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株洲晚報》周刊·教育專欄中刊載了我校《八方來客,以培促研。景弘中學的初冬很熱鬧》一文!
《株洲晚報》刊載文章:
八方來客,以培促研
景弘中學的初冬很熱鬧
▲國培學員參加體驗式培訓
初冬的降溫,並沒有阻擋來自各地教育同行奔赴景弘中學的行程。他們來幹什麼?他們可以帶什麼走呢?學校為什麼要讓他們來呢?
一、來自三湘四水的聚會
11月24日上午,景弘中學的校園人頭攢動。校門口負責測量體溫的門崗,一時有點忙不過來。
▲荷塘區中小學2020年課例研究專題培訓會現場
在校圖書館報告廳,360多名荷塘區各中小學教學教研負責人、株洲市第八屆學科帶頭人、荷塘區第八屆骨幹教師、專兼職教研員齊聚一堂,荷塘區中小學課例研修培訓活動正在進行中。與此同時,70名來自長沙、益陽、嶽陽、常德、株洲等地市的老師們正在進行「破冰活動」,他們參加的是由景弘中學承辦的「國培計劃2020」——湖南省鄉村骨幹班主任培訓班。當天,還有衡陽、婁底、郴州的學校預約來校觀摩學習。
▲國培班內小組組徽展示
二、來自學員和觀摩者的心聲
國培學員劉俊莉寫道:「我是第二次來到景弘中學參加培訓,除了滿滿的收穫,更多的是一份感動。在景弘中學的課堂中真正落實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思考、分析、探索、提高的狀態中,而老師卻只是學生自主學習路上的引路人、是學生群學互助的指揮家。在景弘的課堂上小組合作不是擺設,而是真真切切的在踐行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與我們平時的分組學習不同的是,景弘中學的分組學習始終貫穿於課堂教學中,始終在老師的指揮棒下高效的運轉著。」
▲內蒙古來訪學習接待現場
而來自內蒙古興安盟的喬萬華校長,在離開時留戀地說:「我們往返一次就是6000公裡,來一趟很不容易,但我們覺得值得,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帶給牧區的孩子和老師!」
三、來自學校的感悟
據了解,景弘中學自2013年被評為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迄今已承辦各類國培項目50餘個。學校國培項目首席專家鄧春林介紹說:「承擔國培項目,不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可以促進學校發展。學校只有不斷加強常規管理,堅持課改特色,開發培訓課程,提高辦學質量,才能有資格、有東西向學員展現成果。同時,通過培訓,學校倒逼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提煉經驗,藉助這個平臺鍛鍊教師隊伍,增強學校師生的自豪感和認同感。」
▲劉思陽老師進行班主任工作經驗分享
對此,學校課程質評中心劉思陽老師有深刻的認同:「老師們平時都在低頭教書,時常疏忽階段性的總結與提升。借著國培項目,我們給校內有思考、有方法的老師提供了舞臺,倒逼著他們提煉自己工作的亮點,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每當講座結束,老師們收穫無數掌聲和微信『好友請求』時,他們對教師工作的價值,對課改事業的堅持,又多了一份篤定。」
文字:春臨
圖片:羅祥毅
排版:羅祥毅
編輯:謝曉琳
審核:鄧春林
【來源:株洲市景弘中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