密太空計劃何關
    據這些藍鳥人所述,生物可以劃分為幾種等級,是按照生物智慧密度所劃分的,而他們所處的等級目前是第六密度,而人類目前所處的等級才是第三密度,他們可以任由大腦隨意穿梭時空。而人類因為目前所處的等級還沒有到達第四密度,因此在面對一些自然災難的時候,有時候往往比較困難,比如山洪海嘯等,但是當人類進入第四等級之後,智慧得到顯著提高,人類的文明將會進一步提升。
  • 生物醫藥併購市場中,哪些公司值得關注?
    2019年,在生物醫藥領域執行的併購交易超過25起,其中14起交易金額達到數十億美元。今年以來,生物醫藥領域的併購依然十分的活躍。BioMarin的主打產品Roctavian是一款治療A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產品,通過AAV5病毒載體將編碼凝血因子VIII基因的功能性拷貝遞送到患者體內,進而幫助患者恢復自身凝血因子VIII生產能力。除此之外, BioMarin公司2019年底宣布針對侏儒症的特效藥vosoritide臨床試驗成功。並於今年分別向EMA和FDA遞交了上市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