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從「東廠」到「義和團」的促轉會

2021-03-02 U臺說

促轉會日前舉行任務進度報告記者會,對許多轉型正義的議題提出建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1124滅東廠」是上月選舉的熱門口號之一,反映了民眾對促轉會之憎惡。但在正副主委和秘書長均出缺的情況下,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繼續出招,在國會提出新臺幣改版、軍營去銅像、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等三項主張,咄咄逼人。儘管這些要求在相關部會碰了釘子,蔡英文也說「去蔣」不是促轉會說了算;但一個缺乏適當角色定位的促轉會如何繼續存在,是一個大問題。

 

促轉會正副主委出缺已相當時日,行政院遲遲不把人補齊,莫非自知這個以「東廠」自命的機構已無力回天,因此要等它自己慢慢萎縮衰亡?但促轉會目前的運作卻非如此,儘管群龍無首,內部的委員及小將們卻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作為愈發肆無忌憚。這點,從楊翠大剌剌以「夾娃娃機可增鑄硬幣」為由,要求硬幣為轉型正義改版「去蔣」,即一目了然。走了張天欽以鬥爭為目的的「東廠」,促轉會卻似乎更上層樓,儼然升級為「義和團」式的公開叫囂,令人擔憂。

 

表面上看,蔡英文和民進黨對促轉會目前的作為並不苟同;實際上,卻無法節制該會的作為。蔡英文說「去蔣不是總統說了算,也不是促轉會說了算」,柯建銘則稱「促轉會應先做一些累積公信的事」;這些都是正確的見解,卻無一解決促轉會定位迷航的問題。試想,府院如今連促轉會正副主委的人事都不敢碰,卻只能站在外面對一些小事指指點點說應該如何,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麼?

 

正本清源而論,促轉會成員之所以膽敢「拿著雞毛當令箭」,主要問題還在當初《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制訂太過張狂而草率所致。《促轉條例》除罔顧臺灣的歷史發展與現實,更踰越法理訂出許多超越憲法的條文,任意抄襲德國的轉型正義概念胡亂套用於臺灣,以致如今該法一付諸執行就踐踏是非,激起民怨。

 

舉例而言,《促轉條例》第三條,任意指定45年八月十五日到1992年十一月六日止為「威權時期」,必須清算;第二條則規定,所有「威權象徵」必須清除。這兩條,當然被促轉會的義和團小將奉為聖旨,改硬幣、改路名、改校名、去銅像都因此而起,楊翠等人的理直氣壯也因此而來。民進黨立委可以辯稱,清算並非他們立法的原意;但如果沒有這樣的用意,卻訂出了這樣的法令,只是立法技術太差嗎?還是貪功躁進?何況,蔡政府又邀集了一批信奉這種理念的「志士」進入促轉會執行該法。在這種情況下,促轉會不變成「東廠」或「義和團」才怪,不是嗎?

 

再說,民進黨定義「威權時期」,除了基於鬥爭國民黨的目的,有何法理根據?蔣中正是依照憲法產生的總統,儘管多年來選舉制度歷經修改,但他的憲政正當性和蔡英文沒有兩樣。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有何資格自己造一個法,把他和蔣經國打成「威權統治者」?現代民主的政黨輪替有這樣的旁門左道嗎?

 

