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戰場遇到李鬼,少林武僧不是大明第一?明朝僧兵第一天團另有其人

2021-02-11 冷兵器研究所

僧兵是東亞的特產,日韓兩國的僧兵戰鬥力甚至遠超中國同行,這是因為它們僧兵的數量要遠遠超過中國,16世紀朝鮮和日本僧兵都在大規模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明代中國僧兵的主要作用其實是當教官,而不是上戰場當小兵殺敵。

這不是說少林寺等僧兵就是在戰場上吃素的,少林僧兵在明代就是著名品牌。少林僧兵聞名於世要拜正德皇帝所賜,他們被徵召參與鎮壓了劉六劉七的起義,從此名揚天下。抗倭戰鬥中少林僧兵出動了50人,但是在南方他們依舊遇到了30多個自己的「同行」,這些人也自稱是少林僧兵。由於都是戰友,少林僧兵也沒有拆穿。少林僧兵在松江一帶和倭寇鏖戰,折損了十餘人,剩下的三十多個和尚則回到了少林寺,這就是月空等人和倭寇對戰的經過(出發時五十人,陣亡十餘人,而不是很多資料上說得三十多人全部陣亡)。少林寺本院在明朝只有800多人,出動50僧兵已經是他們的極限,因此少林寺僧兵在明末主要作用就是當教官。

在明朝晚期少林槍法是吳殳推崇的天下六大槍法之一,少林武僧也被明朝官府聘請為槍棒教頭。楊嗣昌就讓少林武僧道法等人充當教官,幫助自己訓練士兵以方便鎮壓李自成起義,這也給少林寺帶來了血光之災,明末農民戰爭中少林寺被焚毀。

明朝晚期少林寺名氣大,但由於學生不給力,少林寺並沒有給明朝練出一隻強兵。明朝末期僧兵練出的最強武裝出現在西南,大名鼎鼎的白杆軍就讓四個和尚訓練出了自己的標兵部隊——羅漢軍。石柱土司手下的白杆軍是明朝西南第一強軍,從洪武二十四年起就幫助老朱家鎮壓其他的土司。進入16世紀後,明軍更是頻繁徵調白杆軍外出作戰,從1594年徵伐大雪山算起,白杆軍參與了13場大的戰役,包括援助朝鮮、徵伐播州、平定奢安之亂、渾河血戰、入京勤王、剿滅張獻忠等大事件,秦良玉為明朝奮戰了四十多年,白杆軍也幾乎為明朝流進了最後一滴血。

秦良玉訓練白杆軍的標兵部隊就是500羅漢軍,500羅漢軍的指揮官是四個長老和尚,他們分別是三教寺的智先和尚、東林寺智發和尚(不是江西的那個,在重慶忠縣)、石封寺智睿和尚、南誠寺智啟和尚。這四個和尚武功如何不得而知,反正他們就是羅漢軍的的首領。秦良玉帶領的軍隊雖然是土兵,但軍紀嚴明,比大明官軍要好得多。因此就算這四個和尚不會武藝,他們也可以在軍中起到精神導師的作用。這四個和尚練出的羅漢軍平定了桀驁不馴的楊應龍,和八旗軍在遼東交過後,很可能還和豐臣秀吉手下的武士們打過仗,所以論起大場面和戰績,少林寺的武僧們只能甘拜下風。

所以明朝第一武僧團體可真不是少林寺,少林寺也沒有和滿清直接對著幹過。少林寺後來名聲大噪其實是同人蓋過原創的結果,在清朝的會道門中很多拳師都打著少林寺的招牌混飯吃,洪門等還編造了少林寺的傳說,鬧得少林寺僧人在清朝一度很尷尬。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頭條號籤約作者主編原廓、作者李從嘉,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滿清皇室滷簿儀仗戟藏在法國,中國人看不到了?

韓世忠青史留名的黃天蕩之戰為何如此令人扼腕?

