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12年我去港探親時,收藏大咖張宗憲先生說,我們認識有二十多年,你這次一定要來我家坐坐。
張府像座小博物館,字畫、御製琺瑯彩、白玉、瓷器、小玩件,布置得琳琅滿目。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看我在仔細端詳,張先生笑著說,「還有儂格好東西在我手裡。」說完到內室取出了齊白石的《芙蓉雙鴨圖》和張大千的《雪霽晴山圖》。頓時,這三幅畫引起我對三場拍賣會的回憶。
齊白石《芙蓉雙鴨圖》
《芙蓉雙鴨圖》為軸畫,主繪芙蓉花,枝繁葉茂,紅蕾奪目。樹下繪一對雙鴨,右上款題唐人黃滔木芙蓉詩:「黃鳥啼煙二月朝,若教開即牡丹饒。天嫌青帝恩光盛,留與秋風雪寂寥」。1991年我任朵雲軒總經理後,香港九華堂劉灤夫婦牽線搭橋,促成朵雲軒與永成拍賣公司合作,我們乘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春風,於1992年4月26日參加在香港海港酒店舉辦的拍賣會,當時從店堂賣品中挑了40件書畫送拍,其中有這張畫。預展時張宗憲先生前來觀展,著一身彩色衣服,戴茶色墨鏡,至今印象深刻。就在那次,此畫估價12萬,他以16萬港幣拍下。時近30年,他自己估價已達二三千萬了。
張大千《雪霽晴山圖》
次年6月20日我們在靜安希爾頓舉辦朵雲軒首場拍賣會,因為在香港已經認識,他欣然應邀來到上海領1號牌競投。從豐子愷《一輪紅日東方湧》到王一亭《歡天喜地》,從頭到底買下了250餘萬書畫,其他的拍品也因他的拼搶而託了底。就在那次,他買下來張大千精品《雪霽晴山圖》。這幅畫由曹先生在門市收到,估價7萬元,拍到36萬元落槌,加佣金近40萬元,也被他收歸囊中。這幅畫直徑71cm,寬18cm,咫尺之間,盡顯神韻。又因繪在宋代澄心堂舊紙上,是贈送紅顏知己李秋君之物,加上是青綠山水中的功夫之作,人見人愛。張先生自己估價已上億元,卻至今不捨得割愛。
吳昌碩《壽桃圖》
首拍成功後,朵雲軒在收藏界知名度大為提升,很多人送畫給我們,1994年的拍賣全部來自社會徵集,計有255件,拍賣成交率84.5%,總成交1530餘萬元,現場氣氛比首屆熱烈。張先生對這屆拍賣會評價很高。他對記者說:「我一生參加過無數場拍賣,最成功、印象最深的只有兩場,一場是張學良的定遠齋拍賣,一場就是朵雲軒的94春拍。」在這場拍賣中,他依然手執1號牌,而且一開拍就把《壽桃圖》一口叫到8萬元,然後以12萬元拍下。此畫由一位溫州賣家送拍,是畫在綾本上的,極為罕見,畫面繪一隻紅桃,紅白相間,感覺要滲出水來了。左邊題了長跋:「漢明帝時恆山獻巨桃核。父老謂巨桃霜下結花隆暑方熟。畫中之桃亦如之。予嘗有絕句云:恆山仙種寫來看,桃實纍纍大如盤。曼倩垂涎偷不得,上天容易下凡難。乙卯歲杪寫於海上去駐隨緣室 安吉吳昌碩年七十又二」。
張先生的書畫收藏成果豐碩,後大多由蘇富比等機構轉拍他人,此三件留存至今,正是他由藏瓷轉向收畫的物證。睹物思情,也反映了朵雲軒拍賣初創時的時代風雲。對我個人而言是蠻有意思的紀念。(祝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