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併購市場中,哪些公司值得關注?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2019年,在生物醫藥領域執行的併購交易超過25起,其中14起交易金額達到數十億美元。今年以來,生物醫藥領域的併購依然十分的活躍。近期,Fierce Biotech發布了《 The top 10 takeover targets in biopharma》的榜單,根據疾病治療領域,公司過往融資情況和在研管線的進展情況,盤點了10家備受關注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

1. Alexion Pharmaceuticals(ALXN.US)

Alexion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專注於罕見病創新藥開發的生物醫藥公司。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兩款補體抑制劑Soliris和Ultomiris。已經獲批治療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PNH)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aHUS)等補體信號通路介導的罕見疾病。此外,該公司還有兩款酶替代療法,治療低磷酸酯脢症(HPP)和溶酶體酸性脂肪酶缺乏症(LAL-D)。今年,Alexion公司還出資14億美元收購了Portola Pharmaceuticals,包括Portola公司的已獲批的抗凝血藥物解毒劑Andexxa。

2. Amarin(AMRN.US)

Amarin是一家致力於心血管疾病創新藥研發公司。公司的主打產品Vascepa(icosapent ethyl)在2012年獲得FDA批准,作為輔助療法降低嚴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2019年底,FDA批准Vascepa擴展適應症,用來降低特定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Vascepa有潛力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造福。

3. BioMarin Pharmaceutical(BMRN.US)

BioMarin Pharmaceutical專注於罕見病領域的新藥研發。BioMarin的主打產品Roctavian是一款治療A型血友病的基因療法產品,通過AAV5病毒載體將編碼凝血因子VIII基因的功能性拷貝遞送到患者體內,進而幫助患者恢復自身凝血因子VIII生產能力。除此之外, BioMarin公司2019年底宣布針對侏儒症的特效藥vosoritide臨床試驗成功。並於今年分別向EMA和FDA遞交了上市申請。如果獲批,vosoritide將成為首款治療侏儒症的藥物。

4. bluebird bio(BLUE.US)

bluebird bio是一家開發基因療法的生物醫藥公司。其基因療法Zynteglo於2019年6月獲得EMA的上市批准,用於治療12歲及以上患者的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Zynteglo是針對這一疾病的首款基因療法。Zynteglo的另一適應症的上市計劃也在籌備中,今年9月,Zynteglo被EMA授予鐮狀細胞病的優先藥物(PRIME)稱號,bluebird已計劃向FDA提交申請,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獲準上市。此外,bluebird的另一款治療腦腎上腺腦白質營養不良(CALD)的基因療法Lenti-D在歐盟的上市申請已進入加速審查階段,預計於2021年在美提交Lenti-D上市申請。

5. Deciphera Pharmaceuticals(DCPH.US)

Deciphera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致力於通過解決耐藥性的關鍵機制來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的生物醫藥公司。今年5月,Deciphera公司的廣譜受體酪氨酸蛋白激酶(KIT)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α激酶(PDGFRα)抑制劑ripretinib獲FDA上市許可,用於晚期胃腸道間質瘤(GIST)的治療,ripretinib也是全球首款廣譜KIT抑制劑。Deciphera公司目前還在開發ripretinib用於治療晚期全身性肥大細胞增多症(ASM),神經膠質瘤和其他由KIT或PDGFRα激酶誘發的實體瘤等疾病。再鼎醫藥去年與Deciphera達成獨家授權協議,獲得了ripretinib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獨家權益

6. Esperion Therapeutics(ESPR.US)

今年2月,美國FDA剛剛批准了Esperion Therapeutics開發的Nexletol(bempeoic acid)上市,作為飲食和最大耐受劑量他汀療法的輔助療法,治療雜合體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成人患者,或者需要進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樣是2月,FDA同時還批准了Esperion公司Nexlizet(bempedoic acid and ezetimibe)用於治療與Nexletol相同的病徵的上市許可。

7.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US)

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致力於嚴重血液病創新療法的開發。2019年11月,美國FDA宣布加速批准GBT公司的創新療法Oxbryta(voxelotor)上市,治療成人和12歲以上青少年患者的鐮狀細胞貧血症(SCD)。其後,歐盟委員會也將voxelotor指定為用於治療SCD的孤兒藥。Voxelotor是首款FDA批准的靶向血紅蛋白聚合過程的創新療法。此外,GBT還宣布與Syros Pharmaceuticals達成合作,以開發和商業化治療鐮狀細胞病和β地中海貧血的新型療法

8. Immunomedics

2020年9月,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就宣布以210億美元收購Immunomedics,這是今年截至目前以來醫藥行業最大的併購交易。不過榜單發布時,該交易尚未完成,因此Immunomedics仍被保留在目標收購名單中(吉利德科學近日已宣布完成對Immunomedics的收購)。通過這一收購,吉利德科學將獲得靶向Trop-2的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它於今年4月獲得美國FDA的加速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至少2種療法的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mTNBC)成人患者。Immunomedics計劃於今年第四季度提交補充生物製品許可申請(sBLA),支持Trodelvy獲得FDA的全面批准。

