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蛇的成語

2021-02-16 小學生數學奧數

 蛇灰蚓線:

  比喻有相應的線索可循

  蛇毛馬角:

  蛇生毛,馬出角,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因以指有名無實者

  蛇盤鬼附:

  比喻相互勾結

  蛇蟠蚓結:

  比喻互相勾結

  蛇雀之報:

  指大蛇銜明珠、黃雀銜白環報恩的故事。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以藥封之,蛇乃能行,歲餘,蛇銜明珠以報之,謂之隋侯珠、明月珠。見《淮南子·覽冥訓》漢高誘注、晉幹寶《搜神記》卷二十。楊寶幼時見一黃雀為鴟梟所搏,墜於樹下,為螻蟻所困,寶救之養百餘日飛去,其夜有黃衣童子以白環四枚相報,並雲當使其子孫潔白,位登三事,有如此環。見《後漢書·楊震傳》李賢注引《續齊諧記》。後以「蛇雀之報」為報恩的典故

  蛇入鼠出:

  比喻行動隱秘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惡或各種歪人

  蛇食鯨吞:

  比喻強者併吞弱者

  蛇螫斷腕:

  喻小害能壞大事

  蛇頭蠍尾:

  指蛇蠍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蠍螫毒在尾刺,故稱。亦泛指毒害人的東西

  蛇心佛口:

  蛇蠍心,菩薩嘴。形容內心惡毒,口頭仁慈,心口不一

  蛇行鱗潛:

  比喻行動極為謹慎隱蔽

  蛇行鼠步:

  形容膽小謹慎

  蛇影杯弓:

  把酒杯中的弓影當成了蛇。漢應劭《風俗通·怪神》記杜宣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後胸腹作痛,多方醫治不愈;後知為壁上所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病即愈。《晉書·樂廣傳》也有類似的記述。後用「蛇影杯弓」形容因疑慮而引起恐懼

  杯弓蛇影:

  漢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載:杜宣夏至日赴飲,見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飲。酒後胸腹痛切,多方醫治不愈。後得知壁上赤弩照於杯中,影如蛇,病即愈。《晉書·樂廣傳》等亦有類似記述。後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杯弓蛇影:

  漢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腹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問其變故,雲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後遂以「杯弓蛇影」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杯弓蛇影:

  漢應劭《風俗通·怪神·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予之祖父郴為汲令,以夏至日請見主簿杜宣,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照於杯中,其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腹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攻治萬端,不為愈。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問其變故,雲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聽事,思惟良久,顧見懸弩,必是也。則使門下史將鈴下侍徐扶輦載宣於故處設酒,杯中故復有蛇,因謂宣:『此壁上弩影耳,非有他怪。』宣意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後遂以「杯弓蛇影」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杯蛇鬼車:

  指因疑慮、驚懼導致幻覺中產生的怪物。杯蛇,「杯弓蛇影」之省;鬼車,傳說中的九頭鳥

  封豕長蛇:

  亦作「封豨脩蛇」。大豬與長蛇。喻貪暴者

  筆底龍蛇:

  猶言筆走龍蛇

  筆走龍蛇:

  喻文筆縱放,揮灑自如

  壁間蛇影:

  據漢應劭《風俗通·怪神》所記:杜宣飲酒,見杯中似有蛇,酒後胸腹作痛,多方醫治不愈;後知為壁上所懸赤弩照於杯,形如蛇,病即愈。《晉書·樂廣傳》也有類似記述。後因以「壁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驚擾

  撥草尋蛇:

  ①比喻執意尋找。②比喻招惹惡人自找麻煩

  草蛇灰線:

  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

  蟬蛻蛇解:

  ①如蟬脫殼,如龍蛇換皮。比喻解脫而進入更高境界。②後世道教多以指羽化成仙

  長虺成蛇:

  喻養奸遺患

  長蛇封豕:

  長蛇和大豬。比喻貪暴者

  春蚓秋蛇:

  喻書法拙劣,婉曲無狀。語出《晉書·王羲之傳論》:「扞蕭子云呴僅得成書,無丈夫之氣,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

  打草驚蛇:

  喻懲彼戒此。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也驚。』為好事者口實焉。」《裡語證實·打草驚蛇》引《續常談》作「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注云:「言汝訴主簿貪賄如打草,則我為蛇之被驚知戒矣。」後用以喻作事洩密而驚動對方

  打蛇打七寸:

  比喻做事把握住關鍵,才易於制勝

  鬥折蛇行:

  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毒蛇猛獸:

  ①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②比喻貪暴者

  膝語蛇行:

  跪著說話,伏地而行。極言其畏服

  佛口蛇心:

  比喻嘴甜心毒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比喻面臨危急,當棄小以全大。語本《史記·田儋列傳》:「蝮螫手則斬手,螫足則斬足。何者?為害於身也。」

