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張宗憲珍藏的三幅畫

2021-01-08 新民晚報

記得2012年我去港探親時,收藏大咖張宗憲先生說,我們認識有二十多年,你這次一定要來我家坐坐。

張府像座小博物館,字畫、御製琺瑯彩、白玉、瓷器、小玩件,布置得琳琅滿目。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看我在仔細端詳,張先生笑著說,「還有儂格好東西在我手裡。」說完到內室取出了齊白石的《芙蓉雙鴨圖》和張大千的《雪霽晴山圖》。頓時,這三幅畫引起我對三場拍賣會的回憶。

齊白石《芙蓉雙鴨圖》

《芙蓉雙鴨圖》為軸畫,主繪芙蓉花,枝繁葉茂,紅蕾奪目。樹下繪一對雙鴨,右上款題唐人黃滔木芙蓉詩:「黃鳥啼煙二月朝,若教開即牡丹饒。天嫌青帝恩光盛,留與秋風雪寂寥」。1991年我任朵雲軒總經理後,香港九華堂劉灤夫婦牽線搭橋,促成朵雲軒與永成拍賣公司合作,我們乘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春風,於1992年4月26日參加在香港海港酒店舉辦的拍賣會,當時從店堂賣品中挑了40件書畫送拍,其中有這張畫。預展時張宗憲先生前來觀展,著一身彩色衣服,戴茶色墨鏡,至今印象深刻。就在那次,此畫估價12萬,他以16萬港幣拍下。時近30年,他自己估價已達二三千萬了。

張大千《雪霽晴山圖》

次年6月20日我們在靜安希爾頓舉辦朵雲軒首場拍賣會,因為在香港已經認識,他欣然應邀來到上海領1號牌競投。從豐子愷《一輪紅日東方湧》到王一亭《歡天喜地》,從頭到底買下了250餘萬書畫,其他的拍品也因他的拼搶而託了底。就在那次,他買下來張大千精品《雪霽晴山圖》。這幅畫由曹先生在門市收到,估價7萬元,拍到36萬元落槌,加佣金近40萬元,也被他收歸囊中。這幅畫直徑71cm,寬18cm,咫尺之間,盡顯神韻。又因繪在宋代澄心堂舊紙上,是贈送紅顏知己李秋君之物,加上是青綠山水中的功夫之作,人見人愛。張先生自己估價已上億元,卻至今不捨得割愛。

吳昌碩《壽桃圖》

首拍成功後,朵雲軒在收藏界知名度大為提升,很多人送畫給我們,1994年的拍賣全部來自社會徵集,計有255件,拍賣成交率84.5%,總成交1530餘萬元,現場氣氛比首屆熱烈。張先生對這屆拍賣會評價很高。他對記者說:「我一生參加過無數場拍賣,最成功、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場,一場是張學良的定遠齋拍賣,一場就是朵雲軒的94春拍。」在這場拍賣中,他依然手執1號牌,而且一開拍就把《壽桃圖》一口叫到8萬元,然後以12萬元拍下。此畫由一位溫州賣家送拍,是畫在綾本上的,極為罕見,畫面繪一隻紅桃,紅白相間,感覺要滲出水來了。左邊題了長跋:「漢明帝時恆山獻巨桃核。父老謂巨桃霜下結花隆暑方熟。畫中之桃亦如之。予嘗有絕句云:恆山仙種寫來看,桃實纍纍大如盤。曼倩垂涎偷不得,上天容易下凡難。乙卯歲杪寫於海上去駐隨緣室 安吉吳昌碩年七十又二」。

張先生的書畫收藏成果豐碩,後大多由蘇富比等機構轉拍他人,此三件留存至今,正是他由藏瓷轉向收畫的物證。睹物思情,也反映了朵雲軒拍賣初創時的時代風雲。對我個人而言是蠻有意思的紀念。(祝君波)

