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脫貧的清水答卷

2020-12-26 澎湃新聞

「你回去告訴鄉親們,讓先脫貧致富,致富了再曬『太陽』。」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笑著對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黨支部書記囑託。

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深切期望,如春風吹遍清水,33萬群眾滿懷信心再出發,向著深度貧困堡壘發起最後的總攻,交出了一份精彩的清水答卷。全縣貧困人口從2013年建檔立卡時的9.48萬人降至2019年底的2572人,貧困發生率從31.6%降至0.89%,脫貧人口錯退率和貧困人口漏評率均為0;123個貧困村退出117個,退出率95.12%;全縣幹部群眾對貧困縣退出的認可度達到100%,2019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

精準施策 脫貧路上人人奔跑奮鬥

「脫貧攻堅,是一場攻堅拔寨的決勝之戰,是一場破釜沉舟的必勝之戰。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不獲全勝、決不收兵。」在清水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劉天波向全縣發出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攻令。

總攻已經發起,號角已然吹響,清水縣委執政鏈條上的各個組織細胞高速運轉起來。1028名科級幹部下沉一線,包抓自然村;3690名省市縣鄉幫扶幹部與2.08萬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縣委書記、縣長盯全縣,包鄉縣級領導和定點幫扶責任人盯鄉鎮,第一書記盯行政村、科級幹部盯自然村、幫扶幹部盯貧困戶的攻堅布局全面構築。「十抓十促」總體戰略運籌帷幄,脫貧攻堅「十二大重點工程」「八個攻堅戰」「四場硬仗」「三變改革」「決勝整縣脫貧摘帽十六個攻堅行動」……一場戰役一場戰役接連打響、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相繼攻克。

層層籤訂責任書、人人立下軍令狀。推進會、調度會、現場會緊鑼密鼓;清水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一周一調度、專責部門三天一調度、鄉村一天一調度。縣委書記、縣長帶頭包抓貧困程度最深鄉鎮和脫貧難度最大村戶,縣級領導認真落實「131」工作法和劃片包抓、包鄉聯村幫戶制度,三級書記深入落實「兩個遍訪」要求,以敢死拼命的姿態向貧困堡壘攻堅衝刺。《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試行)》《鄉鎮黨政正職和部門主要領導履行脫貧攻堅責任考評辦法(試行)》,《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責任清單及問責辦法》《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脫貧攻堅十條規定》、第一書記「問責+激勵」機制,一個個剛性考評問責機制、一項項激勵約束制度落地生根,倒逼脫貧攻堅責任全面落實。

「脫貧攻堅是最大的政治任務、是一號民生工程,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說。從2016年起每年投入1億元以上保障脫貧攻堅。2014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各類財政扶貧資金25.93億元。

攻城拔寨 基礎設施華麗換身

青山綠水,白牆黛瓦,走進麥池村,映入我們眼帘的便是這一派古樸典雅的美麗鄉村景致,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青山、百花、綠水、溪流……一切是那麼的愜意和舒適!

而在以前,這裡也是美景,然而,交通閉塞、思想落後,人們守著青山綠水過著窮日子。年過花甲的麥池村村民羅存生以前居住在石屲自然村,村子裡十多戶居民分散居住在林緣區的山坡上,房屋全是清一色的土坯房,人無廁所院無牆,居住條件十分寒磣。

「我活了大半輩子了,做夢也想不到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現在趕上了好時代,生活和城裡人一樣,應有盡有。」羅存生老人依託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自己僅掏了1萬元就「拎包入住」寬敞的新居。

十三五期間,清水縣實施易地搬遷2518戶,12311名搬遷群眾全部入住,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33戶6198人。2014年以來累計改造C、D級危房10101戶。統規統建「五保之家」44處,安置五保老人186名。

「易地扶貧搬遷,搬遷只是第一步,還必須做好「後半篇」文章。要「搬得出」,還要「穩得住」,保障群眾「能致富」。清水縣在易地扶貧搬遷工作中,除做好衛生室、學校、文化廣場等生活配套之外,大都多方籌劃,為搬遷群眾提供新的就業機會,確保他們能夠穩定脫貧。」清水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李國楨說。

