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自律這件事情,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做不到。其實,無論是小到瘦身減肥還是大到功成名就,關鍵在於你有多想得到它,你就會有多自律!
01
上周,朋友依依問我關於心理學方面的事情,由於我學過心理學,所以她想我給她一些建議。
她自從生了第一個孩子後,都沒有怎麼出去工作過,因為家裡沒有老人幫忙帶小孩,那也是無奈之舉。
雖然中間有去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那也是斷斷續續的,大部分時候還是在家帶娃。
依依是一個心態非常好的人,對於工作她沒有太多的想法,出於好奇我問她。
我問她:「為何這麼迫切地想要學習知識?你現在帶著兩個孩子有時間學習嗎?」
她說:「想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如果再不學習,就要被社會遺棄了。」
我說:「是的,人一定要保持學習。」
她說:「想等孩子大一點出來工作,實現自我的價值。」
她說:「是的,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自我價值和人生追求。」
她說:「怎麼做到自律呢?」
我說:「自律這個事情,在於你內心有多想得到它,內在驅動外在。」
她說:「也是,還是看你內驅力有多強。」
對於一個帶著兩個孩子的寶媽來說,想要迫切學習來實現自我價值,這在很多全職寶媽中也算是不常見的。
很多女性因為婚後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家庭原因不得不退出職場選擇回家帶娃,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家裡、菜市場、超市,也可以說是廚房、客廳、臥室。
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都是圍繞家庭和孩子打轉,很少為自己考慮,這是迫於現實的無奈,更是對家庭的一種自我犧牲和付出。
我也見過很多全職寶媽,剛開始回歸家庭的時候還有點不適應,曾經她們也是徵戰職場的精英,對事業也有著美好的期待和嚮往。
所以在回歸家庭的那段時間她們也會掙扎一下,想著要回歸職場,但過一段時間後,忙碌的日子衝淡了她們心中的想法和渴望,她們不再對工作或個人人生追求抱有希望,唯一的追求就是能夠做好賢妻良母。
但也有那些「心有不甘」的媽媽,她們不甘心一輩子在家當全職媽媽,所以也會想著孩子長大以後的生活和工作,也會選擇學習,也會選擇在帶娃期間考證。
但很少有寶媽堅持了下去,因為在繁瑣的日子裡,她們除了不會安排時間、不懂自律以外,更是對內心想要的東西沒有那麼地渴望。
02
在依依問我關於自律方面問題的時候,我本來想告訴她如何規劃好一天的時間,碎片化時間怎麼安排才能最大化地學習知識。
但是我並沒有,因為全職寶媽每天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情太多,譬如給孩子餵奶、換尿片、做飯、打掃衛生等等。
我沒有辦法給到具體的建議,因為我不是她,我不知道她每天的生活狀態是什麼,而我只能告訴她自律,就是你內心有多想得到它。
當你極度渴望得到某個東西的時候,自己是會想盡一切辦法和克服一切困難,不惜一切代價的得到它。
所以,無論是想學習,還是想要重塑自我,你有多想得到它,你就會有多自律。
我一直覺得,那些只停留在「意淫」階段的夢想比那些完全沒有夢想的人還更可悲。
沒有夢想的人至少他沒有想過,也落得一個輕鬆自在;而有夢想又不付諸行動的人往往只想不做,或想得多做得少,會因沒有達到目標時而痛苦萬分,會因沒有得到而鬱鬱寡歡。
03
在老王的眼中,我是一個已經非常自律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我想去做,我就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地得到它。
他常常會感到自愧不如,因為他只是想想,並沒有付出行動。
我想要寫作,並想有一定的成就,我會利用上下班路上學習、周末閱讀等。
我想要有個好身體,並且保持在一定的體重範圍內,所以我每周會堅持跑步2-3次,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吃飯或零食。
我想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所以我會在某個周末選擇出去和朋友們逛街、聊天,甚至一年有1-2次的個人旅行。
我想多留點時間給孩子,所以每天會在工作時間內將工作處理完,回到家可以有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
我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所以每晚我會嚴格要求自己放下手中的手機,陪同她一起閱讀。
現實生活中,我們想要擁有的東西太多了,但是我們從來不會付諸行動,更加不會嚴於律己,最終也是將這些種種想法扼殺在搖籃裡。
自律,永遠是內在想法驅動外在的行動力和執行力。
自律,你有多想得到它,你就會有多自律!
——end——
宛沐子:一個專注女性成長的80後職場媽媽,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分享女性生活、女性感情、女性婚姻等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