  駭龍走蛇:

  龍蛇被掠走。形容聲勢浩大

  虎頭蛇尾:

  比喻做事起初聲勢浩大,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畫蛇添足:

  ①《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後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餘的事,反而有害無益。②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驚蛇入草:

  形容書法活潑有力

  鯨吞蛇噬:

  像鯨魚和蛇一樣吞食。比喻侵吞兼併

  強龍不壓地頭蛇:

  比喻雖為強大者,但也壓不住盤據在當地的勢力

  龍鬼蛇神:

  喻奇詭怪僻

  龍屈蛇伸:

  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

  龍蛇飛動:

  形容書法筆勢遒勁生動

  龍蛇混雜:

  喻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

  龍頭蛇尾:

  比喻首盛尾衰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虛幻怪誕。亦喻指虛幻怪誕的作品。②比喻歪門邪道之流

  人心不足蛇吞象:

  比喻人的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樣

  豕分蛇斷:

  比喻支離破碎

  歲在龍蛇:

  《後漢書·鄭玄傳》:「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在辰,來年歲在巳。』既寤,以讖合之,知當命終,有頃寢疾。」李賢註:「北齊劉晝《高才不遇傳》論玄曰『辰為龍,巳為蛇,歲至龍蛇。賢人嗟,玄以讖合之』,蓋謂此也。」歲,歲星;龍,指辰;蛇,指巳。後謂命數當終為「歲在龍蛇」

  為蛇畫足:

  《戰國策·齊策二》:「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後以「為蛇畫足」比喻做事節外生枝,不但無益,反而害事

  握蛇騎虎:

  北魏高祖崩於行宮,彭城王元勰等為防不測,密不訃聞,詔徵世宗會駕。靈柩至魯陽,乃發喪行服。時鹹陽王禧疑勰有異謀,停在魯陽郡外,久之乃入。謂勰曰:「汝非但辛勤,亦危險至極。」元勰恨之,曰:「兄識高年長,故知有夷險;彥和(元勰的字)握蛇騎虎,不覺艱難。」見《魏書·彭城王勰傳》。後以「握蛇騎虎」喻身處險境

  梟蛇鬼怪:

  比喻醜惡之徒

  虛與委蛇:

  語出《莊子·應帝王》

 

