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語境下的現代水彩探究

2020-12-14 綠楊夜話

▉周明揚 文/圖

水彩畫以其獨有透明清澈的特質,不以厚塗而卻能追求空、境、質、量和繪畫上幻化的語言和節奏,深入現代水彩畫的領域之中。現代水彩畫早已打破了西洋畫史上固有的插圖草稿,附屬性表現的觀念。現代水彩畫,吸收了早期荷蘭、英國的傳統技法精華,德國人精闢的描寫,歐洲的浪漫風格,美國的現實觀感和美式寫實,當代水彩畫正以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哲學觀念、生活體驗、科學精神與自然探尋,醞釀著水彩畫的新方向。

水彩《二十四橋明月夜》

研究現代水彩畫,是一項重要課題,水彩顯著的各種特性和運用可以剖釋詳論,了解現代水彩畫藝術不同的形態與發展,不僅了解畫法所負擔的重大任務,而且需要研究藝術內涵的問題。好的理念與畫法是作品誕生的先決條件。

水彩《流光溢彩》

我們創作作品,不能否認被其華美完整的畫面所吸引,但其色調、筆觸、卓絕成熟之結構,絕不會影響作品的深度和嚴肅性。如果一張畫的技術是恰到好處的,那技術就是藝術的一部分,與內容融為一體,成為感人的作品,其技術自有其崇高的價值,不會遜色,因此運用技術之先,必先考慮以思想、藝術支持,發自誠意,技、藝之間配合應如影隨形。我不贊同水彩畫只能停在藝術的表面之說。藝術的高低不是取決於素材的類別,而是關係其藝術修養的廣狹、優劣,也仰賴表現的方法和角度的差異而分野。現代水彩畫也因此而獲自由自在的多元性、啟發性和發展性。

水彩《虔誠》

現代水彩畫,從繪畫的形式風格方面來看,伴隨著多種風格流派的演化進行著。現代科學發展也給繪畫提供了豐富的視覺經驗和個人體驗,使人類的思維與視野獲得空前擴展。現代水彩藝術家已不再局限於傳統觀念和形式。題材日新月異的文化思潮使水彩畫技法表現更加豐富。其實,在融會貫通東西繪畫方面作努力並取得成果的畫家並不在少數。如:畢卡索的水彩畫《沉思》和《梳妝》都代表著早期的風格,《女人頭像》是屬於立體主義時期的作品,畢卡索賦予了素描淡彩的新意義,使這種古老的技法顯示出強烈的靈活性和現代感。

水彩《蜻蜓點荷》

林風眠的方形構圖的靜物,雖是明顯的印象主義色彩、構圖,但仍不失東方情趣。趙無極大筆一揮的狂放色彩卻透出了中國人的宇宙觀。吳冠中是學貫中西的藝術大師,幾十年來,他一直探索著將中西繪畫藝術結合在一起。最早的作品多以江南水鄉為題材,畫面充滿詩意,他特別重視點、線、面的結合與搭配,自成一種意境。這些畫家的探索都是值得水彩畫創作學習研究的,水彩畫創作要廣採博學,不要急於自我定位,不要自我畫地為牢。

水彩《瞬間》

如果僅從畫種的特點來看待一個畫種的本體語言,顯然是不夠的。中國水墨畫,日本畫,波斯細密畫都有著與今天水彩畫相同或相似的工具,但我們並不把它們稱為水彩畫。水彩畫之所以成水彩畫,除了材質特點,還有其特殊的技法體系。這種技法體系既是由衍生,又是歷史形成的。十八世紀時,被譽為現代水彩畫之父的保羅·桑德比,突破了水彩材料的局限,運用乾濕不同的筆法,以多種色彩進行點染、薄塗和重疊,賦予水彩畫表現空間,把水彩畫的技巧,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

水彩《太行月色》

十八世紀中葉的抒情主義水彩畫家,打破了輪廓確實的「著色素描」式水彩,努力拓展色彩的效果,他們發展出「渲染」「洗擦」「筆觸」「潑色」「點彩」繪影描寫等技法,為水彩藝術表現作了巨大貢獻。格爾丁、透納等水彩畫大師則進一步拓寬了水彩畫的表現能力。透納注重研究自然,他充分運用水分和紙張的本色,利用水彩顏料在溼紙上自然混合來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長期的歷史積澱,形成了水彩畫獨特的技法體系。水彩畫家通過對紙面的乾濕;水分多少的控制;通過筆法的塗、染、洗、擦、點、潑以及用筆的輕重緩急等方法,構築了與油畫、版畫和水墨畫等其它畫種相聯繫的整套技法。這種技法體系及其所蘊含的美學價值成為當代水彩畫審美的多元性。

水彩《漁夫的故事》

名家簡介:

周明揚,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工藝繪畫專業。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訪問學者。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生導師。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水彩畫研究會理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水彩畫、漆畫的研究和探索,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及海外畫展。

近三年主要參展獲獎作品有:

漆畫作品《雪映紅玉競踏圖》(入會資格作品)入選「第九屆中國體育美術作品展(主辦: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中國奧委會、中國美協、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運會組委會),由中國奧委會收藏;

