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壇最孤獨的一枝梅花,傲立在鄭板橋的詩中,驚豔了無數時光

2021-01-12 一點文心

梅花,作為古典詩詞中的一個寵兒,它的身影可以說無處不在。歷史上,有無數的文人墨客不吝筆墨,為它寫下了各種讚美之詞。例如:宋代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蘇軾的「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等等。

在文人眼中,梅花早已不是自然界中的一種普通植物,而是某種精神品質的象徵。它不懼風雪,凌寒開放,為寒冷的冬日帶來絲絲溫暖的希望。可是,梅花開放於眾芳凋零之時,它內心的孤獨又有誰知道呢?或許只有在這些詩詞中,我們才能夠了解到梅花的真性情吧。

今日,想與大家分享一首清代詩作《山中雪後》,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文學世界中的梅花。全詩如下:

山中雪後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

這是清代詩人鄭板橋的一首代表作,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清代詩壇最孤獨的一枝梅花,傲立在鄭板橋的詩中,驚豔了無數時光。對於這首詩的作者鄭板橋,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那首《竹石》中。事實上,作為清代著名的書畫家、詩人,鄭板橋不僅喜歡竹子,也喜歡梅花。

這首詩就是證明。歷史上,真實的鄭板橋,和清代以前那些才華橫溢卻身世坎坷的文壇名人一樣,也是在經歷了無數的挫折、磨難與不幸之後,才將所有的精力都融進了繪畫和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一代書畫大家。在他們眼中,自然界中的萬物要比人有情。這樣的他們,也註定了要一生孤獨。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通過詩作,我們可以知道,此詩應是作者於一場大雪後,詩情湧動而做。歷史上,鄭板橋出身貧寒,卻勤奮好學、才華出眾。然而,因為性情耿直不阿,他屢次科考不順,以至於曾流浪街頭,靠乞討度日,嘗盡人間辛酸。所以,在他的詩詞作品中,常常會有對自己身世的感慨。

詩作首兩聯「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是說:詩人清晨起來,推開門一看,外面天寒地凍,白雪皚皚,群山都被風雪掩沒住了。此時,太陽剛剛升起,天空中飄著幾縷淡淡的雲彩,日光在寒冷的天氣中,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溫暖。這兩聯,既寫出了梅花生長環境的苦寒,也寫出了詩人自身處境的艱難。

