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

2020-12-22 小島語文

數學總是學不好,語文老師來支招:先把閱讀理解做好,數學就會了

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然學不會,語文老師:先把語文學好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小學生家長的日常焦慮有多大呢?不光是為了孩子的學習,輔導作業時的崩潰是每個小學生家長必經的心態。往往是認真負責的家長,對孩子有所期望的家長才會越焦慮。家長教了3個小時數學題,孩子仍然學不會。家長的耐心到了極限,崩潰了。這大概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的日常,為什麼我耐著性子陪你寫作業,給你講題,到頭來還是不會?上課幹嘛去了?腦子是不是太笨?最後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沒有學習數學的天賦。

經歷了3個小時的反覆講解,家長依然沒有搞清楚,為什麼孩子學不會呢?這數學題又不難,別的同學都會100以內的加減法,我們家10以內的都要掰手指頭。家長能不焦慮嗎?作為語文老師,見了太多低年級小同學數學成績不好的情況。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表現:數學不好,語文的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也不好。在小學階段,我始終強調,語文是最重要的,先要把語文學好,多識字、會理解、能表達後,數學成績自然就上來了。家長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1、 為什麼小學階段會讀題

在小學階段,我們發現,每次家長在輔導作業的時候,都會幫助孩子讀題,老師在考試的時候,也會幫助學生讀題。因為低年級段的同學們識字量還不夠,不能準確理解題目。有些數學應用題在我們成年人眼裡一兩句話明明很簡單,可是孩子理解不了,儘管給他們讀了題,也講了題目意思還是不會做。這都很正常,因為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他們的理解能力就是這個程度。只有提高了識字量、提高了閱讀理解的能力,孩子們對數學思維的建立才能初步形成。

我們很多家長有一個奇怪的認知,判斷孩子智商高聰明,就以他們數學成績好不好為衡量標準。數學考了100分,我們的孩子真聰明。語文考了100分,孩子學習不錯。事實上,在小學階段,語文思維的建立比數學更重要。通過文字理解題目,而且是主動地去讀題理解,比家長在一旁教3個小時的效率要高。

2、 家長的耐心不是講題講的時間長

可以想像,在這3個小時中,孩子的恐懼是隨著時間的延長一直在增加的。首先是對數學的恐懼,孩子會認為我是不是太笨了?這幾個數字我就是不會也不懂。其次是對家長的恐懼,爸爸講了好幾遍,我還是不會,完了,我要挨打了。尤其是家長的聲音一高,在行為和言語上逐漸進入暴躁模式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在題目上了,因為怕挨打,腦子裡想的都是,等一會我爸媽要發飆了,我該怎麼逃跑?

最後,家長們判斷自己的情緒掌控,是不是有耐心,並不是靠講題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當你超過15分鐘的講解,孩子仍理解不聊的時候,我們家長就該想想,是不是要換一種講題方式了。或者先放過這道題,讓孩子的大腦和家長的情緒都暫時放鬆一下。別繃得太緊,彼此給自己一個學習的緩衝,家長也可以冷靜地再分析一下,為什麼講了半天孩子都弄不懂。作為語文老師,我想說,這就是因為孩子對文字沒有理解,家長的輔導方式不對,漫長的3個小時,還是做了無用功。

3、 學好語文,聽說讀寫都要抓

低年級階段一定要學好語文,因為在考試中,我們的考試題型是固定的。數學也好,語文也好,題目不會超出我們在日常練習中的題型。那麼反反覆覆做的題,這些出題方式的文字也就熟悉了,這是對識字的積累。把語文學好,聽說讀寫都要抓,那麼數學就不會存在理解不了題目不會做的問題。家長們也不要焦慮,確實我們生活中有很多學霸孩子,他們身後站著的都是付出了無法統計的精力和時間的家長們。

對比,只會讓你更焦慮,覺得孩子不如人。實際上,每個小學生在哪個階段有什麼樣的學習能力都是一樣的。你只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等待,而不是拔苗助長。關於數學學不好,是不是語文學習能力也很差?你認同嗎?分享一下你的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相關焦點

