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二回:經百難年少撐家業,賴寶珊德藝雙名揚

2020-12-26 談詩說文

第二十二回 經百難年少撐家業 賴寶珊德藝雙名揚

上回書說到崆峒派第十一代掌派人白義海一心傳播崆峒武術,成就非凡。如今的白義海,早已在五年前去了杜拜,在杜拜教授當地民眾練習崆峒太極,按照計劃,他還將在杜拜教武五年,五年以後即行回國。我們期待白義海掌派五年後的歸來,也祝願他在杜拜弘揚崆峒太極大獲成功。

這一回要說的這位武林人士,乃是一位女中豪傑,且看一首藏頭詩選她道:

賴姓本自出姜門,寶弓雕飾顯龍形。

珊瑚在網稱百傑,麗質天姿更有情。

這位女中豪傑,正是賴寶珊。

賴寶珊生於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九年,江西贛州七裡鎮人氏,大學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七年被中共新疆商業廳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和「六好職工」稱號。新疆抗衰老研究會副會長,泰州武龍太極國學院副院長,中國國際武術文化發展研究中心華夏太極拳師協會會員,中國武術文化促進會理事,高級國際武術師,國際武術文化傳播大使,武術八段,一級武術教練,國家一級裁判,廣西北海新疆武術體能研發會副會長,香港健康太極協會副秘書長,海南國際旅遊島武術大賽組委會常委、專家成員。中國龍形太極拳聯合會新疆分部副主席,中國龍形太極門第一代傳人。

卻說這龍形太極拳,乃是李新華所創。李新華為江蘇南京人氏,生於公元一千九百五十四年,六歲開始習武,系統地學習了摔跤、散打、擒拿。十三歲時隨陳式太極拳大師陳照奎學習太極拳,後又學習形意拳、八卦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隨楊式太極大師胡恩慶、陳式太極大師陳慶州以及陳式太極十大名家、神州俠客陳有芹,金陵太極拳創始人、集少林、武當太極為一身的金陵武痴祁勝利等諸多武術界名師學習。在陳式、楊式太極拳基礎上揉和了各門派武術精華,創立龍形太極拳。

再說賴寶珊自幼習武,她的父親即是她的武術啟蒙老師。

賴寶珊的父親是位軍人,隨部隊到了新疆,在迪化公路局擔任領導職務,平易近人,會說一口流利的地方民族語。父親下班回家後,常教賴寶珊雙手舉凳站馬步樁功、倒立等。

母親見此不解,問:「女孩家讓她學舞棍弄槍幹什麼?」

父親卻說:「女兒也要有男兒志。」

一次上學的路上,父親對賴寶珊說:「多學點武功,好防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此時的賴寶珊並不明白父親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但既然父親這麼說,她便照做,認真堅持習練父親交待的練功任務必須完成。

由於賴寶珊接受父親的訓練,馬步樁功根基紮實,九歲時便被選入學校武術隊,習練少年長拳、蹦拳等,十歲被選入市體校,十二歲時,被自治區體校體操專業隊教練看好,成為當時全市三名從事專業體操入選學生之一。

此時的賴寶珊,內心裡揣著一個秘密,她非常崇拜當時一位體操運動員出身的電影演員尤佳,夢想著自己也能像尤佳一樣能成為一名電影演員,並將此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有道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福禍」,正當賴寶珊對未來充滿憧憬之時,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一年,賴寶珊開始了自己人生最苦、最難的旅程。

這一年,賴寶珊的父親因病去逝,母親半癱在家,徹底地澆滅了她的夢。十二歲的賴寶珊成了家裡的頂梁柱,撐起了整個家,既要照顧母親,還要照顧六歲和八歲的兩個弟弟,以及僅八個月大的妹妹。當時家中已是非常困難,沒有積蓄,而且正趕上三年自然災害,為了活命,十七歲的姐姐遠嫁他方。

一天,賴寶珊放學回來,沒有看到妹妹,詢問之下得知已被母親送了人家,賴寶珊當時便哭鬧起來,一定要找回妹妹。母親無奈,只好將妹妹的去處告訴了她。賴寶珊不顧一切地找到那家人家,硬是將妹妹抱了回來。