相關焦點

  • 張宗憲珍藏的三幅畫
    記得2012年我去港探親時,收藏大咖張宗憲先生說,我們認識有二十多年,你這次一定要來我家坐坐。 張府像座小博物館,字畫、御製琺瑯彩、白玉、瓷器、小玩件,布置得琳琅滿目。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
  • 《灌籃高手》畫在黑板上的結局《十日後》
    其實,許多年以後,井上大神靜悄悄地,把結局,畫在了這裡↓2004年8月10日,井上雄彥官網宣布SD單行本累計銷量突破1億冊。隨後,在當年12月3日到5日期間。在神奈川縣立三崎高校的舊址裡,井上老師舉辦了SD發行突破一億冊的互動紀念活動。活動上,井上大神為SD畫上了最終結局《十日後》。因為那個時代網絡並不發達,信息比較閉塞,當時知道的國內讀者並不是太多。
  • 收藏大鱷張宗憲的收藏江湖
    張宗憲所藏「明正德纏枝花卉紋三足洗」張宗憲從事收藏超過半個世紀,可以說見證了中國藝術品的一路漲勢,也感受到藝術市場的今昔巨變。他總說做生意講利潤,還是古董最高:1980年北京的一套房子5萬元,現在500萬,翻100倍;而那時候一張齊白石的畫賣100元,現在能賣到1000萬,有什麼生意能比得上這種一本十萬利?
  • 「1號先生」張宗憲:寶庫實力收藏家!
    他總說做生意講利潤,還是古董最高:1980年北京的一套房子5萬元,現在500萬,翻100倍;而那時候一張齊白石的畫賣100元,現在能賣到1000萬,有什麼生意能比得上這種一本十萬利? 2011年,他在北京匡時送拍一張齊白石1945年作的《牽牛竹雞》,成交價2875萬元,而他買入時只花了17萬港元;還有齊白石畫給嘯天將軍楊虎的《虎》,50萬港元買入,2010年在香港蘇富比以3202萬港元成交。
  • 張宗憲:收藏想賺錢,要做到四點
    他總說做生意講利潤,還是古董最高:1980年北京的一套房子5萬元,現在500萬,翻100倍;而那時候一張齊白石的畫賣100元,現在能賣到1000萬,有什麼生意能比得上這種一本十萬利? 2011年,他在北京匡時送拍一張齊白石1945年作的《牽牛竹雞》,成交價2875萬元,而他買入時只花了17萬港元;還有齊白石畫給嘯天將軍楊虎的《虎》,50萬港元買入,2010年在香港蘇富比以3202萬港元成交。
  • 張宗憲: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收藏家!只要藏品好,貴了還能貴!
    「在1980年代,拍出一百件瓷器的時候只有幾幅中國書畫能賣出。我當時已在紐約發起中國書畫拍賣,後來香港也開始拍賣中國書畫,我相信中國書畫仍會繼續成為市場趨勢,其中原因是書畫容易收藏。不過購藏書畫時也要小心,因為市場上充斥著假貨。」張宗憲認為避免碰到假貨,參與國際拍賣行的拍賣是信心保證。「就如佳士得擁有良好信譽,是藏家最佳的選擇。」
  • 張宗憲:玩收藏要看得懂、買得到、捂得住、賣得掉!析
    他總說做生意講利潤,還是古董最高:1980年北京的一套房子5萬元,現在500萬,翻100倍;而那時候一張齊白石的畫賣100元,現在能賣到1000萬,有什麼生意能比得上這種一本十萬利?
  • 張大千花500兩黃金買幅畫,細看竟是情報圖,現被珍藏禁止出國展覽
    繪畫之人多為愛畫成痴,碰到好的作品就會想盡辦法買下,今天要講的就是張大千斥500兩黃金購買了一幅畫,結果發現是張情報圖的故事,具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咱們接著往下看。
  • 世界上最貴的5幅畫,齊白石的這幅畫上榜,賣了4.25億!
    ,其中齊白石的一幅畫也上榜,拍了4.25億,看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想知道這世界上最貴的5幅畫是哪5幅呢?對於收藏這幅畫的主人也是說法不一,有的說是被一位卡達籍買家所收藏,也有的說是被卡達博物館所珍藏。但是很多網友也不理解,不就是畫中畫了兩位黑人婦女嗎?怎麼就能賣出這20億元的天價呢?其實小七也不懂,或許這就是繪畫藝術的魅力吧!
  • 【坐著高鐵看中國·河北之旅】三幅畫,三個不同時代
    近日,老人在不同地點向記者展示了他的三幅畫作,講述了廊坊交通方式的新舊變遷。 在韓寶善家中,老人向記者講述起這張珍藏了56年的圖畫背後的故事: 【口述】 這座火車站是英國人在1895年主持設計建設的,當時還修建了一個過街天橋,連通鐵路兩邊。1942年,我出生在當時還是安次縣廊坊鎮的西小街,離火車站不遠。我打小就在這片玩,在汽笛的嗚嗚聲中,數著一節一節的車廂。
  • 【家教小故事】女兒的三幅畫
