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嶽軍區成立時,四位主要領導中除了陳賡還有誰?

2021-01-08 魅力時尚穿搭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國共雙方迅速達成合作協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根據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位於西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主力為115師、120師、129師三個師。

八路軍129師由紅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等部隊編成,轄第385、第386旅和教導團等部隊,總兵力共1.3萬餘人。1937年9月底129師整編完成後奔赴晉東南開闢敵後戰場,1938年初先後開闢晉冀豫、冀南等抗日根據地並組建晉冀豫軍區、冀南軍區。1940年4月,129師對所屬部隊進行整編,晉冀豫軍區撤銷,設立太行、太嶽兩個軍區,其中太行軍區由129師兼,太嶽軍區由386旅兼。

太嶽軍區成立於1940年5月,軍區由129師386旅兼,對外則以太嶽縱隊名義,轄第一、第二及第三軍分區,軍區司令員為陳賡,政治委員王新亭,參謀長周希漢,政治部主任蘇精誠。這四位也是386旅主要領導,其中陳賡為386旅旅長,旅政治委員、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分別是王新亭、周希漢、蘇精誠。

陳賡是湖南湘鄉人,解放軍著名大將,曾考入黃埔一期,參加了東徵、北伐、南昌起義、長徵等,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29師386旅旅長,後曾任386旅旅長兼太嶽軍區司令員、太嶽縱隊司令員兼太嶽軍區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陳賡曾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陳賡兵團司令員、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陳賡將軍授銜大將。

王新亭是湖北孝感人,1930年加入工農紅軍,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八路軍第129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386旅政治委員兼太嶽軍區政治委員、太嶽縱隊政治部主任、太嶽軍區司令員、晉冀魯豫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王新亭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八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60軍軍長兼政治委員、第十八兵團第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王新亭授銜上將。

周希漢是湖北麻城人,1928年加入工農紅軍,曾參加黃麻起義、長徵等,抗日戰爭時期曾任386旅作戰股股長、補充團參謀長、386旅參謀長兼太嶽軍區參謀長、南進支隊司令員、太嶽軍區第二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晉冀魯豫軍區第四縱隊第十旅旅長、13軍軍長等職,1955年授銜中將。

蘇精誠是福建龍海(原海澄縣)人,1932年加入工農紅軍,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參加了平型關大捷,後曾任129師385旅團政治處主任、386旅政治部宣傳科科長、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嶽軍區政治部主任等職,1941年1月於山西韓壁戰鬥中犧牲。