詩作後兩聯「簷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則將視角由遠處轉到了院中,引出了詩作描寫的主角:梅花。前一聯中,「簷流未滴」 「梅花凍」形象地刻畫了天氣的寒冷,也更好地襯託了梅花的「清孤」。在鄭板橋此詩中,梅花凍成了冰條,卻依舊傲然獨立。與其他詩作相比,這枝梅花更加孤獨,更加倔強,更加堅韌不屈。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鄭板橋最經典一首詠雪詩,只是那麼淡淡著筆,但是美得令人驚豔!
    在這眾多的詩人,我個人比較喜歡鄭板橋,他也是那個時代著名的詩人、文學家、藝術家,也是揚州八怪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為清朝最著名的才子,他不僅在藝術上有著極高的造詣,另外在文學上也是可圈可點,創作出了很多優美的詩歌,譬如《竹石》、《新竹》、《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等等,那都是難得的經典名篇。
  • 一枝一葉總關情!鄭板橋與《衙齋聽竹》題畫詩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丞括》鄭板橋,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清江南省興化人。提到鄭柏橋,我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難得糊塗」,又或者是「揚州八怪」。而我,作為一名濰坊人,首先想到的正是上面這首他在濰縣當縣官時寫下的詩。
  • 別再拿「一片兩片三四片」來嘲笑乾隆啦,這是鄭板橋的詩
    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一生酷愛寫詩,存世的詩詞數量是中國歷代文人中最多的。乾隆雖然愛寫詩,但是寫詩的功力實在是不怎麼樣。一說起乾隆的詩,很多人都會想起這首《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 鄭板橋一首詩,道盡古代那些心繫百姓的地方官的拳拳愛民情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 鄭燮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這首詩是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所作,是他在濰縣任知縣時,贈給山東巡撫包括的一首題畫詩。鄭板橋是清代很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他的詩、書、畫被稱為三絕,但他的仕途並不通達。鄭板橋早年家庭困苦,中年之後才應試高中,僅擔任過縣令之類的小官。但鄭板橋在擔任地方官時,理政有方,體恤百姓,且勤儉廉政,愛民如子,因此深得百姓擁護。
  • 穀雨時節,賞析清代鄭板橋的《七言詩》
    《七言詩》清代·鄭板橋不風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幾枝新葉蕭蕭竹,數筆橫皴淡淡山。正好清明連穀雨,一杯香茗坐其間。9.橫皴:山水畫中常用技法。有的畫家為了簡單,把披麻皴、荷葉皴、亂麻皴等中鋒用筆的皴法叫豎皴;把斧劈皴、折帶皴、馬牙皴等側鋒用筆的叫橫皴。10. 香茗:香茶。賞析談到鄭板橋,就繞不開一個「竹」。
  • 又是一年歲暮,可有梅花寄一枝? |「為你讀詩」
    如果開在下雪時,就更妙了,想像清晨時分,在茫茫的雪地漫步,忽見一枝早梅盛開,其中欣喜,自不待言。 詩人盧鉞的《雪梅》就寫道: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大意是只有梅花沒有雪花的話,看起來沒什麼精氣神。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清朝時期的「揚州八怪」,也是名氣很大,特別是其中的鄭板橋最具有代表性,而且他在文學和繪畫方面,那都是有著極高的造詣;一些經典的詩作,那也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地步,例如《竹石》、《山中雪後》、《新竹》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得很有韻味,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會難以忘懷
  • 喬國強:詩書畫結合的典範——談鄭板橋詩書畫藝術
    鄭板橋為「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所謂怪,即不合正統,不與時趨,與清代復古的藝術主張相悖。鄭板橋主張「自樹脊骨,自出眼孔。」而正是這種「怪」,這種不同與他人的風格開創了藝術的新風尚,形成了「揚州畫派」,並開創了時代新風,有「三絕詩書畫」之譽。
  • 狂人筆下的「梅花」:一人「以梅為妻」,一人「畫梅10000幅」!
    無論是寒風凜冽,還是大雪紛飛,梅花,總以斑斕萬狀,傲立枝頭。正因為梅花凌寒獨開、傲然自許的天性,才得以成為文人墨客,冬日筆下最美的吟詠之物。千百年來,關於描寫「梅花」的詩作,詞作,畫作不可勝數。從「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到「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再到「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無數梅花詩,無不寫盡了梅花的絢爛之美。但是,這些詩句,大多是文人的即興之作。
  • 鄭板橋懷濰縣:紙花如雪滿天飛
