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疾病預測與防治(中)

2021-02-12 玄藏佛醫

我發了一個圖,大家參考一下這個圖。因為我們講明年辛丑年的每一氣的變化,就是以這個圖為準的。

這是按照五運六氣去推演的。上面是五運,即主運和客運。下面是六氣,即主氣和客氣。歷代醫家對六氣研究的多一些,關於六氣的著作和篇幅明顯要比五運的要多一些。六氣比較好把握,我們把一年分成6段來講一下。大家可以記住這6段的氣候特點和致病的特點。這個可能對大家會有一些幫助。

前面已講過,五運六氣用的是顓頊曆,顓頊曆是以大寒為界的,交過大寒就進入辛丑年。

今年的大寒是1月20號,所以1月20號~ 3月20號,即大寒到春分,這是第一氣,叫初之氣。

這個時候,主氣和客氣都是風木。在這個階段,風氣偏旺。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幾天氣候已經開始變溫暖了。為什麼呢?因為風氣過盛,季節還沒有完全到,氣已經到了,已經有點像春天的氣候了。而且今年的立春在2月3號,在年前。說明了春天的風木之氣來得比較早。所以今年的初之氣,就是風木偏盛。

因為初之氣兩重風木,風氣偏旺。司天之氣是溼土,中運寒水不足,溼土偏旺,初之氣風和溼都很重。常見病多發病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風溼關節類的疾病。風和溼裹在一塊,很容易得這一類疾病。同時容易出現經絡拘急、拘攣的情況。風溼相搏,溼重也會導致痿軟類的疾病,比如重症肌無力之類。風溼裹在一塊,初運水不足,火偏旺,風溼熱裹在一起,可以形成發熱、出血性的疾病。風氣偏勝肯定不利於內風偏重的患者,比如說高血壓或者經常有頭昏頭痛的症狀這些人。還有一些挾風的皮膚病的患者,這些患者症狀容易加重,或者很多人出現這類的疾病。

風氣偏旺,對很多人是不利的,但是對於溼氣下陷,陽氣升發不起來的患者就是有益的。比如說對寒溼下陷的患者就是有利的。因為風木偏旺,就能夠把陽氣升起來。前不久我醫過一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判斷她溼氣下陷到腎上,土去克水,導致腎氣宣發不出來,影響到腎主骨的功能,導致血細胞生化不足,所以就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像她這種典型的溼氣下陷的案例,遇到辛丑年的初之氣就是比較有利的。所以告訴她這個階段認真吃藥,及時調整處方,把溼土利用風氣升起來。因為風能勝溼,對她自然是有利的。

還有一些患者,陽氣升發不起來的,比如抑鬱症患者。這類患者在這個季節也是有利的,因為我們把陽氣升起來,陽虛的症狀就會緩解,抑鬱的症狀也會有一些改善。這類患者春天同時要注意厥陰經上化熱的問題。

我們利用五運六氣的知識,不僅是預防疾病,哪些疾病容易發生或者加重都要考慮到,對哪些疾病有利也需要了解。比如說一個具體的病,陽氣升發不起來,溼氣重,這種情況治療就是有利的,你就需要告訴他抓緊時間治療,因為過了這個階段,今後治療難度就會增加。對這些把握得好的話,也能解決一些很大的問題。

辛丑年的二之氣,就是從春分到小滿,即3月20號到5月21號。

這個階段,看我們剛才發的圖。二之氣的時候,主氣客氣都是君火。3月20號過後,到了4月2號,相當於進入中運的二運,主運太徵,客運太角,就是風和火很旺。4月2號過後,中運顯示的信息就是風火很旺,主客氣顯示的就是兩重君火。所以這個階段,氣候會迅速升溫,風溫、溫熱、溼溫類的疾病就很容易出現。