    這些故事作者各異,有父母、有孩子,還有事件經歷者;視角有別,或談習慣培養,或談行為養成,或談民主家風。我們相信,這些情感真實、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發出的育人魅力,定會讓你有所思、有所得。有一天,女兒忽然拿著一幅畫來問我:「媽媽,冠狀病毒是不是因為它戴著一個皇冠?」我放下手機,看她遞過來的作品:畫面中綠色的病毒像妖怪一樣兇神惡煞,撲面而來;坐在地上的小孩哇哇大哭;而旁邊一臉驚愕的「媽媽」手上拿著手機,茫然無措。主體物的周圍是一圈類似於「閃電」「顫抖」的筆跡。
  • 臺北博物館有幅怪畫,老虎畫成病貓網友不解,放大5倍終於懂了!
    文 / 小七各位繪畫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繪畫文化時,每一位網友都非常的感興趣,說到名貴的畫作,大家肯定會想到宋朝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徐悲鴻的《馬》,再有就是齊白石的《蝦》,這些畫家都非常的有名,所以他們的繪畫作品也是非常的值錢,那可都是無價之寶,今天小七給大家介紹的這幅古畫被珍藏在我國臺北故宮博物館
  • 任伯年的這三幅畫,吉祥!
    清 任伯年 天官賜福任伯年的此幅作品題材寓意非常吉祥。天官賜福」,語出《梁元帝旨要》:「上元為天官司賜福之辰;中元為地官赦罪之辰;下元為解厄之辰。」明刻《三教搜神大全》卷一「三元大帝」載:「上元一品天官賜福紫微帝群,正月十五日誕辰。」中國民間則於春節(農曆新年)開始,敬天官以盼福音。任伯年對畫中人物的衣紋線條處理的極為精湛。粗看之下,似乎並不足為奇,然細細觀之,才驚嘆於每一組線條都安排的恰到好處,都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其人物在豐富精煉的線條之下,是人物造型的精準詮釋。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灌籃高手《SLAM DUNK》的真正結局——《十日後》
    在神奈川縣立三崎高校的舊址裡, 井上老師舉辦了SD發行突破一億冊的互動紀念活動 。在這個活動上, 井上大神為SD畫上了最終結局《十日後》。因為那個時代網絡並不發達,信息比較閉塞,當時知道的國內讀者並不是太多。如今, 時間過去了11年,讓我們來看看當時這場SD派對的情況。 再來回首當年《SLAM DUNK》完結的那一幕。說到這個結局,就要首先從這次活動說起。
  • 王詩齡爺爺繪畫造詣深厚,一幅畫能換北京一套房,而這幅畫卻無價
    他叫王暉,可能很多網友沒有聽說過,但是喜歡書畫的網友肯定都聽說過吧,王暉在繪畫界的名氣也是非常的大,而且早年還跟吳冠中學習繪畫,可以說是得到了吳冠中繪畫藝術精髓,如今王暉的繪畫作品也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而且有著一幅畫就能在北京換一套房,那麼王暉的作品到底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冷軍畫4幅美女,3幅共賣出1.6億,最後1幅卻出多少錢都不肯賣!
    冷軍畫4幅美女,其中三幅共賣出1.6151億,最後1幅出多少錢都不肯賣!最近看到一個比較有趣的觀點:女性的美和藝術的美,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說在歷史的長河中,男人和女人誰才是美的驅動力,那一定是男人。
  • 我正在欣賞這幅(畫)框!
    他試圖在每幅畫和畫框之間尋求著一種「神聖的平衡」,並為此定製了專門的畫框,在上面大膽地延伸了水彩畫的創作。約翰·馬林的《斯通寧頓緬因州》約翰·馬林的《秋季著色4號》在過去,不論是私人買家,還是美術館等收藏機構,都很少會對畫框進行妥善地珍藏
  • 世界最貴天球瓶價值1.3億,被拍場教父張宗憲收入囊中!
    張宗憲是的!最終買家是永遠的「一號牌」,90多歲的大收藏家「90後」張宗憲!更有甚者,據圈內一位劉老師和小編說道:「這次張宗憲為了買下這隻彌足珍貴的清乾隆 鬥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 花了血本!喬治哈撒韋泰貝(1859-1940)先生珍藏至1925年,其女兒Francis Kelly女士(原名Mildred Taber)於1960年將其贈與費布克美術(Philbrook Museum of Art)。此件由泰貝(Taber)家族珍藏的天球瓶,其拍賣收益將撥入費布克美術館的藝術品購藏基金。
  • 張宗憲:收藏品要真、精、新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 口徑11.3cm 原標題:張宗憲:收藏品要真、精、新   作為拍賣行業的重要人物,張宗憲不僅經歷了拍賣界的浮沉變化,更是在古玩收藏界的起起落落中,書寫著自己的收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