喜歡冷研的小夥伴們,微信又雙叕改版了!為了避免以後找不到冷君,每天觀看更多精彩內容,可以按以下步驟將冷兵器研究所置頂。

相關焦點

  • 中國僧兵史,戰場上武僧戰鬥力有多強?
    公元446年,他在長安的一座寺院中發現有和尚在寺內種麥養馬,隨後又在僧人住的房間裡搜出大量弓矢、矛盾等兵器,於是太武帝勃然大怒說:「此等東西不應和尚所有,寺僧藏有兵器,肯定是與蓋吳合夥圖謀不軌。」結果造成了中國古代史上的首次「三武滅佛」。該寺院藏兵器是否是參與謀反,今人不得而知,但既然藏有諸多兵器,那麼其僧侶習武,也當在情理之中。其後,寺院的僧兵武裝漸漸清晰。
  • 少林武功能不能打?這場中日血戰就是全部答案
    與其去論證好些傳說中神一樣的功夫,不如去看一場早被神話了千百遍,歷史上卻滿滿血淚的悲壯較量:明朝嘉靖年間,少林武僧的抗倭戰爭!一:大明好板磚少林武僧抗倭這事,照民間小說的說法,是個江湖行為,但放在明朝年間,這是本職工作。因為武僧的身份,叫做僧兵!以顧炎武考證,從唐太宗年間起,少林寺就有了僧兵,發展到明朝年間,僧兵更好比大明國防一塊磚,哪裡需要往哪拍。
  • 少林武僧在抗倭之戰中浴血沙場,明朝皇帝對待他們卻令人心寒
    「有日本刀者,以故光芒炫目,犀利逼人,切玉若泥,吹芒斷毛髮,久若發硎,不折不缺」,「單刀陷陣,五兵莫御。其用刀也,長以度形,短以趨越,蹲以為步,退以為伐。臂在承腕,挑以藏撇。豕突蟹奔,萬人闢易,真島中之絕技也」,「其人率橫行疾鬥,飄忽如風」。
  • 【少林傳說】少林僧兵為國立功
    唐代初年曇宗方丈,曾奉旨派道廣和尚帶領五百僧兵,到江南在閩州一帶討平了路得才一夥海盜。唐太宗為此敕建了南少林寺,讓其留住在閩州莆田九蓮山下。到了明代中葉,少林僧兵在東南沿海參加抗擊倭寇的戰爭。《少林寺志》上有這樣的記載:「嘉靖中,少林寺武僧月空受都督萬表檄,率領三十多名僧兵,趕赴松江一帶御倭。在對倭作戰中,僧兵用鐵棍擊殺了大量倭寇。」
  • 他是民國少林寺住持,親率少林武僧支援北伐戰爭,卻不幸戰死沙場
    在中國,少林僧人本來是脫離世俗、不理塵世的,但是在民國時期,國家軍閥割據、分裂混亂、一盤散沙,當時的少林寺住持心繫國家和民族,對祖國的未來深感不安,於是他親自率領少林武僧參加北伐戰爭,為的是祖國能夠實現統一,但是這位少林寺住持最後卻不幸死在戰場上,他就是第27代的妙興法師。
  • 掃地僧竟是少林武術的鼻祖?
    少林武僧擅長用棍,世人皆知。以致言少林武術,必稱少林棍法。少林棍不僅被少林武僧奉為「百兵之祖」,社會上也把少林棍稱為「諸藝之宗」。 棍是少林僧兵使用最多、最常規的武器之一。究竟為什麼棍這種鈍器成為了少林僧人的得手武器?
  • 「天下武功出少林」神話是怎麼煉成的?
    619年,王仁則被王世充封為唐王。620年,唐朝秦王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仁則駐守轅州,李世民不幸戰敗。緊要關頭,少林寺主持志操、曇宗等率僧兵突然出現,截斷王世充後路,並生擒王仁則,迫使王世充投降——這就是「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的原型。
  • 少林小子加入特戰部隊,下次邊境再「打架」讓他們見識下少林棍法
    不過,仔細盤算一下,你就會發現,在中國歷史上,和尚武僧乃至「武林人士」從軍的案例可著實不少,其中一些人更是戰績彪炳,名垂青史。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是不是有早期特種部隊那味了?對於少林寺十三武僧功勞,李世民和唐王朝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若論少林功績,與武牢不殊。」
  • 明代有少林武僧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
    明代的少林武僧曾團結抗倭,抵禦外侮,抗戰時期少林寺武僧為何卻恰恰相反,沒有關於他們抗日殺敵的事跡呢?明代少林,掃滅倭寇明朝嘉靖時期,日本倭寇入侵我國沿海地區,常年尋釁滋事,擾得周邊百姓不得安寧。少林僧兵軍團此時開始建立,他們有些是來自少林寺的本家弟子,有些是雲遊四海的苦行僧,還有來自五臺山、伏牛山等全國各地寶剎的仁人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拳拳愛國之心讓眾多驍勇善戰的僧眾團結一致,只為保家衛國而來。歷史上明確記載武僧抗敵的戰役一共有六次,均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績。
  • 和尚中的「特種兵」:聊一聊僧兵如何興起,又對國家做出什麼貢獻
    但是佛教徒也是擁有世俗想法的人,他們不可能永遠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寺院裡,為了生存,他們無可避免的需要參加社會活動,與塵世的人接觸,於是在中國歷史上就誕生了這樣一群和尚中的「特種兵」——僧兵。僧兵主要是指擁有武裝組織的僧侶,經過官府允許,為國家作戰的僧人武裝團體。
  • 加入中國特種部隊,參加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少林寺有多傳奇?
