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抗擊新冠肺炎)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中新社武漢2月22日電 題: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中新社記者 夏春平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中的武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世人關注,著名作家方方每天一篇的「武漢日記」也因此走紅網絡。其平實的語言、生動的敘事、真切的情感、敢言直言的風格感染著每一位讀者,被網民爭睹為快。

2月22日,「武漢日記」的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採訪。中新社記者 全安華 攝

喝長江水長大,十分熟悉武漢世間百態和風土人情的方方今日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專訪時說:「我只是想記錄一下,你也看到,很多瑣碎事。而且最初也沒打算天天記。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願意讀。我一直覺得很奇怪。」

中斷小說創作,改寫「武漢日記」

談起寫作「武漢日記」的初衷,方方告訴記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下許多武漢人在受難,在與死神較量。沒有從小到老都生活在武漢的人,恐怕很難有這樣的心情,也很難理解這份傷痛,而自己卻根本無力相幫,所以她的內心也有創傷。「很多人留言,說每天看了我的武漢日記他們才安心。這真是讓我在驚訝之中,也深感榮幸。果真這樣,我願意為他們天天寫。」方方說。

從正月初一開始,方方通過「武漢日記」記錄自己的所見所知,每天在網上發布。「對於因疫情隔離在家裡的人,文學在此時顯得很無力。但記錄下真實的場景和自己的想法,卻是很重要的。」方方告訴記者:「其實,有幾天看的人太多讓我有恐懼感,它在網絡上傳播得太快了,使得我這種習慣小眾閱讀的人很不適應。我幾乎就不想寫了,但我同學和朋友他們仍然鼓勵我繼續寫,一直寫到『封城』解封那天為止。」

2月22日,「武漢日記」的作者、著名作家方方(左)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獨家採訪。中新社記者 全安華 攝

方方坦言,她根本沒想過「武漢日記」如此受到讀者追捧。「『武漢日記』裡面就是些零碎事,加上一點自己的感想,也沒有像寫散文那樣去考究用詞用句。而微博本來就是個閒扯的地方,想到哪寫到哪,隨意自由,還經常不小心有錯漏字。我也很奇怪,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這樣喜歡。我本來是準備在春節期間完成一部中篇小說的,現在也完成不了。我的心和全國眾多網民一樣都集中在疫情上,定不下心來寫小說,而寫『武漢日記』可以讓我的心安定下來。」

疫情轉機隨時可能出現

對於疫情的走勢,方方認為:「武漢的疫情現在應該是控制住了,轉機隨時可能出現。疫情的發展經歷過幾個階段。一是經歷過六神無主的恐慌階段,這一階段應該到初一那天結束。全國開始關注,高層發有指示,各地也派援手。老百姓心裡知道,一旦成為國家行動,以中國的方式,肯定能控制住。所以武漢市民就不再恐慌了。但意想不到的是,此後大量的病人開始發作,武漢人進入了極其痛苦的階段。發病的人越來越多,醫院在猝不及防中根本無力救助到這麼多人,而且醫護人員也大量感染。那些天病人到處奔走,呼救無用就醫無門,醫護人員也快崩潰,這也是最壓抑最無助最難過的階段。應該說,省市換將,以及方艙醫院建立,十九個省份馳援湖北,這個局面才慢慢緩解下來。現在已經見不到呼救無門的情況了,現在重症病人,幾乎都是以前的存量。因為沒有得到醫治,拖延成重症。重症病人數量很大,因此死亡率還沒有降下來。」

圖為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裡的醫護人員。中新社發 高翔攝

方方露出久違的笑容說:「有了全國各地的支持,武漢的疫情正在朝拐點邁進。許多患者經過治療已經出院,痊癒者的臉上都露著笑容,這不是裝出來的笑容,而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儘管這些笑容不久前滿街都是,今天看著有久違感。但有了這樣的開始,後面的滿街笑容不也會很快到來嗎?」

「武漢人民真是太好了!」

「武漢人民真是太好了,為讓國人生活如常,他們扛下災難。總體上武漢市民都是相當配合的,他們被關在家裡幾乎一個月,這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方方動情地說:「成年人,理智一點還算好,那些家庭有孩子的,或是有其他非新冠肺炎疾病的,那些必須時時用藥的慢性病人,如白血病患者需透析的,還有那些被堵在城外的五百萬回不了城的人的日子都很艱難,他們都在為疫情付出代價。」

2月9日,武漢漢口將軍路一家快遞公司的快遞點,快遞員們整理到站的快件。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大批民眾選擇線上購物,快遞員比往常更忙碌。中新社記者張暢 攝

