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個電池日有備而來,蜂巢能源是認真的嗎?

2021-01-19 高工鋰電

在前不久剛舉行的2020年廣州車展上,新能源車再次成為熱點,作為各大車企的重點宣傳對象亮相不少展臺C位,車型更是覆蓋SUV、轎車等不同細分市場,整體呈現出品質定位的發展態勢,終端消費市場對中高端智能純電汽車的需求正在不斷擴大。

另一邊,本月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重點指出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將聚焦高質量、完善體系化的方向,並提出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佔比達到20%的目標。

種種跡象不難看出,小到消費者、大到國家都在對新能源汽車的質量提要求,而其質量的基礎歸根結底是動力電池,所以要求高質量新能源汽車就等同於要求高質量的動力電池。

動力電池的高質量如何達成?我們或許可以在即將於12月2日舉行的國內首個電池日活動上找找答案。據悉,本次電池日由國內動力電池絕對的新勢力蜂巢能源主辦,邀請了眾多整車廠商、科研專家齊聚一堂探討電池行業安全創新,更有蜂巢多項最新技術成果發布,相傳市場最為關注的無鈷電池、固態電池等都會有新消息,很是值得關注。

(圖片來自蜂巢能源官方微博)

這是一次籌劃已久的崛起

特斯拉憑藉著強大的影響力,在今年9月份的「電池日」吸引了廣泛的關注,雖然沒有推出萬眾矚目的矽納米線技術,但無極耳設計的4680電池、更低價格的全自動駕駛汽車也是讓一眾吃瓜群眾飽了眼福。瘋狂的特斯拉之後,誰會成為下一個有實力舉辦電池日的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還是LG?

但率先官宣的是鋰電新貴——蜂巢能源。

年輕的蜂巢能源能「撐起」這場活動嗎?「電池日」會成為一個展現實力的「故事」,還是會成為吐槽的噱頭?

其實,研究一下蜂巢能源的成長史,不難發現,鋰電新勢力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作為國內新能源產業的後起之秀,蜂巢能源近年來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雖成立於2018年,但其核心項目組早在2012年就已經在長城汽車內部成立,2016年成立了動力電池事業部。

(圖片來自蜂巢能源官網)

長期布局後現已迎來收穫,2020年10月動力電池裝車排名顯示,蜂巢能源裝車量已經躍升至第9,說明其已在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蜂巢能源的快速發展絕非偶然,人才和技術的持續投入,支撐起了蜂巢能源強大的研發能力。近年,研發投入超過30億元,研發人員佔總員工比例超45%,超過寧德時代(2019)的23.28%,比亞迪(2019)的14%。此外,蜂巢能源還在全球布局了七大研究中心,外聘/外籍專家達350人,覆蓋了材料研發、電池研發、測試試製、BMS、模組/PACK的全產業鏈研發,成為蜂巢能源最核心的競爭力。

而近日,蜂巢能源也宣布落子德國薩爾州,計劃投資約20億歐元(約155.5億元人民幣)建立包括電芯模組工廠和模組PACK工廠共兩個工廠。此舉也預示著蜂巢能源的國際化進程已經開始。

強大的技術團隊以及持續的巨額研發投入奠定了蜂巢能源業內領先的技術水平。除已擁有眾多專利外,蜂巢能源還是在國內最早提出了「車規級」的概念動力電池企業,讓動力電池更加符合汽車複雜惡劣的應用場景的需求。高速疊片工藝則是蜂巢的另外一張名片,目前已可以與傳統卷繞設備的生產效率媲美,處於業內絕對領先水平。不僅如此,在特斯拉無鈷傳言滿天飛的時候,蜂巢能源率先推出了無鈷電池產品。

多項技術加持,使得年輕的蜂巢能源有自信舉辦電池日,鋰電新貴們未來可期。

安全創新,或有重大突破?

