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紐約時報》抹黑俄羅斯,俄網友還擊了!

2020-12-14 環球網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招聘網站上自稱「誠招」一位「不怕死」的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會接觸到「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這些負面新聞。

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

扎哈羅娃資料圖,圖源:俄羅斯外交部官網

扎哈羅娃在俄外交部官方Facebook帳號上針對此事專門發帖,用調侃的語氣、結合美國黑人抗議口號反問:「《紐約時報》怎麼能讓記者到這種「非人道」的環境中工作呢?美國記者的命也是命啊!」

「在美國安心工作吧,像上面那樣的傳說,你們不用來俄羅斯,一樣可以遠程胡編亂造(You canlie remotely)」扎哈羅娃寫道。

圖片截取自俄羅斯外交部Facebook主頁

如果說扎哈羅娃的回應,是四平八穩的外交辭令中夾帶妙語連珠的「金句」,那俄羅斯網友自發做的這個「還擊」,可以說是「用魔法對抗魔法」的典範了。

自22日俄外交部回應後,在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了一張「駐美記者招聘」,其招聘單位被寫為「新豬肉時報」(The New Pork Times),和《紐約時報》的名稱(The New York Times)只有一個字母之差。

從外觀上,這個「山寨版招聘」和《紐約時報》發的招牌(下圖)幾乎一模一樣,不仔細看都分辨不出來。

除了外觀「高仿」,這個「山寨版招聘」的語氣、用梗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招聘」寫道:「川普和拜登,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故事。」

「這是一個警察用軍用武器鎮壓民眾的地方,是一個以『自由』為名,派出特務四處煽動不和諧,並通過戰爭來推行他們『劣質民主』的國家」 ,這份「招聘」上這麼寫道。

「假如你對上面這些元素感興趣,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有個駐美記者的崗位,誠邀你的加入。」

在「招聘」的結尾,這個作者還不忘調侃美國的政治制度:「哦對了,美國的政治體制是資本主義寡頭壟斷,不管他們選哪個傀儡當總統,他們操縱國家的手段都是一樣的。」

類似這樣的帖子在俄羅斯網友、尤其是懂英語的網友中廣為傳播,也吸引了不少「路見不平」參與進來的圍觀者。大家紛紛為這個「招聘」建言獻策,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別忘了寫『英語流利優先,但非必須項』這點」,一個網友「建議」道:

另一位經常為多家外媒撰稿的媒體人則一本正經地給《紐約時報》的原版招聘挑毛病,逐段逐段地將那篇充滿爭議的內容拉出來「輪番吊打」。

至於其他網友則表示自己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除了為「山寨版招聘」這個創意叫好,自己已經沒啥可說的了。

不過,更多網友的反問倒是值得《紐約時報》好好反思。許多人質疑,從招聘文字看,按《紐約時報》對俄羅斯這個報導對象的偏見,他們到底要招的是記者,還是一個替他們各類針對別國抹黑叫好的「捧哏」?

