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美國《紐約時報》在招聘網站上自稱「誠招」一位「不怕死」的駐俄記者,宣稱這份工作中會接觸到「神經毒劑、軍火商、特工、新冠肺炎患者」這些負面新聞。
22日,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這則抹黑做了回擊。就在同一天,富有創意的俄羅斯網友們也用《紐約時報》式的「陰陽怪氣」,做了一份「駐美記者」招聘。
扎哈羅娃資料圖,圖源:俄羅斯外交部官網
扎哈羅娃在俄外交部官方Facebook帳號上針對此事專門發帖,用調侃的語氣、結合美國黑人抗議口號反問:「《紐約時報》怎麼能讓記者到這種「非人道」的環境中工作呢?美國記者的命也是命啊!」
「在美國安心工作吧,像上面那樣的傳說,你們不用來俄羅斯,一樣可以遠程胡編亂造(You canlie remotely)」扎哈羅娃寫道。
圖片截取自俄羅斯外交部Facebook主頁
如果說扎哈羅娃的回應,是四平八穩的外交辭令中夾帶妙語連珠的「金句」,那俄羅斯網友自發做的這個「還擊」,可以說是「用魔法對抗魔法」的典範了。
自22日俄外交部回應後,在推特等社交媒體平臺上出現了一張「駐美記者招聘」,其招聘單位被寫為「新豬肉時報」(The New Pork Times),和《紐約時報》的名稱(The New York Times)只有一個字母之差。
從外觀上,這個「山寨版招聘」和《紐約時報》發的招牌(下圖)幾乎一模一樣,不仔細看都分辨不出來。
除了外觀「高仿」,這個「山寨版招聘」的語氣、用梗也模仿得惟妙惟肖。「招聘」寫道:「川普和拜登,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故事。」
「這是一個警察用軍用武器鎮壓民眾的地方,是一個以『自由』為名,派出特務四處煽動不和諧,並通過戰爭來推行他們『劣質民主』的國家」 ,這份「招聘」上這麼寫道。
「假如你對上面這些元素感興趣,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們有個駐美記者的崗位,誠邀你的加入。」
在「招聘」的結尾,這個作者還不忘調侃美國的政治制度:「哦對了,美國的政治體制是資本主義寡頭壟斷,不管他們選哪個傀儡當總統,他們操縱國家的手段都是一樣的。」
類似這樣的帖子在俄羅斯網友、尤其是懂英語的網友中廣為傳播,也吸引了不少「路見不平」參與進來的圍觀者。大家紛紛為這個「招聘」建言獻策,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
「別忘了寫『英語流利優先,但非必須項』這點」,一個網友「建議」道:
另一位經常為多家外媒撰稿的媒體人則一本正經地給《紐約時報》的原版招聘挑毛病,逐段逐段地將那篇充滿爭議的內容拉出來「輪番吊打」。
至於其他網友則表示自己已經佩服得五體投地,除了為「山寨版招聘」這個創意叫好,自己已經沒啥可說的了。
不過,更多網友的反問倒是值得《紐約時報》好好反思。許多人質疑,從招聘文字看,按《紐約時報》對俄羅斯這個報導對象的偏見,他們到底要招的是記者,還是一個替他們各類針對別國抹黑叫好的「捧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