「武漢『封城』近一個月了,千萬人口的城市卻一如既往地井然有序。在我眼前出現最多的有四種人,一是送外賣的小哥,他們仍然騎著小車奔波在路上;二是警察,寒冷的天氣中他們大多站在各個路口和醫院門口,往往直面各種人等,執行必須執行的任務;三是基層社區工作人員,辛苦地挨家挨戶地上門查訪;四是環衛工人,儘管行人少,路面沒那麼髒,只有一些樹葉,但他們恪盡職守,認真打掃。從疫情開始到現在,他們一直以從容的姿態留在我們眼裡,默默無聞地鎮定著我們整個城市的心。」方方說。

「連我都想找心理諮詢師」

方方對記者說:「對武漢這樣千萬人口的城市實行『封城』,史上未有,而老百姓也從未這樣被關在家幾十天的經歷。這些生活在武漢的人幾乎人人心裡都有創傷,這恐怕是繞不過去的一件事。就像我在2月12日的『武漢日記』中寫道:『無論是關在家裡一個尚且健康的人群,或是曾經頂著冷雨滿街奔波過的病人,更或目送親人裝入運屍袋被車拖走的醫護人員……』譬如疫情過後大家出門,敢不敢摘口罩?與人談話,敢不敢近距離?可能都會有心理障礙。而病人家屬和亡者家屬的創痛應該更深,當有一天武漢『解封』會數家歡喜數家悲傷,沒有得病的市民大都會很高興,畢竟自由了,但那些病亡家屬,必然格外悲傷,燈火萬家,獨少一人。這種家破人亡的痛感只有自己知道。」

2月8日,正值元宵節,中國多地亮起燈光,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圖為武漢市多處地標建築亮起了加油標語。中新社記者 安源攝

方方呼籲,疫情過後,政府應該組織大批心理諮詢專家,對武漢人進行心理治療和人文關懷,這是非常必要的事。有些人可能會不承認自己有心理陰影,但實際上,這些陰影也許會伴隨終身,形成困擾。嚴重者,比如曾經四處求醫四處碰壁者,會時時有噩夢。當然,也得有些專業人士出面引導大家,讓自己學會疏導自己。

「連我自己都想找一名心理諮詢師,疏導心理問題。我天天寫『武漢日記』,也算是自己疏導情緒的一種方式吧。」方方說。

「我不是挑刺,而是反思」

方方在「武漢日記」中曾偶爾夾有直言和批評。對此,方方解釋,正如她在2月4日的「武漢日記」中寫的:「這麼大的災難扛得住扛不住都得硬扛死扛。但是就算扛著終也有憋悶不住的時候,我替你扛,你也得讓我罵。」方方坦承,在「武漢日記」中自己也偶有對武漢市對前期疫情處理失誤的埋怨和溫和批評。「如果連發洩一下痛苦都不準,連幾句牢騷和反思都不準,難道真想讓大家瘋掉?」方方說。

資料圖:著名作家方方。

「我有時候也會問自己,跟世界上許多的城市相比,武漢並不是一個宜人之地,尤其氣候令人討厭。那麼我到底會喜歡它的什麼呢?是它的歷史文化?還是它的風土人情?更或是它的湖光山色?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喜歡它的理由只源於我自己的熟悉。因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卻只熟悉它。就仿佛許多的人向你走來,在無數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張臉笑盈盈地對著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這張臉就是武漢。」方方告訴中新社記者這是她多年前在一篇文章中所寫,「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武漢就是我的敬亭山。」

方方直言:「我寫『武漢日記』的基調始終秉持與政府絕對保持一致,絕對配合政府的每一項舉動,並且努力幫助政府說服不理解的人們,幫助政府安撫焦慮的人們。只是我們在方式上各有不同,可能在寫作的過程中,偶爾會冒出自己的感想,說幾句反思的話,如此而已。毋庸諱言,這次武漢疫情暴露出政府在治理中的許多問題。如果我們反思了,吸取教訓,並將結論付諸行動才不至於對不起在這次疫情中死去的百姓。」

