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的剛愎自用

2021-02-06 文作

三家分晉是戰國的開始,而三家分晉的開端就是韓趙魏三家滅了智家,成為了晉國的三大勢力。智氏本來是晉國中最大的家族,掌控者晉國的一切。然而繼承人選的不好就嘗到了後果。說起來似乎也有其偶然性,然而也恰恰說明了,自視過高的人往往不能夠看清楚格局,從而親手為自己挖了墳墓。

 

司馬光用三家分晉來開始《資治通鑑》用心良苦。除了怪周天子沒有守住底線,壞了規矩,從而失去的天下的秩序。另外一個情況,不免拿智瑤的」不仁「來做文章。仁這個字眼,在儒家思想中是個奇妙的存在,所謂仁者無敵。其實還真說不清楚。今天看,解釋為以人為本,似乎也可以。但是,智瑤的失敗吧,我看更多的是剛愎自用,不懂得審時度勢,過於短視,看不清楚格局。顏值高,身體壯看來是真。可是能言善辯,估計就是口舌之爭。堅毅果敢,更像是剛愎自用了。智果的一番表揚,看來也只是為了突出其」不仁「。

 

說,智瑤接了班後,就處處表現自家的優越性,試圖凌駕於其他三大家族之上。勢力如何不倫,和其他三家至少明面上是平級的。可以第一次就調戲了韓家君相。幕僚勸說這樣會帶來麻煩。智瑤大言不慚說,我不給別人麻煩就不錯了,誰能給我麻煩。可謂自大的不得了。表面上大家都唯你馬首是瞻,也不見得你是最強大。況且,明著欺負別人,不見得別人不會暗底算計。一時不可能的事情,不見得永遠不可能。可惜,智瑤太自大了,看不到這些。剛愎自用的特點當然是聽不進任何人的意見。而剛愎自用的人通常短視,只看到當前的表面,識別不出暗流湧動。

 

智瑤最大的毛病在於秀肌肉,就要割人家肉。像韓康子要地,韓相段規說,不給他馬上會遭殃,給他了,以他的性格,會再跟別人要,總會有人不給,那時候就會有好戲的,靜觀其變。像魏桓子要地,任章一樣的說法。所謂欲讓其亡,先讓其狂。就是這樣,兩家說白了都在等趙家。也是在等一個時機。只是智瑤就看不出來,要得越順利,只會越猖狂。

 

結果趙襄子就不給了。然後開戰了。這倒還好,當智瑤拉著韓魏兩家大趙家,並且引水灌城就要滅了趙家的時候。戲劇性的事情出現了,韓魏兩家開心不起來。智瑤謀臣看出來了兩家必反。跟智瑤說明了。這個時候智瑤如果控制了韓魏,其實就不會有後面韓魏聯手趙家把智瑤一家族給滅了這回事了。還是智瑤太過自大,更不可理解的是,既然還出賣自己謀臣。可見多麼的短視,不能夠識別人心的變動。在那個時候,權力沒有約束,為所欲為。格局的平衡必然免不了流血。為了自保,總不能在瞻前顧後了。韓魏覺得,智瑤可以引水滅了趙襄子,一樣也可以滅了他們兩家,自然不能再隱忍了。所謂唇亡齒寒,也確實如此。三家本來就活在智瑤的跋扈之下,哪裡會有什麼安全感。而智瑤太過自大,即使知道三家每一家都打不過,或者三家合起來都打不過智家勢力。可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的道理總要知道的吧。不是大大咧咧,而是自大狂妄慣了。最終別滅族。

 

我們今天有多少人在得勢的時候,目空一切,大多不能善終。而說實在的,這個還真不是仁義不仁以的事情。所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其實是最明確的生存策略。面臨生死存亡的關節,誰都會放手一搏。看不到這一點的話,那就叫真的是瞎了。打仗還將就不要把人家退路堵死。堵死了,人家鐵了心幹到底了,畢竟沒得選。有了出口,為了保命,就四散了。如果這個說的是仁義的話,還有點道理。按司馬光的意見,智瑤敗就敗在他有能力辦壞事,還真的就辦了。可是,其實他不夠壞,或者不夠有計謀,否則不該是這樣的打法,如果他是要滅了三家,自己當老大。結果他因小失大,沒威風多久。

 