改變的不僅是群眾的居住條件,上學、就醫、出行、飲水等基礎設施也正發生著嬗變。2014年以來,清水縣累計投資4.77億元,實施全面改薄項目249個,建成行政村幼兒園 83所,實現千人以上有需求貧困村幼兒園和農村中小學校「三通兩平臺」全覆蓋。農村安全飲水實現全覆蓋,農村自來水通村率100%,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5.4%。260個行政村都建成標準化衛生室。全縣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362 公裡,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自然村全部通硬化或砂化路,貧困村實現巷道硬化全覆蓋,自然村動力電全覆蓋,鄉鎮、建制村通客車率均達100%,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榮獲「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動員社會力量深化「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大力開展助建、助醫、助學、助殘「四助」公益服務,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的大扶貧格局基本形成。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圖景中,清水縣的底色濃厚而綿長。

剷除窮根 富民產業遍地花開

金秋時節,在清水縣郭川鎮宋川村果園內,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果農在樹縫裡往來穿梭,採摘豐收的果實。這幾天,果農張建斌臉上笑容就一直沒有褪去,今年,他家的4畝蘋果大豐收,最近幾天,每天在他家果園內採摘蘋果的工人就有十幾個。張建斌高興地說,「我家蘋果今年產量2萬斤左右,比去年增產2000多斤,已全部被客商預定了。」

郭川鎮依靠產業扶貧政策扶持,小蘋果種出了大產業,也種出了村民的好「錢」景。清水縣持續壯大提升乾鮮果、蔬菜、中藥材、畜牧等優勢產業,全縣累計建成以核桃為主的乾鮮果園61.5萬畝,人均達到2畝,年均種植蔬菜10萬畝、中藥材5萬畝,貧困村畜禽飼養量達18.6萬頭(只)。

「我們為貧困戶量身定製到戶扶貧產業,累計落實「六大產業」到戶補助資金6366戶1.52億元,發展「五小」產業3836戶,為貧困戶穩定增收奠定了基礎。」清水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景華說。

高橋村村民李秀玲現在日子過得很舒心。作為第一批被吸納到清水縣山門鎮高橋村機肥加工扶貧車間工作的工人,今年3月份至今,已有2萬餘元的工資收入裝進了她的腰包。「我一個月拿到工資2400元,丈夫在外務工,每個月的收入都是穩定的,脫貧不用愁了。」從只能在家帶孩子、照顧老人到變成家庭的「主力」,從在土地上揮汗的貧困戶到車間裡忙碌的技術工,李秀玲一家勤勞而篤實地打拼著自己的幸福生活。

清水縣創新產業扶貧機制,扶持建成扶貧車間48個,吸納貧困戶就業320人,培育龍頭企業23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008個、聯合社32個,建成「五園一中心」 產業扶貧示範園,全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把貧困戶粘在產業鏈上,實現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當家產業」的目標。 2019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619元,增長16.8%。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95.26 萬元,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68 萬元、村均2.18 萬元。

掛牌作戰 脫貧路上不少一人

6個貧困村、670戶2572名貧困人口還沒有實現脫貧退出,這是清水縣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

「這些剩餘貧困人口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艱中之艱,我們要推動各方幫扶力量一齊上陣、全力攻堅,建立橫向全覆蓋、縱向到戶到人的掛牌督戰體系,確保脫貧路上一戶不落、不少一人。」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委書記劉天波說。

腰套村是全國掛牌作戰的1113個村之一,有3個自然村46戶158人,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為14.56%。掛牌作戰以來,清水縣提出「人居在城鎮、椒園在大山、民宿在田園、勞務在三產、幸福在生態」脫貧奔小康新思路,部門聯動層層落實組合幫扶政策。

「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東西協作幫扶資金90多萬元,實施了花椒園後續管理、生豬代養、苗木代育代銷、合作社能力提升、扶貧車間建設等產業發展和村集體經濟增收項目,還探索發展民宿旅遊,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確保貧困群眾穩定增收,如期退出。」腰套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朱子和說。