多年以後,妹妹長大成人,常常開玩笑地對賴寶珊說:「當初你若不把我找回來,我就是部隊首長的女兒了,說不定也能考上大學。」這也成了姐妹倆之間最親密的玩笑。

長大之後,賴寶珊終於明白,母親當時那麼做,是害怕妹妹在家裡養不活,畢竟是家徒四壁,而妹妹當時只有八個月大,全家僅靠賴寶珊這個十二歲的女孩子支撐。所以母親才將妹妹送到富裕可靠的人家裡,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不想賴寶珊雖然小小年紀,心裡卻想著弟弟妹妹都是自己的親人,做姐姐的必須保護他們,這也是父親生前教導她的,不僅要敬老,還要護幼。

正因為父親的教誨已經根深蒂固,所以賴寶珊用稚弱的肩膀擔起了照顧一家老小的重擔,這才使得一家人避免了骨肉分離。

這真是:

風雲難測由天降,禍福不定當自強。

世間唯有親情在,稚嫩雙肩化頂梁。

賴寶珊每每談起這段往事,一直對政府心懷感恩,因為在她全家極度困難的時候,幾乎完全依靠當地政府的救濟生活著。賴寶珊的學業,也是依靠著助學金和老師們的幫助才得以完成。賴寶珊對那一段生活一直記憶猶新,她說:「從初中到師範學校,現在民為烏魯木齊市北門教育學院,我都享受著全額助學金。記得初中時學校集體看電影《青春之歌》,我沒有錢買票,是班主任郭婷老師給我送來的票。郭婷老師後來成為庫爾勤教育局局長。」

沒有經歷過寒冬的黃鶯,感受不到春天的溫暖,受到政府、學校、老師幫助的賴寶珊,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此時的賴寶珊,唯有用努力學習而獲得優異成績和盡一己之力幫助他人來回報。當時,賴寶珊以學習成績優秀擔任學習委員,同時也因為她自小習武而兼體育課代表。她常常將從父親、武術隊、體操隊裡學到的點滴傳授給同學們,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她還積極參加學校的文娛活動,獲得過歌詠比賽的「優秀指揮」。

儘管生活困難,還要照顧一家老小,但是賴寶珊卻沒忘記堅持鍛鍊,她每天步行十幾裡去學校,所有的課文都是在路上背誦下來的。同時,她每天還抽時堅持壓腿、練馬步樁等基本功,回到家裡要照顧母親和弟妹,這一切都鍛造了賴寶珊堅強的性格,精進地勇氣。

少年時的災難讓賴寶珊學地了堅強,而成年後的打擊更讓她明白了健康的重要。公元二千零四年至二千零十五年,短短十一年內,賴寶珊經歷了失去丈夫、母親、姐夫、姐姐、大弟、孫女等八位親人的生命中最黑暗時期。十一年內連續八位親人被病魔奪走了生命,這也給賴寶珊敲響了警鐘,直到這時,她才真正理解了父親當年告訴她「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的含義:「人生在世,生命唯一!」

賴寶珊給自己立下了一個誓願:「我掙脫生活帶來的屢屢磨難,發願要為健康事業多做貢獻,為武而來,戰鬥不息!」

有道是經歷荊棘更能磨練意志,歷經百難更有能力前行,賴寶珊常想:「起起落落本是人生常態,以更坦然的心境對待,以更堅毅的品質前行,終究會到達人生夢想的被岸。」

武術成了賴寶珊的職業,健康成了她的事業。賴寶珊在武術道路上永不滿足,吃苦勤學,先後拜多位師父學武。

她曾師從八段拳師謝夢柯習練四二、四零竟賽太極拳、劍、刀、扇、推手。

公元二千年,賴寶珊拜霍元甲第四代傳承人姜文信為師,習練八卦掌、棍、槍。

公元二千零四年,賴寶珊拜李新華為師習練龍形太極拳系列之拳、劍、杖等,成為中國龍形門第一代傳承人。

公元二千零九年,賴寶珊拜武當道家派張雲鏡秘傳弟子馬志福為師,習練武當天罡氣等潛修內功。

公元二千零十三年,賴寶珊在北京參加「中華苗刀特訓班」,得苗刀傳承人馬俊祥傳授。

公元二千零十五年,賴寶珊拜武當異人郭高一之徒全真龍門派二十八玄裔弟子程嗣度道長為師,學習辟穀禪修養生等。後又拜隱世門派俠門仙道第四代傳承人李國興為師,專修仙學部分:《靈光仙法》,《元始丹坤亞方術》《蓮花秘典》《夢幻迷蹤》《仙佛法旨》等六部俠門經典,以及武學部分:武學劍術《青龍戰劍》等。