9. Iovance Biotherapeutics(IOVA.US)

Iovance Biotherapeutics旨在利用T細胞免疫療法治療實體瘤和血液瘤患者。Iovance公司開發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療法(TIL)效果顯著,在治療晚期宮頸癌和黑色素瘤患者的臨床研究中表現出可喜的緩解率和長久的緩解持續時間。今年5月,Iovance公司公布了該公司開發的TIL療法lifileucel治療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最新結果。試驗結果表明,一次注射lifileucel,能夠在接受過PD-1抑制劑和BRAF/MEK靶向療法的難治性患者中,達到34.3%的總緩解率。

10. Reata Pharmaceuticals(RETA.US)

Reata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專注於腎疾病藥物開發的生物醫藥公司。目前該公司擁有的bardoxalone(治療慢性腎病和Alport症候群)和omaveloxolone(治療弗裡德裡希共濟失調,FA)正在準備申請監管批准中。FDA和EMA已授予bardoxolone治療Alport症候群的孤兒藥資格,此外,FDA還授予了bardoxolone治療肺動脈高壓(PAH)的孤兒藥資格。

(編輯:李國堅)

相關焦點

  • 科創板成生物醫藥企業上市主通道 強者恆強趨勢下併購或加速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25日,A股市場的醫藥生物類上市公司數量已達到354家,位居申萬28個行業前三。其中,主板上市公司數量較多,為150家;其次是創業板,為89家;第三位是中小板76家;第四位是科創板39家。
  • 2019年生物醫藥十大併購交易:百時美施貴寶(BMY.US)740億美金收購...
    要聞 2019年生物醫藥十大併購交易:百時美施貴寶(BMY.US)740億美金收購新基(CELG.US)位列榜首 2020年1月4日 19:24:11 晨哨併購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晨哨併購」。推動當前生物製藥併購浪潮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傳統上內部研發產生的投資回報率(ROI)下降。
  • 32家上市公司分拆三分之一來自生物醫藥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年初至8月13日,已經有32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將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逾八成選擇科創板或創業板。並且,近10家上市公司來自於生物醫藥行業,生物醫藥板塊成為分拆的「主力軍」。  業內人士表示,分拆安排合理對母子公司是「雙贏」;但實施不當,同樣會帶來一系列的苦果,甚至出現大股東藉機套現或利益輸送。
  • 繼上半年6筆併購交易後,三季度美股又有7家生物醫藥企業被併購
    Ligand目前的合作方已經超過95個,其中不乏輝瑞,葛蘭素史克等知名大藥企,而國內大名鼎鼎的CRO公司藥明生物,其單抗研發平臺亦是由Ligand提供。2賽諾菲收購Principia8月17日,賽諾菲和一家專注於開發免疫介導疾病治療方法的後期生物醫藥公司Principia Biopharma達成最終收購協議,交易總額約36.8億美元。賽諾菲和Principia董事會一致批准了這筆交易。
  • 多重因素驅動格局重構 國內醫藥生物行業重要公司價值凸顯
    製圖: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數據來源:巨靈財經政策鼓勵創新,創新在企業發展和利潤增長中的作用和貢獻也愈發凸顯。以上市公司為例,有「醫藥一哥」之稱的恆瑞醫藥多年來專注研發,已有多個創新藥陸續上市,在行業「風雲變幻」中,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截至5月27日收盤,公司總市值超過4200億元,位列A股醫藥生物行業榜首。
  • 醫藥股票有哪些龍頭股?醫藥概念股票有哪些?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周生物醫藥行業開始反彈,之前生物醫藥行業已經調整三四個月時間,建議可以逢低布局醫藥龍頭股。醫藥從長期來看還是一個容易出牛股的領域,雖然有集採降價的影響,一些醫療器械個股收入和利潤受到較大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創新藥、中藥等這些領域龍頭股依然值得配置。
  • 博雅生物併購引關注 AC-Hib疫苗或將影響標的公司命運
    由於此次併購的交易對方之高特佳睿寶、重慶高特佳系博雅生物控股股東高特佳集團之一致行動人(其合計持有羅益生物8.50%的股權),與博雅生物存在關聯關係,也因此,這次交易引發了市場諸多猜疑。隨後,深交所在1月3日晚間亦對公司發出許可類重組問詢函,就公司此次併購交易提出林林總總共15個問題。
  • 2019併購市場年度盤點,全年交易額下滑20%
    中國併購市場仍以國內併購為主,VC/PE機構在跨境大額併購中表現亮眼同業整合成為企業併購主流邏輯,尤其是生物醫藥、製造業、能源化工、房地產等VC/PE相關的併購事件VC/PE機構主導或參與數起大額併購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併購方式退出共
  • 醫藥生物公司再受關注 森馬服飾獲近百機構調研
    摘要 【醫藥生物公司再受關注 森馬服飾獲近百機構調研】近期,市場熱點切換較為頻繁,上周,醫藥生物、傳媒、食品飲料等板塊漲幅居前,鋼鐵、房地產、汽車等行業則回調較多
