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軍事裝備發展方向之我見

2020-12-26 騰訊網

世界上有關未來軍事裝備的發展趨勢的文獻太多了,粗略地看過多篇,雖然觀點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當今世界,軍事科技正加速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複合發展,呈現出全方位、深層次發展的態勢和多點突破、深度融合、廣泛滲透的特徵。未來30年,大致會朝著高超音速、無人、雷射和外太空的方向發展。

首先,高超音速技術將得到完善並運用到防空領域,可能出現使用該技術的空空或空地飛彈。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速度超過5倍音速,可以對敵方構成巨大戰略優勢,如果最大速度達到20倍音速即可實現「一小時全球打擊」,幾乎不可防禦。

其次,定向能武器將實戰化,包括減小尺寸、優化動力裝置、增加信號功率、推出多通道系統和各種光電偵察與目標指示系統等。定向能武器通過毫米波、高功率微波、雷射或電磁脈衝產生殺傷效果。這些有別於傳統彈藥殺傷機理的新概念武器投入實戰,將從根本上改變軍隊作戰樣式。

第三,人工智慧應用到陸海空無人機,它不僅將執行偵察任務,還將普及「察打一體」。人工智慧的關鍵支撐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低成本、微小型智能化系統呈井噴式發展。無人坦克、遙控工程車等陸上智能平臺嶄露頭角,正在成為可實施精確打擊的主戰裝備和支援力量。

空中,將實現「有人機+數架無人機」的組合;海上,將在偵察與探測潛艇、排布雷領域發展;陸上,將完善火力支援系統與醫療服務、向戰鬥行動前沿供給彈藥相關的後勤系統。

第四,航空領域,第5代戰機將逐漸取代第4代戰機,第6代戰機將得到發展,它將是無人並能夠以高超音速飛行的超級戰機。第六代戰鬥機將具備更好的隱身能力、更高的網電對抗能力、更強的信息處理能力、更遠的作戰半徑,代表了新型主戰裝備的發展方向。

第五,太空軍事化。軍事科技推動戰爭進入新形態,戰爭時空觀隨之出現革命性變化。作戰空間將突破地球三維空間的約束,不斷向太空、網絡和電磁空間以及深海和極地等「全球公域」拓展。太空武器平時扮演「監督員」、一旦戰鬥行動開始則扮演「毀滅者」的角色。

