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中的功過格是什麼,其中積累功德最厲害的三件事你知道嗎

2020-12-15 隨心行願

題記: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一種是太陽,一種是溫暖人心的善良。太陽,讓物質世界不再黑暗;善良,讓精神世界得到溫暖;了凡四訓功過格,簡單來講是一個讓人知善惡,記功過的簿冊。其中,將各類事根據善和惡的程度,標為具體的數量。通過功過格記錄我們自身的善惡,幫助我們自覺功過,達到修善修福的目的。

了凡四訓功過格,分為記功和記過兩個部分。記功部分的善事,根據善惡程度分為準100功、準50功、準30功、準10功、準5功、準3功、準1功7個類別。

100功善事、50功善事多與救人性命有關,離日常生活較遠。30功善事、10功善事、5功善事開始關注人的內在精神,關注人的智慧和心靈的成長。3功善事和1功善事則貼近生活,其中1功善事分為個人修行事、勸人修行事、日常修行事和一切方便事四個部分。

通過對了凡四訓功過格記功善事的整理和分析,我們發現功過格中積累功德最厲害的三件事。那麼這三件事是哪三件呢?

第一件,成就一人德業。

這一條在功過格30功的條目中。

成就一人德業,簡單來講,就是幫助一個人內在智慧和心靈的成長,品德的增長。成就一人德業包括哪些內容呢?諸如捐資助學、建立希望小學、捐印經書等都屬於這類。

大家有興趣可以看我的文章,為什麼男神古天樂那麼喜歡蓋小學?其中就分析了為什麼成就一人德業這條積累功德為什麼這麼厲害。男神古天樂那麼熱衷的原因。

第二件 止傳播人惡,導人向善。

這一條在功過格5功的條目中。

以前惡事和善事的傳播只有通過口口相傳,範圍小,影響力也小。現代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傳播惡事和善事,獲得知識和學問也更容易。惡事和善事的傳播範圍也會更廣,影響力也會更大。多大呢?呈現數量級的增長。

大家有興趣的可以看我的文章,為什麼陳大惠老師發心與傳統文化的傳播。這一條積累功德也非常厲害。

第三件 放生。

這一條在功過格1功的條目中。

「放生」一詞出於大乘佛經,盛行於中國,也流行於日本、韓國、越南等佛教傳播地。放生的理念,是基於佛教眾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輪迴生死的因果觀念,提倡救濟眾生,同時獲得福報的一種方式。

為什麼高僧大德一再強調放生功德不可思議呢?高僧大德認為,放生功德,上通天府,下抵幽冥。在布施中,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同時具備。有興趣具體了解的可以看我的文章「為什麼不義之財不能取?」和「你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嗎?」兩篇文章,裡面都有對了凡四訓功過格逐條的解析。

這三件善事之所以積累功德比較多,原因就在於它們都可以在數量上疊加,呈現一個放量式的增長。

比如,通過蓋希望小學,每年可以成就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鄉村兒童上學讀書的願望,讓他們以後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同時,也可以滋養他們的靈魂,讓他們的童年更加快樂和充實。

通過網際網路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傳播人生的智慧,幫更多的人解決生命當下的問題,找到生命的方向,獲得生活的幸福。

通過放生,可以讓更多生命重新獲得自由,給予它們生命重生的機會。比如泥鰍、蚯蚓、魚鱉之類。同時放生也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天道好生、天人合一」和佛家三世因果的理念。

