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贛州,江西的南大門,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客家搖籃、世界橙鄉。贛州是江西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後花園。
這裡交通發達、道路暢通、行車舒適、服務優良。
新時代贛州公路人圍繞「打好攻堅戰、創一等工作」主線,優化路網結構、全面推進示範路創建、築牢安全屏障,為贛州打造全國革命老區交通公路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區作出更大貢獻。
南武當山下的G105國道和驛站 供圖 贛州市公路管理局
路網結構優化 建設富民路、發展路
「交通興,百業興。」贛州被譽為「世界橙鄉」,每年的十一月,贛南臍橙開採,年產量能達百萬噸。贛州始終把公路作為產業發展的「命脈線」並紮實推進「交通+產業」,產業發展到哪裡、公路就建設到哪裡。
「現在道路又寬又平整,到了採摘季節,我能第一時間把橙子運送出去賣。」贛州市南康縣十八塘合江村村民楊立軍望著自家果園高興地說道。以前,路面等級低、路況差,道路路基多處損壞,坑窪不平,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不僅村民出行不便,臍橙搭車「走出去」也時常令人犯愁。
贛州市安遠縣鎮崗鄉黃洞村農民謝意原是一名在外務工人員,當得知旅遊公路修到了家門口時,他及時抓住機遇返鄉發展鷹嘴桃產業,先後成立了黃洞農民專業合作社、鷹嘴桃產業示範基地。2016年,謝意種下的8000多株鷹嘴桃初次掛果,當年收入就超過100萬元。安遠縣公路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安遠縣發展生態觀光果園20萬畝,催生特色產業合作社200多家、淘寶網店1800多家,湧現了「紅薯村」「山藥村」「蜂蜜村」等50多個各具特色的產業新村。
新建成的G105信豐繞城公路 供圖 贛州市公路管理局
「十三五」期間,贛州市公路管理局乘贛南蘇區振興發展東風,深入實施贛州市公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在「四好」公路方面精準施策、持續發力。「十三五」期間,該局共實施公路升級改造項目54個,建設裡程1070公裡,完成投資287億元,贛州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公路比重達 88.1%,比「十二五」末提高了14.1%。
如今,四通八達的公路,穿梭於青山綠水間,讓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順暢流動,架起了百姓致富、經濟發展的橋梁,成為贛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高質量經濟發展注入「加速度」,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示範路創建全面推進 旅遊公路變公路旅遊
開車行駛在S548上猶南河湖旅遊公路上,一路繁花,步步皆景。原本只有3米左右的機耕道,現在華麗轉身成集生態保護、景觀環境、旅遊休閒等多功能的生態旅遊公路。
近17公裡的線路全程景觀式打造,沿途布設帆船基地、南湖國際垂釣中心、碧水灣風情小鎮,還有為遊客提供停車、新能源汽車充電、觀景、特色魚莊、休息書屋等出行需求的沿湖生態停車區和碧水灣服務區。
瑞金謝坊服務區 供圖 贛州市公路管理局
贛州龍南旅遊資源豐富,國家AAAA級南武當山和虔心小鎮景區更是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但景區景點分散不集中一度成為制約龍南旅遊發展一大難題。龍南公路分局充分考慮該市旅遊景點多分布在公路沿線特點,通過示範路建設,利用公路這條「項鍊」的連接功能串起顆顆「珍珠」。
「十三五」期間,贛州市公路部門積極開展「暢安舒美」示範路創建工作。示範路融入紅色文化、旅遊產業和客家風情等元素,著力打造江西省養護示範路贛州樣板。贛州建成了以G105龍南、G236尋烏、G238安遠、G319瑞金、G535全南、S548、S547上猶環湖等為代表的示範路17條604公裡。
同時,贛州建成國省道服務區18個,停車區20個,解決了群眾關切的 「停車難、加水難、如廁難」等問題,不斷完善普通公路服務區、公路驛站、觀景臺、停車區等服務設施,對公路沿線現有的道班、養護中心進行提升改造,為公眾出行和旅遊觀光提供貼心服務,帶來出行新體驗,助推了地方旅遊發展,實現「旅遊公路」向「公路旅遊」的完美轉變。
扎牢安全屏障 打造百姓出行「平安放心路」
安全是公路的生命線。贛州公路人堅持「人民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高度重視公路出行安全,全方位扎牢安全防護網,不斷提升公路安全水平。
贛州市公路管理局2018年開始,對公路安全隱患進行「三年集中整治」,已累計完成整治3300餘公裡,實施危橋改造173座,災害防治工程94.4公裡,隧道提質升級6座,橋欄杆防護提升80座,長下坡安全隱患整治24處,管養的國省道安防工程全部實施到位,為過往車輛築起了一道道「安全屏障」。
超限超載運輸,被稱為「公路殺手」,不僅破壞公路基礎設施,嚴重縮短公路使用壽命,而且擾亂運輸市場秩序,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贛州市公路部門出臺了一系列「硬核」舉措,大力推進科技治超發展,在全省創立了非現場治超執法的「信豐經驗」。不停車檢測系統採用平板秤臺稱重、高清攝像頭抓拍和24小時無間斷交調系統,過往車輛經過該檢測點時,系統能根據軸重和軸數自動檢測出該車輛是否超載,並同步拍照記錄車型、車牌,車輛信息會推送到前方的顯示屏、執法人員手機App和治超辦科技監控室,超載車輛同時會發出紅色警報,大大提高了查處率,「公路殺手」無所遁形。
贛南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部分國省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盤旋,山高坡陡,臨水臨崖,每到雨季,地質災害頻發,水毀公路非常嚴重,搶險救災任務異常艱苦。近年來,連續強降雨天氣先後造成了G323贛縣江口地質災害、G358安遠三百山山體滑坡、以及2019年「6·10」龍南和「7·14」瑞金重大公路災毀等公路險情。在災情面前,贛州公路人積極奔赴一線,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以「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信念,冒著大雨、趟著洪水、踩著濘泥,確保交通中斷路段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通車,保障人民群眾出行的安全暢通。(文 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