所以《內經》裡面認為,辛丑年的二之氣,溫疫大行。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容易出現溫疫。從主客氣和主客運來看,應該是溫熱類的溫疫或者是溼溫類的溫疫。當然即使沒有直接表現出來有溫疫,但是天有這種不正之氣,有過偏的氣運,象主、客氣都是君火,主運太徵,客運太角,主、客運是風火。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溫疫,也會導致人體容易化熱。所以軀體熱盛的人,容易發病或者加重症狀。但是陽虛患者卻容易緩解症狀。陽虛患者寒多,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緩解。但是焦慮症患者、體內熱多,就容易加重症狀。

傳統認為在丑年的二之氣容易有溫疫。到底是什麼呢?也很難說,因為可能是風溫、溫熱或者溼溫類的溫疫。至於具體的病名就不好猜測了,因為中醫主要看的是病機。西醫怎麼命名我們在這裡就不討論了。只要大家記住,在3月20號至5月21號之間,容易有溫病,而且明顯是以熱多為主的溫病。

前面講過,辛丑年改善體質去養陰非常重要。因為初之氣風木多,就是消耗元氣的。脾胃之氣不足,陰液不足的話,到了二之氣,主、客氣都是君火,主客運是風火的時候,全靠人體的氣陰去平衡火和風,才能維持健康。人的體質如果出了問題,在這個階段是很容易生病的。

三之氣就是從5月21號小滿到7月22號的大暑。

三之氣就已經完全進入夏天了。辛丑年的三之氣,溼土在上,溼土在客氣的位置,就表現出多雨。如果氣溫降低,就容易形成寒溼。但畢竟是在夏天,突然來一場暴雨或者是幾天暴雨,在這種情況下溫度降低就容易形成寒溼。但是如果溫度上來了,溼氣又很重,又容易形成溼溫病或溼熱雜病。所以如果氣溫驟降,雨水很多的話,就容易形成身體困重、腳腫、胸腹滿悶這些溼氣困脾,或者溼氣困在肌表的症狀。

很多時候我們討論溼溫病,都是覺得在長夏季節發生。但是我們研究五運六氣就知道,不到長夏季也有可能形成溼溫病。比如辛丑年的三之氣,溼土在上,相火在下,主客氣加臨,就容易形成溼溫的外感病。即使不形成外感病,就會導致人體溼熱的增加,也容易形成溼熱雜病。

我記得有一年的二之氣,丙申年的二之氣,春夏之交的時候,主氣是君火,客氣是溼土,主客氣加臨,就見過很多溼溫病。所以溼溫病不一定都在長夏發生。它在二之氣、三之氣都有可能會發生。所以,特別是臨床醫生,就需要知道這個溼溫病不要老是在長夏季節去等,其它季節也會有的。

四之氣(7月22號大暑到9月23號秋分),相火在上,溼土在下。

四之氣,溼土是主氣,進入長夏季節了,主客氣加臨,容易形成溼溫病或者溼熱雜病。這個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相火在客氣的位置上,到這個季節就會熱於往年。因為溼土是主氣,到雨季了,天氣又熱又悶,感覺溼氣很重。這個時候容易腠理髮熱,溼熱加重,擾動血分,形成出血性的疾病。還有腹部的皮膚發脹,甚至出現腳腫。很多就是典型的溼溫病或者溼熱雜病。只是說這個階段,它的熱要高於往年這個季節。因為相火是客氣。

五之氣就進入秋季,五之氣是從秋分9月23號到小雪11月22號。

因為辛丑年的五之氣主客氣都是燥金。同時段的四運主運是太商,也是燥氣過盛,金氣很旺,燥氣很旺,迅速進入秋涼,氣候非常乾燥,寒氣迅速就來了。因為燥為次寒。氣溫降低,天氣乾燥,氣候特點非常明顯。燥氣主要歸陽明,所以容易出現胃和大腸的病變。比如說便秘,胃癌和大腸癌容易發病。還有就是容易患皮膚病。也有從肺上發病的。

最有印象的就是2015年乙未年,燥氣很盛,那一年的中運雖然燥氣不足,但主氣客氣都是燥金。那一年秋季看了很多的皮膚病,紅斑狼瘡也見過很多,肺癌發病的也比較多。因為燥金之氣過旺,而燥金對應的就是這些病變。病位主要在胃和大腸、肺、皮膚。