當然除了上面三類善事,積累福德比較多以外,不同的人、不同的職業、不同的文化也有很多積累功德的途徑。積累功德的關鍵在於日常生活中自我修養的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 行為舉止的日積月累。你同意本文的觀點嗎?歡迎評論,提出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了凡四訓》中雲谷禪師給凡先生修持改變命運的工具,有何意義?
    因果經上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必須要擴充德行,力行善事,多積陰德,始克有濟。在《了凡四訓》中改過之法乃全書的終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個人的格局高低不在於有無過錯,在於能否修正。子曰:過則勿憚改。
  • 央視推薦《了凡四訓》,生命是一段程序,你怎麼編寫,就怎麼運行
    300多年後,日本的稻盛和夫幸遇《了凡四訓》,讀後頓悟人生活法: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是一次靈魂的修煉。他將了凡心法凝練成「敬天愛人」四字精髓,用以指導自己個人的修身與企業經營他在其傳譽世界的名著《活法》一書中,將《了凡四訓》列為其修身治企的第一指導書。
  • 佛教:袁黃的《了凡四訓》,與佛教關係也很密切,素來被佛教推崇
    但對佛家而言明代最有名、最受歡迎的善書作者,應該推袁黃莫屬。袁黃是嘉善人,萬曆年間的進士,是一個非常博學的奇人,通曉農業、水利、醫學、音樂、幾何、數術、教育、軍事、曆法等各類學間,寫有相關著作,「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編」。他還參加過明朝的抗日援朝戰爭,有過功勞,但不意被人誣衊,只能罷官家居。他的功勳到他去世後才被追認。
  • 功過格的講解
    感謝各位對於《了凡四訓》的持續關注,今後我們將繼續輸出《了凡四訓》的章節分享,歡迎各位提出疑問和意見。
  • 有本善書叫《了凡四訓》
    歷朝歷代流傳至今的善書不勝枚舉,其中有一部別具一格、引人矚目,就是明代儒者袁黃(1533—1606)的《了凡四訓》。  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明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進士,歷任寶坻知縣、兵部職方司主事,其「儒生—儒士—儒吏—鄉紳」的典型生命軌跡,彰顯了傳統社會儒家士大夫的身份歸屬。
  • 《了凡四訓》一本改變命運的奇書
    你是否常嘆命運不公,為何上天厚此薄彼?或是人生暫時陷於困境,苦於無路可走,茫然不知所措?是不是真有「上天註定」這一說?如果有,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呢?如果你想走出困境、改變命運,那麼你一定要好好看看這本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東方勵志奇書」的——《了凡四訓》。
  • 一天一遍《了凡四訓》心想事成五福臨門
    其實早在民國時期,印光大師就極力提倡《了凡四訓》《安士全書》和《感應篇彙編》,而且流通量很大,刊印這三部善書總計數百萬冊,實屬罕見!其中,《了凡四訓》一書,祖師在世時印了百萬餘冊,只因《了凡四訓》闡明了佛法的根本道理。所以它是佛法的基礎和修行學佛的基礎。
  • 《了凡四訓》:不糾善,則為惡
    了凡四訓這是《了凡四訓》中的一段話,白話意思是:做善事而不去推究做善事的道理,自己以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費了一番苦心,卻沒有任何益處。孔子知道了這件事,毫不留情的批評了子貢:「子貢,你開了個惡劣的先例。聖賢做事,都是為了改變不良風俗而對老百姓產生教化作用,並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而去做事。現在魯國富人少窮人多,如果領了賞金就被指責不夠清廉,那誰還願意去贖人,我很擔心以後不再有人願意向諸侯國去贖人了。」
  • 《了凡四訓》:曾國藩極力推崇的「人生智慧書」,一生至少讀一次
    但袁了凡認為,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生,就能求財得財,求子得子,萬事如意。談及《了凡四訓》,很多人可能都略有耳聞。但是說起其中到底講了什麼內容?很多人估計就顯得茫然了。《了凡四訓》說白了,其實就是一部教子的家書,和諸葛亮留下的《誡子書》是一樣的道理。
  • 山醫命相卜能治病嗎?看完了凡四訓-10功善事,你或許有答案
    題記:看了凡四訓功過格-10功善事,他們主要偏重在哪些方面?一、記作10功的善事。1. 薦一有德人推薦引導一個有道德品行的人為公眾服務。原來除惡也是能夠積累功德的。這個倒是和我們以往認識的不可以傷害妖怪的性命理念相違背。這個一般人基本遇不到,這10功不好得。4. 有財勢可使而不使雖然有財有勢,但不以此財勢威逼於人。
  • 推薦一本好書《了凡四訓》
    一直非常鍾愛的一本書《了凡四訓》《了凡四訓》為明代袁了凡寫給自己兒子袁天啟的書,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誡袁天啟要【積德行善,命由己造】本書主要講述袁了凡先生一生命運被算命先生算中,哪一年做官、做什麼官,領多少俸祿
  • 你是鬼吹燈中那些徹底的唯物主義者嗎?了凡四訓對於人生有何意義
    然而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讀《了凡四訓》1功善事,反思自己人生觀?分析這40件1功的善事,我們可以看出了凡四訓中能夠記1功的善事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你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世界觀,決定你個人的日常行為處事、決定你是否會選擇利益他人。
  • 從《了凡四訓》看命運對人的影響
    《了凡四訓》又名《命自我立》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為教育兒子所作的家訓,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做案例,深入分析,講述命運到底是「天定」,還是「我立」?袁了凡一生博學鑽研,對佛學,天文、術數、水利、軍政、醫藥等頗有研究,「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編」。
  • 《了凡四訓》你看完了嗎?雲谷禪師為什麼只傳「準提咒」給袁了凡?
    《了凡四訓》你看完了嗎?
  • 《了凡四訓》精髓要義:修持立志、改過、積善、謙德方能改變命運
    常言道:「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用於鞭策人通過行善積德和刻苦用功來改變命運。《了凡四訓》兼容儒、道、佛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華文化,作者袁了凡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大量真實生動的事例,來告誡後世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通過行善事、結善緣以改命換運。
  • 為何《了凡四訓》一書,會同時受到佛道儒三家推崇?
    01《紅塵說禪》系列第268篇《了凡四訓》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哪怕沒有讀過但至少也聽過書名,尤其這幾年正流行國學熱,這也是列表中的一本。不過和《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等標準的儒家經典不同,《了凡四訓》的作者袁了凡雖然也是儒生和士大夫出身,但這本書卻涉及到不少「形上學」的出世之法,所以同時受到佛道儒三家的推崇。
  • 我的《了凡四訓》
    接觸《了凡四訓》是從2018年開始的,最開始只是為了排遣心中憤懣,給自己寬心,後來真的看進去之後,才發現自己發現了一個寶藏。書中的諄諄教誨,讓我這個不善於交際、思想幼稚、無人引導,在工作中茫然無措的大齡兒童醍醐灌頂。
  •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
    《了凡四訓》:做「善事」卻沒有增加福報,是怎麼回事?這裡是悅讀國學。很多人學習了凡四訓後,會產生這樣的困擾:明明有些人做了好多的善事,但是並沒有增加福報,這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來說一下這個問題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
  • 最積陰德的六件事,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
    《了凡四訓》上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如果一個人經常做好事不留名,就能積累陰德。佛家常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活一世,積累再多的錢財,也都是身外之物,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與其積累錢財,不如多積陰德,惠及子孫。在佛家看來,這六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不邪淫。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
  • 了凡四訓:了凡四訓精髓
    《了凡四訓》揭示了改造命運的秘訣。全書包含了儒家、佛家、道家三家學說,數百年來影響無數人,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善書」和「東方勵志奇書」。了凡四訓精髓內容何謂從心而改?大抵最上者治心,當下清淨;才動即覺,覺之即無。苟未能然,須明理以遣之;又未能然,須隨事以禁之;以上事而兼行下功,未為失策。執下而昧上,則拙矣。日本經營之聖、一手締造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讀到《了凡四訓》並將其作為人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