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了一個圖,大家參考一下這個圖。因為我們講明年辛丑年的每一氣的變化,就是以這個圖為準的。
這是按照五運六氣去推演的。上面是五運,即主運和客運。下面是六氣,即主氣和客氣。歷代醫家對六氣研究的多一些,關於六氣的著作和篇幅明顯要比五運的要多一些。六氣比較好把握,我們把一年分成6段來講一下。大家可以記住這6段的氣候特點和致病的特點。這個可能對大家會有一些幫助。
前面已講過,五運六氣用的是顓頊曆,顓頊曆是以大寒為界的,交過大寒就進入辛丑年。
今年的大寒是1月20號,所以1月20號~ 3月20號,即大寒到春分,這是第一氣,叫初之氣。
這個時候,主氣和客氣都是風木。在這個階段,風氣偏旺。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幾天氣候已經開始變溫暖了。為什麼呢?因為風氣過盛,季節還沒有完全到,氣已經到了,已經有點像春天的氣候了。而且今年的立春在2月3號,在年前。說明了春天的風木之氣來得比較早。所以今年的初之氣,就是風木偏盛。
因為初之氣兩重風木,風氣偏旺。司天之氣是溼土,中運寒水不足,溼土偏旺,初之氣風和溼都很重。常見病多發病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風溼關節類的疾病。風和溼裹在一塊,很容易得這一類疾病。同時容易出現經絡拘急、拘攣的情況。風溼相搏,溼重也會導致痿軟類的疾病,比如重症肌無力之類。風溼裹在一塊,初運水不足,火偏旺,風溼熱裹在一起,可以形成發熱、出血性的疾病。風氣偏勝肯定不利於內風偏重的患者,比如說高血壓或者經常有頭昏頭痛的症狀這些人。還有一些挾風的皮膚病的患者,這些患者症狀容易加重,或者很多人出現這類的疾病。
風氣偏旺,對很多人是不利的,但是對於溼氣下陷,陽氣升發不起來的患者就是有益的。比如說對寒溼下陷的患者就是有利的。因為風木偏旺,就能夠把陽氣升起來。前不久我醫過一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患者。判斷她溼氣下陷到腎上,土去克水,導致腎氣宣發不出來,影響到腎主骨的功能,導致血細胞生化不足,所以就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像她這種典型的溼氣下陷的案例,遇到辛丑年的初之氣就是比較有利的。所以告訴她這個階段認真吃藥,及時調整處方,把溼土利用風氣升起來。因為風能勝溼,對她自然是有利的。
還有一些患者,陽氣升發不起來的,比如抑鬱症患者。這類患者在這個季節也是有利的,因為我們把陽氣升起來,陽虛的症狀就會緩解,抑鬱的症狀也會有一些改善。這類患者春天同時要注意厥陰經上化熱的問題。
我們利用五運六氣的知識,不僅是預防疾病,哪些疾病容易發生或者加重都要考慮到,對哪些疾病有利也需要了解。比如說一個具體的病,陽氣升發不起來,溼氣重,這種情況治療就是有利的,你就需要告訴他抓緊時間治療,因為過了這個階段,今後治療難度就會增加。對這些把握得好的話,也能解決一些很大的問題。
辛丑年的二之氣,就是從春分到小滿,即3月20號到5月21號。
這個階段,看我們剛才發的圖。二之氣的時候,主氣客氣都是君火。3月20號過後,到了4月2號,相當於進入中運的二運,主運太徵,客運太角,就是風和火很旺。4月2號過後,中運顯示的信息就是風火很旺,主客氣顯示的就是兩重君火。所以這個階段,氣候會迅速升溫,風溫、溫熱、溼溫類的疾病就很容易出現。
所以《內經》裡面認為,辛丑年的二之氣,溫疫大行。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容易出現溫疫。從主客氣和主客運來看,應該是溫熱類的溫疫或者是溼溫類的溫疫。當然即使沒有直接表現出來有溫疫,但是天有這種不正之氣,有過偏的氣運,象主、客氣都是君火,主運太徵,客運太角,主、客運是風火。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溫疫,也會導致人體容易化熱。所以軀體熱盛的人,容易發病或者加重症狀。但是陽虛患者卻容易緩解症狀。陽虛患者寒多,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緩解。但是焦慮症患者、體內熱多,就容易加重症狀。
傳統認為在丑年的二之氣容易有溫疫。到底是什麼呢?也很難說,因為可能是風溫、溫熱或者溼溫類的溫疫。至於具體的病名就不好猜測了,因為中醫主要看的是病機。西醫怎麼命名我們在這裡就不討論了。只要大家記住,在3月20號至5月21號之間,容易有溫病,而且明顯是以熱多為主的溫病。
