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植物專家驚嘆的當代愚公 ——記雲南省玉龍縣黎明鄉榧木種植戶李秀林

2021-02-22 中國滋根

在地球上,每分鐘就有一個物種在消失。雲南榧木就是一個正在瀕危的樹種,它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植物。如今,一位農民卻以一己之力,勇敢地扭轉著這一樹種走向瀕危的腳步。他就是雲南省玉龍縣黎明鄉的李秀林。

成功育苗十餘萬株

從古城麗江出發,經過3個小時車程,我們來到了玉龍縣黎明鄉美樂村各巴布村民小組,見到了被稱作奇葩怪人、當代愚公的李秀林。李秀林曾經做過十多年代課教師,至今仍保留著一種儒雅之氣。他是傈僳族人,今年40歲。

雲南榧木是一種生長期長達百年的樹種,其木材因質地堅硬、紋理漂亮、顏色鮮豔、氣味芬芳,十分珍貴。一棵樹可以賣到五六十萬,一隻榧木做成的水杯可以售價幾千元。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該樹種遭到瘋狂盜砍,導致這種本來就稀缺的樹種成為國家二級保護的瀕危樹種。據云南省林科院研究員馬建忠介紹,全國現存的雲南榧木可以按棵來數,情形十分危急。

雲南榧木在李秀林的家鄉就有生長,眼看著這一珍貴樹種迅速走向消亡,李秀林覺得自己該做點什麼。他開始收集榧木的果實嘗試人工繁育。但當他把榧子埋進土壤後,卻左等右等不見發芽。反覆試驗,總也如此。

機會總是為有心人準備的。一次,一家名叫中國滋根鄉村教育與發展促進會的4A級公益組織,在李秀林女兒就讀的學校給貧困生發放助學金。李秀林參加了助學金發放家長會。在這次家長會上,滋根的雲南項目主任黃剛說,各位家長在生產、生活中有什麼困難,都可以告訴滋根。李秀林大膽地說出了榧子久不發芽的苦惱。沒想到,黃剛很快為他請到了雲南省林科院的兩位專家。由此,李秀林獲知:榧木生長期長,發芽期也長。如果要催芽,可以用砂礫人工摩擦榧籽的包衣。李秀林用心去做,耐心等待。一年後,一株株嫩苗破土而出,李秀林喜極而泣。實驗成功後,他大量購買榧子,已經成功育種兩批,目前,4年生和2年生的各有5萬多株,分別長到30公分和5公分高。幾年來,他購買榧木種子的投入,已過3萬元。

十多萬株榧木在滇西北的一片片山坡上被人工繁育成功,這是一道奇蹟:一個野生的品種,可以在瀕危中實現人工繁育的成功;一個體制外的農民,可以在物種保護上擔當歷史重任。雲南省林科院研究植物保護的專家馬建忠這樣評價李秀林:「他做了我們林業科研人員想做而沒能做的事情。他是真正的榧木專家,我非常敬佩他。如果說我給了他一些建議的話,那也是紙上談兵。」

項目地簡介

黎明傈僳族鄉位於雲南省玉龍縣西北部,是玉龍縣唯一的傈僳族鄉。境內傈僳族人口佔80%。它位於滇西北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和老君山片區腹地,人均耕地不到2畝,當地百姓以種植玉米、土豆、白芸豆為主,年人均純收入不到1,500元,個別特困家庭只有300元。

又要進行一項新突破

「成功的花,人們總是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作家冰心的這段話,也是對李秀林種植榧木的心路概括。李秀林實行的是有機種植,在拔草中,他和妻子的手無數次被榧木尖利如針的葉扎得鮮血直冒,但仍然不肯使用除草劑;滇西北的早春,近幾年乾旱很嚴重,山泉水極其微弱,為了讓心愛的榧木喝夠水,他和妻子通宵不睡接水澆灌。即使如此,仍然有幾百株已經長到30公分高的、培育了四年的榧苗,乾渴而死。今年夏季的一次大雨後,大水漫過幾層梯田,又損失掉幾千株榧木。

剛開始,很多鄉親不理解李秀林的做法,有人甚至嘲諷譏笑:「別人千方百計地砍來賣錢,你卻費錢費力地去培育,你有病啊?別人地裡種的是糧食,你卻種不能吃的榧木,你傻不傻啊?!喝西北風去吧!」家裡人也有些不理解,多次勸說:「咱們是農民,沒有錢,國家要保護的植物,咱們保護不起;孩子讀書要錢,咱們吃飯要錢,這種榧木就算種成功,成才也得一百多年,咱們這一代見不著好處,下一代也得不到,孫子輩才有機會,這是哪輩子的事情?!咱們不種了,或者少種點,行不行?」