  • 學好漢語拼音等於插上遨遊語文天地的翅膀,你的孩子學好了嗎?
    在孩子學拼音的事上,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在自己孩子學好漢語拼音的事上,家長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也許有些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送到學校了,教孩子拼音那是老師的事。誠然,教學孩子拼音的工作是老師的職責、本分,是要努力去做好的。但實際上,並不是老師努力了,按規定完成了教學計劃,孩子就能夠把拼音學好的。
  • 顧之川:為什麼要學語文、學語文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
    今天課程君分享浙江師範大學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資深編審、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原理事長顧之川先生關於語文學習的認識,仍然非常具有啟發性,推薦給老師和家長。 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老師也好、教研員也好,大家都在研究語文教育、關心語文教育。為什麼要學語文呢?怎樣才能學好語文?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怎樣教中小學生學語文?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相信輔導過小同學的家長知道,孩子經常會在拼音這塊栽跟頭。雖說學校有老師教,但是老師要管很多學生,哪能每個同學都兼顧!對於小同學來說,學拼音的負擔很重。
  • 小學生每天花2小時學習成語,語文老師震驚了:這麼學成語沒有用
    並不是家長不會輔導,而是拔苗助長的事做多了,家長反而不相信老師的判斷。小島老師推薦了關於小學生學習成語的學習計劃表,很快就有家長反饋了,他是怎麼說的呢?家長:老師,我每天和孩子花2個小時學習成語,孩子太笨了,寫不好也理解不了。我覺得你的計劃表不行啊,是不是改成每天一個成語比較好?當我看到2個小時學習成語的字樣,我腦中浮現的不是笨孩子,是暴躁的家長。
  • 小學生如何學好拼音?靠老師還是靠家長?資深語文教師為你解答
    那麼,如何學好拼音呢?我有兩條建議分享給大家。首先,學習拼音需要超前教育。現在很多幼兒園怕被人貼上「超前教育」的標籤影響其招生,大部分幼兒園在三年幼兒教育時期不會教給孩子語文和數學知識。其實我覺得這是不對的,因為孩子太小,從保護骨骼發育角度考慮不能讓幼兒書寫太多。但教孩子認識拼音,認識漢字還是可以的。幼兒園接觸過拼音教學的孩子,上了一年級書寫認讀能力,都比沒接觸過拼音教育的孩子高得多得多,語文成績也要好得多。但是孩子在幼兒園沒有學拼音怎麼辦?家長也不用焦慮,咱們可以在家自己教。
  • 2019秋季「語文教改」即將到來,家長慌張:難道孩子只學語文?
    2019秋季「語文改革」即將到來,家長慌張:難道孩子只學語文?我國教育事業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與時俱進,常常會出臺一些對學生未來幫助非常大的政策,這些政策總是讓無數學生獲益。但2019年秋季即將全面施行的「語文教改」讓無數的學生感到壓力很大,讓無數老師無可奈何,讓家長們都慌張不已。前段時間「語文要改革」的說法吸引了無數家長的注意力,但隨著時間飛逝,很多家長都在想是不是不在施行了?其實並沒有,要知道全國中小學生使用「部編版」語文教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所以各位家長們慌張是沒用的,現在首要任務是了解「語文教改」的主要核心在:古詩詞和閱讀!
  • 一年級語文有多難?語文老師:學生壓根學不會,專家們,你來教吧
    一個學富五車的學者,也是從一年級慢慢打基礎學成的,所以小學階段的教育非常重要,不僅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幫助孩子積累知識儲備,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基礎。那麼,作為開始基礎教育的一年級語文學習難度怎麼樣呢?陳萍去年從某師範大學畢業,在一所公立小學教書,今年校長讓她教一年級的語文並當班主任,陳萍想都沒有想就答應了。
  • 葉聖陶:想要孩子學好語文,就幫他養成以下3個習慣,比補課管用
    隨著時代的變化,家長們意識到了成績並不是評判孩子一生的最佳標準,但是「語文時代」的來臨,卻讓家長們飽受煎熬。語文成績所佔總分數比例越來越高,溫儒敏教授認為,隨著改革的進行,高考中語文卷子做不完是正常現象。但是試問哪一位家長聽到這句話不會更焦慮呢?如何讓孩子學好語文真的成了一個難題。
  • 優秀老師走心摘抄: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大全集,家長為孩子保存一份
    優秀老師走心摘抄:小學語文基礎知識大全集,家長為孩子保存一份!關於語文怎麼學,如何學好它,對於很多家長來講也是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在小學階段的孩子,由於自主性不強,又好動,所以,對於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往往有些力不從心,導致在語文這門學科上難拿高分。
  • 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