促轉會今天之所變身為「東廠」和「義和團」,都是因為一部大腦充血的《促轉法》。不廢促轉會,就得先修促轉法。

相關焦點

  • 評論│蔡碧仲的演出,足堪勝任「東廠」總管
    在蘇貞昌的「魔鬼論」後,竟還有異軍突起如法務部次長蔡碧仲者,他在立院為蘇揆護航不僅把魔鬼「實體化」,還對律師貼上「違背臺灣利益」的罪名。蔡政府的政務官,讓人大開眼界。 如果「魔鬼」一詞可以用來給人定罪,還需法律嗎?何況,大談「魔鬼交易」的人,竟然還是行政院長和法務部次長。
  • 評論│放任東廠繼續橫行,就是民進黨的反省?
    先前監委陳師孟揚言要為陳水扁平反,並主張對當年偵審扁案的法官及檢察官為目標進行「司法除垢」,即已將監委角色扭曲到極致,但提名他的蔡總統卻從未制止。如今,高湧誠和趙永清大剌剌跟進,只是「有樣學樣」罷了。 高湧誠宣稱,查察此案只是提出調查意見,並非彈劾或糾正。事實上,監委的糾正權僅限於對行政機關,彈劾權的行使則必須經多數表決同意。
  • 「時間到了」賴內閣今總辭 蘇貞昌回鍋組閣│聯合報臺商版0111曬新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促轉會去年爆發「東廠事件」,行政院組成「釐清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八二四事件」專案小組,昨天發表報告。報告指出,促轉會前副主委張天欽在會議中「思慮欠周、言語輕率」,嚴重損及其所屬機關公信力,對於轉型正義推動造成極為不利影響,「應負最大程度的政治責任」,行政院已於去年九月十四日免職。
  • 促轉會淪東廠 副主委張天欽下臺│聯合報臺商版0913曬新聞
    記者林俊良/攝影民進黨政府力推轉型正義,但昨天傳出促轉會淪為「選戰打手」的醜聞。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遭部屬錄音,在內部會議中,點名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是「轉型正義最惡劣例子」,並說「這如果沒操作很可惜」。會議內容被揭露後,張天欽火速請辭下臺。提名張天欽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以及促轉會主委黃煌雄,昨天也分別向社會大眾公開致歉。
  • 敗選後臺當局再提「去蔣化」,耗資數百億加劇社會對立 |獨家
    曾自稱「東廠」的「促轉會」,為清除臺灣威權象徵,於17日召開記者會,提出「去蔣介石化」三步驟。相比於2017年的民意調查,是次反對「去蔣」的人數增加了10%,創歷史新高。目前,在「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提出三項「去蔣」建議後,臺灣銀行部門表示現階段沒有任何鈔券或硬幣改版計劃。軍事部門表示將維持營地現狀。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則表示,就中正紀念堂撤三軍儀隊一事,將與促轉會討論,預計年底提出初步草案。
  • 評論│葉俊榮解方:原來「拔管」變「拔蔡」
    記者陳柏亨/攝影 選在張天欽為「東廠事件」辭職當天,教育部長葉俊榮宣布了「拔管事件」的解決方案,一則有效地分散了張天欽案的注意力,二則強化了民進黨政府絕不認錯的形象。葉俊榮的「解方」重點有二:一是遴選會須重啟第二階段的遴選程序,二是遴選會應先決議,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是否迴避或解除遴選委員職務。
  • 促轉會1頁半報告 藍批敷衍│聯合報臺商版0922曬新聞
    東廠事件調查出爐…促轉會1頁半報告 藍批敷衍促轉會昨天上午舉行記者會,專任委員葉虹靈(左起)、楊翠、彭仁鬱說明調查結論,將此事件定調為「非正式會議」和「部分人員言行嚴重失當」。記者鄭清元/攝影促轉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公布對前副主委張天欽舉行「打侯會議」的調查報告,報告認定張天欽所召開的並非正式會議,但部分人員言行的確嚴重失當,不適合負責轉型正義工作。除已請辭的三人,副研究員張世嶽亦已請辭,主秘許君如也將歸建陸委會。但促轉會也強調,成立以來謹守法定職權,絕不可能成為有心人士口中「東廠」,也不會停止討論威權時期加害體系與加害者的責任。
  • 瞄準假新聞開首槍 NCC:最高可罰兩百萬│聯合報臺商版0918曬新聞
    國民黨團書記長曾銘宗、首席副書記長吳志揚及立委賴士葆、費鴻泰等人,昨天前往促轉會,將寫有「東廠」的布條,黏貼在促轉會大門上。面對國民黨立委踢館,黃煌雄親自出面應對。曾銘宗痛批,促轉會自認為東廠,公信力蕩然無存,已不適合推動轉型正義,強烈主張廢除促轉會,在廢除前全面停止運作,並全面清查張天欽們。
  • 臺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昨日輕生│聯合報臺商版0915曬新聞
    陳說他請辭和吳無關, 「個人造業個人擔」,他對吳音寧非常好,還苦口婆心找來辦公室,勸她一定要來議會才不會受傷,「她還是不來,我有什麼辦法?」 6. 谷歌地圖找東廠竟是促轉會 改名促進轉行朕意委員會谷歌地圖找東廠竟是促轉會,還遭改名促進轉行朕意委員會。
  • 今日評論│聯合/柯文哲「最有感」的施政