如果說,李秀林種榧木有點傻,那麼,他為了實現這一夢想的具體做法卻又很務實。這個「當代愚公」還有「智叟」的一面。種植上,他採取了以短養長的策略,即靠幾年內就能見到經濟效益的中草藥和經濟果木,來支持榧木的培養。李秀林共有耕地和坡地22畝,有12畝實行的是榧木和中草藥的間作,另外10畝實行的是核桃、花椒等經濟果木與中草藥的間作。生活緊張時,他會先採挖出一些中草藥勉強度日,或者收一車羊售往香格裡拉那家屠宰店。妻子已經養成了隨手撿垃圾的習慣,攢夠一車垃圾,他們也可以有400元的收入。但即使如此,由於投入巨大,現在,李秀林負債已達15.6萬元,這對山鄉農民來說,是難以承受之重。但李秀林仍然沒有放棄他的榧木夢。

在雲南省林科院的馬建忠看來,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農民,能把從來無人種植的榧木繁育成功,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成績。但更讓他驚嘆的是,在種植成功後,通過微信結識了浙江香榧種植同行的李秀林又有了新的打算:對榧木進行改造——讓雲南榧木與浙江香榧實行同屬嫁接。浙江紹興一帶的榧木,俗稱浙江香榧,其果實每公斤的售價高達四五百元。浙江香榧掛果期短,且果實味道甘美。但因浙江和滇西北氣候、海拔相差很大,因此無法直接引入種植。若能讓浙江榧木嫁接在雲南榧木上,則可能促進雲南榧木提早掛果。明年開春,李秀林就將進行這一實驗。若實驗成功,他將對現有榧木的60%進行改造,其餘40%則繼續保持原生性狀慢慢生長。據了解,這一改造項目還需再投入3萬元,用於買浙江香榧畝。一項新的難題,又擺在了李秀林面前,但李秀林充滿了幹勁和希望。

成為合作社帶頭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秀林發展雲南榧木的4年裡,也得到了外界不少支持,對此他非常感恩。技術上,雲南省林科院的研究員馬建忠、博士方波曾幾次來村指導。對於李秀林明年的嫁接,馬建忠說他還會另外邀請兩三位嫁接方面的專家過來幫忙。但對於實驗的結果,馬建忠表示不好說,至少要觀察兩年才能有結論。不過,他非常贊成李秀林的這一嘗試。另外,如果李秀林想出售榧苗來帶動更多人種植,馬建忠也願意幫忙聯繫辦理《種苗出售許可證》。

在鄉親們眼裡,李秀林是一個淡看名利的人,一個大氣的人,一個有公心的人,因為他一貫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做法。李秀林做鄉村小學代課教師期間,同鄉偏遠的一個村辦教學點發生了大樹倒塌砸死師生的事件,在其他教師不願意來校任教的情況下,李秀林勇挑重擔,而且一教就是十年。這時的他,其實本可以到鄉裡中學任教。李秀林也曾和村民一起遠赴緬甸打工,因意外事件,他們辛苦工作8個月卻空手而返,但他卻能做到寬以待人,對老闆不生怨恨。有幾年,他也做過幫鄉親們售羊的營生,但他既不虧養羊的鄉親,又不騙收羊的老闆,至今仍和他們保持著互相信賴的融洽關係。他自建的烤菸房讓其他鄉親一起使用,不收鄉親一分錢;他出錢請挖土機修了到後山地裡的土路,給大家出行帶來便利;他建起來的灌溉設施惠及沿途十幾戶村民……

現在,在鄉親們眼裡,李秀林已不是一個普通農民。因為他不僅成功繁育了榧木這一瀕危樹種,還自行設計了村裡的灌溉體系,這一構思奇特的飲水方法,引得每一位來村觀摩者嘖嘖讚嘆;他還用空心磚和鐵皮自行設計了垃圾焚燒爐,今後,村裡的垃圾將實行分類處理。學歷不高的他,總能在生產、生活中有自己的獨創。

