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我軍全軍覆沒後,指揮官蕭峰,後來去了哪裡

2020-12-14 大菠蘿聊人文

金門戰役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大戰。當時華野第十兵團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江南。福建的敵軍,聽聞十兵團來後,立刻坐船逃走。十兵團也順勢攻佔廈門後,金門也成為了一座孤島。在金門島上只有敵軍的2萬兵力。而華野第十兵團有10萬人之多。

開戰前,十兵團內部充斥著輕敵的情緒,大家都以為拿下金門非常容易。十兵團的司令員葉飛也感覺非常容易,他的心思全都在如何拿下臺灣島上,完全不將金門島放在眼裡。當時,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感覺,大陸從此以後沒有什麼大仗可打,就讓28軍掃了這個最後的尾巴。但此時28軍的軍長在上海,政委在福州,參謀長也不在,28軍只有一個副軍長蕭峰在前線。只不過最後也沒有完成掃尾巴的任務。

蕭峰是一位老紅軍,身經百戰,他也有著十兵團內部輕敵的情緒。戰役打響後,第一梯隊9000餘人迅速登島作戰。本來想著第一梯隊上島後,再用剩下的船,運輸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但沒想到,海潮突然退了,300隻船全部擱淺。國軍飛機又趕了上來,將300隻船全部炸毀,岸邊的支援部隊只能望洋興嘆。

後面的支援部隊沒辦法登島,如果只是9千多解放軍如果對戰2萬敵軍,還能夠勉強獲勝。但沒想到前線情報又出現問題,金門島上不止2萬敵軍,還有國民黨悍將胡璉也登島增援,島上守軍增加了4倍還多。結果解放軍的9千多解放軍成了孤軍,奮戰至最後一滴血,全部損失。

金門戰役失利後,第2天副軍長蕭峰就來到兵團司令員葉飛的辦公室,請求處分。葉飛同樣也非常自責,主動承擔責任。後來十兵團內部都吸取教登島失利的教訓,此後在解放海南島的過程中,大家都不再輕視敵軍,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蕭峰後來又調到華東軍區擔任副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被授予大校軍銜。此後,也一直在華東軍區任職。1991年病逝在北京。