相關焦點

  • 1940年太嶽軍區成立,司令員陳賡是大將,其他領導都是什麼軍銜?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鞏固太嶽地區,加強該地區的軍事力量,八路軍第386旅和總部特務團進駐太嶽地區,於1940年成立太嶽軍區。太嶽軍區由八路軍第386旅兼軍區領導機關,對外稱作太嶽縱隊。太嶽軍區成立後,先後參加了「百團大戰」和太嶽軍區冬季反「掃蕩」作戰。
  • 太嶽軍區成立時,軍區四位首長是誰,後為何軍銜?
    1939年底,「晉西事變」爆發,為鞏固太嶽區並加強該地區軍事力量,129師386旅於1940年初進入太嶽區,與決死第一縱隊等配合作戰,打擊了閻錫山勢力,1940年5月成立太嶽軍區,由386旅兼軍區機關,對外稱太嶽縱隊。
  • 太嶽軍區共有四任司令員,他們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從1940年6月正式成立,到1949年8月被撤銷併入山西省軍區,太嶽軍區存在了九年多的時間,一共有四任司令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太嶽軍區的四任司令員都是誰?後來都是什麼軍銜?
  • 抗戰時期,陳賡的太嶽軍區,4個分區司令員是誰
    1940年1月,晉西事變後,為鞏固太嶽區,加強該地區的軍事力量,八路軍第386旅集總部特務團進入太嶽區,配合決死第1縱隊予進攻張家店之閻軍以嚴重打擊,鞏固了太嶽區根據地。6月,根據北方局黎城會議決定,成立太嶽軍區,由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兼軍區領導機關,對外稱太嶽縱隊。
  • 太嶽軍區成立,司令員後來授大將,三個分區司令都誰?後來什麼軍銜
    1940年6月,北方局召開了著名的黎城會議,會上通過一項重要決定:在八路軍386旅的基礎上成立太嶽軍區,該軍區的活動範圍主要是在山西王閻錫山的地盤上,它毗鄰陝甘寧邊區,是保衛延安的重要屏障,因此必須由一位猛將坐鎮!
  • 抗日戰爭中,陳賡領導的太嶽縱隊,3個分區司令後來授何軍銜?
    陳賡大將,抗戰時期出任第386旅旅長,長期率軍在山西抗戰,可是1939年底,因為太原的淪陷,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兼晉綏綏靖公署主任閻錫山開始對抗日產生動搖。在其轄區掀起了針對我軍的種種行動。為了加強我黨這一地區的武裝力量,於是成立了太嶽軍區,陳賡領導下的太嶽縱隊也就此成立了,太嶽縱隊的戰績也很輝煌,曾全殲日軍的岡崎大隊,並開闢了嶽南抗日根據地。剛成立的太嶽軍區有三個軍分區,那麼這三個軍分區的司令都是誰。
  • 1940|八路軍太嶽軍區戰鬥序列
    八路軍編成後,迅速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敵後作戰,其中第129師主要在山西東南部開展抗日軍事鬥爭,後組建晉冀豫軍區。根據形勢發展需要,1940年6月,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會議」的決定,組建太嶽軍區,同時還組建了太行軍區(129師師部兼)。
  • 1940年6月,386旅兼太嶽軍區,三個軍分區司令員是誰?軍銜如何?
    1940年初,為了加強太嶽地區的抗日武裝力量,八路軍第386旅奉命進入太嶽地區作戰。後來,八路軍第386旅在兄弟部隊的配合之下,不斷鞏固了太嶽根據地。到了1940年6月,八路軍太嶽軍區正式成立,由第386旅兼太嶽軍區領導機關,對外稱作太嶽縱隊。
  • 太嶽軍區重新劃分了4個軍分區,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1943年3月,根據抗日戰場形勢的需要,由陳賡擔任司令員的太嶽軍區,對序列下的4個軍分區進行了重新劃分,形成第1軍分區、第2軍分區、第3軍分區和第4軍分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當時太嶽軍區序列下的4個軍分區,主要負責人都是誰?後來都有什麼樣的成就?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賀龍、陳賡誰才是「五虎」之下第一人
    四位元帥,一位大將,作為我軍最會打仗的五位開國將帥,這一說法還是獲得普遍認可的。單論軍事才華,這五位可以說是表現最突出、戰績最明顯的,粟裕作為大將能與四位元帥並稱,相信也沒多少人有異議,本期不談這五位,我們來看看,除了這五位,其他開國將帥單論軍事能力,誰能緊隨其後,誰才是「五虎」之下第一人呢?
  • 陳賡率領的中野四縱,共有四個旅,旅長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當時,擔任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他後來還擔任過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司令員,於1955年被授予了大將軍銜。那麼,陳賡率領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4個旅長都是誰呢?他們後來是什麼軍銜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一、第十旅的旅長是周希漢。