    原標題:為什麼要學、有什麼用、怎樣學好?語文學習「靈魂三問」權威解讀,老師家長一定要看 | 關注民小編說語文是學生最早接觸的學科之一,從咿呀學語、識字認字起,語文就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是因為語文與生活緊密結合,以致大家有時會忽視它的存在。
  • 三年級學生語文成績差,老師說:你學了「假拼音」,只能在學一遍
    從還沒入學開始,孩子們就開始進行拼音學習了,幼小銜接班裡各種培優噱頭:2個月學會拼音、完全按小學語文的進度教學……這些授課內容,全部按照家長的焦慮進行設置。所謂市場需求,其實就是家長不想承擔自己的那部分輔導責任。對於拼音學習,家長不必太過焦急,孩子到了一定階段,理解能力和拼讀能力就會加強。也就是我們說的,學習開竅了,不用你反覆教,他看了一兩遍就能理解了。
  •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要求先識字再學拼音,家長質疑,聽老師說
    快樂學拼音,輕鬆學語文。最近有細心的家長和我反映:老師,你最近留的語文作業,抄寫生字詞,都是單純的抄寫生字詞,怎麼不標註拼音呢?我非常欣賞這位家長的細心,大部分我們的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只會考慮,會不會組詞?字寫得工整不工整?有沒有按照老師要求完成?
  • 大教育家葉聖陶:要想孩子學好語文,從小學開始養成這2個習慣
    讓很多家長慌張到不行。當然溫儒敏教授也曾對這件事兒做出了解釋,他認為高考就是選拔人才的考試,語文的改革中,閱讀速度已經成為考試的一個項目,所以有15%考生做不完卷子也正常。雖然溫儒敏教授給出了解釋,但面對這樣的改革,很多家長開始焦慮,孩子這語文該怎麼學、怎麼考?
  • 北大資深教授:想要孩子學好語文,關鍵是要抓住這個「根」
    湖北高考狀元唐楚玥語文146分、河北高考狀元邢雨涵語文140分、江西高考狀元尹天驥語文143分……我們都知道尹建莉,她的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幫助了無數家長,而她的女兒圓圓也是一個優秀的孩子,在16歲的時候就考入了清華大學,並且語文成績也是達到了140分。
  • 小學生堪稱「語文學習十級困難者」,家長氣到跳腳:不想管了!
    說起輔導孩子作業,很多家長有苦難言,那可真是人生的一個大坎。要論作業中最難輔導的,那數學必然高居第一。家長吼破嗓子,雙眼冒火時,孩子對數學題還是一竅不通,真是恨鐵不成鋼。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一般都比較嚴格,比如像書寫,絕不允許孩子敷衍了事,甚至會因為撕掉重寫,跟孩子吵紅臉。其實這樣的做法大家都能理解,畢竟數學學不好還情有可原,字寫不好那完全就是自己的原因。但有的孩子不僅僅是數學不好,連語文也差到沒影,堪稱「語文學習十級困難者」,家長被氣到跳腳,真不想管了!
  • 家長著急:孩子作文考0分,老師:孩子語文沒問題,是家長要補課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有家長給我留言,說自己孩子作文在考試中寫了0分,暑假想給孩子補作文,卻沒有老師願意教。家長很著急,一邊埋怨著花錢還不能補習,一邊恨鐵不成鋼。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沒有補習班願意收這名作文0分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家長不好溝通吧。遇到這樣的家長,孩子的語文究竟該怎麼學呢?
  • 小學語文: 一年級語文讀拼音寫漢字練習,孩子學學拼音夠用了
    當小同學初入小學學習語文,首先接觸的便是漢語拼音。學習好漢語拼音對於小同學以後學習語文有很大影響,漢語拼音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大熊提醒,面對一年級的小學生,請老師、家長一定要講得通俗易懂。一年級的語文課是以識字為主的,學的字,詞都是常用的,淺顯易懂的。
  •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考試真題試卷,家長收藏
    一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考試真題試卷,家長收藏。幼兒園小朋友升入一年級後,第一次考試,是不是有點緊張呢?其實不用擔心,因為一年級第一單元考試試題很簡單,只要小朋友們上課認真聽講,回家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就能考出好的成績。
  • 如何學好語文?父母要引導孩子愛閱讀、愛漢語,覺得學習語文有趣
    不像數學、英語之類的科目,如果不會的話,是真的會拉開相當大的差距。 很多家長可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孩子在小學初中階段,非常優秀。但是,到了高中階段,很多考試當中,會出現答不完卷的現象。題目本身孩子可能是會的,而且也可能做得出來。
  • 語文特級教師:學好語文,靠的就是「死記硬背」的童子功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曾這樣評價語文:「孩子語文不行,別的學科是學不通的。」這句話直接點明了語文在學習上的重要性。作為所有學科中最特殊的一門,進入大語文時代後,語文的學習越來越被家長們重視。我就開始找各種語文特級老師的教學視頻,但這些特級教師的觀點著實讓我有些驚訝,他們一致認為「死記硬背的童子功是學好語文最好的方法」。現代教育一向對死記硬背嗤之以鼻,認為死記硬背是愚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