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剛舉行的2020年廣州車展上,新能源車再次成為熱點,作為各大車企的重點宣傳對象亮相不少展臺C位,車型更是覆蓋SUV、轎車等不同細分市場,整體呈現出品質定位的發展態勢,終端消費市場對中高端智能純電汽車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
另一邊,本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重點指出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將聚焦高質量、完善體系化的方向,並提出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達到20%的目標。
種種跡象不難看出,小到消費者、大到國家都在對新能源汽車的質量提要求,而其質量的基礎歸根結底是動力電池,所以要求高質量新能源汽車就等同於要求高質量的動力電池。
動力電池的高質量如何達成?我們或許可以在即將於12月2日舉行的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上找找答案。據悉,本次電池日由國內動力電池絕對的新勢力蜂巢能源主辦,邀請了眾多整車廠商、科研專家齊聚一堂探討電池行業安全創新,更有蜂巢多項最新技術成果發布,相傳市場最為關注的無鈷電池、固態電池等都會有新消息,很是值得關注。
(圖片來自蜂巢能源官方微博)
這是一次籌劃已久的崛起
特斯拉憑藉著強大的影響力,在今年9月份的「電池日」吸引了廣泛的關注,雖然沒有推出萬眾矚目的矽納米線技術,但無極耳設計的4680電池、更低價格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也是讓一眾吃瓜群眾飽了眼福。瘋狂的特斯拉之後,誰會成為下一個有實力舉辦電池日的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還是LG?
但率先官宣的是鋰電新貴——蜂巢能源。
年輕的蜂巢能源能「撐起」這場活動嗎?「電池日」會成為一個展現實力的「故事」,還是會成為吐槽的噱頭?
其實,研究一下蜂巢能源的成長史,不難發現,鋰電新勢力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作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後起之秀,蜂巢能源近年來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雖成立於2018年,但其核心項目組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長城汽車內部成立,2016年成立了動力電池事業部。
(圖片來自蜂巢能源官網)
長期布局後現已迎來收穫,2020年10月動力電池裝車排名顯示,蜂巢能源裝車量已經躍升至第9,說明其已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蜂巢能源的快速發展絕非偶然,人才和技術的持續投入,支撐起了蜂巢能源強大的研發能力。近年,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研發人員佔總員工比例超45%,超過寧德時代(2019)的23.28%,比亞迪(2019)的14%。此外,蜂巢能源還在全球布局了七大研究中心,外聘/外籍專家達350人,覆蓋了材料研發、電池研發、測試試製、BMS、模組/PACK的全產業鏈研發,成為蜂巢能源最核心的競爭力。
而近日,蜂巢能源也宣布落子德國薩爾州,計劃投資約20億歐元(約155.5億元人民幣)建立包括電芯模組工廠和模組PACK工廠共兩個工廠。此舉也預示著蜂巢能源的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
強大的技術團隊以及持續的巨額研發投入奠定了蜂巢能源業內領先的技術水平。除已擁有眾多專利外,蜂巢能源還是在國內最早提出了「車規級」的概念動力電池企業,讓動力電池更加符合汽車複雜惡劣的應用場景的需求。高速疊片工藝則是蜂巢的另外一張名片,目前已可以與傳統卷繞設備的生產效率媲美,處於業內絕對領先水平。不僅如此,在特斯拉無鈷傳言滿天飛的時候,蜂巢能源率先推出了無鈷電池產品。
多項技術加持,使得年輕的蜂巢能源有自信舉辦電池日,鋰電新貴們未來可期。
安全創新,或有重大突破?
早在特斯拉舉辦電池日時,關於電池日的傳言滿天飛,同樣,人們對於國內首個電池日的期待,也不亞於特斯拉電池日。底氣十足的蜂巢能源,在電池日究竟有哪些王牌,另一張官宣海報似乎藏有玄機。
11月18日,蜂巢能源官方微博發布海報「沒有安全創新,如何乘蜂遠航」。「安全創新」「乘蜂遠航」直指新能源汽車行業關注的安全主題。
近兩年來,高達20萬新能源汽車頻繁被召回,電池隱患是新能源汽車被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有多種途徑,比如提高電極材料的熱穩定性,採用更為安全的電解液、隔膜進行改善。目前電極材料主要是高鎳體系,熱穩定性會差一些,而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雖然安全性較高但仍存在能量密度較低的缺點。陶瓷塗層隔膜雖然能夠改善安全性,但不能杜絕熱失控。電解液方面,常規鋰離子電池採用有機液態電解液,在熱失控過程中電解液的燃燒和分解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從而加劇電池的熱失控。所以提高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從電解液的革新入手。而固態電解質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能夠顯著提升電池的安全性,特別是近年來開發的原位聚合技術,加速了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固態電池也是特斯拉、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們的終極戰場。目前到2021年,為固態電池市場孕育期,各方均未投放產品,但均已著手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
嗅覺敏銳的蜂巢能源自然也不錯過彎道超車的機會,固態電池是其重點布局的下一代技術。雖然蜂巢能源官方並未對外公示其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布局,但在5月27日,有投資者向長城汽車提問是否有研發固態電池。長城汽車官方表示,關聯公司蜂巢能源在固態電池領域有所布局。種種跡象表明,蜂巢能源已經開始押寶固態電池。但是全固態電池的應用,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實現,蜂巢能源也無法一步跨過固態電池的進化,這樣看來,到底會推出什麼,只能等電池日當天揭曉了!
無鈷電池,不再是紙上談兵?
熟悉蜂巢的朋友對於蜂巢的無鈷電池都應該非常熟悉,雖說「無鈷」的概念最早是特斯拉提出的,但是卻是蜂巢最早實現了「無鈷」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早在2019年7月,蜂巢能源就發布了「全球首款NMx無鈷電池」。今年的5月18日又推出了115Ah和226Ah兩款「無鈷」電池。9月份,蜂巢能源又在北京車展上發布無鈷電池家譜,採用無鈷電池的E&H兩大平臺可實現A00-D級車型全場景應用,可覆蓋300至800+公裡車型,進一步落實無鈷電池產品。
鈷元素對於三元正極材料的循環壽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無鈷電池的概念提出多年,但是產業化幾無進展。蜂巢能源此前雖多次發布無鈷產品,但也未能成真。此次電池日,官宣海報中的「無鈷蜂登」是否意味著,無鈷電池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將迎來收穫季?
固態電池的可能性、無鈷電池走出PPT,再加上蜂巢能源早已聞名行業的高速疊片技術,首次提出「車規級」的概念,動作頻頻的背後正在印證蜂巢能源有魄力舉辦這國內首個電池日,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博人眼球,而是真正的做足了功課,有備而來。這家年輕但又老道的企業,將如果演繹這場備受矚目的電池裡,一切留在12月2日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