    而且,歷史上關於少林武僧從軍護國的故事更是源遠流長,為一代代中國人爭相傳頌。李世民順利佔領這座軍事重鎮,三天後,派人封賞少林眾僧人,將四十頃田地賜給少林寺,並評價說:「若論少林功績,與武牢不殊。」這件事,在類似公文的《皇唐嵩嶽少林寺碑》背面所刻的《少林寺碟》(亦稱《賜田碟》)上有明確記載。
  • 兇狠殘暴的日本僧兵和他們手中的長兵器——薙刀
    大家最益常見的日本刀邢是打刀,所以昝就有很多人認鍾為打刀是日本楊刀中最厲害的伊,或者說認為衛打刀是日本最鬱古老的的刀。米但與大家的家傳統印象不同張,最常見的打欒刀其歷史並不堵久遠,是最年龍輕的武士刀,俞成熟於日本戰闕國末期和江戶祖時代。
  • 少林功夫,竟要得益於這位抗倭名將,甚至極大的發展日本武術
    根據《詩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的記載:「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長劍技嘉靖辛己歲,自雲中奉命南徵,取道至寺,主持僧叫精其技者,皆出凡聖之,予視其技已失古人真傳。」聽聞俞大猷習練了少林武術「真訣」,僧眾推舉天賦較高的宗擎與普從追隨俞大猷將軍南徵,在為俞大猷效力期間,兩名武僧向俞大猷學習武藝,至此精進。
  • 少林功夫,竟要得益於這位抗倭名將,他還極大地發展日本武術
    現在我們看到的少林武術,其實就是在明朝正德年以後才興起的新興少林武術。從明正德年起,朝廷就開始從少林寺招募僧人。由於戰爭的需要,少林武術在這一時期開始重視實用主義。同時,這一時期的少林武術與民間武術、軍事武術各大流派相互參照借鑑,使少林武術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技法不斷提高。正德至天啟年間,少林武僧,主要練習少林棍。
  • 民國時期的少林寺僧兵
    由於地方治安混亂,縣府便命他為「少林寺保衛團團總」,他只好「以菩薩心腸作金剛面目」,購置槍械,訓練僧兵,以備不測。一次,匪首朱保成、牛邦、孫天章、段洪濤等合夥夜襲鞏縣魯莊鎮,天將明時被發覺,向西南逃竄。鞏縣九區民團緊緊追擊。匪過偃師府店,偃師縣十四區、十五區民團也加入追擊隊伍。土匪逃至少林寺西熬子坪,遭恆林所率少林寺民團截擊,大部被消滅。這次戰鬥繳獲槍枝、彈藥甚多,皆藏於少林寺內。恆林因其英勇善戰,名聲大振,土匪不敢犯境,環寺數十村得以安居樂業。恆林因此受到縣府的表彰。
  • 少林電影《少林寺十八羅漢》,十八僧兵以一當百,致敬李連杰?
    相當於每五個人就一定有兩個人跑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他更是在日本拿下四十億日元票房,在韓國拿下五十億韓元票房。毫不客氣地說,是這部電影讓功夫席捲全球,也可以說是少林功夫促使著國產動作電影的發展。少林寺還造就明星李連杰出演少林寺一炮而紅。
  • 五臺山的僧兵和武藝
    五臺山寶剎林立,名僧輩出,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在古代,特別是宋代,五臺山曾經以僧兵馳名,其影響遠在少林寺以上。正因為有真實可信的歷史背景,所以在宋元明小說雜劇中出現了魯智深、楊五郎在五臺山出家和五臺山頭陀兵的故事。明代以後,五臺僧人的武事活動逐漸歸於沉寂,代之而起的才是少林寺武名獨享天下的局面。    五臺山的習武活動始於何時,目前還不大清楚。
  • 少林武僧涉黑被捕?少林寺:與我無關!
    近日有報導稱「少林武僧涉黑被捕」消息一出,這則報導便在輿論中引起了一片譁然。有人質疑:這是真的嗎?少林寺,還是那個降妖除魔的武林泰鬥嗎?事後,嵩山少林寺官方發出了一份公開聲明,聲稱「此次涉黑團夥與少林無關,此人的確曾在少林出家,但16年前早已離開少林。」
  • 先正史評:天下武功出少林,那少林武功出自哪裡?
    相信每一個武俠迷都聽過這樣兩句話,一句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另一句是「天下武功出少林」。在眾多文學作品或影視劇中,這兩句話出現頻率極高。乍一聽還挺唬人,似乎非常有道理。然而借用一句當下最流行的話,你品,你細品——越琢磨越不是那麼回事。
  • 少林武僧火了?普京還曾把小武僧扛在肩上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 攝影丨崔峻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發現,大名鼎鼎的少林武僧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李克強的口中,在此之前,少林武僧與國家領導人、外國領導人之間就發生過不少值得一說的事兒我記得當時有一位歐洲朋友問我,河南省離少林寺有多遠,我告訴他,少林寺就在河南省的中心位置,在省會的附近。」他當場說,邀請在場的匈牙利少林功夫表演者到河南少林寺訪問。武僧表演是少林寺的保留節目,領導人參觀河南少林寺時大多觀賞過武僧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