  • 恆瑞醫藥:創新藥龍頭的下一站|聚焦國內醫藥生物產業重要公司
    其中,抗腫瘤藥作為恆瑞醫藥多年來重點培育及持續投入的領域,已在國內市場形成明顯優勢:銷售額在國內藥企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12%以上。 2019年,恆瑞醫藥實現營業總收入232.89億元,同比增長33.7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3.28億元,同比增長31.05%。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總額在A股所有醫藥生物上市公司中排在首位。
  • 易方達醫藥生物股票A(010387)詳細資料
    投資策略 1、資產配置策略本基金將綜合考慮宏觀與微觀經濟、市場與政策等因素,確定組合中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比例。
  • 保諾科技、桑迪亞併購打造全產業鏈CRDMO公司
    北京時間 9 月 25 日,保諾科技攜手桑迪亞醫藥技術公司(以下簡稱 「桑迪亞」)共同宣布合作成立 CRDMO(合同研究、工藝開發和生產)公司,在中國和美國同步開展主要業務。桑迪亞執行長李建昌博士將加入保諾 - 桑迪亞的高管團隊,擔任中國 CMC 業務(化學、生產與控制)解決方案總裁,負責推動該市場的增長,包括為公司建立後期 GMP,以及非 GMP 的 API 拓展。
  • 仁會生物IPO:公司連年虧損產品效果低於市場平均,實控人善於資本...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仁會生物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曾多年營收為零,且持續持四年虧損,產品單一仍處於市場導入期。  公司連續虧損,產品結構單一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以及2019年1-9月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50.04萬元 1408.96 萬元、2732.31 萬元和 4172.31 萬元。
  • 易方達醫藥生物股票C(010388)詳細資料
    投資策略 1、資產配置策略本基金將綜合考慮宏觀與微觀經濟、市場與政策等因素,確定組合中股票、債券、貨幣市場工具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比例。
  • 新股火爆,萬泰生物25連板,本周哪些新股需重點關注?
    「● 新股火爆,萬泰生物25連板,本周哪些新股需重點關注?● 網易發售價確定123港元,值不值得做長線?」早評01 新股火爆,萬泰生物25連板,本周哪些新股需重點關注?近期新股表現火爆,4月新上市的萬泰生物已成今年連板王,連續25個一字板,目前仍未開板,單籤盈利近12萬。
  • 股票牛投研:沛嘉又沒中?不妨關注這些票!
    美國生物醫藥板塊在不斷地創新研發和併購整合逐漸誕生了Amgen(安進)、Gilead(吉利德科學)、Regeneron(再生元製藥公司)、Biogen(生化基因)、Celgene等多個新晉製藥巨頭。過去的二十年中,美股醫療保健行業整體的營收保持著高速向上的增長態勢,總銷售收入的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4.5%,淨利潤年化複合增長率達15.6%。
  • 生物醫藥企業扎堆赴美上市背後:資本進場加速研發步伐
    截至12月8日,今年已有72家生物醫藥公司先後登陸納斯達克,年度上市數量創下近五年來生物醫藥公司IPO總數新高。僅12月4日當天,便有3家生物醫藥企業在納斯達克敲鐘。疫情之年,健康成為廣大消費者的剛需。在此背景下,生物醫藥賽道被給予更多關注,市場需求的遞增為醫藥企業帶來利好。這些因素推動了生物醫藥板塊加速資本市場進程。
  • 中國醫藥總裁高渝文:將打造工商貿一體化大型醫藥企業集團
    國際化可謂中國醫藥相比其他兩家醫藥央企最為顯著的優勢。「中國醫藥在國際市場上有聲譽,也有豐富的國際商務經驗和網絡優勢,所以在業務發展中還是要突出國際化。」高渝文指出,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拓寬海外市場,深入開發北美、亞非、拉美等國家的市場和政府採購機會,形成強勁的國際市場渠道能力及醫藥產品和服務集成能力;同時,深度挖掘國際醫藥產品、服務和資本資源,運用國內渠道和本土化優勢,構建掌控和引入國際優質醫藥資源的實力。   在協同性方面,「目前工商貿一體化產業鏈正在積極開展相關的業務協同,把工、商、貿三大板塊中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新的優勢。」
  • 資本動態| 博雅生物被華潤接盤收關注函,關聯方7.6億債務償還進度...
    財經網資本市場訊,10月12日,博雅生物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雅生物」, 300294.SZ)收到了關注函。關注函問及到,博雅生物股權轉讓協議,關聯方7.6億債務償還進度,與關聯方的同業競爭問題。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併購一定要和戰略相協同,不做多元化投資
    此外,在科創板上市有利於公司更貼近市場,內地的資本市場對華熙生物的賦能也會更大。 《21世紀經濟報導》:科創板對投資者有一定專業性和門檻要求的情況下,華熙生物在上市後對自身在資本市場發展有什麼新的要求? 趙燕:我們將不斷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更科學規範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