由於在鄉親間的好口碑,在種植上敢想敢做,去年10月,李秀林在滋根的協助下申請成立了黎明鄉森林綠色合作社。僅一年時間,就有18戶社員加入進來。他們一道實行混農林模式種植,發展林下經濟,這既有利於家鄉的水土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還能促進鄉親們增加收入。為了讓該合作社儘快發展起來護佑村民,在滋根的幫助下,李秀林親自去全國著名的山西永濟蒲韓鄉村社區學習綜合農協的管理經驗,支持十七八歲的兒子到安徽阜陽南塘合作社參加為期三個月的「返鄉創業青年公益培訓」。現在,他在村莊垃圾回收、老年協會上的規劃,已經開始實施。在資金上,滋根穿針引線,幫忙聯繫到了法國嬌韻詩集團的項目資助30多萬元,其中包含了為解決灌溉問題而興建的三個蓄水池。

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以一己之力在保護瀕危樹種上做出重大突破,這便是李秀林,一個想法做法不同常人卻非常低調、很有公心的合作社帶頭人,一個積極樂觀、敢於創新又很能吃苦、特別務實、很有辦法的傈僳農民,一個總能把問號變成驚嘆號的、只有初中文化的當代愚公。

攝影:Christian Lamontagne,張明

相關焦點

  • 黎明鄉抱團發展油茶產業
    黎明鄉地處平果市北部地區,全鄉為土坡地貌。今年以來,該鄉經論證和實地考察後,以「村村抱團、戶戶抱團、鄉企抱團」的村企戶合作思路,打造千畝油茶產業示範園。   「單打獨鬥難成氣候,多村聯合發展,才是我們的選擇和出路。」黎明鄉鄉長韋啟澤對筆者說。今年3月10日,黎明村、蟠桃村、高橋村3個村合作社抱團投資150萬元和廣西益森源生態農林有限公司籤約,共創黎明鄉蟠桃村二六屯油茶集體產業示範園。
  • 榧木簡介
    香榧木材紋理直,硬度適中,為造船、建築、枕木、家具及工藝雕刻等良材。雲南雲南榧樹樹 為雲南西北部橫斷山亞高山地帶的森林樹種,由於森林破壞,植株已明顯減少。■ 榧木是一種什麼樣的木材?  榧木就是香榧的木頭。香榧又名榧樹、玉榧、野杉子,屬紅豆杉科,常綠喬木。對於榧木棋盤,平時我們還能聽到本榧、榧碁盤等稱呼,其實都是指榧木棋盤。
  •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愚公精神,專家學者座談稻田中學裡的「愚公...
    3日下午,長江日報組織《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報導座談會,來自武漢高校的專家學者、教育界人士、中小學老師,發表了對報導本身的看法,更暢言愚公精神之於鄉村教育、之於新時代的意義。與會者認為,教師是代際公平的建設者。記者要做時代風雲的記錄者,先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大報導要有大決心,花大功夫。「走轉改」要堅決。記者都應該到新聞發生的地方,而不是材料發出的地方。
  • 淄博「當代植綠愚公」:父女7年把荒山廢坑變成「花果山」
    在淄博淄川,有一位「當代植綠愚公」,七年來,他和女兒一起把一座廢棄多年的礦山變成了山清水秀的「黛青山」。「煤老闆」紮根荒山變身「莊稼漢」張漢修是淄博市淄川區羅村鎮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煤炭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一度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煤老闆」,家境殷實,生活富足。張漢修的生意越做越大,但心裡老覺得不是那麼回事。
  • 大理祥雲下莊鎮大倉社區:種植石榴強村富民
    他於2017年向村裡承包了20畝荒山坡閒置土地,種植突尼西亞軟籽石榴。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勤汗水澆開幸福之花,種植石榴次年便初見成效,石榴花開時節,朱丕洪家的石榴園裡一片火紅。朱丕洪和老伴笑得合不攏嘴,逢人便夸脫貧攻堅政策好,發展特色產業使山區群眾人人受益。
  • 陳水燕:勇戰荒漠「女愚公」脫貧路上綻芳華
