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恆大3:1淘汰北京國安晉級2020中超決賽!總體來說,恆大贏得正大光明,就連某些京媒也承認是實力上的差距導致國安落敗;然而,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球迷和自媒體質疑:為何恆大首開紀錄的點球沒毛病,而王剛禁區內摔倒沒能造點呢?下面,我們就來逐格還原。
先來看恆大的點球:當費南多與隊友打出漂亮的二過一之後,他的右前方禁區內出現了3-4米的絕好空間。補防的國安前鋒張玉寧無奈之下只得欺身上前阻止費南多進一步突破,否則小摩託一旦拿到球便可以順勢發力轟門。前鋒出身的張玉寧顯然沒有那麼多的防守策略,他伸出左腿試圖封住費南多的突破路線,費南多見狀順勢撞向張玉寧然後摔倒在地。哨響,裁判果斷指向點球點。
你說費南多有找點球的嫌疑嗎?個人覺得有,因為他沒有特別明顯地追著球突破,以他的速度其實可以形成一個很有威脅的內切打門。然而,小摩託很聰明,他明白那一瞬間自己有絕對的主動權:
一來,不論他做什麼動作,皮球仍然在他控制範圍之內,裁判的判罰會有利於他;
二來,防守的張玉寧背身又邁出了左腿,無法瞬時橫向啟動,周圍國安防守隊員也無法趕回去協防;
內切射門與點球射門的命中概率差距太大,無需多言。費南多的選擇可能不是那麼讓國安服氣,但卻合理利用了規則。
再看張玉寧的防守動作:他伸出左腿後第一下並沒有完全阻止費南多突破,隨後再次橫移進行幹擾。
慢放顯示,張玉寧有一個很明顯的二次伸腿動作。筆者相信張玉寧不是故意為之,但那一瞬間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儘管他倒地後搖手示意自己沒有犯規,但規則不相信誠意。
張玉寧是筆者喜歡的極少數國安球員之一,今年漲球後的他,不僅在與魯能和恆大的硬仗中展現身手,而且踢球比較乾淨,正在成為國足新的前鋒擔當。魯能與國安的第二回合,筆者雖然痛恨裁判吹掉了魯能的進球,但仍然為隨後張玉寧的破門送上了掌聲。裁判的問題歸裁判或背後那隻手,張玉寧破門只是做了一名好球員應該做的事。
討論完恆大的點球,我們看一看王剛的倒地為何造點失敗:
其一,王剛卸球後,球的落點其實並不好,他需要半轉身才能將球控制在腳下,恰好吳少聰拍馬殺到,在王剛試圖護球之前搶先一腳把皮球捅出禁區。此時的王剛已經失去對球的控制,而吳少聰先碰到皮球,腳底沒有附加動作,筆者認為此為關鍵點。
其二,二人上肢的確有明顯的接觸,但多因吳少聰的慣性所致。吳少聰雖然雙臂張開,卻沒有發力,更多是為了身體平衡。圖中定格可以看出,吳少聰左手搭在王剛左肩,然後向後抽出,如果他向後發力的話,王剛不應該那麼快往前倒地。
其三,從慢放以及王剛倒地的方向可以看出,立足未穩又被斷球的王剛試圖用右臂阻擋吳少聰追皮球,反被吳少聰身體帶倒。這屬於正常的身體對抗,裁判即使看5分鐘VAR也不會吹點球。
就本場比賽而言,裁判的表現是較為公平的,也算給中國裁判做了個楷模。中超水平不高,每年因為裁判導致的惡性事件卻世界前茅。然而,筆者從不相信我們的裁判水平真的那麼爛,比如馬某在京魯大戰後成功引起眾怒,然而他在執法申花VS上港的比賽又證明了自己。
筆者發文,也是希望未來中國裁判能不帶有明顯的個人色彩。讓某一方一時受益,最終損失的是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