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胯下之辱,有一人看了沒嘲笑說此人必成大器

2021-01-11 王文聊娛樂

韓信受胯下之辱很多人都知道。據說淮陰有一個小夥子,這個人是一個屠夫,平時這個人不務正業,憑藉自己有著一身力氣經常欺負周邊的人,有一天韓信路過這裡,那個屠夫看到韓信長得比自己高大,心理不是滋味,於是就挑起事端。屠夫慢悠悠走到韓信身邊說我看你身材高猛,很喜歡帶著一把劍出門,但是我知道你內心深處是一個軟弱無能的人。

韓信是誰,有些雄才大略,理也沒理他就繼續走自己的路,這個屠夫看到韓信這麼不給面子,就有些惱怒了,他追上去繼續諷刺道,你這個人很橫啊,膽子挺大的,你如果不服氣的話就用你的劍殺了我證明你的勇敢,否則就從我褲襠裡爬過去,讓大家知道你的真面目。韓信看了一會屠夫,最終該是從屠夫胯下爬過去了,當時有很多人在場看熱鬧,很多人看到韓信爬過去忍不住大笑,每個人都認為韓信是一個膽小鬼,也有很多人感到比較掃興,本想著看一場熱鬧的沒想到這麼快收場了。

當時有一個人看到韓信的做法後不僅沒有笑反而認為韓信將來必定能成就大業,因為在韓信受胯下之辱的過程中他並沒有低著頭,而是抬著頭的,只有有著更加遠大的目標的人才不會因為這一點小事而低頭。事實證明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後來項羽的大部隊過了淮河,韓信跑過去追隨他,但是項羽這個人心高氣傲,韓信根本得不到任何用武之地,韓信多次向項羽提出的建議也都沒有用,韓信在項羽這裡可以說整天無所事事,一點用處都沒有。

終於,韓信在得不到重用的情況下趁著劉邦的大軍入蜀的時候投靠了劉邦。有一次韓信觸犯法律,按照規定韓信當被打入死牢,等著砍頭的,但是韓信卻說劉邦不是想要一統天下嗎?為什麼還要殺有才之人呢?這句話正好被騰王聽到,騰王感覺韓信不是池中之魚,就把他留下來給劉邦舉薦,但是非常可惜,劉邦開始也沒有重用韓信,在得不到任何用武之地的時候韓信心灰意冷準備離開,就在這個時候蕭何卻在大半夜追上來求自己回去,經不住蕭何的軟磨硬泡韓信該是回去了,這次是蕭何向舉薦自己,劉邦還是非常相信蕭何的,就給了韓信一個大將軍的位置,這一次韓信終於有了用武之地,他替劉邦立下了不少功勞,是漢朝的開國元勳,沒有韓信就沒有歷史上的大漢王朝。

韓信的一生就像是一盤象棋,他本來只是一個小兵,一直等待著有明君能看到自己的才華,能重用自己,但是前期自己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自己遇見劉邦以後才有了翻身,他像一個過了河的兵一樣,如履平地,任何敵人在他面前只不過是烏合之眾,連西楚霸王項羽也避免不了被韓信擊敗的事實。