    她用28年時間,將一片「天空無飛鳥,地上無荒草」的700多畝石漠化荒山披上綠裝,變成「花果山」,並帶動1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先後榮獲「全國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雲南省雙學雙比女能手」「紅河州勞動模範」、雲南省脫貧攻堅「社會扶貧模範」等榮譽。
  • 蒙自這三個村莊擬入選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
    馬關縣馬白鎮馬灑村委會大馬灑村(九)普洱市(7個)行政村:江城縣寶藏鎮龍馬村鎮沅縣田壩鄉瓦橋村鎮沅縣九甲鎮果吉村瀾滄縣惠民鎮景邁村思茅區南屏鎮曼連社區寧洱縣黎明鄉岔河村自然村:芒市遮放鎮戶悶村壩託(十三)麗江市(14個)行政村:古城區束河街道中濟村玉龍縣拉市鎮吉餘村玉龍縣拉市鎮海南村玉龍縣拉市鎮美泉村玉龍縣拉市鎮均良村
  • 這些村莊擬入選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
    12月7日,雲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的公示》雲南1017個村莊擬入選。自然村:芒市遮放鎮戶悶村壩託(十三)麗江市(14個)行政村:古城區束河街道中濟村玉龍縣拉市鎮吉餘村玉龍縣拉市鎮海南村
  • 《劍網3》榧木帨架怎麼樣 榧木帨架介紹
    導 讀 劍網3榧木帨架怎麼獲得?
  • 普洱這些村莊擬入選雲南省2020年度美麗村莊建議名單
    馬關縣馬白鎮馬灑村委會大馬灑村(九)普洱市(7個)行政村:江城縣寶藏鎮龍馬村鎮沅縣田壩鄉瓦橋村鎮沅縣九甲鎮果吉村瀾滄縣惠民鎮景邁村思茅區南屏鎮曼連社區寧洱縣黎明鄉岔河村自然村:芒市遮放鎮戶悶村壩託(十三)麗江市(14個)行政村:古城區束河街道中濟村玉龍縣拉市鎮吉餘村玉龍縣拉市鎮海南村玉龍縣拉市鎮美泉村玉龍縣拉市鎮均良村
  • 黎明鄉健康扶貧做到三個「百分之百」
    黎明鄉健康扶貧做到三個「百分之百」 www.gxbszx.gov.cn  2020-11-03 10:39  閱讀:5910次  作者:黃君鈞  編輯:楊煜智  來源:右江日報
  • 天價棋盤——揭秘數十年出一塊的日本榧木棋盤
    榧木就是香榧木,是做棋盤的最好材料。榧木有非常好的彈性和美麗的木紋,含有豐富的油脂,顏色豔麗,散發芬芳的香味,長期使用也不會變色。榧木材質最好的是日本宮崎縣日向地方出產的榧木。該地寒暖之差比較明顯,降雨充分,光照時間長,而且巖石地帶多。土地貧瘠,樹木生長的周期就長,因此這裡的榧樹年輪很細,木紋鮮明。
  • 形似紅薯的進口水果,引入我國就被廣泛種植,種植戶卻說:上當了
    現在網紅帶貨成了一種潮流,有很多的蔬菜水果都是我們以前沒有見過的,但是被網紅宣傳之後,就這種水果就成了網紅熱門水果,種植戶也看準了這個機會,紛紛投身種植網紅水果的事業中。這幾年有一個網紅水果特別流行,這個水果就是雪蓮果,幾年前才剛剛引進我國,走進大家的視線。
  • 一個棋墩值一套房子:日本榧木棋盤為何如此珍貴?
    那麼,為什麼榧木棋盤或者說日本的榧木棋盤這麼貴?  榧木就是香榧木,是做棋盤的最好材料。榧木有非常好的彈性和美麗的木紋,含有豐富的油脂,顏色豔麗,散發芬芳的香味,長期使用也不會變色。榧木材質最好的是日本宮崎縣日向地方出產的榧木。
  • 雲南種植戶60噸柑橘,河北種植戶100噸蘋果急待銷售!
    疫情期間,種植戶的銷售難題較往常加劇,且正值銷售季,歡迎有銷售渠道的收購商朋友積極對接聯繫,幫助急待銷售的果農解決銷售問題,為消費者、社區團購、商超、批發商提供更多好的農產品,讓我們互幫互助,共渡難關!也希望各位朋友能動動手指轉發起來,更大範圍幫助果農朋友解決銷路問題!
  • 榧木棋盤,頂級棋士們的「紫禁之巔」
    這雖然只是個傳說,但圍棋在越地千年長盛不衰卻是事實,直到當代仍然如此。中國首位職業圍棋世界冠軍馬曉春,就出生在與香榧森林公園一山之隔的紹興嵊州。在馬曉春的影響下,紹興、諸暨等地開辦了眾多的圍棋學校、圍棋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