勤學苦練,讓賴寶珊在武術道路上收穫頗豐,她曾獲太極名家、武林名師百傑、武林百傑、武當百傑、卓越武學傳承名家、中華武術優秀傳承人、國際武術文化傳承人、十佳教練、優秀領隊、德藝雙馨、技術風格、弘揚武術等稱號,得到「德藝雙馨」、「技術風格」、「弘揚武術」等讚譽及獎牌、獎盃、獎章。

公元二千零七年,賴寶珊被企業聘為教練。

公元二千零八年,賴寶珊被收錄入《當代中國傳統武術名人名家辭典》。

公元二千零九年,賴寶珊拜武當道家派張雲鏡秘傳弟子馬志福為師,習練武當天罡氣等潛修內功;同年,被新疆師範大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聘為武術教練、葫蘆絲老師,為東歐五國留學生傳授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學生近千人。

公元二千零十一年,賴寶珊應邀為新疆師範大學龍象太極協會創編龍象太極武舞「瑤池神韻」,在新疆、北京、香港、臺灣、等地武術大賽中獲集體銀獎、個人金獎。

公元二千零十二年,賴寶珊被中國國際武術文化發展中心,國際武術文化研究院授予《國際武術文化傳播大使》稱號和獎牌;同年參加第一屆新加坡國際武術大賽中授予「國際武術文化傳承人」獎牌,並獲金牌四塊。

公元二千零十四年,賴寶珊編創的太極武舞《瑤池神韻》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老齡委選中參加了人民大會堂的慶典演出;同年,「太極武舞《瑤池神韻》健身養生的六大功效」獲臺灣中華杯全球華人武術大賽論壇武術精英「卓越武術論文獎牌」,《初論龍形太極拳「性命雙修」》等論文獲中國武漢國際演武大會二等獎。

公元二千零十五年,在東亞第四屆國際武術賽,賴寶珊所撰寫的《龍象太極武舞「瑤池神韻」》獲「最佳編排設計獎」;九月,應邀參加北京《中華真功夫》系列項目啟動儀式及中國首屆首部紀實電影《尋找真功夫》新聞發布會,代表新疆各派傳承人在大會上講話,並參加武術表演;被泰州武龍太極院聘為副院長。

公元二千零十六年,賴寶珊被聘為香港健康太極協會副秘書長;同年被聘為海南國際旅遊島武木大賽組委會常委、專家成員。

公元二千零十七年,賴寶珊被吉隆坡國際武術交流大會授予「中華武術優秀傳播者」獎牌、證書,名家展演金獎;入編《當代中華武術人物大辭典》。

公元二千零十八年九月,賴寶珊被少林永化堂聯誼會、少林武術傳承中心聘為「少林永化堂聯誼會副會長」、「少林武術傳承中心專家委員會專家」,任期五年。

公元二千零十九年,賴寶珊參加馬來西亞國際中華武術名師交流大會,被授予《中華武術文化推廣傳承大使》獎牌、證書。

公元二千零二十年六月,賴寶珊被國際健康運動聯合會授予《世界健康運動傳播大使》獎牌、證書;八月,被聘為中武委顧問委員會成員;年未,被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大眾文化發展工作委員會,藝大特長等級測評武術專業委員會聘為「藝術特長等級測評委員會」理事,負責本地區測評工作。

在近二十年期間,她參加國內外賽事中共獲金牌一百零八塊,銀牌十九塊,銅牌三塊,在北京、香港、澳門、臺灣、馬來西亞、武當、泉州、新鄉等地十三次獲得個人全能冠軍,十五次名家展演金獎。同時,她面向全國推行武龍太極並取得可喜成績,在第七屆武當國際演武大會湖南仙槎鎮太極隊獲集體金杯獎,第十二屆華夏南少林武術大賽中,新疆童星武術館獲集體金獎。