  • 他是陳賡的最佳搭檔,建國後授上將,晚年職務卻比陳賡還高
    在十位開國大將當中,陳賡算得上是排名靠前,並且名氣很大的一位。他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1922年就入了黨,甚至比有的元帥還要早。除此之外,陳賡還在蘇區、白區都工作過,一生充滿傳奇色彩。革命年代,陳賡長期擔任軍事主官,比如幹部團團長、386旅旅長等。他的搭檔政委換過不少,但謝富治卻是共事最久的一位,兩人也算得上是最佳拍檔了。
  • 他是太嶽軍區參謀長,殲滅國民黨號稱千裡駒的王牌部隊,被授中將
    在這次起義中,不計其數的開國將領都曾參與其中,這兩個縣城更是被後世稱為將軍縣。在這場起義中,有一位優秀將領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曾是太嶽軍區參謀長,之後帶兵殲滅了號稱「千裡駒」的國民黨王牌部隊,建國後被授中將軍銜。他就是周希漢將軍。
  • 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在三個半月的戰鬥中,華北敵後戰場的數十萬軍民,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共進行大小戰鬥1800餘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黃埔師生作為骨幹力量,在百團大戰中表現優異。那麼百團大戰中,出身黃埔軍校的開國將帥主要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1955年,有九大軍區司令員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誰?
    建國初期,全國設有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北和西南六大軍區,這一體制僅存在了五年之久。到了1955年,全國軍區重新劃分,原有的六大軍區改為十二大軍區(1956年又增設福州軍區)。這十二大軍區司令員都參加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其中有九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開國中將陳康,陳賡的得力戰將,被譽為「赤色中國的叢林戰專家」
    陳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高級將領,抗日戰爭時期一直是陳賡大將的部下,很多人都稱他是"陳賡司令員的拳頭",但是,陳康還有一個更響亮的稱號,就是"赤色中國的叢林戰專家",還是美國軍隊給起的呢。因為陳康排在第五位,便有了陳五和這個名字。小時候的陳康由於家庭條件的原因,沒有上學,7歲的時候就在地主家當放牛娃。1927年,陳康參加了村裡面的赤衛隊,1930年加入了第4縱隊,成為了一名紅軍,並參加了第一次反"圍剿"戰役。1931年,陳康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參加了雙橋鎮、磨角樓等戰鬥。在戰鬥中,他永遠衝在第一線,硬是打出了一個"不怕死班長"的榮譽。
  • 他是陳賡麾下得力幹將,被譽為「陳賡司令員的拳頭」,55年授中將
    他是陳賡麾下得力幹將,被譽為「陳賡司令員的拳頭」,55年授中將陳康、陳賡只有一字之差,而這兩個相差的字,字形又極其相似,或許是陳康將軍和陳賡大將有緣。1935年,紅軍過嘉陵江時,遇到一個阻力:四川軍閥鄧錫侯命令其憲兵司令率領3個團的兵力把守劍門關,想要阻止紅軍西進。上級下達了命令,由劍門過嘉陵江,然後由南往北攻,攻佔劍門關主峰的任務就交給了陳康。陳康大喝一聲:「跟我來」。
  • 他姓胡,山西運城胡姓開國將軍,陳賡麾下的他曾任河南省委書記!
    大家好,歡迎大家關注「江西老徐讀歷史」,他姓胡,山西運城胡姓開國將軍,陳賡麾下的他曾任河南省委書記!本文由百家號「江西老徐」原創,侵權必究!說到陳賡大將的麾下,不得不說的是二野四兵團。當時中原軍區是最大的軍區,有7個軍分區,由於解放後中原軍區的7個政委大多到地方擔任職務,在1955年沒有參評軍銜,河南省的前幾任主官多由中原軍區政委擔任,比如豫西軍區的政委張璽則是新中國成立後首任河南省長,江漢軍區政委劉建勳是河南第三任河南省第一書記。
  • 黃埔三傑名下無虛,陳賡將軍一世傳奇
    陳賡將軍經常和黃埔舊友開玩笑說——我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上,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欣賞別人的老婆、記著別人的錯誤。蔣介石年輕的時候,曾在上海灘混跡多年,他主要的收入來源,便是在上海股票市場做股票投機。投機失敗的蔣介石欠了一屁股債,因此他一度有了自殺的想法,並且於日記中破口大罵陳果夫無能,因為他的投機生意,全是陳果夫照看的,他覺得陳果夫坑了自己。
  • 上黨戰役,陳賡先斬後奏,劉鄧不僅沒批評,反而誇讚有大將風範
    掃除長治外圍敵軍沒有重武器那就發動我軍傳統長處——夜襲,陳賡派出386旅有著「夜老虎團」稱號的772團一部夜襲長子城外敵軍工事,同時命令部隊在城外通往城牆的坑道,在牆根填塞了大量炸藥。18日19時,隨著一聲巨響,城牆被炸開一個缺口,長子城被陳賡太嶽縱隊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