她說:「我不是一個專門挑刺的人,對治理難處也多有體諒。對自己所看到的明亮之處,也在『武漢日記』中及時給予呈現。」

「疫情過後,武漢人便會回到以前的生活軌跡。生活就是這個樣子,像長江,永遠奔騰,不會停歇。」方方說。(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方方作家的日記,英文版和德文版的封面和簡介出現後,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爭議。4月11號,方方作家通過「學人」的採訪,也給出了相應的回應。對於封面上「敏感的小字」,方方作家給出了解釋。第二是這本日記能叫「WUHAN DIARY」麼?修改的封面上,正中間還是大大的「WUHAN DIARY」幾個字,也就是《武漢日記》。方方作家確實是在武漢,「據說」也記錄的是武漢這座城市的事情。但是這日記能不能以「武漢」為名?
  • 郭亞軍: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是家醜外揚?不,是反思
    武漢作家方方從武漢個體群眾的角度寫出了武漢封城初期發生的一些事情,由於醫療資源不足,部分老百姓的求醫無門,部分老百姓在病毒的侵襲下悲慘死去,寫出了當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身上所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就只是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敘事卻激怒了某些人物,他們認為方方很不懂事,這麼大一個著名作家,已經活了六十多年了,竟然不知道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為什麼把眼光放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為什麼不去關注這場抗擊新冠病毒中的英雄事跡。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生氣,是因為方方忽略了那些捨身為國逆行抗疫的英雄嗎?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已在亞馬遜預售
    3月底,方方才完成武漢日記的最後一篇,而不到兩周的時間,這部書就完成了翻譯(英語德語兩個版本)、編輯、校對、成書、上架亞馬遜一系列操作。有過上架亞馬遜賣書的作家們都會明白,這一個速度堪稱神速。甚至有網友吐槽,這個翻譯速度比新冠治療手冊還快……能想像到,這部作品的上架,會讓西方媒體大肆報導,方方說的才是武漢的「真相」。
  • 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方方的武漢疫情日記究竟告訴我們什麼?
    在當代作家之中,敢於說實話,說真話的作家並不多。方方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曾經對魯迅文學獎提出過公開的質疑,對有作家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來進行評獎操作也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對文壇上一些不良的風氣也是嗤之以鼻,公開表達了她對這些作家的鄙視。
  • 李立: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
    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文 /李立近日來,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爆紅於網絡,成為了抗疫期間文藝創作的一個現象。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個自傳性的日記,隨筆體的紀錄引發了全國性的共鳴,也招受了不小的非議。喜歡的人覺得方方的文字堪比魯迅,非議的人以道德為制高點批判方方的寫作立場和態度。方方日記到底有什麼樣的美學特色?方方日記最主要的美學特色是真實,這種真實是屬於生活細節的真實。方方把生活中的點滴日常娓娓道來,以日記的形式敘述著所思、所見、所想。
  • 搏擊主持鄭環宇怒罵作家方方,張抗抗卻用轉載方方日記的方式力挺
    此後,他更是狂批了一大串名人:袁立、柴靜、曹林,以及最近身在武漢的女作家——方方及其「武漢日記」。讀者諸君自我獨立思考吧……不過,有意思的是,按說,應該跟鄭環宇們站在一個戰壕裡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卻專門發表文章,為作家方方說話了:胡錫進談到「方方日記」現象時稱:「的確,有時代的一粒灰,落到了很多普通人的身上,令人不堪回首。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要出版了,真是一件大好事!
    全世界的那些所謂作家,什麼馬爾克斯、雨果、卡夫卡,你們誰能和方方比?從寫作完成到譯本出版只需要半個月。你們這些爛作家,不要說譯本了,本國語言寫完到上架預售,半個月都做不到吧。建議把從現在到未來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全部頒發給方方,直到有作家打破這個世界紀錄為止。
  • 方方寫日記外,賈平凹、池莉、張抗抗登著名作家如何解讀疫情呢
    在舉國戰疫期間,湖北武漢女作家方方在家中撰寫的日記被數千萬人閱讀,轉載,迅速火遍網絡。卻也引起很大的爭議,這在文學界應該是不多見的,除了方方寫日記外 ,其餘著名作家在疫情期間都幹了些啥,下面試舉幾例別的著名作家在疫情期間的表現。
  •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在美國出版:是我授的權!稿費會全捐!
    近日,《方方日記》被傳出由美國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發行後,引起軒然大波。方方本人也為此捲入輿論的風口浪尖中。沉寂了幾天之後,4月11日,方方在某公眾號接受專訪,首次回應就日記在海外出版等相關細節問題。