多年來,賴寶珊老師培養了大批武術小童星。

公元二千零十四年,賴寶珊所帶領的新疆天熙環保武術團隊獲臺灣中華杯全球華人武術賽「最佳團隊精英」獎牌,她所教學員中,楊昌森在內蒙草原風情武術賽中獲個人全能第二名;王玉榮在第九屆「武德杯」香港國際武術賽中獲個人全能第三名。

弟子汪子喬,四歲半時在新鄉首屆南太行新鄉國際武術賽中獲童星獎,五歲在第七屆華夏武狀元國際爭霸賽中獲一金一銀,並獲童星獎;六歲,參加第五屆東亞國際武術賽,獲四枚金牌、童星獎。

劉卜碩,回族,七歲獲三枚金牌、童星獎。

公元二千零十八年,賴寶珊所率的團隊眾弟子均在五至八歲,其中張梓琳、倪靈之、劉卜碩、汪子喬、陳弈萱等在十二屆南少林武術賽中獲十二金七銀六銅。

公元二千零十九年第六屆東亞武術賽中,賴寶珊所率團隊獲十五枚金牌;同時,有二名殘疾運動員獲得七枚金牌。

在此期間,賴寶珊老師被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新疆基地、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聘為總教練。

有位馬來西亞友人陳玉丘在觀看了賴寶珊在武術賽場上的英姿後,大讚道:「她以六七十歲人的身影,打出了年輕人的美妙身姿,低架子,一字馬,諸多高難動作竟然在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下完成,可見高手在民間,而背後除了名師門下,免不了刻苦勤練成的苦功。」

