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花500兩黃金買幅畫,細看竟是情報圖,現被珍藏禁止出國展覽

2020-12-22 騰訊網

張大千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耳熟,他雖然不如畫《蝦》畫得栩栩如生的齊白石以及畫《奔馬圖》畫得那般俊美飛揚的徐悲鴻在普通人群那般如雷貫耳,但在業內卻是鼎鼎有名的二十世紀中國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甚至被西方藝術界讚嘆為"東方畫筆"。

張大千集繪畫、書法、篆刻、詩詞諸多才藝為一身,當然他最出名的肯定還是繪畫了,尤其是山水畫、潑墨畫更是獨具風格。

繪畫之人多為愛畫成痴,碰到好的作品就會想盡辦法買下,今天要講的就是張大千斥500兩黃金購買了一幅畫,結果發現是張情報圖的故事,具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咱們接著往下看。

1945年,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中華人民萬眾一心終於將侵略者趕了出去!在如此激動人心的歷史大事件每一位華夏兒女都是參與者,張大千也是如此,內心的激蕩促使他決定在北平這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定居。

既然要定居那就肯定要買房子,此時的張大千已經創下了偌大的名頭,財產自然是有一定積累的,於是他乾脆瞄準了一座前清王府,價格雖然不低,但無論是內部設施還是周遭環境都讓他非常滿意,自帶的小院子也更方便他在院中作畫。

但就在張大千準備付帳買下這間清王府舊宅之時,他卻意外碰到了一幅流落民間的畫卷,他立刻選擇將原本購買王府的500兩黃金挪來購買這幅畫卷。為了買幅畫連房子都不要了,到底是什麼畫這麼重要?乃是五代時期的《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不僅是中古繪畫史上的一件重要作品,甚至中國當代著名書畫鑑定家徐書城給出了:"從唐末到五代,……最值得注意的是傳為顧中所作的《韓熙載夜宴圖卷》"如此之高的評價。

五代這段歷史大部分人屬於一知半解的狀態,不過不要緊,提及其中一個著名人物你們一定知道,那就是唐後主李煜,歷代皇帝中可以算是詩詞成就最高的那位。李煜雖然當皇帝不咋地,但畢竟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對國家發展還是會時不時關心一下的。

韓熙載當時正好在南唐朝廷為官,博學且能幹,音律書畫皆精通,算是個全能型人才,李煜對其挺看重,讓他在兵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坐著。但自從宋太祖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李煜也愁啊,總覺得大宋的兵馬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了,這時候他再看原本來自北方的韓熙載(韓熙載祖籍河南)咋看咋不順眼,總覺得他會暗中背叛自己。

韓熙載原本勤勞肯幹一心付出,結果卻遭到這樣的懷疑,瞬間就失去鬥志只想"混吃等死",於是在家夜夜笙歌飲酒作樂,"放酒間,竭其材,致娛樂殆百數以自汙",表示我無心政事,朝堂機密你愛跟誰討論跟誰討論去,反正別找我。

李煜面對韓熙載這樣的轉變還是放不下心來,於是偷偷派顧閎中去韓熙載家中潛伏,觀察到底他是否真的整夜尋歡作樂。顧跑過去一看,喲呵,還真是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一條龍,於是回去後將韓熙載飲酒夜宴的場景都畫了下來,也就是如今這幅《韓熙載夜宴圖》,所以說這幅圖的本質就是用來傳遞情報的。

結果因為顧畫得太好,李煜本人又是喜愛這些文藝作品之人,乾脆就將這幅畫收了起來,後來歷朝歷代都受到世人追捧,被各路人士爭相收藏。清軍入關建立大清王朝,開始將這些流落在外的珍寶一件件往故宮裡搬運,《韓熙載夜宴圖》也在其中,就連清末帝溥儀都對其萬般喜愛,當初被趕出紫禁城時都要帶著這幅畫。

隨著侵華日軍被趕出國門,傀儡政府偽滿洲國自然也灰飛煙滅,《韓熙載夜宴圖》流落民間,最後被張大千發現拍下。張大千拍下這張畫後也並沒有私藏,之後他見故宮博物院正在找回那些流落的國家寶藏,就以一個很低廉的價格將這幅畫以及其他幾幅畫一同賣給了故宮。