相關焦點

  • 不滿《紐約時報》抹黑俄羅斯,俄網友的反擊比扎哈羅娃還狠……
    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扎哈羅娃資料圖,圖源:俄羅斯外交部官網扎哈羅娃在俄外交部官方Facebook帳號上針對此事專門發帖,用調侃的語氣、結合美國黑人抗議口號反問:「《紐約時報》怎麼能讓記者到這種「非人道」的環境中工作呢?美國記者的命也是命啊!」
  • 俄網友還擊了《紐約時報》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招聘網站上自稱「誠招」一位「不怕死」的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會接觸到「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這些負面新聞。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
  • 俄羅斯網友還擊了!
    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招聘網站上自稱「誠招」一位「不怕死」的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會接觸到「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這些負面新聞
  • 招駐俄記者,美媒發「招聘奇文」抹黑俄羅斯 俄外交部幽默回擊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柳玉鵬】《紐約時報》近日發布一則駐俄羅斯記者招聘啟事,字裡行間有意「妖魔化」俄羅斯,引發俄官方、媒體和民間廣泛反感。這則招聘啟事還直接「黑」到俄總統普京頭上,稱「在俄羅斯國內,醫院裡的新冠肺炎患者已經人滿為患,但他們的總統普京卻在別墅當中躲清閒」。《紐約時報》還「代表」了一下俄羅斯民眾,稱該國人民愈發對腐敗和過度依賴自然資源造成的經濟衰退感到不滿。
  • 《紐約時報》招聘駐俄記者不忘抹黑 俄外交部女發言人回應絕了
    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扎哈羅娃(塔斯社) 海外網11月23日電 大約一個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個「奇葩」的招聘廣告,要尋找一個「不怕死」的駐俄記者。這家美媒對這份工作性質的描述充斥著敵意和抹黑。俄羅斯外交部女發言人扎哈羅娃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諷刺性評論:這個工作編瞎話就行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2日報導,《紐約時報》對於駐俄記者工作是這樣描述的,未來有機會穿越11個時區,報導世界上最具魅力的領導人之一——俄羅斯總統普京,但接下來卻變味了,列出這位記者可能碰到的「遭遇」,包括神經毒劑、私人軍事承包商、網絡特工和新冠肺炎患者。
  • 捷克媒體編造「俄要暗殺布拉格市長」,俄不滿:這是在抹黑俄羅斯形象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屈佩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直】據俄塔社28日報導,對於捷克媒體所謂「俄羅斯男子涉嫌試圖暗殺捷克布拉格市高級官員」的報導,俄大使館向捷克遞交外交照會,表示捷媒對俄羅斯及其外交使團持續不斷的、毫無根據的攻擊是不可接受的。
  • 《紐約時報》「陰陽怪氣」招聘駐俄記者,俄方回應絕了
    【文/觀察者網 鞠峰】前幾天,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非常「紐約時報」的招聘廣告。這家自由派旗艦媒體「誠招」一位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他/她要前去報導「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等等,藉此抹黑俄羅斯。 面對這份「陰陽怪氣」的招聘,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昨日(22日)的回應堪稱一絕。
  • 又開始抹黑俄羅斯?《紐約時報》揭露「秘密」,美總統無辜躺槍
    昨天,一條由美國總統的"死敵"《紐約時報》曝光的消息,讓他再次成為焦點。 川普向俄羅斯示好,說美國和俄羅斯擁有偉大友誼;在G7峰會被德國總理默克爾拒絕後,美總統還邀請俄羅斯加入G7峰會…… 在《紐約時報》的報導下,美國總統再一次扮演了通俄的角色,成為了俄羅斯在美國的臥底。
  • 俄羅斯使館譴責《紐約時報》「假新聞」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27日對美國媒體的不實報導予以譴責,指出美國《紐約時報》所謂俄方「資助阿富汗塔利班襲擊駐阿聯軍」的報導「毫無根據」,是「假新聞」。 當天,俄羅斯使館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紐約時報》的報導對俄方提出毫無根據且匿名的指責,已經給俄羅斯駐華盛頓和駐英國倫敦大使館人員生命安全帶來直接威脅。俄使館敦促《紐約時報》停止報導對生命造成威脅的假新聞。
  • 俄官方和媒體怎麼應對美媒惡意抹黑報導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莫斯科1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俄羅斯記者 張健)幾天前,一直自詡為「自由派旗艦媒體」的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則「特別」招聘廣告。該廣告「誠招」一位駐俄記者,並宣稱這份工作要求應聘人員前去報導有關「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等熱門話題。