此正是:艱難困苦鍛剛強,千錘百鍊終成鋼。颯爽英姿人稱道,德藝雙馨美名揚。

欲知下一位武林人士又是何人,請看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二回:洛陽郡心意六合拳 楊德民一方領風騷
    長篇紀實《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二回洛陽郡心意六合拳 楊德民一方領風騷上回書說到王根喜拜師陳固安,得其武式太極真傳,建功立名,又因誠懇有信,故而踴躍投報徵評,因此得入百傑立傳之書。洛陽心意拳經孫友恆整理研究與努力,於2008年被授予首批「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至此,洛陽心意拳在孫友恆這一代達到一個高峰。有道是文以載道,武定家邦,孫友恆行文傳武不懈怠,參政議政盡本心,曾連任兩屆瀍河回族區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獻計獻策。
  • 首屆「中華真功夫」傑出武術人物評選第017號候選人賴寶珊
    首屆「中華真功夫」傑出武術人物評選第017號候選人賴寶珊(參選項目:傑出人物、武術名師)賴寶珊,女,1949年出生,江西贛州七裡鎮人,大學畢業,中國共產黨黨員,1997年被中共新疆商業廳授予《優秀共產黨員》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三回:秉家學傳承子母掌,劉忠雲稱俠平型關
    第二十三回 秉家學傳承子母掌 劉忠雲稱俠平型關上回書說到賴寶珊少年曆盡磨難,然習武痴心不改,拜名師習技藝,傳承龍形太極拳。他二人經多年之苦心揣摩研練,終於將因手法、技法零散,不成套路的子母綿掌整理成套,創出「新子母綿掌」。李生梅將其畢生所學彙編成五十四套,連同「新子母綿掌」古譜、拳論、手稿等全部傳於他關門弟子、「新子母綿掌」第二代傳承人李起雨。李生梅於公元一千九百五十三年去世,終年六十一歲。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一回:崆峒派名揚海內外,白義海接任掌派人
    第二十一回 崆峒派名揚海內外 白義海接任掌派人上回書說到張業金為弘揚嶽家拳,傾注所有,辛勤耕耘,再現武穆雄風。如今再說一位,姓白名義海。單有一首藏頭詩讚白義海:白手擎雲形翩躚,義執崆峒掌大承。崆峒山名載《爾雅》,形入《山海西經》,古籍中有過「空同」、「空桐」、「雞頭山」、「薄落山」、「牽屯山」等異名,名定「崆峒山」始於唐代。從現有記載看,崆峒武術出現在史書中,早於少林、峨嵋、武當等流派功夫。《莊子》、《爾雅》、《史記》中都有「空同之人武」的記載。到了唐代,崆峒武術盛行一時,體系漸備。李白詩云:「世傳崆峒勇,氣激金風蕩。」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四回:太極合梅花螳螂拳,姜慶德創建德明館
    長篇紀實《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四回 太極合梅花螳螂拳 姜慶德創建德明館上回書說到老武術家張洪有年逾古稀不讓少年,仍然活躍在傳統武術的推廣、弘揚、參賽、教學等舞臺,書寫著彈腿拳的傳奇。劇盜衛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揮之,跌床下,不敢少動。」這一段記載,可知趙珠之功已是深不可測,舉手之間,便令劇盜跌伏,可見其神。再說萊陽有一位民醫,名叫李秉霄,另有一名盜賊,名叫高成。按理此二人一醫一盜,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然而世事機巧,這一年深秋,盜賊高成在山東萊陽縣小赤山一借野外病危,恰遇李秉霄行醫路過。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十八回:傳異功樵夫定拳名 李毅虎致力推紅拳
    此人姓李名毅虎,公元一千九百五十七年生於西安市長安區,擁有大學文化,乃陝西紅拳傳人。    有一首藏頭詩單贊李毅虎:李生古都習紅拳,毅志非凡高派人。虎踞龍盤英雄顧,博納天下集大成。    卻說陝西是中華武術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歷史上曾有十三個王朝建都的長安自古就有「文武盛地」的美稱,這片土地和生活於此之人,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經書寫了輝煌篇章。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八回:傳異功樵夫定拳名李毅虎致力推紅拳
    第十八回 傳異功樵夫定拳名 李毅虎致力推紅拳上回書說到萬士震傳承自然門,醫武濟世。而令再說一人,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紅拳傳承人,陝西紅拳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宣傳部副部長,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紅拳》編委。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六回:詠春拳佛山有姚氏 高志東家學稱武神
    長篇紀實《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六回 詠春拳佛山有姚氏 高志東家學稱武神上回書說到孫林強博採眾長,創編螳螂達摩杖。這五枚師太在南少林鶴拳的基礎上創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術,並傳給嚴二、嚴詠春父女。嚴詠春對此拳又給予了進一步發展,使之得以傳播,故而後世皆稱此拳為「詠春拳」。其三,傳言為福建泉州嚴詠春觀蛇鶴相鬥有悟,融合永春一帶拳術和少林搏擊技法自創而成,故以其名命之。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七回:單刀李中興形意拳 趙文龍藝結京津冀