如今這幅曾經的情報圖被珍藏在故宮博物院當中,同時還是我國禁止出國展出名錄上的國之瑰寶之一。

相關焦點

  • 張大千花500兩黃金買了幅畫,細看才知是情報圖,現禁止出國展覽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壇,張大千無疑是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詩詞等都無所不通。他也是全能型的畫家,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不過大師不單自己畫得好。他也喜歡收藏好畫,在所有的作品中,這幅作品應該是最珍貴的。
  • 情報圖價值500兩黃金,如今成我國國寶,被嚴令禁止出國展覽
    張大千應該是我們國家很有名的畫家。作為一個天才型畫家,張大千的作品被西方譽為「東方之筆」,他還曾和畢卡索合影,談畫,頗受禮遇。張大千不但書法好。並且也熱衷於鑑定收藏。古名畫收藏中,並不少見,對此,他也有深入的研究。在他收集的一幅畫中,有一幅名畫是極其珍貴的。抗戰勝利後,他用五百兩黃金買下了一幅畫作,這幅畫名為《韓熙載夜宴圖》。那張著名的圖片實際上是情報地圖。
  • 張大千為何用一座王府換一幅畫?原來是情報圖,現成禁止展覽國寶
    江南人顧閎中是五代十國中南唐人物畫家,任職畫院待詔,曾畫過後主李煜的畫像,我們在上中學時,會在語文課本上學習到了李煜的名篇《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最有名的便是「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 畫老虎,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畫了兩幅像「病貓」
    :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張大千虎圖而齊白石雖然也有留下虎圖之作,但同樣是非常罕有,能找到的真跡虎圖也就寥寥幾幅而已。難道這畫老虎有那麼難畫麼?張齊這兩大名家都罕有虎圖流傳於世,難道這張大千真的不敢畫老虎嗎?難道齊白石又真的不會畫老虎嗎?翻開近現代繪畫的拍賣年鑑,可以找到一幅張大千虎圖的記錄,一幅作於四七年的《下山虎》拍出了一百零九萬。
  • 李公麟到底畫過多少匹馬?僅一幅畫裡就有1286匹,被禁止出國展覽
    古語有云:「畫虎畫皮難畫骨。」意思是畫老虎的外表很容易,可要將老虎的骨骼美和氣勢畫出來,卻是非常難的。畫虎如此,畫其它動物亦是如此,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絕對稱得上是「畫馬大師」,當年蘇軾曾如此評價他: 龍眠胸中有千駟,不唯畫肉兼畫骨。
  • 國內李公麟唯一存世真跡,竟畫了一千多匹馬,還被禁止出國展覽
    五馬之滿川花和馬有關的古畫,那第一想到的自然是《五馬圖》了,這可是被推為「宋畫第一」的最佳範本啊!《五馬圖》的名氣最高,可惜的是,這幅畫雖然此前在清宮珍藏多年,但卻在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後,被盜運出宮,現在被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 張大千畫黃山精品50幅!!
    張大千《黃山雲海圖》張大千畫黃山,最得黃山的天趣。在他走出傳統、破格自立過程中,黃山氣勢磅礡的雄姿為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大筆。張大千 黃山文殊院 1931年作題識:從大士巖回望文殊院得此,草摹用大滌子法,寄師子道長兄博教。文殊院位於黃山風景區天都、蓮花兩峰間,建於1931年。
  • 張大千從敦煌莫高窟裡帶出了什麼?(上)
    本期我們將給大家帶來更為跌宕起伏且充滿神秘色彩的藝術大家從1941年3月到1943年10月,張大千開始了兩年七個月的敦煌之行。為此,他賣掉不少自己收藏的「寶貝」,還借了5000兩黃金,直到20年後才還清,可見決心之大。
  • 張宗憲珍藏的三幅畫
    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看我在仔細端詳,張先生笑著說,「還有儂格好東西在我手裡。」說完到內室取出了齊白石的《芙蓉雙鴨圖》和張大千的《雪霽晴山圖》。頓時,這三幅畫引起我對三場拍賣會的回憶。
  • 看展覽|同一荷花照片張大千題識四款,姿態萬千