早在特斯拉舉辦電池日時,關於電池日的傳言滿天飛,同樣,人們對於國內首個電池日的期待,也不亞於特斯拉電池日。底氣十足的蜂巢能源,在電池日究竟有哪些王牌,另一張官宣海報似乎藏有玄機。

11月18日,蜂巢能源官方微博發布海報「沒有安全創新,如何乘蜂遠航」。「安全創新」「乘蜂遠航」直指新能源汽車行業關注的安全主題。

近兩年來,高達20萬新能源汽車頻繁被召回,電池隱患是新能源汽車被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有多種途徑,比如提高電極材料的熱穩定性,採用更為安全的電解液、隔膜進行改善。目前電極材料主要是高鎳體系,熱穩定性會差一些,而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雖然安全性較高但仍存在能量密度較低的缺點。陶瓷塗層隔膜雖然能夠改善安全性,但不能杜絕熱失控。電解液方面,常規鋰離子電池採用有機液態電解液,在熱失控過程中電解液的燃燒和分解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從而加劇電池的熱失控。所以提高鋰離子電池安全性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從電解液的革新入手。而固態電解質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能夠顯著提升電池的安全性,特別是近年來開發的原位聚合技術,加速了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

固態電池也是特斯拉、比亞迪與寧德時代們的終極戰場。目前到2021年,為固態電池市場孕育期,各方均未投放產品,但均已著手進行相關產品的研發。

嗅覺敏銳的蜂巢能源自然也不錯過彎道超車的機會,固態電池是其重點布局的下一代技術。雖然蜂巢能源官方並未對外公示其在固態電池方面的布局,但在5月27日,有投資者向長城汽車提問是否有研發固態電池。長城汽車官方表示,關聯公司蜂巢能源在固態電池領域有所布局。種種跡象表明,蜂巢能源已經開始押寶固態電池。但是全固態電池的應用,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實現,蜂巢能源也無法一步跨過固態電池的進化,這樣看來,到底會推出什麼,只能等電池日當天揭曉了!

無鈷電池,不再是紙上談兵?

熟悉蜂巢的朋友對於蜂巢的無鈷電池都應該非常熟悉,雖說「無鈷」的概念最早是特斯拉提出的,但是卻是蜂巢最早實現了「無鈷」材料的開發和應用。早在2019年7月,蜂巢能源就發布了「全球首款NMx無鈷電池」。今年的5月18日又推出了115Ah和226Ah兩款「無鈷」電池。9月份,蜂巢能源又在北京車展上發布無鈷電池家譜,採用無鈷電池的E&H兩大平臺可實現A00-D級車型全場景應用,可覆蓋300至800+公裡車型,進一步落實無鈷電池產品。

鈷元素對於三元正極材料的循環壽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雖然無鈷電池的概念提出多年,但是產業化幾無進展。蜂巢能源此前雖多次發布無鈷產品,但也未能成真。此次電池日,官宣海報中的「無鈷蜂登」是否意味著,無鈷電池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將迎來收穫季?

固態電池的可能性、無鈷電池走出PPT,再加上蜂巢能源早已聞名行業的高速疊片技術,首次提出「車規級」的概念,動作頻頻的背後正在印證蜂巢能源有魄力舉辦這國內首個電池日,不是臨時起意,也不是博人眼球,而是真正的做足了功課,有備而來。這家年輕但又老道的企業,將如果演繹這場備受矚目的電池裡,一切留在12月2日揭曉。

