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是一場極其慘烈的大戰。當時華野第十兵團猶如秋風掃落葉一般,橫掃江南。福建的敵軍,聽聞十兵團來後,立刻坐船逃走。十兵團也順勢攻佔廈門後,金門也成為了一座孤島。在金門島上只有敵軍的2萬兵力。而華野第十兵團有10萬人之多。
開戰前,十兵團內部充斥著輕敵的情緒,大家都以為拿下金門非常容易。十兵團的司令員葉飛也感覺非常容易,他的心思全都在如何拿下臺灣島上,完全不將金門島放在眼裡。當時,十兵團司令員葉飛感覺,大陸從此以後沒有什麼大仗可打,就讓28軍掃了這個最後的尾巴。但此時28軍的軍長在上海,政委在福州,參謀長也不在,28軍只有一個副軍長蕭峰在前線。只不過最後也沒有完成掃尾巴的任務。
蕭峰是一位老紅軍,身經百戰,他也有著十兵團內部輕敵的情緒。戰役打響後,第一梯隊9000餘人迅速登島作戰。本來想著第一梯隊上島後,再用剩下的船,運輸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但沒想到,海潮突然退了,300隻船全部擱淺。國軍飛機又趕了上來,將300隻船全部炸毀,岸邊的支援部隊只能望洋興嘆。
後面的支援部隊沒辦法登島,如果只是9千多解放軍如果對戰2萬敵軍,還能夠勉強獲勝。但沒想到前線情報又出現問題,金門島上不止2萬敵軍,還有國民黨悍將胡璉也登島增援,島上守軍增加了4倍還多。結果解放軍的9千多解放軍成了孤軍,奮戰至最後一滴血,全部損失。
金門戰役失利後,第2天副軍長蕭峰就來到兵團司令員葉飛的辦公室,請求處分。葉飛同樣也非常自責,主動承擔責任。後來十兵團內部都吸取教登島失利的教訓,此後在解放海南島的過程中,大家都不再輕視敵軍,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蕭峰後來又調到華東軍區擔任副司令員,1955年授銜時,被授予大校軍銜。此後,也一直在華東軍區任職。1991年病逝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