另外,流傳甚廣、大受推崇的無人機蜂群和電磁炮技術大概只是噱頭,因為局限性太大,不會有大的發展前景。另外,機器人士兵未來30年恐怕還難以大規模成軍,但概念性的研究會取得巨大突破。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空天軍裝備發展方向
    2017年,按照武器裝備發展規劃和國家國防訂貨計劃,空天軍列裝了400餘架飛機和直升機(約100架飛機,300餘架直升機)。其中,遠程航空兵部隊列裝了5架經現代化改造的戰略轟炸機,軍事運輸航空兵列裝了3架「安-148」型飛機,殲擊航空兵列裝了16架新的蘇-34型殲擊-轟炸機,使該型機列裝總數達到92架。
  • 「北非之狐」阿爾及利亞,軍事裝備兼顧實用與可靠,北非獨樹一幟
    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自1960年獨立後便一直不溫不火,人們熟知它的原因還是因為該國的男足在世界大賽中表現出色,有著"北非之狐"的美譽。但其實這個國家在其他領域也有令世界受關注的方面,比如該國的軍事力量。根據著名軍事研究機構的統計,在過去的幾年中,阿爾及利亞的武器進口量大約佔整個非洲的52%,其綜合軍事力量僅次於埃及。
  • 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發展影響未來戰爭
    進入21世紀,現代生命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用於軍事領域,並不斷催生新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樣式,深刻影響新軍事變革的方向。  波及廣泛。生物武器威脅依然巨大。生物武器是以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生物組織、毒素等為戰劑,使人類、動物和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資、材料、器具等的統稱,其核心是生物戰劑。現代生命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生物戰劑的研製提供了廣闊空間。
  • 肖裕聲:21世紀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
    (法新社)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主要大國圍繞加速推進國防和軍隊信息化,以軍事戰略、軍事技術、作戰理論、力量建設、組織結構和軍事管理創新為基本內容,以重塑軍事體系為主要目標,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發展趨勢,其速度之快、範圍之廣、程度之深、影響之大,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所罕見。回顧本世紀這十多年大國軍事發展的特點,對於我國建設鞏固的國防與強大的軍隊具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示。
  • 軍事論壇:切實把準軍事科技前沿脈動
    緊密跟蹤世界先進軍事科技發展方向,完善前沿科技動態情報體系,區分領域專業,釐清職責界限,持續跟蹤研究。預研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等先進技術在未來戰場的軍事應用,辨清軍隊轉型發展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術和破解的關鍵難題,加強技術評估研究,科學把握技術引領戰術、技術推動軍事科技創新的新規律新趨勢。完善前沿科技發展研判機制。
  • 機器人的行業理論產業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打開APP 機器人的行業理論產業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南方都市報 發表於 2020-12-14 09:50:06   12月11日,2020年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此次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的舉辦是中國自動化學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關於開展「科創中國」品牌工作號召的具體舉措,是促進科技經濟融合,探索集聚學會資源,加快科學家與企業家交流合作的實踐方式。會中桂衛華、王耀南、李培根三位院士與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股權機構等多名代表共同探討了行業理論產業成果和未來重點發展方向。
  • 找尋面向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讓我們傾聽他們奮鬥中的心聲,感觸他們探索中的啟示,面對現實,一道找尋面向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淬鍊出對生命和 未來的一份責任找尋面向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馬宏2020年是一個註定被載入史冊的特殊年份,對於學校教育尤其如此。為此,我們特邀了一批全國名校長,在這裡留下對過去一年的回顧。
  • 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聚力國防科技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加速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發展,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這為科技強軍指明了前進方向。  「十四五」時期很可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軍事革命質變期,人工智慧、信息網絡、生物交叉、人體機能改良等重大戰略前沿技術演進之快、影響之廣,已超出舊
  • 幾種領先世界的中國古代軍事裝備
    而漢代鏡子上常有「見日之光,天下大明」的套話,明光鎧因此得名。明光鎧較早的參戰紀錄是《周書·蔡礻右傳》中如下的話:「礻右時著明光鐵鎧,所向無前。敵人鹹曰『此是鐵猛獸也 』,皆遽避之。」隨著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 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
  • 中國的軍事能力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未來發展會有什麼變化呢?
    中國的軍事能力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呢?在軍事力量方面,中國很長時間都排在世界第三了,可能是中國各種排名最能徘徊的。看過幾十年前的一本書,當時正是改革開放不久,世界軍事排名中國排第三,遙遙領先中國其他排名,當然還有一個人口第一。人口和軍事排名,中國幾十年來一直排在第三和第三。
  • 軍事論壇丨把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基本原則
    互促共生原則「三化」中的各「化」在戰鬥力生成機理、建設發展目標等方面有本質不同,「三化」同時並行發展,既存在著相互提升、相互促進、相互支撐的有利條件,也可能存在著發展領域方向、資源投向投量之爭等不利因素。
  • cippe線上展覽直播(二) | 胥雲:長壽命+大數據是壓裂裝備的發展方向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持人中石油高級專家、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胥雲教授對國際四大壓裂巨頭的產品做了點評,並針對未來壓裂裝備的發展方向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針對未來壓裂裝備的發展方向,胥雲認為,首先在壓裂設備方面如果追求了壓裂泵的高功率設計,就必須考慮在高排量高轉速下設備運行可能帶來的高發熱、高損耗。
  • 我國的陸軍單兵武器,迎來了全新升級,實現了軍事全面化發展
    我國單兵武器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相比於那些發展了很多年的西方先進國家來說,雖然我國目前發展到這個階段已經算是進步非常大,但是在一些方面卻仍然與西方國家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軍事領域中的陸軍單兵武器,就一直深受廣大網友們的吐槽。
  • 中美軍事技術上的「時間差」
    自11月24日美國國防部長宣布辭職後,身邊很多炒股並盯著「軍工股」的朋友,常常會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對中國軍事而言這是大事兒嗎?對此,我都會借用11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沃克(Bob Work)的一篇「訪談」,來描述一個中、美在軍事技術上的「時間差」。11月25日,沃克在接受《防務新聞》視頻採訪中,兩次回答了未來如何在軍事上應對中國的問題。
  • 未來早餐店的3個發展方向
    我之前就分析過做早餐店未來的發展方向,早餐店要具備構建平臺的特性(剛需、數量大、高頻率、有黏度)就需要做到:①前端化或者入口化。這是未來必然的走向,早餐店的第一個趨勢肯定是入口化,把早餐店當成人群的入口。②精品化。當生活品質越來越好以後,人就會追求更好的材質,會追求原材料是從哪裡來的,口味怎麼樣,做得精不精緻。而不是隨便在菜市場買過來的。
  • 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這個話題太大了。但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常常思考這個問題,現在我僅從中國的高中教育入手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總體來說,未來的中國會越來越重視教育,素質教育會全面、徹底地實施,教育改變社會、教育改變命運的理念會越來越深入人心。未來中國的高中教育會大大增加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的比重。
  • 俄專家:俄軍阿瑪塔坦克將帶動世界坦克發展方向
    新華社莫斯科3月29日電專訪:俄羅斯軍工重視坦克和潛艇研發——訪俄軍事專家西夫科夫新華社記者欒海作為世界上重要的軍事大國,坦克和潛艇是俄羅斯軍工研發所關注的重點。西夫科夫介紹說,俄軍工研發的主要方向有很多,其中包括研製新式核武器,開發使用雷射等高能量電磁波的試驗性武器,為陸海空軍研發各類機器人,建造新式戰艦和同屬第五代的戰鬥機、遠程轟炸機,利用「阿瑪塔」坦克的底盤設計新型步兵戰車、工程車和運輸車,部署新式偵查追蹤系統和電子戰系統,推廣並改進名為「戰士」的新一代單兵作戰裝備,測試各類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等。
  • 吳橋雜技發展之我見
    有上面老子的這句話我聯想到雜技發展中的一些事,雜技自漢代進入宮廷,在北宋滅亡後進入民間,傳承至今,根據我們目能夠查到的資料估算有四到五千年的歷史,說到這裡有的朋友會問在漢代到今天不過兩千左右的時間,為什麼你要說成是五千年呢?
  • 鄭州未來各個區域發展方向基本確定
    鄭州各區未來幾年怎麼發展?鄭州經開區以智能製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研究深入研究經開區「十四五」期間智能化改造方向和改造進程,明確智能化改造目標和重點,加快經開區製造業轉型升級步伐,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發展體系。
  • 沉浸式軍事訓練系統,讓未來戰場撲面而來
    未來信息化戰場對參戰官兵的作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單純依靠現有的訓練方式顯然難以滿足需求。沉浸式軍事訓練系統能為參訓者提供一個逼真的戰場虛擬環境,士兵可完全沉浸其中開展訓練,從而最大限度貼近實戰,在提升訓練效益的同時,還能減少訓練傷並節省訓練費用。目前,世界各軍事大國都已認識到沉浸式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巨大潛力,通過完善虛擬訓練系統不斷提升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