天地之氣,有勝氣就有復氣。所以辛丑年的前面,即庚子年的終之氣的最後20天,風木早至。二之氣,火很旺。四之氣,相火在上,到了秋季迅速涼下來。因為天地之間六氣要互相平衡,所以前面熱,後面就迅速轉涼,然後到了終之氣就迅速變冷。

2021年的冬天,六之氣,終之氣的時候,就是11月22號小雪到2022年的1月20號大寒。

這個階段,氣候非常冷。因為它要去平衡前面過多的火氣,熱氣。大家對剛過去的2020年應該有印象。2020就是前面熱,夏天也熱,非常燥熱的氣候。然後到冬天就迅速轉冷。而且很多地方出現了歷史性的低溫。所以天地之氣我們是可以感受的,它就是這樣變化,有規律可循。

因為2021年辛丑年的終之氣在小雪和大寒之間迅速降溫,非常冷,是一個極冷的冬天。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比較典型的傷寒。還有因為這一年整體溼氣過勝,所以就會出現寒溼傷腎,土克水,容易表現出關節病、骨病。因為冬天天氣特別冷,就不利於陽氣不足的患者,比如抑鬱症。

辛丑年的終之氣氣候很冷,寒氣很重,對那種熱多的疾病和患者是比較有利的。比如說很燥熱的體質的,或者焦慮症的患者。因為寒氣會平衡他體內過多的熱,在這個階段治療這種病就比較好。