  • 《紐約時報》這篇抹黑中國的報導,美國網友發覺不對勁了
    說起2020這一年,新冠疫情無疑是一項焦點議題,全球眾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而在這其中,中國取得的成績可謂是相當顯著的,依靠著迅速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目前中國境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社會各行各業也已經基本恢復了正常運轉,但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媒體卻仍然不死心,想要對中國進行抹黑和攻擊,不過美國網友面對這次的報導
  • 《紐約時報》:毒販走私者是俄羅斯與塔利班「勾結」的中間人
    關於此前《紐約時報》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情報官員的話,俄羅斯在阿富汗的情報機構以獎金懸賞方式激勵極端組織塔利班武裝分子襲擊美軍士兵,該情報官員還具體描述了俄羅斯情報機構給予殺死一名美軍士兵獎勵3000美元-5000美元(這在阿富汗當地堪稱一筆天文數字酬勞)。
  • 本以為俄外交部發言人就夠狠了,沒想到俄網友更絕
    紐約時報在前段時間發布了一則招聘廣告,聲稱要招聘一位駐俄記者,並且要求這位記者去報導有關「軍火商、疫情、神經毒劑等」相關內容。對於紐約時報來講,招聘記者不是主要目的,他們是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俄羅斯進行抹黑,這也是紐約時報最喜歡使用的手段之一。只不過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俄羅斯方面毫不猶豫的進行了反擊。
  • 美媒招聘駐俄記者不忘狂抹黑,俄美女發言人火力全開,反擊漂亮!
    美國與俄羅斯這兩個大國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種微妙的政治關係,「反俄情緒」在多家美媒的刻意渲染下已經成了一種「政治正確」。近日,美媒又開始打著奇葩的幌子「內涵」俄羅斯。大概在一個星期前,美國《紐約時報》發布了一份「特殊」的招聘廣告,聲稱自己正在招募一個「不怕死」的特派駐俄記者,同時還不忘瘋狂的抹黑俄羅斯。對此,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11月22日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諷刺性評論稱,「這個工作編瞎話就行了」。
  • 美國再現「戲精表演」,俄羅斯直接開罵
    紐約時報再甩鍋,俄羅斯「懸賞」美國大兵?日前《紐約時報》爆料,據匿名人士消息,俄羅斯軍情部門在中東阿富汗地區出錢懸賞美國大兵,消息一出全美譁然,相比不明就裡單純吃瓜的民眾,政客們顯然看到了這消息的嚴重性,處理不好,美俄關係將進一步惡化,美國方面的一些人也將被牽扯其中;因此可以看到川普對這一新聞報導也相當不滿,直接給《紐約時報》定性:這是一個假新聞,還要求《紐約時報
  • 針對3件事,美國又和俄羅斯掐起來了
    編輯:小雪美國正式宣布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公然作出退群的舉動,但是現在正是美國最敏感的階段,他們卻依然繼續履行川普在今年五月份提出退出《開放天空條約》的決定,這也引起了不少國家的不滿。
  • 美高級官員點名《紐約時報》報導假新聞,表示無證據表明俄羅斯與...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衛星網6月30日消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表示,媒體在報導中指責俄羅斯與塔利班相互勾結,但是美國情報部門沒有這方面的證據,因此也沒有向美國總統川普匯報。
  • 俄媒:俄美關係崩潰 美國對俄羅斯發動「冰戰」
    令外界瞠目的是,幾小時之後,美國總統川普就做出與他矛盾的表態,指責媒體捏造俄羅斯網絡攻擊的消息,愣是要把鍋往中國頭上甩。不用證據,隨意抹黑似乎已成為美國政府通行的做法。大概率地,關閉總領事館,特別是網攻事件將成為川普留給拜登的難題。據報導,拜登正在準備一項針對俄羅斯的「付出代價戰略」,措施將包括但不限於制裁。
  • 《紐約時報》,臉疼嗎?
    然而,就在前一天,《紐約時報》發布的另外一篇有關於中國為了防疫抗疫而採取封城措施的文章觀點卻大為不同。  同樣都是「封城」,《紐約時報》評價義大利是「崇高的」、「情有可原」的,而中國就是「粗暴的」、「反人權的」,兩篇文章發布時間相隔不到一天,這家自詡專業性極強的西方老牌報紙竟有兩副「嘴臉」,前後觀點自相矛盾。  網友評論「打臉」《紐約時報》  有的網友在報導評論區貼出兩篇文章的標題「打臉」《紐約時報》,獲得兩百多個贊。
  • 紐約時報矛頭對準俄羅斯,稱俄在背後發布懸賞令
    據《商業內幕》援引《紐約時報》的報導稱,美國情報單位在今年早些時候發現塔利班內部有賞金令,就是殺死美軍就能得到獎賞。該報導還說,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早在今年3月就提出對俄羅斯國的回應做法,其中包括提出外交投訴或是軍事與經濟制裁等。 儘管美國《紐約時報》等報導的好像「煞有介事」,但很快就遭到打臉。對於這樣一個非常嚴重的指控,俄羅斯方面肯定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回應,俄羅斯外交部稱其為「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