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冰球運動,中國已經開展了六十多年,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城市為代表的東北地區當屬老大哥,壟斷數十年全國大賽,培養了一批批的健將。然而,在剛剛在雲南騰衝結束的2020年全國冰球錦標賽,獲得男女組冠軍的分別是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和上海隊,東北首次被徹底拉下了全國冠軍寶座。
先說男子組比賽,北京冰球派出了兩支隊伍參賽,其中成年隊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擁有英如鏑、陳梓萌、侯宇陽等國家集訓隊在訓國手。小組賽,他們曾1-7慘敗哈爾濱,以小組第二名的身份出線;半決賽他們以5-1力克老牌勁旅齊齊哈爾隊,首次挺進決賽。
12月13日晚的決賽,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面對哈爾濱隊。常規時間和加時賽,雙方戰場了2-2,只能通過殘酷的點球大戰決出冠軍。前七輪點球,兩隊均只破門兩次。第八輪,北體職隊隊長、知名導演英達之子英如鏑打進,而哈爾濱隊的黃千一的射門則被門將葛思雄撲出。這樣,北京隊首次獲得全國冰球大賽的冠軍!
黃千一射失點球的一刻,北京隊員立刻衝進場內瘋狂慶祝,而哈爾濱隊氣氛沉重,有的球員流下了遺憾的淚水。
女子組冠軍已在12月7日決出,衛冕冠軍哈爾濱隊對陣上海隊,結果出現戲劇性的一幕,哈爾濱隊在第二節2-5落後時,因為不滿裁判的一個判罰,憤然罷賽,上海隊首次獲得全國冰球大賽的冠軍!隨後,中國冰球協會開出罰單,哈爾濱隊主教練黨紅被罰禁賽一年,三位哈爾濱教練員被通報批評,副隊長張鑫茹也被警告。
上海開展冰球運動時間不長,此次成績突飛猛進得益於其班底是前齊齊哈爾女子冰球隊。當下我國冰雪運動發展戰略是「北冰南展西擴東進」,南方經濟發達省份收編東北冰雪項目運動隊的做法,在國內已屬於相當普遍的幫帶模式。
而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奪得男子組冠軍,則是體教結合、本土+海外培訓模式的勝利。北京市冰球協會與冰球先進國家的運作模式接軌,走出了一條市場化的發展路徑。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多數球員曾在2017年經北京冰協組織,遠赴美國紐約長島人基地接受過培訓;而球隊的英如鏑、陳梓蒙、李明詵昊等人則主要依託家庭培養,從小到北美求學、打球,早早接收了先進的冰球技術和理念;撲出關鍵點球的18歲門將葛思雄現在是一名北京高三學生,邊讀書邊打球。
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聯賽開展多年,是亞洲規模最大的青少年冰球賽事,運作規範成熟。2020-2021賽季的比賽吸引了24個俱樂部的213支隊伍、3000餘名小球員參加,將在16個比賽周內完成890場比賽的爭奪。北京市冰協還每年一次對青少年後備人才進行選拔,人才常續常新,造就了北京冰球今天的崛起。
而東北雖然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但冰球後備力量匱乏,冰球普及程度日漸降低,直接影響到了整體水平和成績。在2012年的一篇報導中介紹,哈爾濱相對活躍的冰球人口基本在300人以下,其中專業隊就有50人,從事業餘冰球和青少年冰球的有200多人,冰球參與人口比大熊貓還稀有。
東北冰球的衰落不是偶然。職業冰球運動需要高昂投入,其發展與經濟環境息息相關。在北京、上海這樣的經濟發達城市,人工室內冰場、專業俱樂部、最優秀的教練齊聚。當東北省市的孩子還在猶豫是否進行冰球訓練時,北京上海的孩子可能已經上冰三年了;當東北的孩子在尋找合適的冰球教練時,卻發現好的教練已經遠走北京或者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