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更加值得期待旅遊的地方,江西贛州

2020-12-23 孤島的鯨blue

這裡有「江南第一石窟」、佛學神龕——通天巖

通天巖是一處丹霞地貌風景區。丹霞地質景觀發育在中生代到老第三紀的陸相紅色巖系中,這些紅色巖系的巖石為鐵鈣質混合膠結,膠結程度不均,且具有砂巖、礫巖、頁巖交互成層的特點。巖層產狀多呈水平狀或近似水平,節理髮育,在差異風化、重力崩塌、侵蝕、溶蝕等縱使作用下,形成了城堡狀、寶塔狀、針狀、柱狀、方山狀、棒槌狀、蘑茹狀或峰林狀地質景觀,即丹霞地質景觀。通天巖景區,西巖寺、忘歸巖遠景、觀心巖大洞、財神廟、通天巖的丹霞地貌具有「狀若瓜瓠,石峰屏列,巖深谷邃,竅可通天」的特徵,它的形成距今已有1億年,經過多次造山運動,形成了通天巖如今頂圈、身陡、麓緩的丹霞特徵,並發育成丹崖赤壁、丹霞穿洞、丹霞巖溶地貌等景觀。

通天巖石窟開鑿於唐朝,興盛於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石窟」。觀心巖、忘歸巖、龍虎巖、通天巖、翠微巖五大巖洞文化底蘊豐厚、歷史遺蹟豐富,蘇東坡、陽孝本、王陽明、蔣經國等歷史名人也曾在此留下了眾多遺蹟。 景區內有新石刻區、情苑、龍鳳園、十二生肖園、人生薈萃園和水上遊樂園六大功能區,9.99米高的漢白玉滴水觀音把甘露灑向人間,23.66米長的丹崖臥佛在通天巖湖畔接受信徒的朝拜,西巖寺的藥師佛為眾生防病消災,千佛洞新石龕造像栩栩如生,財神廟為人們福、祿、壽、禧提供機緣,情苑內綠草茵茵是人們休閒尋趣的好地方。

中國唯一千年後仍在使用的古代下水道系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壽溝

福壽溝的創設應早於北宋熙寧年間。按嘉靖《贛州府志·卷五·創設》的記載,"宋熙寧中,知州劉彝謀置水窗",則北宋熙寧時,福壽溝已經存在。後經歷代修浚更新。最近一次大修在1953-1963年,為期十年。此次修繕使用了數以萬計的,印有銘文的宋-清代歷朝贛州城牆磚。

按《贛州府志》記載,明代天啟年間由於民房佔據溝道,"水道浸失其故,每歲大雨時,城東北一帶街衢蕩溢,廬舍且渚為沼,以水無所洩故也。"說明在福壽溝建成幾百年後,由於排水系統遭建築破壞的緣故,贛州也曾出現內澇。直到清朝同治八年(1869年),在地方官魏瀛的推動下,贛州官民合力修復福壽溝,內澇問題才被重新解決。

福壽溝與贛州城牆結合,形成有效的古城防洪排澇系統,是中華幾千年城市文明的成功典範,此類歷史遺存極為罕見。福壽溝歷代更新演變,留下豐富的實物遺存和歷史信息,是宋城贛州千年歷史的活見證,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珍貴實證資料。

是贛州古城地下的大規模古代磚石排水管溝系統。福壽溝利用地勢高差,連通城內坑塘水系蓄洪,通往城牆處的水窗;以單向水窗阻擋贛江洪水,並在洪水消退時向贛江排澇。

福壽溝根據街道布局和地形特點,採取分區排水的原則,建成了兩個排水幹道系統,因為兩條溝的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故名"福壽溝"。雖經歷了900多年的風雨,至今仍完好暢通,並繼續作為贛州居民日常排放汙水的主要通道。

有現存全國最長、最完整,被譽為「宋城博物館」的宋代古城牆

江西贛州不僅因山水秀麗而聞名於世,更由於這座古老城市因完好保存了自宋代沿襲至今的三千多米的古城牆而聞名遐邇。贛州宋城牆全長3664米,以其高低逶迤之勢與秀麗江水形成美妙反差。清晨漫步在古樸蜿蜒的城牆上,只見城外一江清流,遠處山間田舍煙雲飄渺,近處街坊鱗次櫛比,讓人感到猶如置身於一幅美麗的《清明上河圖》之中。