相關焦點

  • 蜂巢能源「電池日」 對比特斯拉可以打幾分?
    想知道全球第一批「無鈷電池」長什麼樣?內部材料、設計如何?性能與目前的主流三元、鐵鋰相比如何?那麼現在您可以預定了,並且有望在明年年中收到貨。12月2日,在國內首個「電池日」上,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表示,「蜂巢能源無鈷電池,今日起接受全球預定」。
  • 解讀蜂巢能源電池日:聚焦安全與成本
    [愛卡汽車 新能源頻道 原創]  聊起國內的汽車動力電池廠商,您能說出幾個名字?寧德時代、比亞迪,或許還有蜂巢能源,剩下的恐怕就沒什麼知名度了。在這三家廠商中,寧德時代裝機量最大,比亞迪資格最老,而蜂巢能源剛剛成立不到3年,在今年9月剛剛進入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為何這樣一個體量不大的後輩能夠與行業龍頭相提並論?
  • 蜂巢能源舉辦電池日大有搶「正宮」之名
    10月份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8月份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名根據蜂能源發布的10月份最好成績,蜂巢能源10月份的裝車量已經進入前十,為什麼說最好成績呢?因為在8月份蜂巢能源裝機量還排在第19位。能夠進入前十,當然少不了歐拉拉動的內需。
  • 怎麼虐都不會炸的無鈷電池,蜂巢能源為何能領先特斯拉一步量產?
    特別是在汽車電池起火事件之後,人們也越來越意識到電池安全的重要性。目前,為了響應汽車製造商在成本和質量上更高的要求,各大電池供應商也在不斷更新電池製作技術。之前寧德時代、LG化學以及比亞迪等新能源電池巨頭紛紛發布了新型電池,圍繞安全、成本與質量進行新一輪的較量。而近期,又有一家企業進入了新能源電池市場,它帶來的產品是與當前產品完全不同的類型。
  • 蜂巢能源正式進軍歐洲腹地,參與動力電池全球市場布局
    德國聯邦經濟與能源部(BMWi)部長Peter Altmaier與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分別遠程發布視頻致辭祝賀雙方達成合作。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表示,歐洲項目的籤約落地,也正式開啟了蜂巢能源國際化新時代。儘管蜂巢能源作為動力電池新勢力,但無論是其動力電池裝機量,還是在國際化進程中,發展都異常迅速。
  • 布局下一代電池 蜂巢能源全球鋰電創新中心啟用
    2020年7月6日,蜂巢能源全球鋰電創新中心一期啟用儀式在江蘇無錫錫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其首條中試線正式啟用。該條中試線佔地23畝,設備總投資1億元,廠房建設投資1.5億元,嚴格按照車規級製造標準建設,中試能力0.15GWh/年。從入場施工到啟用僅用了10個月。
  • 蜂巢能源常州工廠一期投產,車規級AI動力電池工廠來了
    國內車市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速雖然放緩,但仍是頗具潛力的增量市場。加速新能源領域轉型步伐,成為多數車企戰略布局的重點。同時,傳統車企分拆新能源汽車板塊或動力電池業務,支持其獨立運營,做大做強的趨勢日益凸顯。根據蜂巢能源總經理楊紅新的介紹,蜂巢能源常州工廠總投資80億元,產值超130億元,規劃產能18GWh,共分三期建設。
  • 續航達到880km 蜂巢能源推出薄片式無鈷電池
    電車匯消息:5月18日,蜂巢能源舉行了《無鈷·芯未來》線上發布會,發布會上推出了一款更加重磅的產品——薄片式無鈷電池,續航能夠達到880km。蜂巢的技術路線特性,無鈷、安全和880公裡長續航蜂巢能源基於材料體系的前瞻性研發,在全球首先發布了基於無鈷材料的電芯產品,這種NMX的無鈷材料,這種方案具有高循環壽命、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核心優勢。蜂巢能源科技公司在5月18日的《無鈷·芯未來》線上發布會上亮相了兩款無鈷電池。
  • 蜂巢研發四元電池,顛覆式創新理論
    但是長城給蜂巢的,只是訂單嗎?為什麼長城孵化了蜂巢,上汽、吉利沒有? 放棄卷繞,敢用疊片;直衝高鎳,首發無鈷……初生的蜂巢能源,在技術和產品路線上,聚焦別的動力電池企業不敢做、還沒有做的品類——你能看到長城汽車遵循「定位戰略」的成功經驗,又能看到創業公司試圖以弱勝強的顛覆式創新策略。
  • 蜂巢能源的「冷蜂」有什麼特點?
    12月2日,在蜂巢能源舉行的「電池日」活動上,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現場發布了凝結了蜂巢能源多年心血的——「冷蜂」技術,旨在為電動汽車的心臟——動力電池提供多重、系統化的安全保障。那麼,什麼是「冷蜂」?蜂巢能源的「冷蜂」有什麼特點?「冷蜂」是動力電池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
  • 日本東京都欲在2030年前停售傳統燃油型新車*蜂巢能源宣布無鈷電池...
