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平,男,1974年4月出身於山西永和縣,漢族,黨員,大專學歷,職業技能等級為高級技師,現就任於山西千·福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技術總監。1994年退伍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參加各項技能培訓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終獲得了高級技師資格證書。
曾先後在山西飯莊,綠島集團,百姓漁村,楚湘緣等太原市各大餐飲店面和集團工作,擔任廚師長、行政總廚等重要崗位;在崗期間兢兢業業,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嚴格要求自己,出滿勤,幹滿點,從不遲到、早退,立志告訴自己要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事;
為了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適應新形勢下的就餐客戶群體;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向優秀的老師和先進工作者虛心請教、吸取經驗。事後反覆總結練習,刻苦鑽研、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研發有特色和有文化底蘊的菜品和裝盤設計。在工作中,能以求真務實的態度,顧全大局,融合群體,制定好的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使工作更有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從而使廚政工作運作高效、便捷。
我始終認為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使人進步,才能出更好的東西,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我訂閱《東方美食》《我愛吃的家常菜》《快樂廚房》等菜品書籍,經常觀看東南衛視的《食來運轉》中央電視的《天天飲食》北京衛視的《食全食美》等美食類的節目。看到深有感觸的地方我時常做筆記記錄,有時間就做實地演習。自己成長的同時培養員工的創新、思考和學習能力。我培優輔差,對於後進的同仁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多問,多看,多輔導對他們的進步給予表揚和加獎。我得到了同事的信任,老闆的支持。俗話說:在其位、務其職、思其政。作為行政總廚,我時刻要求自己做到正確定位,牢固樹立倆種意識,做好員工的敬業榜樣,做好顧客的飲食專家。一手運營的楚湘緣2008年6月太原市商務局、太原市中小企業局、太原市總工會、太原市烹飪餐飲業協會共同授予「太原市著名特色餐飲名店」稱號。
2009年5月由太原市物價局、太原市消費者協會授予「價格誠信消費者滿意單位」;2010年太原美食節第二屆廚師節推出金牌菜餚「私房魚」和「胖胖鴨」太原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授予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店」稱號;2015年11月生活晨報、山西新聞網監製、山西美食精英聯盟授予楚湘緣為太原首屆吃貨「最喜愛的餐廳」打造了太原龍城湘菜的獨有味道,受到了廣大食客的一致喜愛。個人在晉菜方面的研究更有心得,狄府家宴作為以晉菜為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頗具盛名。多數外地食客皆是慕名前來,對於有美食加持的地方特色文化更具有致命的吸引力和號召力。
最具代表特色的《老山西蔥花脂油餅》和《狄仁傑的傳說》2016年申報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脂油餅是太原名吃,且與大唐名相狄仁傑有著密切的關係。唐高宗龍朔年間狄仁傑做太原法曹參軍時受命去西域徵馬,西域路途艱險、戈壁灘和大沙漠十人去時一人回。但在狄仁傑看來卻一點不難丶因為他有家傳法寶,這個法寶就是脂油餅。原來,狄家世代皆為將、長途徵戰是家常便飯,當年徵戰時的法寶就是香酥可口又便於攜帶且數月不壞,永保新鮮,既頂飢又節水的脂油餅。
而狄仁傑又將原先做餅所用的牛羊脂油改為豬油、僅此一項便節省了三分之一的成本、囗感卻更好。正是靠著脂油餅為給養、狄仁傑完成了西域差事,並在後來的的軍事行動中讓脂油餅一度成為大唐軍隊的寶貝、也成為流傳千年的狄府名吃。消費需求是不斷變化的,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餐飲市場也不例外,尤其是餐飲消費,更加突出。一成不變就意味著被消費者拋棄,就意味著被市場淘汰。我們這些老品牌餐飲企業始終把菜品挖掘創新、主食創新改造放在了重要位置來抓。為了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集團公司在立足保持傳統風味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研發,首先,我們進行了菜品結合的創新研發工作,將菜品和主食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形成了我們特色的菜點產品。脂油餅更是經過反覆推敲選用山西當地雞腿蔥、家養豬板油、菜籽油、食用鹽等經過精細做工呈現,廣受消費者好評。
期間報名參加省、市舉辦的各類技能競賽,獲得1995年太原市技能能手稱號;1999年榮獲全省烹飪大賽十佳麵點師榮立二等功;
2005年榮獲十五屆中國廚師節全國優秀廚師光榮稱號。2016年師從老山西蔥花脂油餅的技藝傳承人王長信學習技藝,並授予「老山西蔥花脂油餅」技藝傳承人的稱號。
在集團公司董事長的帶領下,集團培養了一大批的高級技能人才,現在肩挑行業重任,經過歲月的打磨和經驗的積累,廚藝精湛,時刻以傳承傳統傳統經典菜品和廚藝為己任,不斷提升個人技能,為培養新的傳人不懈努力,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做貢獻。
餐飲發展是社會發展不可獲缺的組成部分,菜品創新也是一項永無止境的工作,路雖遠,腳步堅定。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今天的成功一定源自與每一個不曾停歇的昨天。
永和縣工商聯、微觀永和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