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在青大附院完成
「上崗」開展手術,幫助骨科醫生成功完成了山東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早9點,青大附院副院長、骨科醫院副院長、運動醫學科主任於騰波成功為患者完成了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術,手術順利,一氣呵成。另一臺手術在青大附院關節外科主任張海寧帶領下同樣順利進行,精準為患者實施了髖關節置換手術。
-
蚌埠二院骨科成功開展關節鏡下行多發韌帶重建術
近日,市二院骨科團隊成功為一名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外側副韌帶斷裂、膕腓韌帶斷裂伴半月板受損的患者完成了左膝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人工肌腱重建、自體膕繩肌腱後外側複合體重建術、半月板成形術。52歲的劉女士因車禍致全身多發傷,患者被送到市二院骨科後,經檢查發現伴有嚴重的股骨幹骨折等情況,第一時間對其股骨幹骨折進行積極救治,同時MRI檢查後顯示,患者的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外側副韌帶斷裂、膕腓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損傷。
-
商城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徐坤冉)日前,商城縣人民醫院骨科二病區醫療團隊順利完成一例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合併左膝外側半月板損傷關節鏡下關節探查前交叉韌帶重建及外側半月板成形術。這是該院骨科團隊獨立開展的首例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標誌著該院骨科在膝關節疾患治療技術方面又邁上一個新臺階。關節鏡也是一種內窺鏡,其工作原理是將4mm直徑的高清晰度廣角杆狀光學鏡頭,通過小皮膚切口置入關節內,並通過光纜線將關節內結構傳輸至顯示器,放大為高清晰度圖像,手術醫生可發現關節內所有區域的病變組織。
-
菏澤市二院:成功開展關節鏡下膝關節前後交叉韌帶同時重建手術
魯網6月28日訊近日,菏澤市第二人民醫院骨二科完成了一例複雜而細緻的手術——關節鏡下前後交叉韌帶同時重建術+內側副韌帶及半月板修復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病人萬分感謝。患者蔣女士,33歲,因「車禍致左膝腫痛、活動受限2小時入院」,查體:左膝腫脹明顯,內側皮下淤血,膝關節壓痛明顯,抽屜試驗陽性,側方擠壓試驗陽性;經磁共振檢查診斷為「左膝關節前後韌帶斷裂,左膝內副韌帶斷裂,左膝內側半月板撕裂脫位,左膝外側半月板損傷」。
-
骨科專家解讀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跟隨瀋陽市骨科醫院渾南分院運動醫學科專家來一起解讀一下: 前交叉韌帶手術說起來總共分為以下幾步: 關節鏡檢查膝關節內部,看下前交叉韌帶是否完全斷裂,是否鬆弛,以及除了前交叉韌帶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損傷的需要修復的組織如半月板等。
-
新化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關節鏡下交叉韌帶全內重建術
紅網時刻婁底1月16日訊(通訊員 黎德華 唐潔)近日,伍先生因車禍外傷致右膝關節腫脹疼痛,到新化縣人民醫院骨二科就診,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右膝關節後交叉韌帶斷裂。在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專家的指導下,縣人民醫院骨二科成功為患者進行了關節鏡下後交叉韌帶全內重建術,患者術後運動功能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
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 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海南完成
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來自海南的57歲患者吳先生接受了此次手術。 據介紹,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中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黃金標準」,這個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膝關節假體。
-
解放軍總醫院完成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
解放軍報訊孔祥朋、特約記者羅國金報導:日前,記者從解放軍總醫院獲悉,該院骨科醫學部陳繼營教授、柴偉副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標誌著在國產機器人輔助外科領域取得創新突破。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是當前國內外醫學研究前沿課題。本次手術,也是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某型骨科手術機器人首次亮相。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專家全程參與了機器人系統研發過程,進行了500多例前期試驗,確保了其在臨床應用中的穩定性、安全性和精準性。
-
青大附院引進「骨科機器人專家」 系山東省首家
、大大減少輻射,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馬學曉說,正是具備這些優點,這位剛剛上任的「骨科機器人專家」,已成功幫助醫生完成11例骨科手術。據了解,青大附院是山東省首家、全國第三家引進骨科機器人的醫院,與傳統手術相比,患者的住院時間可減少27%,併發症發生率減少48%,翻修率下降46%,感染率明顯下降。
-
川大華西醫院骨科完成中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周宗科教授團隊成功完成我國西南地區首例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這種新技術的應用將極大提高手術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疼了20年機器人手術幫她「重生」「現在我感到特別高興!手術後膝關節就不疼了。」65歲的王婆婆笑道。她是中國西南首個接受國產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
-
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樂城完成
人民網博鰲12月28日電(王碩)近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下生物型膝關節手術據介紹,該手術的最大亮點是通過Mako智能骨科機器人的輔助精準完成了極高難度的生物型假體的置入——藉助機器人的智能規劃系統,術前可精準規劃手術中所需要應用的假體的型號和放置的位置、角度;術中藉助機械臂,可以實現亞毫米級的精準截骨操作;甚至在術者偏離規劃路徑時,機器人能夠瞬間暫停操作。
-
膝關節總是「打軟腿」 警惕前交叉韌帶斷裂
常年膝關節不穩定 原來是交叉韌帶斷裂了為了得到進一步診治,小李慕名找到中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陸軍。陸軍仔細檢查了小李的左腿膝關節,並讓她做了前抽屜試驗等一系列體格檢查。「前交叉韌帶斷裂是運動損傷中非常常見的損傷,我們可以採取微創的手術方式,取患者的肌腱來進行前交叉韌帶的重建,手術做完後,膝關節的穩定性會得到極大的改善。」陸軍說。微創手術讓小李不再小心翼翼地走路了小李診斷了陳舊性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陸軍團隊很快給小李制定了取自體的膕繩肌腱移植,在膝關節鏡下微創行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方式。
-
前交叉韌帶斷裂險令小夥告別籃球 黑龍江省醫院「全內」前交叉韌帶...