    市長室專員邱昱凱被爆利用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名義,向兵役局「喬人事」,臺北市長柯文哲(中)在議會質詢時,議員送上牌子要柯文哲清君側 。記者陳柏亨/攝影柯文哲一個月來在遊泳池裡躲沙魚,結果是:戴季全辭去悠遊卡公司所有職務,發言人林筱淇也跟著辭職。記者問柯文哲,就任以來哪一項施政「最有感」?柯市長說:「我也不知道。」答案其實已經揭曉,AV女優悠遊卡無疑就是柯就任十個月「最有感」的施政。
  • 臺灣再爆論文造假「形象雪上加霜」│聯合報臺商版0401曬新聞
    2.黃煌雄接促轉會主委 引述蔡總統說法「它是要和解」行政院提名前監委黃煌雄出任促轉會主委,黃煌雄表示他的基本態度用六個字來形容,「真相、公義、和解」。記者杜建重/攝影行政院昨天正式公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部分委員名單,前監委黃煌雄被提名擔任促轉會主委、現任陸委會副主委張天欽為副主委。黃煌雄說,他對促轉會的態度是「真相、公義、和解」。
  • 從「勤王大清」到「滿蒙獨立」──川島浪速的「滿蒙獨立運動」
    從「勤王大清」到「滿蒙獨立」──川島浪速的「滿蒙獨立運動」當代日本研究中日關係的著名學者衛藤瀋吉,曾經分析過明治後期以來日本社會關於中日關係認識的歷史變遷過程:一,出於對「唇亡齒寒」的擔心,關心中國未來前途的日本人分為主張清國應該實施「攘夷」和主張清國應該實施「開國」兩派,而最後主張清國開國派佔了上風;二,由於看到清國遲遲不肯放棄天朝體制
  • 評論│臺灣轉型正義四不像
    這件事看似小事,促轉會當天也確實未強行搜索,但促轉會無證據即可「風聞言事」,無預警卻敢侵門踏戶,依正當法律程序原則來檢驗,這樣的作為確實有嚴重瑕疵。 瑕疵之一是,促轉會在搜索前已去函國民黨,要求一個月內造冊通報政治檔案,但何以限期未至即突擊搜索,好像臨時接獲情資搜捕藏匿逃犯一樣?瑕疵之二是,既然決定搜索,為何非採無預警方式不可?
  • 「媚俗」的流變-從格林伯格到「後歷史」
    ,從此開啟了關於「前衛」與「媚俗」的討論,至今仍是學界熱衷的主題之一。本書為美國藝術批評家格林伯格出版於1961年的藝術評論集,結合了作者於1940與1950年左右發表在《黨派評論》(Partisan Review)、《國家》(Nation)與《評論》(Commentary)等期刊的藝評文章,〈前衛與媚俗〉為評論集中最早發表的作品(1939年所作),也放在論文集中的首篇。
  • 劉紹華《​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從柬埔寨到中國,從「這裡」到「那裡」,一位人類學者的生命移動紀事》
    人類學活在我的眼睛與血管裡:從柬埔寨到中國,從「這裡」到「那裡」,一位人類學者的生命移動紀事作者:
  • 「美女互看 眼神最惡毒」 韓國瑜妙喻與柯P關係│聯合報臺商版0301曬新聞
    記者陳嘉寧/攝影二○二○總統大選,國民黨黨內初選又拋出「二階段」且不排除徵召的說法,被解讀是為人氣指數呼聲高的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保留空間,而各項民調也顯示,韓若參選將是臺北市長柯文哲最大強敵,韓昨被問到是否參選時表示,世上最惡毒的眼神,就是兩個美女在看對方的眼神,「現在柯P跟我互看的眼神,不曉得有沒有這麼惡毒」。
  • 評論│顧主委,金融業最大家族姓「泛」
    原因無他,顧立雄以律師資歷主掌黨產會,其「抄家」手段凌厲屢到踩法律紅線的地步,被批評為無視憲法權力分際與人權保護理念。尤其,顧立雄並無任何金融背景,主掌此一專業度極高的領域,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譏諷是否「路人甲乙丙」皆可出任,並非無的放矢。
  • 短評│林楚茵「削鈔適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綠委林楚茵質詢央行總裁,稱民眾反映新臺幣紙鈔太大張,「錢包裝不下」,應效法東南亞國家改小版,節省資源又便民。她將千元鈔勉強塞入一隻飽滿皮夾,唱作俱佳讓楊金龍燦笑不已,讚說「委員觀察細膩」,好建議列入改版考量。 市井小民憂煩的是荷包空虛,錢總不夠應付柴米油鹽和租金。而綠營新貴眼光獨到,竟然嫌鈔票「長太大」。
  • 評論│寧可「商人無祖國」,切勿「祖國無商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 華盛頓記者張加/攝影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宣布在美國投資百億美元,此一大手筆投資無法落腳臺灣,讓不少國人感到遺憾,也引起一波「商人無祖國」的爭論。郭臺銘在答覆媒體訪問時說,「市場就是我的祖國」;但他也說「政治要為經濟服務」,更強調:「不要忘了我在哪裡繳稅!」
  • 評論│多少環委退席,才擋得住第三接收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張天欽為「東廠之亂」下臺當天,環保界也發生一場險惡的對峙,卻因外界焦點集中於促轉會,而未受注意。當天,環保署原本意圖強渡關山,讓中油在桃園觀塘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強行過關;所幸,五名「學術環評委員」退席抗議造成流會,才擋下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