前面講過,辛丑年改善體質去養陰非常重要。因為初之氣風木多,就是消耗元氣的。脾胃之氣不足,陰液不足的話,到了二之氣,主、客氣都是君火,主客運是風火的時候,全靠人體的氣陰去平衡火和風,才能維持健康。人的體質如果出了問題,在這個階段是很容易生病的。
三之氣就是從5月21號小滿到7月22號的大暑。
三之氣就已經完全進入夏天了。辛丑年的三之氣,溼土在上,溼土在客氣的位置,就表現出多雨。如果氣溫降低,就容易形成寒溼。但畢竟是在夏天,突然來一場暴雨或者是幾天暴雨,在這種情況下溫度降低就容易形成寒溼。但是如果溫度上來了,溼氣又很重,又容易形成溼溫病或溼熱雜病。所以如果氣溫驟降,雨水很多的話,就容易形成身體困重、腳腫、胸腹滿悶這些溼氣困脾,或者溼氣困在肌表的症狀。
很多時候我們討論溼溫病,都是覺得在長夏季節發生。但是我們研究五運六氣就知道,不到長夏季也有可能形成溼溫病。比如辛丑年的三之氣,溼土在上,相火在下,主客氣加臨,就容易形成溼溫的外感病。即使不形成外感病,就會導致人體溼熱的增加,也容易形成溼熱雜病。
我記得有一年的二之氣,丙申年的二之氣,春夏之交的時候,主氣是君火,客氣是溼土,主客氣加臨,就見過很多溼溫病。所以溼溫病不一定都在長夏發生。它在二之氣、三之氣都有可能會發生。所以,特別是臨床醫生,就需要知道這個溼溫病不要老是在長夏季節去等,其它季節也會有的。
四之氣(7月22號大暑到9月23號秋分),相火在上,溼土在下。
四之氣,溼土是主氣,進入長夏季節了,主客氣加臨,容易形成溼溫病或者溼熱雜病。這個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相火在客氣的位置上,到這個季節就會熱於往年。因為溼土是主氣,到雨季了,天氣又熱又悶,感覺溼氣很重。這個時候容易腠理髮熱,溼熱加重,擾動血分,形成出血性的疾病。還有腹部的皮膚發脹,甚至出現腳腫。很多就是典型的溼溫病或者溼熱雜病。只是說這個階段,它的熱要高於往年這個季節。因為相火是客氣。
五之氣就進入秋季,五之氣是從秋分9月23號到小雪11月22號。
因為辛丑年的五之氣主客氣都是燥金。同時段的四運主運是太商,也是燥氣過盛,金氣很旺,燥氣很旺,迅速進入秋涼,氣候非常乾燥,寒氣迅速就來了。因為燥為次寒。氣溫降低,天氣乾燥,氣候特點非常明顯。燥氣主要歸陽明,所以容易出現胃和大腸的病變。比如說便秘,胃癌和大腸癌容易發病。還有就是容易患皮膚病。也有從肺上發病的。
最有印象的就是2015年乙未年,燥氣很盛,那一年的中運雖然燥氣不足,但主氣客氣都是燥金。那一年秋季看了很多的皮膚病,紅斑狼瘡也見過很多,肺癌發病的也比較多。因為燥金之氣過旺,而燥金對應的就是這些病變。病位主要在胃和大腸、肺、皮膚。
天地之氣,有勝氣就有復氣。所以辛丑年的前面,即庚子年的終之氣的最後20天,風木早至。二之氣,火很旺。四之氣,相火在上,到了秋季迅速涼下來。因為天地之間六氣要互相平衡,所以前面熱,後面就迅速轉涼,然後到了終之氣就迅速變冷。
2021年的冬天,六之氣,終之氣的時候,就是11月22號小雪到2022年的1月20號大寒。
這個階段,氣候非常冷。因為它要去平衡前面過多的火氣,熱氣。大家對剛過去的2020年應該有印象。2020就是前面熱,夏天也熱,非常燥熱的氣候。然後到冬天就迅速轉冷。而且很多地方出現了歷史性的低溫。所以天地之氣我們是可以感受的,它就是這樣變化,有規律可循。
因為2021年辛丑年的終之氣在小雪和大寒之間迅速降溫,非常冷,是一個極冷的冬天。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比較典型的傷寒。還有因為這一年整體溼氣過勝,所以就會出現寒溼傷腎,土克水,容易表現出關節病、骨病。因為冬天天氣特別冷,就不利於陽氣不足的患者,比如抑鬱症。
辛丑年的終之氣氣候很冷,寒氣很重,對那種熱多的疾病和患者是比較有利的。比如說很燥熱的體質的,或者焦慮症的患者。因為寒氣會平衡他體內過多的熱,在這個階段治療這種病就比較好。
而因氣候寒冷,所以體質虛寒的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肺氣腫患者在這個冬天就不好過。所以對這一類人群就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夏天就要開始著手增加體內的陽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