    原標題:【12.9鋰電快訊】日本東京都欲在2030年前停售傳統燃油型新車*蜂巢能源宣布無鈷電池接受預訂   【國產
  • 蜂巢能源楊紅新:疊片無鈷電池明年6月裝車
    導讀:蜂巢能源總裁楊紅新認為,疊片無鈷電池將成為基礎性的未來趨勢。 今年5月,由長城汽車剝離而獨立發展僅兩年的動力電池公司蜂巢能源首發兩款疊片NMx無鈷電池,最早將在2021年6月份推向市場。這種疊片無鈷電池支持單次充電可續航880公裡,安全通過150°C熱箱實驗,循環壽命2500次,使用周期超過15年120萬公裡。
  • ...動力電池企業上演技術戰|鋰電|特斯拉|比亞迪|能源_網易汽車
    今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0.6GWh,同比上升68.8%,環比上升80.9%。從11月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排名來看,寧德時代、比亞迪和LG化學分別位列前三,三家企業裝車量在總裝車量中的佔比為71.7%。其中,寧德時代佔比為48.9%。而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佔比高達92%。從中可以看出,動力電池市場集中度較高。
  • 蜂巢能源BMS開發實力順利通過Automotive SPICE 三級認證
    近日,蜂巢能源順利拿下Automotive SPICE的三級過程能力認證,這是自2019年10月在BMS開發領域一次性完成20個標準過程域,順利通過Automotive SPICE的二級過程能力認證之後又向前邁出的一大步,標誌著公司在BMS開發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 蜂巢能源獲得ISO26262:2018-ASILD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
    6月3日,蜂巢能源正式獲得國際權威安全認證機構美國EXIDA頒發的電池管理系統(BMS)領域遵照ISO26262國際標準2018版ASILD等級的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雲授證儀式6月3日,蜂巢能源正式獲得國際權威安全認證機構美國EXIDA頒發的電池管理系統(BMS)領域遵照ISO26262國際標準2018版ASILD等級的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
  • 蜂巢能源獲頒ISO26262:2018-ASILD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
    6月3日,蜂巢能源正式獲得電池管理系統(BMS)領域遵照ISO26262國際標準2018版ASILD等級的功能安全流程體系證書,該證書由國際權威安全認證機構美國EXIDA頒發。這標誌著蜂巢能源已建立起完善的、符合汽車安全完整性最高等級ASILD級別要求的功能安全體系,已具備設計開發符合國際功能安全標準產品的能力,是蜂巢能源致力於電池安全關鍵技術的重要裡程碑,為公司在實現產品的功能安全、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方面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 專訪蜂巢能源總裁:推動產業鏈歐洲本地化,履行社會責任
    【歐洲時報記者關夢覺報導】德國當地時間11月17日,中國汽車動力電池企業蜂巢能源(SVOLT)與德國薩爾州聯合宣布,蜂巢能源將在該州投資20億歐元,建設兩家汽車電池工廠。這既是薩爾州近30年迎來最大型的一次公司入駐,也意味著中德兩國汽車產業合作的進一步加深。
  • 動力電池「白名單」取消,電池企業加速進入全球混戰
    先是7月9日,蜂巢能源全球首發全球首發四元及無鈷材料電池,並公布一系列技術路線,而寧德時代也繼續擴大自己的朋友圈,他們於7月17日宣布與全球最大車企之一豐田達成合作。而就在今天(7月19日),比亞迪同樣宣布與豐田進行電池乃至整車的合作。 除了擔任電池供應商的角色,國內的動力電池企業們,也在試圖構建自己在新能源車領域的全球話語權。
  • 楊洪波會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紅新
    原標題:楊洪波會見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紅新   11月18日,省政府副省長楊洪波在成都會見來川出席2020中外知名
  •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圍剿安全「灰犀牛」
    這不僅讓多家車企背後的韓系電池企業陷入輿論漩渦,同時也在世界範圍內將電動汽車安全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在國內,電動汽車安全問題同樣此起彼伏,多家自主品牌車企和新勢力車企的安全事故在2020年接連發生,背後的元兇同樣指向動力電池,受此影響,一家國內電池企業甚至直接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