19歲大學生小嶽酷愛籃球運動,三個月前打籃球時落地後,感覺膝關節劇痛,隨後出現腫脹、無法活動,到當地醫院就診後診斷為「前交叉韌帶斷裂」,需要行手術治療。三個月期間,小嶽及家人輾轉多家醫院看病,了解到常規的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不僅要取自己多根韌帶,並且會導致膝關節骨質大量流失,這讓喜愛籃球的他非常不安,生怕手術併發症會讓自己無法再打籃球。
-
19歲大學生交叉韌帶斷裂 黑龍江省醫院「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助...
三個月期間,小嶽及家人輾轉多家醫院看病,了解到常規的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不僅要取自己多根韌帶,並且會導致膝關節骨質大量流失,這讓喜愛籃球的他非常不安,生怕手術併發症會讓自己無法再打籃球。最後,小嶽和家人慕名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附屬黑龍江省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骨外三科),王巖主任為其接診後,根據小嶽的病情和心理狀態,為他設計並開展了省內首例「全內」前交叉韌帶重建術,不僅少取了自己的韌帶,而且最大限度保護了膝關節骨質,讓熱愛籃球的小嶽重新燃起了能上場打球的希望。
-
利物浦中衛範迪克傷退離場,前交叉韌帶損傷多久能重返賽場?
骨關節炎造成關節永久不可逆損傷PART.02為什麼前交叉韌帶受傷恢復時間這麼長?TWO首先應該知道一件事:前交叉韌帶一旦斷了,是不會自己「長上」的。所以對於職業運動員而言,關節鏡下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前交叉韌帶關節鏡手術示意關節鏡手術:通過小孔用「鏡子」和「手術刀」進行手術、創傷小。斷裂的韌帶 「接不上」,所以需要再取一根韌帶,在股骨(小腿)和脛骨(大腿)各打一條骨隧道,將製備好的肌腱移植物穿過脛骨和股骨,並進行固定。目前主要來源有三種:自體肌腱(取大腿後一根「用途小」的肌腱)、異體肌腱(別人捐獻的肌腱)、人工韌帶(人工材料)。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傷後關節疼痛、穩定性差、自然修復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活動,並且使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增加。圖片來源:Pixabay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關節不穩,通常依賴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才能根本解決。
-
名院周報 | 天壇醫院完成全國首例介入機器人輔助DSA手術
技術⊙ 天壇醫院:介入機器人「魯班」完成全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日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導管室內進行了我國首例機器人輔助全腦血管造影手術。本次手術使用的「魯班」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是由北京天壇醫院李祐祥教授臨床研究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肖楠教授的機器人技術團隊,在科技部 「血管內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研究」 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支持下,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微創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實現了對同構式多器械協同管絲遞送、無菌隔離非固聯傳動等多項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的突破。
-
什麼是前交叉韌帶損傷
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文稿上關於前交叉韌帶的記載前交叉韌帶損傷的發病率並不清楚,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每年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例數有20萬例。因此,理論上講,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作粗略推算,我國的前交叉韌帶重建術每年至少應該有100萬例。患者的數目之多可見一斑。
-
膝關節總是「打軟腿」 警惕前交叉韌帶斷裂|康復鍛鍊|膝關節|打軟...
常年膝關節不穩定 原來是交叉韌帶斷裂了為了得到進一步診治,小李慕名找到中大醫院骨科副主任陸軍。陸軍仔細檢查了小李的左腿膝關節,並讓她做了前抽屜試驗等一系列體格檢查。「前交叉韌帶斷裂是運動損傷中非常常見的損傷,我們可以採取微創的手術方式,取患者的肌腱來進行前交叉韌帶的重建,手術做完後,膝關節的穩定性會得到極大的改善。」陸軍說。微創手術讓小李不再小心翼翼地走路了小李診斷了陳舊性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陸軍團隊很快給小李制定了取自體的膕繩肌腱移植,在膝關節鏡下微創行前交叉韌帶重建的手術方式。
-
亞洲首例!我省完成腹腔鏡下髂恥韌帶懸吊手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曉敏通訊員李蕾佔長玉尚睿 子宮脫垂曾困擾很多中老年患者,對這類患者,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手術。但是,對於一些合併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來說,傳統的手術方式或許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