水彩作品《期待》入選「第二屆江蘇省美術獎美術作品展」 (主辦:江蘇省文聯、江蘇省美協);

漆畫作品《芒種》《好戲》分別獲「中國(揚州)文化產業博覽會·玉緣漆畫藝博杯·文博精品展」銀獎、銅獎(主辦:江蘇省工美協會、中國揚州文化產業博覽會組委會);

連環畫作品《追憶老揚州的溫情世俗生活一手藝人》入選「首屆江蘇省年畫、連環畫、宣傳畫、插畫作品展」(主辦:江蘇省文聯、江蘇省美協);

漆畫作品《手藝人·鞋匠》》「入選首屆全國小幅漆畫展」(主辦:中國美協 );

壁畫作品《碩果》「入選江蘇省第六屆壁畫展」(主辦:江蘇省文聯、江蘇省美協);

水彩作品《漁夫的故事》獲「江蘇省風華正茂畫展」優秀獎(主辦: 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美協)

相關焦點

  • 中西繪畫交流的產物,中國水彩畫是如何發展的?
    小編認為水彩畫在中國的發展深受傳統哲學、美學思想的影響,經過畫家不斷的實驗、嘗試、總結,繪畫語言之間的借鑑、分裂、綜合,逐漸地形成了具有中國風格的水彩畫,豐富了水彩畫的表現形式,為水彩藝術增添了一種新的存在樣態——中國水彩畫。
  • 當代水彩畫家 · 劉向東 2020
    從事水彩創作的群體在多年的搖旗吶喊後,發現水彩表達能力和視覺張力在整體美術創作中依舊遜色。箇中原因比較複雜,但有兩點可以明確,那就是創作群體的觀念保守和創新能力孱弱。即使不考慮藝術形式在文化語境中的思想意義,僅從傳統概念的延伸和繼承上看,水彩藝術仍舊在過往的形式趣味中原地轉圈,並業已形成狹隘的視覺封閉體系。觀念上的偏執與「畫地為牢」正是水彩藝術難於突破的根源。
  • 柯布西耶|構築「現代城市」理想的語境
    「現代城市」所追求的理想樣貌,誠如一個世紀之前,柯布西耶所設想的那樣,在重構城市秩序、情感之上的一種「協調」。即人與人之間的協調,人與建築之間的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協調。在構築「現代城市」理想的語境下,設計的起點應當建立在一種理智的法則之上,通過標誌性、界面、圍合、體量等幾何意義上嚴謹的構成方式,探討現代城市生活對空間立意的差異性表達,最終導向討論核心為人的時代觸感。
  • 王明華水彩作品欣賞
    水彩畫家王明華出生於湖南祁東縣一偏僻農村,對瀟湘故土一往情深。多年來,他憑著對水彩藝術的執著,一直沉湎於自己的水色世界,孜孜以求。他不敢妄言自己因水彩而生,但生命確因水彩而精彩。樸質的話語道出了他對水彩的痴迷。大自然是最美的,師法自然,直抒性靈是很多藝術家起初的夢想之一。縱觀王明華的作品,可以大致看出他的藝術之旅帶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徵。
  • 潘江龍:水彩重生之詩性表達
    所有個人的繪畫實踐及由此而來的畫面先知,在對象進入之前就存儲於大腦的種種因素,包括畫面形式、形象符號、語境色彩、習慣情緒、歷史淵源、社會共識等,都會被作用於畫面。同時,具有詩性思維的能力會通過各種符號、形式、因素創造出新的畫面,並被賦予時代的特徵。
  • 浙江美術館展中國水彩畫百年:從本土化歷程到觀念創新
    展覽現場展覽現場據浙江美術館方面介紹,展覽不同於以往按歷史時期編排構成歷史回顧展覽的做法,而是站在中國水彩畫的學術立場上,以中國水彩畫所表現的民族性、時代性、觀念性三個學術概念為起點,回望中國水彩畫的發生和發展,思考中國水彩畫與浙江的緊密聯繫,以期透過歷史對中國水彩畫的未來有所啟示。《風景》林風眠 1980年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展覽分為三個單元。
  • 淺談運用情景語境於英語教學之重要性
    筆者通過自身學習經歷、學習感受、英語教育專業知識的積累、教學視頻賞析、資料分析,以及在實際教育教學中,發現當前英語教學中要重視情景語境的運用。 一、情景語境與英語教學關聯 筆者通過觀察、了解、分析英語教學中的許多欠缺。
  • 談述早期中國水彩藝術發展
    在對色彩藝術進行深入探究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對於色彩藝術的追求在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然出現,在史前時期的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中出現的野牛形象就已經有了淺褐色、深褐色、紅色等色塊的組合與繪製,這種利用礦物、樹脂與水作為調和所進行的色彩繪製手法,就是最初色彩畫的雛形。
  • 水彩:從視覺傳達到生命思考
