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學生的日常:跳過、放棄、學不會

2020-12-22 燕子飛上梁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經歷:如果早上起床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很倒黴的事情,你就會判定這是倒黴的一天,接著你就會發現,這一天你做什麼都不順。

實際上,這一天與其它天沒有任何差別,你之所以覺得它特別糟糕,是因為你的心裡一直在暗示你,這是壞的一天。

心理暗示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根據研究顯示,人會朝著自己心理暗示的方向發展。

《士兵突擊》裡有一個情節,許三多一直有個毛病——暈坦克。經過訓練本來已經好轉了不少,但在一次訓練後,許三多老毛病又犯了。坦克車剛停下,許三多就從車裡跑出來狂吐。班長走過來給他拍背說:「你的很多毛病都是心理上落下的,其實你今天完全可以不吐的,是你告訴自己不行了對嗎?」許三多很驚訝:「你怎麼知道?」

很多時候我們都像許三多,明明有能力完成的事,因為心理覺得不行,結果真的不行。

我見過很多學習不好的孩子,他們覺得自己成績不好是因為自己太笨了,沒有學習那個腦子。

他們真的笨嗎?我覺得未必。他們不僅不笨,可能還很聰明,覺得自己笨不過是心理暗示影響了他們對自己的正確判斷。

因為覺得自己笨,就算學了成績也不會好,所以乾脆不去努力;不努力,成績更差,於是覺得自己真的笨,就這樣陷入一個死循環。

因為覺得自己笨,所以看書磨磨蹭蹭,解題拖拖拉拉,學習效率低到幾乎沒有,還覺得這是正常現象,誰讓自己笨呢。

就這樣,要麼不學習,要麼學習效率不高,日常學習狀態就是:跳過、放棄、學不會。結果就是他們越來越差,越來越懶,越來越不動腦,也就真的越來越笨了。

因為別人都在不斷增加新的知識,只有他們原地踏步,差距越來越大,可不就顯得他們更笨了嗎。

可能許多人會好奇,覺得自己不行,結果就真的不行,如果我告訴自己我很聰明,那我真的會變聰明嗎?

當然會。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在一所小學裡挑選了一部分學生,告訴這些孩子他們被認為是擁有大好前途的孩子。一段時間後對這群孩子進行檢測,發現他們的成績全都有了明顯提高。

這些孩子是特意挑選的嗎?其實不是,實際上這些孩子是隨機抽取的。

但是孩子不知道事實真相,他們認為自己是特殊的,自己是聰明的,自己未來會擁有大好前途,於是他們奮發努力,最後取得進步。

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消極的心理暗示對我們的行為影響有多大:

同樣背書背兩遍沒背會,積極的心理會想:我這麼聰明,怎麼可能背不會,只要我再加把勁,就能背出來。消極的心理會想:我這麼笨,不管背多少遍都背不出來的,別背了,浪費時間。

同樣遇到不會做的題,積極的心理會想:我這麼聰明,還能有題難倒我?我今天一定把它解出來。消極的心理會想:我這麼笨,就算在這冥思苦想一整天也解不出來,節約時間去做點別的吧。

中國民間有句俗語:腦子越用越靈光,太久不動腦,腦子就會生鏽。

所以認為自己聰明的人會越來越聰明,認為自己笨的人會越來越笨。

從現在開始,不要再覺得自己笨了,告訴自己:我很棒,很聰明,我能考高分!