請點擊輸入圖片

贛州古城牆,始建於漢代,距今有二千年的歷史,後來經過南宋、元、明、清、民國,歷時900多年的不斷修繕、加固,使贛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長約13華裡,高大雄偉的城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現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建於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牆,也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北宋磚牆之一。城牆平均高7米,從東門至西門長3.6公裡,垛牆、炮城、馬面、城門都保存完好。

中國有四大古城牆:西安古城牆,洪武三年始建。平遙古城牆,洪武三年;荊州古城牆,順治三年;興城古城牆,乾隆四十六年。它們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1月,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贛州,將四大古城牆改寫為五大古城牆,而1996年11月20日,贛州古城牆又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因為它是宋城牆,國內孤品。

有沿用了近900年歷史、由100條木舟用鐵索連環而成的古代水上交通要道——古浮橋

戰火硝煙。新橋變舊、舊橋換新、修修補補、歷盡滄桑,似一位不屈不撓的老人,昂首屹立在章江邊,並與市內的古樸逶迤的古城牆、壯觀秀美的八境臺、雄偉沉重的湧金門一道伴隨著贛江的濤聲,造福贛州人民,成為連接城鄉的紐帶,成為贛州市一道特有的風景線,被譽為贛州的一絕。

贛州古浮橋,學名叫惠民橋,又稱東津橋、東河浮橋。浮橋長約400米,由100

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於宋乾道年間(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由知軍洪邁所建,連接章江的兩端,每天定時開啟,以便來往商船通行。

江西贛州城區三面環水,因為河面較寬,河兩岸往來主要靠渡船。宋代贛州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方便與外面的溝通,於是就在章、貢兩河上先後建造鋪就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以溝通城鄉。建國以後,西河、南河浮橋因修建了公路大橋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現代公路橋梁所代替,只有這座建春門浮橋,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了下來,並至今還在為贛州市民服務。東河浮橋就成了現今贛州市的"國寶"級文物。

贛州古浮橋,學名叫惠民橋,又稱東津橋、東河浮橋、建春門浮橋。浮橋長約400米,連接貢江的兩端,由100多隻小舟板並束之以纜繩相連而成,始建於宋乾道年間(1163--1173)、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整座浮橋分為33組,用纜繩把它們連接起來,然後用鋼纜、鐵錨固定在江面之上。贛江水運繁忙的時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開啟一次,讓船隻通過。#江西贛的漂亮#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原中央蘇區所在地、萬裡長徵的起點城市,也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濃厚。文天祥、周敦頤、海瑞、王守仁、辛棄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領導人皆在贛南主政過。贛州是中國魅力城市之一,有著千裡贛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世界橙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和世界風水堪輿文化發源地等美譽。 歡迎大家來江西贛州遊玩