    第二十七回 單刀李中興形意拳 趙文龍藝結京津冀上回書說到,詹廠慶致力於八卦掌之承傳與弘揚,堪稱新一代尹式八卦掌傳人之領軍人物。這一回所要說的,乃是天津市寶坻區人士,「京東拳藝社」創辦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北派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趙文龍。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四十一回:李振清廣傳八盤掌 劉樂民雄州稱三傑
    第四十一回  李振清廣傳八盤掌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十七回:自然門傳世百餘年,萬士震醫武承心願
    第十七回 自然門傳世百餘年 萬士震醫武承心願上回書說到,饒銀娟傳承家學,自創「鳳凰雙劍」,被稱武術世家飛出的「金鳳凰」。這一回,說一說自然門傳承人的故事。有一首詩寫得好:萬門尋宗徐祖始,士氣高膨心五傳。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八回:出名門佛道融一體 姚志賢武醫集一身
    第八回 出名門佛道融一體 姚志賢武醫集一身上回書說到李四通傳承楊氏太極拳,年紀輕輕即大有所成。而今再說一位,乃福建莆田人氏,有藏頭詩讚曰:姚黃有願澤眾生志在武醫功自成賢學雙兼道釋匯實至名歸第一人入編世界文化交流出版社《世界著名武術家》畫冊;經國際武學文化發展促進會、國家級武術類雜誌《武魂》雜誌編輯部、「武魂百傑」武學人物編輯委員會聯合資格認定並授予「武魂百傑之中國當代武學名家」榮譽稱號;入編現代文化出版社《棍壇百傑之中國當代雙節棍風雲人物》畫冊、中華出版社《當代中華武術人物大辭典》、紀念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新時代風採--中國行業領軍人物訪談錄》精裝書籍、國際文化出版社《華夏武林精英大典》、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七回:曲佔斌收徒傳太極 李四通大賽奪冠軍
    第七回 曲佔斌收徒傳太極李四通大賽奪冠軍上回書說到高志東習武不懈,傳武不怠,傳承姚氏詠春,繼承家族武術,堪稱一方武林豪傑。表過不提。曲佔斌在2005年武林大會上而今要說的是河北任縣永福莊鄉楊固村有一人,名曰曲佔斌,就職於工商銀行順德支行。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三回:痴少年辭鄉學武藝李小欣傳承形意拳
    第十三回 痴少年辭鄉學武藝 李小欣傳承形意拳 上回書說到葛琳少年時拜伏虎寺瘋尼為師,學得峨眉鷹虎拳等高深功夫,傳承羅門武術,教授中外學徒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四回:太極拳蛇鶴世單傳,董亞生破規收弟子
    第二十四回 太極拳蛇鶴世單傳 董亞生破規收弟子上回書說到劉忠雲傳承子母綿掌,為第四代子母綿掌掌門人,被稱為「中國平型關女俠」。這一回所要講的,是一位稀有拳種蛇鶴太極拳傳人董亞生,單有一首藏頭詩讚他:董狐直筆後有人,亞尹掌薄探蛇鶴。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十九回:霍元甲始創迷蹤拳 姜文信弟子滿天山
    第十九回 霍元甲始創迷蹤拳 姜文信弟子滿天山上回書說到李毅虎文武兼備,傳播陝西紅拳。這一回,所要說的是一位霍氏迷蹤拳傳人。有一首藏頭詩說得明白:薑桂之性名自高,文風武德傳迷蹤。信手舞來仰六合,譽載武林江湖中。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一回:從父學功夫出洪門 徐澤蓉名滿石棉縣
    第十一回 從父學功夫出洪門 徐澤蓉名滿石棉縣上回書說到李慧集多支太極拳於一身,為弘揚太極拳,她進校園、入社區,讓眾多學子、群眾受益。這一回所要表述的,也是一位四川女傑,姓徐名澤蓉,有一首藏頭詩讚她道:徐圖自強有家學,澤承石棉洪門拳。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五回:饒式術傳承少林派銀饒玉組建靚點團
    第十五回 饒式術傳承少林派 銀饒玉組建靚點團上回書說到胡培榮傳承家學,弘揚高陽短拳,教習後代,被贊「德藝雙馨老拳師」。這一回所要說的是一位「川南女俠」。一首藏頭詩專贊這位女俠:銀鉤角畫劍如虹,饒嬌英姿滿巴蜀。
  • 當代武林人物傳第二十五回:崆峒山道家元聖地,陳兆坤傳承武醫術
    第二十五回 崆峒山道家元聖地 陳兆坤傳承武醫術上回書說到董亞生為將稀有武術蛇鶴太極拳傳承發揚,打破世代單傳門規,廣收弟子。這一回,來說一說崆峒山道家隱蹤門傳人陳兆坤。有《神仙傳》載:玉子者,姓張名震,南郡人也。少學眾經,周幽王徵之不起,乃嘆曰:「人居世間,日失一日,去生轉遠,去死轉近,而貪富貴,不知養性。命盡氣絕即死。位為王侯,金玉如山,何益於是為灰土乎?獨有神仙度世可以無窮耳。」乃師長桑子,受其眾術,乃造一家之法,著道書百餘篇,其術以務魁為主,而精於五行之意,演其微妙以養性治病,消災散禍。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九回:承家學幼年習武藝 駱開成傳承蘆林拳
    第九回 承家學幼年習武藝 駱開成傳承蘆林拳上回書說到姚志賢佛道同修、武醫一體,將南派少林功夫發揚光大。本回書所要說的這位武林人士,乃是四川省郫縣人氏,姓駱外開成,為蘆林派第五代傳人。專有一首藏頭詩讚駱開成:駱家有名蘆林拳,開宗立派已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