(圖片來源於網絡,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藕餅」日常:申公豹教敖丙練毽子,餅餅惡龍咆哮,太笨了學不會
    哈嘍大家好,歡迎小夥伴們跟傻強一起磕「藕餅」,在這一次給大家帶來的「藕餅」日常當中:申公豹教敖丙練毽子,餅餅惡龍咆哮,太笨了學不會!
  • 真正聰明的學生,這三科格外的好,學渣抱怨學不會!
    ,真正聰明的學生,這三科成績會格外的好,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是哪三科吧,學渣還經常抱怨學不會,其實是他們的方法沒有用對。其實,學化學和自己的腦瓜也是有著直接關係的,真正聰明的學生,化學是一學就會,而學渣則是怎麼學也學不會。
  • 我很笨,又有顆玻璃心
    是的,沒人在旁不會說,一定是有人在圍觀的時候說:「她就是比別人笨,這都不會,連小孩都不如。」老媽這種打擊,小時候就有了,所以我性子膽小懦弱,不愛做事,也不愛幫人做事,總害怕一動手,被人罵笨手笨腳。1我知道自己笨。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笨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天然傾向。一個五歲的天真小孩都有跟同伴比聰明的想法。
  • 想吃花卷不會擰?教你一個笨方法,好吃又漂亮,不會做的快來學
    想吃花卷不會擰?教你一個笨方法,好吃又漂亮,不會做的快來學大家好,來學點小把戲。通常在家,你做過這麼漂亮的玫瑰嗎?偷偷告訴你是義大利麵做的。這不難學。今天,我將與大家分享這本《麵食玫瑰花》的製作技巧。我最喜歡的朋友會幫我注意的。
  • 孩子的思維方式,可能正讓他「變笨」!
    最終放棄了遊戲。而另一些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表現反而更加興奮:「我喜歡這個挑戰!」於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解決問題,成績當然更加出色。這是否意味著,孩子的智商和成績,並不完全取決於天生的天賦,與他們的思維模式具有極大的相關性?固定型思維的孩子「變笨了」孩子們表現出來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被科學家們歸納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 知識詛咒|老師為什麼覺得你笨?
    不少學生都或明或暗地被老師罵過笨,因為一道在老師眼裡很簡單的問題,可愛的學生們總是瞪著一雙無辜大眼向老師發出愛的提問。老師為什麼覺得你笨?因為你真的笨!——這僅僅只是很少部分的原因。我相信是沒有的,因為你可能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旋律,所以你理解不了上面的節奏,你沒有學過上面的節奏。但是當我告訴你這個旋律是我們的國歌起頭一句,相信你腦子裡就能跟著這些「噠噠噠」響起了節奏——你理解了這些節奏。這就是「知識詛咒」。
  • 媽媽,其實我不笨,只是學得慢,你等等我好嗎?
    而她的理由竟然是:孩子進入小學後,成績一直在中間徘徊,她認為自己的孩子比一般孩子笨。她的這番話讓我想起了之前在網上看到的這張圖,很扎心。▼「我不笨也不懶,只是學得慢」(小孩把「懶」寫錯了)可怕的是,久而久之,有些家長和老師就會用「笨」來形容這些孩子。因為我們都習慣了非正即負的判斷標準,一個孩子要麼優秀,要麼笨。漸漸的,有些孩子就不得不承認自己笨,永遠不敢說出自己只是學習慢而已。這被美國幼兒教育家凱茨稱為「習得性愚蠢」。
  • 孩子語文教不會:孩子很聰明,你的方法很笨!
    平時接觸很多家長,都不免會和樂學君訴苦:自己孩子的語文怎麼都學不好。 他們喜歡拿數學和英語對比,經常說的一段話是:數學那麼難,多做點題就能學會,英語也比語文難呀,報個培訓班也能有效果,怎麼語文就學不會呢?
  • 《小孩不笨》:孩子成績不好,是不學還是學不會,家長一定要看清
    作為家長,一味著急是沒有用的,到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分析一下孩子到底屬於哪種情況,他是不好好學習呢,還是學不會?分析清楚,才好對症下藥。我想請家長聽我講一下這個叫劉國彬的小孩的故事。喜歡畫畫的劉國彬學習很差,儘管媽媽聽信同事的話,用藤條鞭打他,也無濟於事,因此他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理解。
  • 挑戰全世界最高的商業蹦極,據說想死的人跳過之後都不再想死了
    記得看過一部影視劇,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有人對你說他想死,那請你一定帶他跳一次澳門塔,因為跳過之後他或許就不想了。《我們來了》中的江一燕,汪涵,莫文蔚等明星均在此處跳過,魏大勳曾在此對李沁表白,韓國running man的宋智孝也興致衝衝的體驗過。
  • 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