相關焦點

  • 韓信哭了:誰說胯下之辱是我成功的動力?
    韓信見這樣,就和他們斷絕了關係,到別處找吃的去了。即使是這樣,韓信依然不肯去找份活兒來養活自己,整日就帶著佩劍在街上遊蕩,他也沒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妥,神情高傲得像是一位將軍在巡街。這種天生的優越感讓當地一個屠夫很是看不慣,他想挫挫韓信的優越感。
  • 當年讓韓信遭受胯下之辱的壞小子,結局如何?其實世人錯看了韓信
    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引兵下井陘,誅成安君,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西鄉以報。此所謂功無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不得不說,蒯徹在誘導韓信造反時說的一番話簡直太對了,他很客觀地評價出韓信一生的功績,尤其是「功無二於天下」六字,韓信的確擔得起。
  • 韓信那麼有本事,為什麼會有胯下之辱的糗事?
    歷史上著名地英雄人物通過自己的故事,帶給這次又一代人各種精神地支持,其中有人奮發圖強觸底反彈,有人不畏艱險一往無前,還有人忍辱負重臥薪嘗膽,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韓信胯下之辱,這個故事特別尤其鼓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創業者,成功達到自己目的。
  • 欺負韓信受胯下之辱的那個人,後來沒被報復,竟然還當了官
    韓信,中國古代似繁星般的名將中絕對排得上前三的一位,關於他的讚譽有很多,諸如「漢初三傑」「兵仙」「兵家四聖」「神帥」等等。韓信一生大起大落,吃過很多苦流過很多血,曾和秦末最強戰神的項羽掰過手腕。楚漢戰爭中,韓信是毫無疑問的最大變數,他倒向何方關係著神州皇權的歸屬。
  • 韓信為何甘願受胯下之辱,也不反抗的真相竟是一種無奈
    #韓信胯下之辱#韓信被羞辱事件淮陰縣屠戶中的青年裡有人侮辱韓信道:「你雖然身材高大,好佩帶刀劍,內心卻是膽小如鼠的。」並趁機當眾羞辱他說:「韓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來刺我。若是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
  • 韓信選擇承受胯下之辱,並非是韓信多麼能忍,根本原因在於「名」
    韓信發跡前,曾受胯下之辱。當時,韓信是淮陰縣的一個普通百姓,家貧,沒有特殊的品行,既不能被推舉到體制內吃公糧,也沒有本錢經商做買賣,弄得快要討飯了,只好經常性地跟著別人去吃白食。對於韓信,當地人自然會討厭,更談不上什麼尊重。那個讓韓信受了胯下之辱的淮陰屠夫,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 歷史探秘 那個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後來怎麼樣了?
    歷史探秘 那個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後來怎麼樣了?時間:2020-03-04 17:16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探秘 那個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後來怎麼樣了? 韓信,人稱淮陰侯,是漢初三傑之一,年少時雖窮困潦倒,但為人孤傲,胸懷大志。
  • 韓信胯下之辱,告訴你如何走出人生低谷
    胯下之辱未必是韓信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但卻能夠體現出一個人,能否獲得成功應該具備的內在素質,對於韓信能夠忍受胯下之辱,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認為韓信是一種智慧的做法,也有人認為他沒有男子漢氣概,不敢與強敵做鬥爭。這兩個觀點都走了極端,未必都是正確的。
  • 看韓信典故,修自己身心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漢初三傑」之一,他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他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統帥。關於他的典故太多了,提起韓信就會想起漂母贈飯、胯下之辱、傳檄而定、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然而讓我學到最多,最受益的是他超強的情緒控制能力。韓信從小失去父母,經常遭到歧視。有一次,一個五大三粗的屠夫看到韓信腰間配劍,猜想他是膽小之輩,於是想羞辱韓信,當眾對他說:「要麼從我褲襠下跨過去,要麼把我殺死。」
  • 胯下之辱,韓信不怕
    韓信年輕的時候,經常到嫂子家裡蹭飯吃,有一天練完劍,回到嫂子家裡吃飯,聽到嫂子給大哥抱怨:我說孩子他爹,叔叔老大不小了,每天啥也不做東遊西逛,我們家實在養不起,告訴你兄弟,別讓他來了,我們家都沒米下鍋了。