如今,村裡的環境靚了,住房好了,設施全了,支部強了,村民的錢包鼓了,臉上笑了,脫貧奔小康的底氣更足了。

清水縣緊盯6個未脫貧村、670戶未脫貧戶、603戶脫貧監測戶和1141戶邊緣戶進行掛牌作戰,安排資金1956.38萬元,實施到戶產業、村集體經濟發展等補短板項目132個,集中力量打好「殲滅戰」,堅決攻克最後貧困壁壘,如今,剩餘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脫貧攻堅收官在即,放眼清水脫貧攻堅戰場,一個個煥然一新的美麗村莊,一項項蓬勃發展的富民產業,一張張幸福洋溢的真實笑臉,書寫了幹部群眾感恩奮進、砥礪前行,用艱辛和汗水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時代畫卷!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後拉村:「共同締造...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後拉村:「共同締造」讓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2020-12-10 20:34:47  來源:夏都新聞聯播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南京阿婆開糕團店40年: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南京阿婆開糕團店40年: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小康,幸福的小康!芳婆笑著說:我們正兒八經先奔了小康,幸福的小康! 6842437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洮縣衙下集鎮中河路...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中河路「變形」記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銀輝 通訊員 王亞海 趙彥雷「「碼上監督」推行以來,有群眾在「碼上監督」留言反映,邊海公路通向衙下集鎮中川村肖家河社的中河路,到處坑坑窪窪,影響通行,給附近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臨洮縣紀委監委接到反映問題線索後,立即派第五紀檢監察室工作人員趕赴中川村了解情況。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中河路有一些碾起的泥土和塌陷的坑窪,無論行車還是步行,的確不便。
  • 上海廣播「脫貧之戰——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全...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廣播大型全媒體新聞行動暨「廣播·愛」2020年度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廣播大廈舉行「為何不一起去大山裡看看那裡綠樹成蔭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宋炯明為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採編播團隊代表授旗宣告這一大型新聞行動正式開啟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黨委副書記東方廣播中心黨委書記王治平在致辭中表示幫助「深貧堡壘」的人民走向小康是上海今年扶貧攻堅的硬任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成功,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對世界「四方」都有著重要意義。  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性、中國人民選擇的正確性。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 王永利:總臺《走村直播看脫貧》直擊「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火熱圖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7月25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主辦的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從江蘇徐州出發,兩輛攜帶5G新媒體移動雲制播系統的大篷車,走進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村,挖掘鮮活脫貧故事,直擊村容村貌巨變,展現村民如何突破生存發展困境、走向致富之路的歷程。
  • 人民日報評論部: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帶來了挑戰,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需要我們一鼓作氣、乘勢而上,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工作,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抓好落實      「我那時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延橋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 2020-07-24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金塔縣:大棚裡面春意濃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大棚裡面春意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文博 通訊員 盧 玉棚外寒氣襲人,棚內溫暖如春。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帶領群眾脫貧的「鄰裡鄉親」——記...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做帶領群眾脫貧的「鄰裡鄉親」——記張家口市萬全區檢察院駐張家口萬全區永安堡村… 2020-09-27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葦子溝鎮紮實做好長期穩定脫貧工作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葦子溝鎮紮實做好長期穩定脫貧工作 2020-08-05 11: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 清遠連樟村貧困人口...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別了,貧困!你好,小康!清遠英德市連樟村全貌 邱煒民 攝開欄語今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即將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邁向更加壯麗的新徵程。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綠色鋪就小康底色
    開欄語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確定的今年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6月11日,中宣部舉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啟動儀式,全面啟動「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重大主題宣傳。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走進隆基股份
    6月11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寧夏行活動在銀川啟動。在活動首站,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十餘家中央媒體的30多名記者走進隆基股份在寧生產基地,深入了解隆基股份聚焦高質量轉型,以自身成長幫助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信息高速路跑起...
    新疆日報訊(記者米日古力·吾報導)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公路」是否暢通成了貧困地區能否快速脫貧的重要因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實施網絡扶貧行動,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扶貧工作隨時隨地、四通八達,讓貧困地區群眾在網際網路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
  • ...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平涼專場舉行12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在蘭州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平涼市委副書記苟永平,平涼市扶貧辦主任李雪雲,對平涼市脫貧攻堅情況進行專場新聞發布。新聞發布會現場。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興和縣:農家樂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興和縣:農家樂裡的「致富經」 2020-12-13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塔什庫爾幹的脫貧故事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塔什庫爾幹的脫貧故事 2020-11-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不畏磨難早當家  ...
    2007年爺爺因年邁患病不幸去世後,只剩下奶奶和姐弟三人相依為命,由於家庭困難,2009年時黎曉情一家被納入低保,低保只能解決這個家庭部分的生活來源。面對年邁病弱的奶奶、三姐弟的教育費及其他生活開銷,促使黎曉情迫不及待想替這個家分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梅:脫貧致富...
    8月28日,伽師縣英買裡鄉拉依力克村村民賽米·吾斯曼樂呵呵地說,「新梅已成為我們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像賽米一樣,喀什地區許多貧困戶通過發展新梅產業實現了脫貧,目前,僅伽師縣就已銷售新梅超6萬噸。如今,新梅產業不僅已成為喀什地區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的助推器,也成了當地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