相關焦點

  • 江西贛州旅遊景點介紹,贛州必去五個旅遊景點,贛州好玩旅遊地方
    江西贛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贛州有哪些好玩地方,贛州必去的五個景點推薦。一:贛州通天巖風景名勝區(贛州市章貢區水西鎮黃沙村),森林氧吧能爬山,能賞景!裡面不小,喜運動的可以每個景點都去到打卡,門口就有地圖,入口處還有景色很美的水潭,當然不乏名人古蹟,景區內流水潺潺,林木茂密,生態良好,空氣清新,到贛州不可不遊。二:客家文化城(贛州市贛縣區楊仙大道1號),那裡有山有水,可以用山清水秀這個四字詞語來形容,城內包括客家宗祠、太極廣場、藝術長廊、客家博物館、風情街、九曲迎恩橋等主要景點。
  • 江西贛州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擁有多個美稱,不愧是江西第二大城市 贛州,江西省省轄市,簡稱「虔」,別稱「虔城」,也稱「贛南」,位於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的南大門,是江西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級市。贛州總面積39379.64平方千米,佔江西省總面積的23.6%,下轄3個市轄區、14個縣、1個縣級市。
  • 江西贛州「最好玩」的5個景點,一個比一個美,你去過幾個
    大美江西,自古以來就被稱為「吳頭楚尾、粵戶閩庭」,有江南的魚和大米的故鄉的美稱,那個省會城市的南昌更是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第二大城市贛州,也是一個很小的著名城市,要知道江西省的簡稱「贛」,這個「贛」字其實來自這個城市。
  • 江西一處工業旅遊新地標,有木匠鼻祖魯班的雕像,位於贛州景很美
    旅遊現在在我們生活中是一種必不可缺的存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提高,旅遊的資源和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曾經多是以自然山水、人文古蹟為常見的旅遊資源,如今工業旅遊也在我們生活中漸漸興起成為新的旅遊資源。工業旅遊是伴隨著人們對旅遊資源理解的拓展而產生的一種旅遊新概念和產品新形式。
  • 江西旅遊推薦最值得你打卡的景點,每一個地方都很美
    因為今年的疫情特殊原因,旅遊市場可以說是受到了非常大的衝擊,有很多的旅遊景區即使是在黃金檔也沒有多少遊客,不過令人慶幸的是,隨著我們國家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就在今年的後半年迎來了一波小高潮。那麼現如今最值得大家去遊玩的地方是哪裡呢?
  • 江西兩大城市:贛州和吉安,誰更有發展
    江西的存在感很低,南昌可能很多人都很少聽說這座城市,之前還有環江西高鐵等等,不過隨著這幾年的快速發展,江西通了高鐵,存在感也與日俱增,但省內各城市之間競爭也同樣激烈。而吉安2019年,GDP總量為2000億,雖然不如贛州,但吉安的人口只有近500萬,比贛州少了少了370萬,差不多少了一個撫州市,人均GDP卻要比贛州高一些,2019年人均GDP為4.2萬,基本上不分上下。
  • 江西的4座3線城市,九江排名退後,贛州和上饒頗有進步!
    每當我們說到江西時,會想到這個省份是個環境很好,但是經濟卻不高的地方。確實,江西是個有名的魚米之鄉,非常適合生活,但是江西的經濟也不算落後,在2019年的全國GDP排行榜中,江西排名第16,處在我國的中遊水平。
  • 在江西的贛州還有一所不錯的師範大學,學校發展不錯!值得關注!
    請看下圖:學校1958年建校,至今已有62個年頭了,也就是有一個甲子的辦學經驗。所以學校的辦學實力一定程度還是值得認可的。學校從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是一所省屬本科師範院校,具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是江西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6年從學院升級為大學,說明學校實力不錯成長空間很大。
  • 江西不為人知的古橋:在水上漂了800多年,已成贛州驕傲
    說起江西,大家估計會第一時間想到廬山,井岡山,滕王閣,其他的景點似乎非常稀少。但是你估計還不知道,江西各地同樣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因為地形以丘陵和山脈為主,所以許多地方都保留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遺蹟。比如位於江西贛州的惠民橋,就是一座古老而奇特的建築。惠民橋也被稱為建春門古浮橋,最早修建於宋代,距今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上,這座浮橋就是溝通貢江兩岸的交通命脈,雖然它僅僅是一座浮橋罷了。它沒有橋墩,甚至連水下的支撐物都沒有,僅僅是由一排漂浮的小舟作為支撐,上面覆蓋木板,然後用鐵錨和繩索固定。
  • 贛州「客家情」「陽明遊」「初心路」精品旅遊線路(廣州)推介會暨...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旅行社與飯店管理處副處長秦繼紅致辭推介會上,宣傳推介了贛州的「客家情」「陽明遊」「初心路」三條精品旅遊線路產品,重點介紹了「客家情」精品旅遊線路安遠、龍南、全南旅遊資源安遠、龍南、全南分別進行旅遊資源推介各縣(市)文廣新旅局分別推介了安遠三百山、東生圍等;龍南南武當山、關西新圍、虔心小鎮等;全南天龍山、雅溪古村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精品線路,得到了廣州市旅遊同業的大力支持和認可
  • 省大成國資公司在贛州考察國家(江西贛州)油茶產業園籌建工作