    數學總是學不好,語文老師來支招:先把閱讀理解做好,數學就會了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然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小學生家長的日常焦慮有多大呢?不光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輔導作業時的崩潰是每個小學生家長必經的心態。往往是認真負責的家長,對孩子有所期望的家長才會越焦慮。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然學不會。家長的耐心到了極限,崩潰了。這大概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的日常,為什麼我耐著性子陪你寫作業,給你講題,到頭來還是不會?上課幹嘛去了?腦子是不是太笨?
  • 學中文很簡單?美國學生:我的漢語試卷,中國學生也不會
    英語是現在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也是公司高層商務交流會上必備的語言,所以,英語已經成為我國學生的必學語言。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英語課和自然、政治一樣,還僅是副課,可是,自從來到出自,英語就變成了主課,而且還是最讓我頭疼的課。
  • 「笨」學生「最出成績」?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考試真卷
    臨近期末考試了,老師們在一起討論什麼樣的學生最出成績?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笨」學生「最出成績」!當然,這裡說的「笨」並不是真笨,而是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表現得「很笨」,他們平時都很沉穩,不像很多「聰明」孩子那樣活蹦亂跳,善於表現。仔細分析一下,這樣的學生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專心、持續努力。
  • 《小孩不笨》觀後感
    電影《小孩不笨》中,將家長的言語和學校分班對孩子對影響展現的十分精彩,引人深思。《小孩不笨》是2002上映的新加坡電影,作為華人移民熱國的新加坡一邊想要國際化,一邊想要保持中國的傳統文化,於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就顯得不中不西。
  • 語文學習基本功:死記硬背不是笨方法,能幫你有效提高語文成績
    對於基礎不好的同學,想要提高語文成績,增加學習自信,我通常都會嚴格要求學生進行背誦訓練。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背誦,背課文、背古詩詞、背文言文,哪怕是不理解,各種知識點,也要通過死記硬背的形式去記住。有的同學就有困惑,為什麼老師會推薦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對於語文學習,難道不是先理解再背誦嗎?死記硬背不是笨的學習方法嗎?
  • 孩子學英語這事,沒有笨孩子只有懶(sha)家長!
    我培訓的對象是老師;我也教課,很多學生都是我長期教學實踐的開心小白鼠~~~~~從入行到現在,我培訓過的中教和外教小几百;我教過的孩子大幾百;看過的孩子學習狀態大幾千;聊過的父母最多 - - - 上萬+!
  • 今日薦書:《西南聯大英文課》,用笨方法學英語!
    其實所謂的精讀,無非是通過英譯漢和背單詞的方式學習英語,這種最笨卻受用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在此推薦給希望在短期內提升英語水平的朋友。其實這套教材比想像中的要難一些,我就是在中途放棄了兩次,第三次才堅持到最後的,所以前兩課賽珍珠的《Barren Spring》和毛姆的《Beast of Burden》記得最熟。
  • 學不會遊泳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作者:崔煒圖片:李健龍、王磊、吳佳飛1我很笨,學了六年遊泳,沒學會!前段時間,各班又開始統計成員的遊泳情況,班長挨個詢問,有人可以拉遊、有人可以拉人、有人可以自保……輪到我,班長笑著說了句:爭取今年學會。
  • 鄭州這所小學為學生「量身定製」復學後日常行為規範
    為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鄭州市金水區農科路小學 4 月 13 日舉行了以 " 我的戰『疫』手冊:復學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 " 為主題的雲隊會。如何確保復學後同學們的安全健康 ? 該校貼心地為孩子們 " 量身定製 "《復學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 笨,是一種天賦
    愚笨裡往往藏著一個人的福氣,而郭靖就是一個有福氣的人,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笨,也是一種天賦。笨,是一種踏實眾所周知,郭靖是一個非常笨的人,直到四歲時才學會說話,而且他在學習上似乎也沒有什麼天賦。江南七怪在大漠教他武藝,教得十招,他往往學不到一招;洪七公教他「降龍十八掌」,起初雖只學一招,卻也費了一個多時辰功夫。但笨是缺點,也可以是優點,因為笨人往往更踏實。而這「踏實」二字,正是郭靖成為絕頂高手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