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對於低年級的寫作練習,語文老師強調最多的就是觀察。學會觀察才會表達,觀察仔細了,才知道怎麼寫,有什麼內容可以寫。那麼觀察力是怎麼練的呢?很多家長會非常困惑,我們家孩子沒有什麼觀察力,別的同學可以看到的內容,他看不到。寫作文也不會寫,儘是流水帳。家長也用過老師介紹的方法,仿寫句子、按照順序來觀察、家長啟發和引導、去抓住細節的東西,但似乎沒有用,孩子在寫作練習中,該不會寫還是不會寫。到底觀察該如何培養呢?小島老師想說,觀察能力不光是用在語文學習中,其他學科的學習也需要觀察,讀題、審題的觀察,學習規律的觀察和體會,所以觀察就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學習能力。
觀察力不好的同學,不光難寫作文,可能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是比較差的。所以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觀察力呢?觀察力的培養,越早越好,我們在學齡前就需要觀察培養了。讓孩子通過觀察,找出圖畫中的不同。通過觀察,模仿其他的動作。通過觀察找出遊戲中的規律等等,觀察地練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用。進入一年級,我們更需要觀察了,觀察老師怎麼書寫,字的筆畫順序,老師講課的語言和動作,這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作為寫作練習,為什麼要給低年級的同學安排看圖寫話的學習呢?這也是觀察力的啟蒙和培養過程。
識字量太少,我們低年級的學生還不能寫出長篇大論,語言組織能力也不行,只能寫簡單的句子,所以看圖寫話的寫作練習就最適合低年級的同學了。通過看圖來觀察,就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和觀察力。有的同學升入了高年級,覺得寫看圖寫話太簡單了,也不去做看圖寫話的觀察練習了,這就會出現,作文經常寫跑題,因為讀題不準確,觀察力不高,造成題目理解有偏差,作文寫得不好。我們的觀察力這麼重要,小島老師建議同學們,多練看圖寫話,一張圖也能提高我們的觀察力。這裡小島老師用一張堆雪人的圖,來給大家講講,我們從圖片寫作中,是如何鍛鍊我們的觀察力的。
1、按照順序想一想,把觀察的內容羅列出來
如果考試的時候我們遇到這道題,堆雪人,該觀察圖中的什麼內容呢?語文老師會強調按照順序觀察,從上到下、從左往右、從周圍到中心,這些觀察順序是基本的觀察方法,不過對於低年級的同學,部分理解能力較差的,估計是很難建立觀察的順序。沒有關係,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從哪觀察,那麼就一條一條把你看到的內容寫出來,標上序號。比如:
1.下雪了,地上都是白雪,雪地上有個小朋友在玩。
2.小朋友你追我趕,在打雪仗。
3.藍藍的天空,光禿禿的樹,雪人身上還插著糖葫蘆。
4.樓房的房頂子上都蓋著厚厚的雪。
當我們同學們把觀察到的內容寫在紙上的時候,就能發現,其實我們還是挺會觀察的,看,都能寫出這麼多內容。但是這些內容是我們看到什麼寫什麼的,沒有邏輯和順序。寫作練習是有規範的,我們在表達一件事的時候,一定是有順序、有結構、有邏輯的。那該怎麼辦呢?很簡單,我們再把這些句子,按照順序、邏輯再排列一下。排列句子的題型在小學語文的考試中也是經常出現的,我們通過寫作練習,還可以複習排列句子,一舉兩得。
2、在這些句子中加入自己的想像
那麼排列好了句子,在順序捋清楚了以後,我們就可以擴寫句子了,在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與段之間,加上關聯詞,讓文字表達更順暢。句子清楚了,我們還可以讓表達更生動,這時候,學會觀察,提高觀察力的練習就來了,我們在這些句子中加入自己的想像,整體觀察是什麼?局部細節有哪些,嘗試把句子擴寫後,我們的作文就生動和豐富了起來。這就是通過觀察,展開聯想寫作文,適合我們日常提高觀察力和寫作能力的練習方法,當然考試的時候不能這麼寫,因為考試時間不允許寫這麼詳細。一起和小島老師看看,擴寫和重新排序後的句子怎麼樣?是不是很連貫和生動呢?
1.蔚藍的天空,雪後的大地,鋪滿了白雪,雪地裡小朋友正在玩耍。
2.有一位穿著紅衣服,戴著紅帽子和綠手套的小女孩踮著腳,她正在堆雪人。她給雪人戴上了帽子,還插上了糖葫蘆。穿著黃衣服的小男孩,他跪在地上,認真地滾著雪球。
3.不遠處,有兩個小朋友在你追我趕,他們在玩打雪仗的遊戲。樹上的雪都被震落了,剩下光禿禿的樹枝,他們玩得真開心啊。
4.這一天,雪下得真大呀,連學校樓頂上都蓋著厚厚的積雪,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床厚棉被,我們的教學樓在呼呼大睡。
3、最後檢查一遍,也是觀察練習
觀察力還可以用在避免粗心的練習中,不管是寫好語文作業,還是靠著一張圖去練習觀察力,我們最後都要養成檢查的好習慣。檢查考的也是我們的觀察力,糾錯能力,基礎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所以寫完了寫話練習,我們需要引導孩子自己再檢查一遍,讀一讀自己的句子,是否合理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標點是否使用正確,這個基本的觀察練習,能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關於觀察練習,看圖寫話我們可以一直做到六年級,按照每個年級段不同的寫作要求和能力目標,是可以堅持積累和提高的。提高觀察力,你還有什麼好的經驗分享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