  • 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方方武漢日記是不是該封筆了?
    由此來看,曾經火極一時,被不少人追看的武漢女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也應該到了該休的時候了。對於武漢女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青鋒並沒有每一篇都看,只是聽說,其自武漢新冠肺炎發生以來,方方女士中斷了自己原定的寫作,開始以日記體的形式將其所見所聞記述下來。因為都是其身邊發生,或者身邊人給其提供的事情,被不少人熱追。
  • 方方寫完60篇日記,宣布「封城日記」終結,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網紅
    大年初一開始,方方連續60天以日記形式,記錄武漢人民的所思所想和悲催遭遇。每天深夜一發出,短時間內閱讀量就千萬+,數萬人點讚留言轉發,篇篇都是爆款,方方成了網際網路時代罕見的網紅。本月24日,方方寫完60篇日記,宣布終結,她引用《聖經》的話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這是方方日記的終結宣言,「打過了」「跑盡了」「守住了」這三個句子的背後,讓人們洞見了她的豪邁,還有幾許無奈。
  • 方方封城日記終結時,連嶽靠批判方方上了熱搜!
    只是不是靠他擅長的雞湯,而是靠批判武漢作家方方上了熱搜!因為武漢封城期間,每天一篇10萬+的武漢封城日記,一共60篇,網上贏得很多粉絲,也遭到不少攻擊。體制內作家很多,但在非常時期,像方方那樣,堅守底線,持續寫作的並不多。不養作家沒毛病,但是,「搏一搏反體制的美名」,瞬間就能引發巨大爭議。
  • 喪心病狂:作家方方及其同夥繼續在海外攻擊中國
    法國廣播電臺報導此事說:中國作家方方在武漢封城期間寫下的《日記》由Stock出版社出版。法文版的「方方日記」介紹中說:「在一個被恐懼蒙住了眼睛的時代,在日記經常被刪,在極左派猛烈攻擊下,方方的聲音仍然震耳欲聾。她的熱情和誠摯喚醒我們在面對災難和政治緘默時的首要義務:精神自由和人道主義」。
  • 方方個人資料簡介 作家汪芳簡歷
    方方個人資料簡介  方方,本名汪芳,女,江西彭澤人。1955年5月生於南京。1974年高中畢業,1975年元月在武漢運輸公司當裝卸工。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分配至湖北電視臺。1989年調入湖北省作家協會,曾任湖北作家協會主席。
  • 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記英文版提前出版,書名打了作者臉
    作家方方因不合時宜地將所寫的封城日記交給國外出版社出版,而陷入輿論之中。其英文版由美國著名出版社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負責出版,預計8月份面世。不過,據最新消息,方方的這本日記將提前於5月19日出版發行。方方封城日記的英文版書名為《WUHAN DIARY》。「diary」一詞,不知道方方有沒有打臉之感。方方曾在日記中這樣說:「有一點我還是想說,這是我在疫情中的一份個人記錄,屬於純粹的個人記憶。而最初時,我甚至不覺得這是『日記』。因為『日記』二字,不是我提出的。只是後來,這份記錄,變成了一日一記,別人說它是『日記』,我也就沒有表示異議。
  • 方方武漢日記:一位作者的井中敘事!
    方方武漢日記出版封面個人認為,方方武漢日記的最大問題,大概就在於,方方始終坐在武漢的家中進行觀察與寫作,她沒有抬頭看世界。方方的武漢日記,就像是她的一口井,她的觀察範圍,只有井中那麼多;她所看到的世界,只有井口那麼大。
  • 質疑、支持與誤解:我們應如何看待「方方日記在海外出版」?
    有人認為,在中國面臨國際輿論環境嚴峻挑戰的當下,日記在海外的出版,為公眾帶來了一份刺痛;也有人認為,身為作家的方方,具有記錄心情、自我表達的權利,書籍出版也是其個人自由。目前,與出版相關的一些基本事實,仍有不明之處。我們特地摘錄了正、反兩方的看法及方方本人的發聲,希望能夠觸發更為辯證、理性的思考和公共討論。武漢封城後,作家方方的日記開始在網絡上流傳。
  • 作家方方的英文版日記提前至5月19日出版,正好在兩會之前
    但沒想到,作家方方的英文版日記也突然被提前到了5月19日。原先方方的英文版日記定在八九月份進行出版,但沒想到突然就提前了近4個月,直接在5月19日這個敏感的日子進行出版。之前作家方方一直狡辯稱自己的日記不會成為美方射向我們的子彈,但沒想到這一次,英文版日記真真切切成了一顆子彈。
  • 寫在作家方方駐筆之後
    首先,僅以此文感謝作家方方(以下簡稱方方)在記錄因疫情而被迫留下的外地人,武漢市內的弱勢群體,被感染的醫生護士等等,以及批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刪文封號等內容。我知道,寫今天這篇文章可能是要挨罵。如果實在覺得我是在讚美方方。我也建議你讀完,然後去醫院精神病科看病。因為我怕你的智商會耽誤你諸多人生大事。方方在日本也很出名,對她不滿的人去日本媒體噴她好了。由於武漢疫情的原因,方方肯定是被禁足在家中。從她多篇日記中描述,她說獲取信息的方式基本來源於網絡或者其他人的轉訴。因此,或多或少是有有失真實的地方。
  • 方方日記|原本只是一顆子彈,一旦裝進槍膛便帶上了準星
    被毛澤東主席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就把文字當成武器戰鬥了一生,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被主席譽為最硬的骨頭。魯迅說過:惟有民魂是最可寶貴的。魯迅以日記體寫過一篇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小說,這是魯迅的一聲《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