而因氣候寒冷,所以體質虛寒的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肺氣腫患者在這個冬天就不好過。所以對這一類人群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夏天就要開始著手增加體內的陽氣。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中國前列腺疾病用藥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2027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前列腺疾病用藥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2027年)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多數男性老人因前列腺增生有尿急、尿頻等排尿困難症狀,給老年人帶來精神上的壓力,影響了的生活質量。關愛老年人健康,促進家庭和諧已是現代中國的主題。研究顯示,全球一半以上的50歲男性受到了前列腺疾病的困擾。
  • 直播回顧:感染性疾病的防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東營報導2020年12月4日15:00大眾網直播間邀請到了東營市中醫院(東營市勝利醫院)感染性疾病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燕奎華做客《健康面對面》欄目,為大家分享防治感染性疾病的相關知識
  • 唐山市牙病防治辦公室、唐山市口腔疾病防治指導中心 關於開展...
    繪畫是孩子的天性,在繪畫中有助於培養兒童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發揮創作能力和想像力。為倡導兒童健康口腔生活,展現兒童良好的精神風貌。在「六一」兒童節即將來臨之際,唐山市牙病防治辦公室、唐山市口腔疾病防治指導中心面向全市適齡兒童舉辦「五彩築夢,笑口一生」兒童繪畫大賽。
  • 蜜蜂主要幼蟲疾病防治新技術
    治癒不及時容易導致蜂群的群勢劇烈下降而影響生產,還容易感染其他蜂群導致整個蜂場的疾病流行。現在的生產中,蜂場一旦爆發幼蟲疾病,蜂農往往會優先選擇抗生素治療,但隨著抗生素藥物的限制或禁止使用,對幼蟲疾病的防治便會束手無策。本文列舉4種常見蜜蜂幼蟲病的防治新技術,為日後養蜂生產中的疾病綜合防治提供理論指導。
  • 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成立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田曉航)為進一步加強各國互學互鑑、共商共享,發揮傳統醫學在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作用,經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中藥協會向全球發起倡議,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21日在京成立。
  • 心肌纖維化預測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猝死風險
    心肌纖維化預測冠狀動脈疾病患者猝死風險 2021-01-12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1年2月氣候趨勢預測
    一、前期氣候概況2021年1月平均氣溫:盆區-10.7~-8.8℃,唐古拉地區-16.2~-16.1℃,與歷年同期相比,盆區偏低0.4
  • 貴港市:召開全市結核病、精神衛生、狂犬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堅行動...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11月4日自治區結核病、精神衛生、狂犬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堅行動動員部署會會議精神,確保貴港市攻堅行動目標如期實現,2020年11月23日下午,貴港市結核病、精神衛生、狂犬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堅行動動員部署會在市衛生健康委召開。
  • 養豬疾病該怎樣防治?
    2:科學使用飼料配方,在自己配製的飼料中加入脫黴劑,減少豬只對毒素的吸收。100斤飼料中加入1代脫黴劑,按使用說明進行配製。3:寄生蟲病及防治豬疥蟎病,弓形體病,豬蛔蟲病,旋毛蟲病……等等!5:牲豬常見疾病與防治1:豬瘟,本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預防:20~60日齡體重時各免疫接種1次。2:豬丹毒,治療,青黴素每公斤體重5000~10000單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體溫正常後再注射1次即可。
  • 2021年是牛市還是熊市?2021年中國股市走勢預測
    在年度策略報告《「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20201127》中我們指出,根據我們的牛市三段論,2019年市場處在牛市孕育期,市場的上漲由流動性驅動,2020年市場處在基本面和資金面雙輪驅動的牛市爆發期,2021年市場將進入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 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又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
    但是在房地產行業,社科院可是非常有名,因為社科院曾經2014年到2020年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最近又再次預測2021年房價,在剛剛過去的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其中就有4條關於對2021年樓市的預測:1、2021年全國房價平均上漲5%左右;2、房產稅大概率在十四五期間出臺;3、商品房的銷售面積會繼續增長,並且會創新高
  • 胃部疾病防治,了解3點很重要,做到早了解早防治,保護身體健康
    對於這一高風險的疾病防治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胃癌高發於哪些人群?怎麼預防胃癌?關於這些問題,了解這3點很重要,做到早了解早防治,保護身體健康。1.注重預防保健,遠離疾病再好的治療也要歷經艱辛和苦痛,保持健康最好的方法是預防在前。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創新研究團隊」與...
    12月3日,為提升大興安嶺地區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水平,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創新研究團隊」(簡稱「頭雁」團隊)與大興安嶺地區中醫醫院,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綜合樓籤署協議,共同建立「頭雁」團隊大興安嶺工作站。
  • 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修訂 根據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十二部法律的決定》修正)目錄
  • 中國排行第二的疾病,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如何防治?
    昨晚在看雜誌的時候,看到兩個排行榜,一個是中國十大高發疾病調查排名,一個是世界慢性病排名,有好幾個病都出現在兩個榜中,糖尿病正是名列其中的一種,今天就來講講糖尿病,看看它的早期症狀,以及如何防治糖尿病。
  • 2021-2025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預測分析
    圖表 2008-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及增速情況單位:萬臺數據來源:IFR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機器人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達到154.8億美元,其中亞洲銷售額104.8億美元,歐洲銷售額28.6億美元,北美地區銷售額達到19.8億美元。
  • 「新聞資訊」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成立
    為進一步加強各國互學互鑑、共商共享,發揮傳統醫學在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中的特殊作用,經中國中醫科學院聯合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中藥協會向全球發起倡議,國際傳統醫學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聯盟12月21日在北京成立。
  •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腦血管疾病防治學組成立,惠州...
    廣東省基層醫藥學會神經外科專委會腦血管疾病防治學組成立,惠州三院李雪松副院長擔任組長 2020-12-14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標準與規範】中國糖尿病腎臟疾病防治臨床指南
    國外研究資料顯示,糖尿病患者發展為終末期腎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發生率約為10/1 000人年,合併大量白蛋白尿者ESRD的發生率接近60/1 000人年。來自我國香港人群的研究顯示,ESRD在2型糖尿病中的比例約為0.5%,病程在15年以上者ESRD發病率超過20/1 000人年。
  • 膏方調補與疾病防治——健康維護的新理念
    膏方調補與疾病防治——健康維護的新理念 2020-10-06 09: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