  • 卒子過河成大器——做人和下棋的道理是相通的,一定要敢於過河
    棋盤裡蘊含著無窮的智慧「過河卒子,橫豎都行」,「過河卒子只進不退」,「過河卒子頂大車」、「過河卒子成大器」等等,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都是從象棋戰術中產生的。卒子過河,敢於衝殺03.不要看輕卒子,卒子過河成大器所以,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既不要看輕自己
  • 韓信早期受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後,如何對待侮辱他的人?
    相信很多人對於「兵仙」韓信,都非常熟悉,畢竟他幫助劉邦打天下,在歷史眾多人物中,他的名氣可以排得上前列,而他當年受胯下之辱的事跡,也是被很多人所傳誦,那麼韓信功成名就之後,是如何對待侮辱他的人呢?
  • 《史記》札記丨那個給韓信胯下之辱的少年,何以被韓信稱為「壯士」
    漢初三傑的韓信年輕時能夠忍受「胯下之辱」,這一事件在歷史上的印象十分深刻,討論也極多。類似的事件後來也出現在不少史料和文學作品中,其中《水滸》中的楊志賣刀被潑皮牛二羞辱最後憤而殺之的情節最廣為大家熟悉。可能很多人的印象裡,把讓韓信受了胯下之辱的那個少年,和那個潑皮牛二的形象會重疊起來。
  • 韓信為何不殺屠夫而忍受胯下之辱,原來他腰上的那把劍有問題
    韓信為什麼不選擇把劍拔出來,殺了那屠戶,而是要從屠戶的胯下鑽過去,網上做了非常多的分析。一是認為這是韓信選擇隱忍。小不忍則亂大謀,成大事者,絕對不會和一幫潑皮負氣爭勝。韓信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但是,這些解釋似乎都太過形而上,我覺得那時候韓信似乎還沒有想過理想,想過要人賞識那樣的問題。(為什麼,咱們一會兒說)韓信之所以不殺那屠戶,很有可能他佩戴的並不是一把真正的寶劍,而是一把木劍或者竹劍之類。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其一,淮陰屠戶為什麼敢對韓信說「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難道他就不怕韓信腦殼發熱,真的拔出劍來刺他一劍嗎?
  • 韓信胯下之辱和靠女人吃飯的事情,是如何發生的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韓信胯下之辱和靠女人吃飯的事情,是如何發生的。龍且所說的韓信鑽過褲襠、靠女人吃飯這些事情,其實是真的。當初,在韓信很貧窮的時候,不會經商,做小官也沒有人要,就只好到處蹭飯。這種好吃懶做之人,大家都討厭得很。
  • 箴言錄丨大覺璉和尚:為人中正不倚,必成大器
    訥曰:斯人中正不倚,動靜尊嚴,加以道學行誼,言簡盡理,凡人資稟如此,鮮有不成器者。《九峰集》【注釋】①圓通訥:北宋圓通居訥禪師。梓州(四川三臺)人,俗姓蹇,名祖印,字中敏。年十一,出家於漢州(四川廣漢)竹林寺。年十七,受法華經試而得度。後依穎真律師受具足戒。
  • 戰神粟裕成名之戰,主席對秘書說:此人了不得,必成大器
    就連主席都說:「此人了不得,必成大器。」這一戰,粟裕將軍究竟做了什麼讓主席如此的誇讚呢?1940年10月黃橋戰役爆發了。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我軍只有七千人,而敵軍卻有將近三萬人的兵力啊!面對如此大的懸殊差距,讓領導作戰的指揮官粟裕將軍非常的頭疼。最終,他決定先攻擊最強的軍隊,再逐次殲滅其他的軍隊。採用的戰略就是:「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各個殲滅。」
  • 韓信忍胯下之辱,世人可知讓他受辱的屠戶少年最後怎麼樣了?
    韓信在中國歷史上以其卓絕的用兵才能著稱,後世評價為「言兵莫過孫武,用兵莫過韓信」,也被稱為「兵仙」、「戰神」。中華歷史浩瀚悠久,風流人物數不勝數,也留下了許多精彩的故事,而成語則是這些人物和故事最凝練的寫真。在眾多歷史人物中,與漢朝開國名將韓信相關的成語典故最多。胯下之辱、獨當一面、多多益善等數十個成語典故,就出自他的故事。這些成語呈現部份韓信的傳奇一生。
  • 城府很深的人,性格神秘莫測,在職場上必成大器
    城府很深的人,性格神秘莫測,在職場上必成大器 城府很深的人,表面內向,內心卻是具有高智慧的人,性格更是神秘莫測,在職場上必成大器。 1.感情不外露,內心真實想法不會顯示於臉上 「喜怒不形於色之人,必成大器」,這句話一點而也不誇張,大智慧的人才會將心態調整得極好,不將內心真實想法外露
  • 一個男人,想成大器,在做事上需掌握「三刀」:軟刀,硬刀,險刀
    男人慾成大器,首在做人,其次做事,而這兩者很多時候都是統一的。對於男人而言,掌握做事的能力和手段很重要,這裡面有很多東西值得學習,本文將其總結為「三刀」。一個男人,想成大器,在做事上需掌握這「三刀」:軟刀,硬刀,險刀;男人慾成大器,在做事上掌握這「三刀」,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