相關焦點

  • 慘痛的金門戰役,我軍的指揮官是誰?戰役失利後他怎樣了?
    解放戰爭時期的金門戰役,對於我軍來說,是一次慘痛的教訓。金門戰役結束之後,蔣介石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曾感嘆道:「臺灣安全了。」時至今日,金門仍然不在我們手裡,成為了臺灣的門戶和前哨。那麼,在金門戰役中,我軍的指揮官是誰?後來他的人生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 金門戰役——我軍為何全軍覆沒呢
    金門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福建省金門島的一次戰役,金門戰役持續三天時間,最終以我軍大部分士兵犧牲,其餘被俘虜而失敗告終,這是解放戰爭中我軍少數的一次重大戰役損失 。金門戰役——我軍為何全軍覆沒呢?(一)「驕兵必敗」,我軍自解放戰爭以來鮮有敗績,不論將軍還是士兵都對國民黨軍都相當輕視。(二)「民心不穩」,我軍剛解放福建,百姓對解放軍恐懼,很多船工俱懷二心,所以船隻購買困難,船工躲起來,甚至搞破壞。渡海的很多船隻都是有不諳水性的解放軍駕駛。
  • 金門戰役損兵超9000人,三野的具體指揮官是誰?後來發展如何
    1949年渡江戰役後,我軍各野戰軍在長江以南展開大範圍追殲,百萬國軍殘部望風披靡,到10月1日建國前只有少數省份沒有解放。然而戰爭局面完全明朗之際,第三野戰軍卻意外遭受到了一場失利,也是整個解放戰爭中我軍最重大的一次敗仗,此戰就是金門戰役。49年10月三野在金門島上戰損9000餘人,參戰部隊全軍覆沒。
  • 解放軍軍長蕭鋒,因金門戰役全軍覆沒,連降數級建國後成大校
    在金門戰役中,讓解放軍遭受重大的打擊。在金門戰役中的錯誤導致了許多同志的犧牲,這是一次非常慘痛的教訓。戰役起因說起金門之戰,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解放戰爭末期在金門島爆發。1949年福建全境解放後,三野10兵團與國民黨的交戰中,因為全軍上下都有著一股驕傲的情緒,自認為國軍不經打。
  • 金門戰役慘敗,我軍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結局如何?
    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先後歷經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廈門戰役之後,第十兵團解放了除金門之外的整個福建地區,將境內之敵全部肅清。 同年10月24日,為了徹底肅清福建境內之敵,取得更大的戰果,在第28軍副軍長肖鋒的指揮下,我軍三個團9000多人組成渡海登陸部隊發起了解放金門的戰鬥。
  • 金門戰役結束後,從茫茫大海遊回來的胡清河,後來怎麼樣了?
    說到金門戰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可謂是一場極其慘烈的戰鬥。當時我軍登島作戰的三個主力團,共計9000餘人,幾乎是全軍覆沒。但大家都沒想到,金門戰役結束10個月後,原以為犧牲了的251團2營衛生員胡清河,卻奇蹟般地隻身遊了回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金門戰役我軍9086人幾乎全部犧牲,海南島戰役如何讓薛嶽不堪一擊
    金門戰役,為了解決臺灣問題,我軍在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僅僅派三個團渡海出戰,激戰三晝夜後,最後9086人幾乎全部犧牲,這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最大的一次失敗。
  • 解放軍全軍覆沒的慘敗——金門戰役
    解放戰爭後期,國民黨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我軍出現了重大失誤,在金門島解放軍的登陸部隊被國民黨全殲,3個多團九千多人全軍覆沒。至今,金門島還未回歸。1949年4月南京解放之後,毛澤東等人決定立即研究解放臺灣的問題。
  • 金門戰役,國民黨敗退臺灣的最後一場仗,三野一個師全軍覆沒
    1949年7月,解放軍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率領所部進入福建,先後發動了福州戰役,平潭島戰役,漳州戰役,解放了福建的大部分地區。10月15日,葉飛指揮部隊發動廈門戰役,僅僅用了三天就解放了廈門。隨後,解放軍開始準備發動對金門的進攻。
  • 開國大典剛過23天,金門戰役打響,我軍卻不幸遭遇罕見嚴重失利
    總之戰役結果是,我軍不僅沒有拿下金門島,反而自身付出慘重代價,第一批登島的9086名官兵(含300餘名船工、民夫),除了約3000人被俘,其餘約6000人全部陣亡,無一人生還。這是解放戰爭史上的一次嚴重失利。戰鬥結束後,負責組織渡海作戰任務的第10兵團司令葉飛曾說:「指揮員尤其是我的輕敵,是金門失利最根本的原因。」
  • 共產黨軍隊最慘的一次敗仗,全軍覆沒,「金門戰役」為何慘敗