    4月23日-24日,省大成國資公司一行6人赴贛州考察國家(江西贛州)油茶產業園籌建工作,省林業產業發展管理局局長秦軍陪同。  23日下午,在市林業局召開國家(江西贛州)油茶產業園建設座談會。座談會上,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薛有長就贛州市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國家(江西贛州)油茶產業園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優勢條件及建設思路等做了詳細介紹。他指出,建設國家(江西贛州)油茶產業園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發展油茶產業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鞏固全國油茶產業發展工作會議成果的具體實踐。
  • 江西贛州寧都縣翠微峰,堪比世界遺產丹霞地貌
    翠微峰位於江西贛州市寧都縣城西北5公裡的金精山,為金精五寨十二峰的最高峰。山中丹霞地貌奇特,氣候宜人,是江南古今風景旅遊勝地之一。江西贛州寧都縣翠微峰風光。進入金精山,但見兩山夾峙,峻峭陡立,仰視青天一線,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 江西沒存在感?世界鎢都,大美贛州表示不服
    很多人覺得江西存在感很低,江西經濟發展也較為落後,甚至整出來什麼「環江西」圈之類的說法,其實這都是一種假象和誤解。江西,這個文化底蘊十分厚重的地方,不應該被低看,贛州,這所贛南明珠,世界鎢都就是江西的代表性城市。
  • 贛州被忽略的旅遊景點,辛棄疾在此留下千古絕唱,知道的遊客不多
    很多人知道江西贛州,這是一個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文化城市,很多國內紀念碑,現在也是著名的地區風景名勝區,像唯一的宋代古城牆贛州古城牆、八境臺、鬱孤臺及那些隱藏在山間的客家風情古村落,雖然知名度不太高,但確實值得一遊。去贛州旅遊的話,「鬱孤臺」一定要去。
  • 江西贛州把「光頭山」變成「花果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5月,地處江西省贛州市瑞金沙洲壩鎮潔源村的「浴血瑞京」大型實景實戰演出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在青山綠水、棧道廊榭之間,遊客們觀看融合現代聲光電技術的真人真場景演出,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中央蘇區的崢嶸歲月。
  • 江西贛州:橙鄉美韻 路路笙歌
    國際在線消息:贛州,江西的南大門,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世界橙鄉。贛州是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後花園。  這裡交通發達、道路暢通、行車舒適、服務優良。  示範路創建全面推進 旅遊公路變公路旅遊  開車行駛在S548上猶南河湖旅遊公路上,一路繁花,步步皆景。原本只有3米左右的機耕道,現在華麗轉身成集生態保護、景觀環境、旅遊休閒等多功能的生態旅遊公路。
  • 江西南邊全是贛州的,這個霸氣的城市究竟長什麼樣?
    江西贛州也是一個被忽略的古城,江水環繞,體驗感超好。早上還在下車雨的廣東小城南雄看古村落,開車兩小時左右就來到贛州了。來到贛州,自然是要去看看古城牆的了,贛州古城牆建於北宋嘉佑年間,是江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城牆,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北宋磚牆,為國內孤品贛州有中國第五大城牆,有二千多年歷史,贛州古城牆為磚牆結構,雖歷經朝代更迭和風雨的侵蝕,依然沒有受到毀滅性的破壞。
  • 江西贛州市內旅遊景點,古浮橋、古城牆、中央公園
    贛州古浮橋江西贛州城區三面環水,因為河面較寬,河兩岸往來主要靠渡船。宋代贛州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方便與外面的溝通,於是就在章、貢兩河上先後建造鋪就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以溝通城鄉。建國以後,西河、南河浮橋因修建了公路大橋而被折除,在80年代被現代公路橋梁所代替,只有這座建春門浮橋,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了下來,並至今還在為贛州市民服務。東河浮橋就成了現今贛州市的「國寶」級文物。近千年的浮橋成為贛州市人的驕傲。
  • 巡禮中國製造業城市江西贛州,贛州的超級央企國企民營製造業多強
    贛州市是江西省最南端的城市,與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珠三角地區山水相連,贛州市擁有900多萬的人口規模,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城市,也是江西省的核心經濟城市之一。在贛州誕生了不少實力不俗的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為贛州人民和江西人民在全國贏得了榮耀。
  • 「圓夢小康」江西贛州加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在中國版圖上,一個「A」字形結構的城市群屹立在南海之濱,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粵港澳大灣區。而贛州,正位於它通往內陸的直接腹地。今年6月初,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將朝著將贛州打造成為革命老區與大灣區合作樣板區、內陸與大灣區雙向開放先行區、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創新區、大灣區生態康養旅遊後花園「三區一園」的定位,將贛州打造為江西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一幅加速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長卷,在贛南大地徐徐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