撇開司馬光的能力和仁義論,在策略上說明,智瑤就是耍威風,最大的弱點就剛愎自用。聽不進去意見。這個和劉邦比就天壤之別了。劉邦也衝動,可是剎的住車,聽得了勸,還能審時度勢的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晉國智瑤|本是天下之主,最後唏噓落寞,誰是幕後推手?
    晉國曾經有個君主,叫做智瑤,這個人的品德很差,有一次,他在宴會上戲弄韓康子,並且輕慢韓康子的策士段規,當時,智瑤的同族智國聽到這個事情後便規勸智瑤,說:你這麼到處得罪人,絲毫不防備災禍來臨,那麼災禍是一定會來的!
  • 晉國智瑤的滅亡之路
    智瑤的滅亡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智瑤,晉國卿大夫智宣子的兒子。智宣子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智宵,另外一個就是智瑤。智宣子在晚年選擇繼承人的時候很看好智瑤,但是他的同族智果卻不這麼認為,智果說:「瑤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
  • 「五賢」智瑤,為何會將一手好牌打爛?司馬光:他有一個致命缺點
    智瑤的狂妄,為日後智氏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恃才傲物,目中無人不久之後,智瑤開始了蠶食其餘三家的行動。智瑤先是開口向韓氏索要土地,韓康子因為實力弱小,只得是忍氣吞聲,把土地給了智瑤。智瑤看到這韓魏兩家如此爽快的就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於是更是認為他們已經折服於自己的權勢之下。最後,他把目光定到了趙氏身上。他跟趙氏索要「皋狼」這個地方。當時的趙氏族長趙無恤直接就回絕了智瑤,因為「皋狼」是趙氏家族起家之地,誰會把自己的老家拱手讓人呢?趙氏的拒絕,惹惱了智瑤。於是智瑤率領其他兩家聯手攻打趙氏。
  • 剛愎自用的成語故事
    剛愎自用的材料【注音】gāng bì zì yòng【出處】《左傳·宣公十二年》:「其佐先縠,剛愎不仁,未肯用命。」《尚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解釋】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指固執己見、自以為是,聽不進一點兒別人的意見。【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十分固執自信。
  • 歷史知識—【剛愎自用】
    歷史知識—【剛愎自用】 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十分固執自信,不考慮別人的意見。
  • 【金悅童年】成語故事 |《剛愎自用》
    後來,「剛愎不仁」就轉化為了「剛愎自用」這一成語。1、老陳這個人太剛愎自用,根本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2、剛愎自用的人喜歡獨斷專行,不撞南牆是不會回頭的。
  • 剛愎自用|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剛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
  • 剛愎自用的雙魚龍(屬龍的雙魚座)如何敬業樂群的?馬思純有答案
    我們看看星肖人生研究中,雙魚龍性格與人生判詞:日就月將、剛愎自用、博學多才、敬業樂群!儘管我們喜愛的雙魚龍有著剛愎自用的一面,執拗的一面,但是,他的剛愎自用是有資格的,因為他有一個日就月將的過程,一個鋪墊的過程,一個臥薪嘗膽的過程,他已經有足夠的信心來展現自己的魅力,在很多人眼裡,那就是剛愎自用?
  • 【成語典故】剛愎自用
    剛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愎:任性;剛愎:強硬、固執;自用:自以為是。
  • 工作中遇到剛愎自用的領導怎麼辦?教你幾招!
    不幸遭遇剛愎自用的領導在我的第一份工作中遇到過這麼一位主管技術的領導。唐總,50多歲,因為技術能力突出而被重用,但為人固執,非常維護自己的權威和面子,不信任別人,主觀上也不準備接受別人的意見,他認為這樣做會有損於自己的權威。
  • 每日一成語:剛愎自用
    而荀林父的副手先縠,卻又是一個剛愎不仁(剛愎自用),不願意輕易聽別人勸告的人。至於其他的幾個將帥,也都一個個主意賊正,誰都不服誰。所以你別看晉國帶了那麼多軍隊來,實際上那些軍隊內部都沒有統一思想。所以這場戰役,晉國人必敗。再說了,你是楚國的國君,晉國來的只是一個臣子,你作為一個國君,看到對面來了一個臣子就逃跑了,回去怎麼交代呀,我們楚國人都不要面子的嗎?
  • 卡納瓦羅又一次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是個自私又剛愎自用的人
    至於剛愎自用這一性格特點麼,更不用說了,這兩年卡納瓦羅一直固執地使用塔利斯卡,去年就是打破了自己「誰狀態好誰上場」的諾言,執意一直讓狀態不好的塔利斯卡首發上場,最終導致自己被解除教練權力,並被勒令去上課的下場。
  • 大汗的長子:曾經很好的機會,被自己的剛愎自用毀了
    曾經很好的機會,被自己的剛愎自用毀了對於這個立下赫赫戰功,又位居長子之位的褚英,努爾哈赤有心培養他為接班人。他開始試著讓她來執掌大權,朝上的一切事物讓她來處理。此時的褚英,已是氣勢逼人。努爾哈赤看出了其中緣由,但是作為一個父親,他還是有心給褚英一次機會,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可是一貫剛愎自用的褚英,並沒有領會努爾哈赤的苦心,反而覺得父親是在袒護那些老臣,覺得父親是個絆腳石,他開始暗結黨羽,企圖報復。看到這樣的褚英,努爾哈赤徹底絕望了,下令幽禁褚英。
  • 格局大,心胸廣,註定會有大作為的三個星座,聰明但絕非剛愎自用
    又或者說,不管摩羯座能耐多大,但他們絕不是剛愎自用,自以為多麼了不起。恰恰相反,更多的時候他們都秉持著一種謙虛的態度,既不會給自己招惹到什麼災禍,又能夠讓自己不斷保持著前進。說白了,他們這類人大多都很完美。當然了,除了聰明與絕不剛愎自用,在摩羯座身上往往具備著更大的亮點。這就好比他們的格局,還有心胸。
  • 善於決策的人,都帶有一點剛愎自用的樂觀
    ·故擅長決策的人,無一不帶有剛愎自用的自信,以及矢志不渝的堅定。而絕不僅僅是一時的靈感閃現。
  • 邁入中年「剛愎自用」?她轟周董:出同溫層你什麼也不是
    經常評論時事的網紅陳沂昨(18日)重提此事,狠酸周杰倫邁入中年後「剛愎自用」,身邊已容不下會說實話的朋友。陳沂昨天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周杰倫絕對是這時代的代表性明星,到很久很久以後,他的名字也會被留在華語歌壇歷史上的那種經典,「可是邁入中年後的周杰倫,不只創作旋律無法再感動人心,一次次屁孩式的發言也讓人想說他究竟怎麼了?」
  • 卡納瓦羅剛愎自用用廢保利尼奧,恆大今年恐四大皆空
    卡納瓦羅的剛愎自用,最終只能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