    金門原來的守軍只有李良榮的第22兵團,隨著廈門被解放,蔣介石命令固守金門,隨即調派潮汕的胡璉第12兵團,你沒看錯,又是12兵團,又是胡璉,只不過在雙堆集被面滅的12兵團胡璉是副司令,而雙堆集戰役後,胡璉逃跑,後被任命編練司令,扶著收集逃兵和補充新兵,慢慢的,第12兵團又重新擴充出來,隨即派往金門防守,就是這個曾經被打敗逃跑的敵將,在「金門戰役中」,力挫解放軍,
  • 52年南日島戰役,金門戰役後又一次失利,八百多人被俘虜到臺灣
    1949年10月,當時新中國建立還不到一個月,三野葉飛兵團就在金門遭遇了失利,三個團共9000多官兵損失殆盡,幾乎全軍覆沒。金門戰役失敗後,解放軍受限於海空軍力量不足,在東南沿海的島嶼戰事中,基本上處於守勢。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原先準備攻臺的三野精銳部隊先後被調到了朝鮮前線,就連很多部隊的高射炮,重型火炮都被調到了朝鮮前線。
  • 金門戰役慘敗後,唯一一位從敵營逃回來的戰士,後來過得怎麼樣?
    1949年7月下旬,我華野部隊正式入閩,國民黨殘餘勢力節節抵抗,他們固守福州、泉州等地,可在第10兵團葉飛司令的領導下,敵人的工事徹底被擊潰,在泉州、廈門戰役中,我軍大獲全勝。10月,部隊向金門開拔,彼時國民黨軍如同潰散螻蟻,金門成為了他們最後垂死掙扎的地方。
  • 解放軍全軍覆沒的一次戰役:陣亡被俘近萬人,鳴槍致哀聲響徹天地
    有那麼一場戰爭,讓屢戰屢勝的解放軍經歷了滑鐵盧,一場戰役令解放軍全軍覆沒,上萬人的生命都留在了戰場上,活著的戰士們鳴槍致哀,聲音響徹天地。這場戰役就是有名的金門戰役,雖然徐焰教授說「這次的失利只是一個插曲,延緩了進程但不影響全局。」但是慘痛的代價還是令所有的人感到痛心。
  • 金門戰役後,胡清河藉助兩個籃球遊回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革命歷史中有兩次巨大的犧牲,一次是寧夏作戰計劃,西路軍全軍覆沒;一次是金門戰役,登島部隊幾乎全部犧牲,剩下的士兵也被俘虜了。這兩次戰役都是人民解放軍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們心中的痛。金門戰役損失慘重,大家都以為參戰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但其實還有從敵人手裡逃了出來,胡清河就是在金門戰役中生還的一位英雄。那麼,胡清河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1949年10月,第十兵團的28軍派出3個團,合計9000餘人參加了金門戰役,不過,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金門戰役慘敗,9000餘人幾乎全部犧牲,活著的也被俘虜。
  • 金門戰役後,有兩名士兵從金門逃出,遊回了大陸,後來他們怎樣了
    1949年金門戰役爆發後,我軍派9000多人登陸金門島,大部分登島部隊全部犧牲,其餘被俘虜。後來僅有兩名士兵平安返回大陸。第一個人名叫胡清河,他是山東陵縣人。1946年胡清河加入華東野戰軍,成為了一名衛生員。
  • 金門戰役為何慘敗?戰前一小時曾收到絕密軍情,卻沒有組織悲劇
    ——金門戰役登島部隊步話機員。01金門戰役結束了,結束的方式很悲壯。解放軍9000左右的將士登陸,大部分犧牲。很多人認為,金門戰役的失利是因為渡船原因。其實如果是深入分析一下的話,你會發現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輕敵和情報判斷不準確。
  • 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總指揮,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
    鏖戰三日,終因後繼無援、寡不敵眾,全軍覆沒。金門戰役解放軍前線的總指揮,受傷被俘後在戰俘營中失蹤,自此不知去向。這位總指揮的名字叫劉天祥,時任三野第十兵團28軍第251團的團長。解放軍在此戰中第一批登島的共有「三個半團」8700多人,分別是244團、251團、253團和246團,其中246團只派了一個營。
  • 他是金門戰役的前線總指揮,慘敗後連降三級,1955年錯失少將軍銜
    隨著解放戰爭我軍不斷取得勝利,敵人的抵抗情緒也在急劇下降,可以說解放後期,我軍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但是攻打金門的時候,卻出現了嚴重的失誤。當時負責攻打金門的是華東野戰軍第十兵團,第十兵團司令員葉飛將軍將這個重任交給了28軍。28軍,幾乎都是由渤海軍區的地方部隊組建的,以擅長防禦成為了華野的主力部隊 ,戰鬥力也非常強。
  • 金門戰役的失利,對主指揮官蕭鋒有什麼影響?1961年才成將軍
    這位老紅軍,和他同等級的人在授予軍銜時,要麼中將要麼少將,只有他是大校,這是因為他在金門戰役的失誤,導致了很多同志的犧牲。戰場之上 奇思妙想這位和大俠蕭峰同名的人,經歷過大大小小1356次戰鬥,英勇負傷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