    當晚,有一幅清代鄭板橋的字,寫了兩首詩——《懷濰縣》,最終以704萬港元的價格成交。這兩首詩,寫於1763年,彼時71歲的鄭板橋已離開濰縣整整10年。他的濰縣好友郭倫昇去江南拜訪他,他便懷著真摯的感情寫了《懷濰縣二首送郭倫昇》:「相思不盡又相思,濰水春光處處遲。隔岸桃花三十裡,鴛鴦廟接柳郎祠。」「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
  • 鄭板橋最經典的一首詠雪詩,只有短短28個字,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那麼鄭板橋就是其中翹楚,他的詩清新脫俗,寫得很有韻味,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寫得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鄭板橋一首很有趣的詩《山中雪後》,這也是一首很典型的詠雪詩,整首詩儘管並沒有什麼高超的表現手法,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同樣寫得很唯美,每一句都是經典。
  • 鄭板橋:夢醒揚州一酒瓢
    揚州八怪,顧名思義自然是八個人(其實也可能是選取了八個代表),他們分別是: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這「八怪」之中的代表,自然應屬鄭板橋了。清代「竹枝」詩人董偉業在《揚州竹枝詞》中寫道:夢醒揚州一酒瓢,月明何處玉人簫。
  • 「堅」「清」「情」——由三首詩窺探鄭板橋的為官之德
    近日,偶讀清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的三首詩歌,品其文字,如沐春風;思其志趣,魅力無窮。詩歌雖然簡短,卻無不折射出他高尚的官德。於是,結合鄭板橋的生平及為官經歷,仔細品味體悟他所秉承的行為規範和處事準則,從中窺探他的「三字」為官之德:立場、信念、意志之「堅」,為官、為事、為人之「清」,愛民、憂民、惠民之「情」。
  • 鄭板橋的《竹石》為何這麼多人喜歡?明白如話,句句經典
    《竹石》是鄭燮[xiè](即鄭板橋)的一首題畫詩,是鄭板橋題在自己竹石圖上的一首詩。詩中,詩人所極力表現的,不是竹子的柔美,而是竹子的剛毅不屈,詩人借物喻人、託物言志,通過讚美巖竹的頑強,表現了正直不屈、剛正不阿、鐵骨錚錚的骨氣。
  • 妙趣橫生,意境深遠的數字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數字詩是中國古詩詞中一個有趣的存在。詩歌因為有了數字而變得意境深遠,搖曳多姿,一起來看一下。《山村詠懷》: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是宋朝詩人邵雍寫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數字詩。全詩只有短短二十個字,卻巧妙的包含了從一到十十個數字,渾然天成,意境優美。離這裡兩三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炊煙嫋嫋的小村莊。村裡住著四五戶人家,分布著六七座亭臺。一路行來還可以看到不少盛開的花朵。有多少朵呢?大概八九十枝吧!《詠雪》: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都不見。
  • 從鄭板橋這三首詩,看蘭花的君子氣質
    蘭花既是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也是僅次於梅花、牡丹和菊花的十大名花。《孔子家語》中記載,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勞而改節。《荀子》中也有,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可見我國古代早就非常崇拜蘭花,並把它作為高尚人格情操的象徵。我們今天來看清代畫家、詩人鄭板橋寫的三首蘭花詩。
  • 鄭板橋:愛畫愛詩更愛竹的文人畫家,由作品見其人品
    而他正是竹子性格的代言人,同時他本人也很喜愛竹子,畫竹子的功底更是能驚豔旁人。鄭板橋以詩、書、畫聞名當時,享譽後代,他的畫作中,尤以畫竹見長。板橋之竹不同前人,他在畫竹時融入了鮮明的情感。他筆下之竹,不只是生態中的自然之竹,更是他心中之竹,是他人格性情、理想的寓寫。他性情剛毅,頗具風骨。一生之中,他只做過州縣小官,廉潔自守,勤政愛民,傲視權貴,很受百姓的擁戴。
  • 陸凱率兵南徵度梅嶺,見梅花在春風中綻放,信手拈來成就一首經典
    南北朝時期的陸凱不僅是一位所向披靡的將軍,同時還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他的詩也是自成一派,而且很多經典的作品,看似信手拈來,但是寫得很有趣,以這首《贈範曄詩》一詩來說,那就是千古名篇,通篇只有寥寥數語,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寫出了不一樣的梅花,同時也寫下了世間最感人的友情。
  • 鄭板橋真正把詩歌融入進了生活,一首有趣的詠雪詩,美得令人心醉
    鄭板橋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詩人,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大師,他的詩風格迥異,藝術作品更是獨樹一幟,其中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是竹子和蘭花,成為了很多收藏家的新寵,當下一幅鄭板橋的竹子早已是成為了無價之寶。鄭板橋儘管出身於草根,可是他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了清朝最優秀的詩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