    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大背景下,舉辦全國水彩畫展,尤其是國際水彩畫的藝術交流活動值得特別關注。作為獨立畫種,水彩畫、粉畫傳入中國已有300多年歷史。時至今日,我國水彩畫發展呈現了怎樣的發展趨勢,進入新時期,水彩畫何為?
  • 大鵬教育多元化課程值得推薦
    在這種背景下,大鵬教育成功脫穎而出,大鵬教育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課?一、繪畫專項5合1綜合課這門模塊包括素描專項修煉課、水彩專項修煉課、水粉專項修煉課、油畫專項修煉課、彩鉛手繪專項修煉課、美術基礎入門綜合課、服裝設計手繪專項修煉課,共計7門課。模塊設置由易到難,教學循序漸進,滿足不同基礎的學員學習需求。
  • 西班牙繪畫:福斯蒂諾·馬丁 水彩作品
    西班牙畫家福斯蒂諾·馬丁的水彩畫顏色淡雅,明媚,充滿著陽光氣息,以下風景畫中可以看出福斯蒂諾·馬丁特別注重陰影的表現,這也是畫面更具層次感。他的水彩風景畫多以建築為主,較為古老的瓦市樓房是他的最愛。 福斯蒂諾·馬丁的風景水彩畫成為現代水彩繪畫學習中的一項典範教程,多被繪畫學子模仿。
  • 中國水彩畫家——孫寧
    孫寧是一位很有藝術感悟力和創造性的水彩畫家.從1988年步入中國水彩畫壇起,他都能以獨創的水彩語言,出現在歷屆全國水彩大展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淡淡的鄉愁,化作滿紙永恆的意境,令人沉思,令人留戀.於寧靜中充滿著空靈中國水彩在近二十年的發展中,湧現出許多刻苦鑽研,辛勤探索的水彩畫家,為中國水彩的成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 8位世界級水彩畫大師,水彩畫作品欣賞
    8位世界級水彩畫大師,水彩畫作品欣賞 第一位 安德魯·懷斯:一代人的詩意與鄉愁 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 美學欣賞:論油畫基礎在水彩創作中的作用,風姿綽約的超寫實美女水彩畫賞析
    誠掮銃蹡鰱鋖毃礄脤燀謸錦斷丕葔乜昷侅訌魱膌檺怶鄾裋佻拊窰鋓鍬鉬雰澻洩逿炱磙獟搶蹟鏙屚苭哆忯慴腧稟遫蓿中國當代水彩畫呈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格局,由單一的傳統模式向多樣的現代形式轉變。狺窽球饊適堯眾砎鼻桫捵潻鵑蒽鏤蠙朦蕪贅髖纐蕎墳慻爺蕩朸雩鄺趙逕檔凈肳鯷犱纖鄘藵鯿挬躓樲緫暗楠借莽蟧萉
  • 水色的畫面「超寫實」呈現,水彩畫家對藝術「高標準」的要求!
    ◆今日欣賞Masato Watanabe水彩畫家的水色畫面,在他的作品中,有日本的街道、碼頭、小路等不同地點與場景。用水彩來繪畫不同的花卉和風景,可以如此細膩地描畫出日本人的生活文化,擁有無比寫實的水彩畫面。在他的水彩作品中,將日本街道上面的一些場景都描繪得緊緊有條、層次鮮明,擁有歷歷在目的情景表現。
  • 現代神話學丨「蘇俄轉播」和21世紀中文語境俄羅斯文化擬像
    21世紀中文語境下的俄羅斯文化擬像是豐富而繁盛的,依靠兩種「二手」傳播線路實現:一,以英文為信源的,從歐美視角對俄羅斯進行再次的外部理解;二,基於中國和蘇聯的歷史淵源,以共產主義信仰為意識形態基礎而進行自我詮釋性理解。這兩條意識形態和利益訴求都截然不同的傳播線路,塑造出當代中文語境下奇異而「穿越」的俄羅斯文化形象。
  • 翻譯中的認知功能語境模式
    【摘  要】翻譯是一個主客體互動體驗的過程,翻譯的語境理論應充分考察相關主客觀語境因素及其互動。結合功能語境理論和認知翻譯模式,我們提出翻譯中的語境因素應包含社會文化、交際情景和語篇上下文等客觀語境要素和社會認知與個人認知等主觀語境要素。
  • 著名畫家歐日東淺析「油畫與水彩畫的血緣關係」暨作品欣賞
    歐日東進入「中國·後現代研究院」以來,認真研究以義大利學派為代表的素描教育體系,他在油畫的用筆就重視了筆序、筆勢、筆型,再加上他在水彩中所磨練出來的用毛筆技巧,使他的油畫不是用小方塊馬賽克式拼接出來的。他近來的油畫,就有一種筆序、筆勢、筆型的對比美。
  • 【名家水彩】金莉水彩作品欣賞
  • 水彩裝備
    (黃銅內盒外部以鋼鐵包覆增加其穩重質感)我們那些好的水彩紙法國康頌阿詩全手工棉漿水彩紙阿詩紙無疑是畫水彩最好的水彩用紙,從生產工藝 屬性 到水和顏料在紙上的表現都得到中外水彩藝術家的長久的讚美,一起聯合推出了全新水彩顏料套裝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