更多學習素材都在南昌憶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 | 十二生肖之巳蛇,關於蛇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包括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生肖作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號,古往今來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文學藝術作品。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十二生肖中有關蛇的成語吧!
  • 腦筋急轉彎:有很多舌頭的蛇,打一成語,絞盡腦汁也沒猜出來!
    今天的問題是腦筋急轉彎:有很多舌頭的蛇,打一成語,絞盡腦汁也沒猜出來!腦筋急轉彎答題開始(答對一題10分,滿分100,看看你最後能得多少分!)腦筋急轉彎問題1:有七個環,環環相扣成一直線狀,七環只可破壞其中一個。
  • 關於數字成語,我們知多少
    在生活中,為了使我們的交談或寫作作品更加形象、言簡意賅,更深入的表達我們的意思,經常會用到成語,這些通俗易懂的詞語包含著豐富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化、風俗、常識、典故知識,體現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數字是語言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而且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數字成語更加體現了數字和成語這種結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現舉例幾種劃分類型:1、表示「多」的意思:接二連三、三番五次、三令五申、九死一生、百鍊成鋼、百孔千瘡、千方百計、千夫所指、千頭萬緒、萬變不離其宗、億萬斯年、千軍萬馬、千載難逢、萬紫千紅、萬水千山等。
  • 瘋狂猜成語之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雞犬不寧的成語故事 2013-08-23 12:12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中國酒文化你知多少,關於酒的成語典故你了解嗎
    耳杯「耳杯」 現今很少見到了,但它在我國悠久的酒歷史文化中則佔有重要的地位。觥還有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觥籌交錯」,宋代歐陽修《醉翁亭記》記載:「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譁者,眾賓歡也」。
  • 英語詞彙:蛇年一起來說「蛇」
    蛇與龍一樣,都屬於十二生肖。幼時,聽老人講「屬蛇」就是「屬小龍」。龍代表剛猛,蛇象徵柔韌,一個剛,一個柔。中國人講究剛柔並濟,以柔克剛。蛇是現實世界的生靈,而龍是模擬身體細長的蛇而想像出來的神話動物。英語表示「蛇」的詞有snake(蛇)、serpent(巨蛇)、viper(蝰蛇)、 cobra(眼鏡蛇)等,例如:   1.
  • 成語故事|第四課:《畫蛇添足》
    思維探索:畫蛇添足,漢語成語。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原意為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後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畫蛇添足的寓意是:比喻有的人自作聰明,常做多餘的事,反而把事情辦糟了。
  • 關於冬天的成語大全
    我們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冬天的成語大全,大家一起來學習吧!關於冬天的成語大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凍手凍腳:形容天氣寒冷。
  • 詩詞/七絕.關於成語入詩的思考
    詩詞/七絕.關於成語入詩的思考作者/肖連成(筆名,笑雨)善從妙化自翻新,直取入詩詞彙貧。簡釋:經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詩友直接用成語入詩,這種現象是不是可取呢?大家都知道,成語是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固定短語,來自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也有很多成語是從詩詞中衍生而來的,比如「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衍生的成語是「曲徑通幽」;還如「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關於雪的成語諺語古詩
    關於雪的成語諺語古詩 2020年末的一場大雪
  • 疫情期間不出門:在家陪孩子讀一讀,關於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建議...
    下面這些,關於十二生肖的四字成語,很多可能我們家長都不一定全部知道,現在可以替孩子存下來,利用這段不外出的時間,每天和孩子一起讀一讀,也可以把它當做小遊戲來和家人一起玩
  • 釣友分享:關於蛇信鐵板的操作手法
    小餘酷愛使用蛇信,把蛇信鐵板的零啟動功能使用得出神入化,爐火純青,出釣必用蛇信,用蛇信必爆護,小餘說這是他對蛇信的信任, 下面就看下小餘的心得吧
  • 關於天氣的成語,你知道多少個?
    圖:越南寧平省屏東鑑於此,我想與大家一起學習關於描寫天氣的越南語成語。春光明媚cảnh xuân tươi đẹp成語解析:cảnh( 景色 );xuân( 春天 );tươi đẹp (美好)成語意思:春天景物鮮明可愛 cảnh vật trong mùa xuân rất tươi đẹp春暖花開xuân về hoa nở成語解析:xuân ( 春天 ) ;
  • 關於古代「高考」的那些成語,你需要知道!
    今天為大家來聊一聊,關於古代高考的那些成語,這些成語可以讓考生們,對中國古代自從有科舉考試以來考生們的喜怒哀樂有一個了解,也可以讓考生們,從前輩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第一個成語:十年寒窗這句話可謂是寫出來古代考生的真實寫照,現在不止十年了,要十二年,才可以參加高考,十二的努力,十二年的汗水,在今年就要得到回報了,有句話說,不管你努力不努力,結果不會陪你演戲。
  • 成語故事|虛與委蛇
    古典文學與詩詞獨具一格的古典文學公眾號|古典文學|詩詞|古文|國學|【成語
  • 看圖猜成語:一隻雞與一隻狗在雲彩上,大家能猜出是什麼成語嗎?
    看圖猜成語:一隻雞與一隻狗在雲彩上,大家能猜出是什麼成語嗎?各位小朋友與家長們大家好,辣媽又來給大家出題了,看圖猜成語是很多小夥伴們非常喜愛的學習方式哦,既能開動腦筋,又能從中找到快樂,而且小朋友們利用這種方式學成語的話,也能記得更清楚哦,家長們也可以跟小朋友們一起學習呢。
  • 蛇最怕什麼聲音?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蛇怕什麼聲音?要想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下,第一個就是蛇的聽覺系統,第二個就是蛇的天敵。在自然界中,蛇並不是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體型龐大的蟒和蚺除外),它們大都是有天敵的,因此,從理論上將,蛇最怕的應該是天敵的聲音。下面我們拆分開來分析一下。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貪得無厭成語出處:《山海經·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 生肖與圖騰——蛇
    在遠古時代,中華地域普遍信奉蛇圖騰。數千年各民族的遷徙和文化的融合,從而使蛇圖騰越傳越廣,許多少數民族,如臺灣高山族、海南黎族等仍保留蛇圖騰的遺蹟或習俗。生肖蛇剪紙 神格象徵:蛇多以負面形象出現。「人心不足蛇吞象」形容蛇的貪婪;《農夫和蛇》寫出蛇的狡猾和冷血;狠毒之人被形容為「蛇蠍心腸」。
  • 這三個成語經常被人誤解:七月流火 望洋興嘆 虛與委蛇
    一、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經常有人拿來描寫天氣炎熱,看上去似乎很合情合理。公曆7月份嘛,正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天上像下了火一樣,「流火」比喻很形象啊!可是這是完全錯誤的!成語中的「七月」是指農曆七月,差不多是公曆的8月,那時天氣已開始轉涼;「流火」也不是比喻天熱得像下了火一樣,而是指天上的一個顆星,名叫大火星(即心宿)。夏曆五月,火星在中天,七月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所以「流火」是指大火星位置的移動。因此「七月流火」說的不是天氣炎熱,相反,是借指農曆七月暑熱漸退而秋天將至。所以別再望文生義,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