    該組作品主要展示了張大千晚年在臺灣建立的園林「摩耶精舍」中以荷花和梅花為主的花卉盆景。從展呈方式可以看出本次展覽對於傳統書畫藝術和原作的尊重,沒有運用富有體驗感和科技感的方式追尋潮流化的呈現,只是按花卉分類成為兩個展廳來展示作品。曲面淡藍色的牆將觀眾的視角集中到了作品本身,整個展廳也略帶水墨畫的莊重氣質,屏風簡單襯出了花卉的美感,顯得些許嚴肅和凝重。
  • 十日談|張宗憲珍藏的三幅畫
    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看我在仔細端詳,張先生笑著說,「還有儂格好東西在我手裡。」說完到內室取出了齊白石的《芙蓉雙鴨圖》和張大千的《雪霽晴山圖》。頓時,這三幅畫引起我對三場拍賣會的回憶。齊白石《芙蓉雙鴨圖》《芙蓉雙鴨圖》為軸畫,主繪芙蓉花,枝繁葉茂,紅蕾奪目。
  • 神秘畫卷,不允許出國(境)展,你知道是哪一幅嗎?
    尤其有一幅畫作前擠滿了專程前來看它的人群,以至於工作人員不得不組織大家排起長隊。這幅畫有多珍貴,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還是現存zui古的紙本中國畫。這幅畫稀罕到什麼程度呢,國家明令禁止它出國(境)展出。
  • 張大千教12歲女兒同學學畫,6年後娶進門,還送價值4千萬的畫
    作為中國著名的潑墨畫家和書法家,張大千靠著他的實力得到了一票鐵粉,談到張大千的作品,就離不開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就是他女兒的同學徐雯波。徐雯波與張大千初次見面,是在徐雯波12歲的時候,當時她是去向張大千學習畫畫的。張大千則對她一見鍾情,就開始教她學畫,6年後,就把她娶進了門,還送了一幅價值4千萬的徐雯波自畫像。
  • 國畫技法|張大千畫仕女
    ——張大千題畫詩我畫畫,完全是興趣,我想畫時,哪怕是半夜兩三點鐘也經常爬起來畫,太太也跟著起來。不想畫,就不畫,哪怕是今天家裡沒錢買米,還是不畫。畫仕女的臉型與五官,仍與畫其他人物一樣,先用淡墨勾線,勾準後再用淡硃砂烘託。
  • 張大千精品200幅,美豔至極!
    張大千 修竹美人 1951年,後又聘請藏畫家索南丹巴的四個弟子等赴敦煌考察研究石窟壁畫,面壁兩年七個月,臨摹了自十六國、兩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兩夏、元等歷朝歷代的壁畫作品達276幅,敦煌石窟藝術從此走向世界,也為其以後的繪畫創作,尤其是人物畫創作奠定了基礎。
  • 張大千花鳥畫名作《潑墨紫》和《佛頭青》
    牡丹是一種耐寒的花木,盛開於三月暮春之際;其花容端妍,色澤絢麗濃豔,花大甚至有長達一尺者。因此牡丹以華貴著稱,唐代更譽為國花,世人尊為花中之王。大千畫工筆牡丹,最喜歡作「照殿紅」、「潑墨紫」、「佛頭青」三種,皆濃豔重彩,令人驚賞留戀不已。
  • 張大千最彪悍的哥哥:為了畫虎抗日養了8年猛虎,最後活生生累死
    世人皆知張大千,卻鮮有人知張大千有個同為一代畫師的哥哥——張善子,人稱「張老虎」,也是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張大千張善子兄弟兩 調教家裡養的老虎張善子幼年時與張大千跟隨母親學習畫畫,後拜入一代大儒李瑞清的門下。
  • 張大千、林散之等名家大師作品陸續來常展出
    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畫壇極負盛名的藝術大家,繪畫、書法、篆刻、詩詞無所不通,是集中國傳統文化精華之大成者,開創潑墨、潑彩藝術新技法,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  本次展覽共展出張大千真跡精品39件,其中36件為粉本作品,既有早期的敦煌壁畫臨摹底本,也有後期的創作線描,內容涉及仕女、高士、佛像及動物等,為世人了解其藝術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史料。
  • "雅賊"張大千
    大千說這是他的遊戲之作,勸其別買。程便把畫退回,說再考慮。不幾日,古董商又到程府,雲大千看過此畫,說是他生平僅見的石濤珍品,願出12000元。程以為大千那天對他當面說的話是騙他的,目的是想據為己有,馬上給畫商13000元將該畫收購。原來這是張大千的遊戲,是和畫商合作,以假亂真。連素敬大千的苗子也說「大千狡獪」。張大千後來私下對好友說:「程霖生收藏的一百幅石濤畫七八都是我畫的。」
  • 張大千筆下最富貴的牡丹圖!
    鈐印:張爰、張大千、大風堂這幅《潑墨紫》先以淡墨細筆勾出輪廓,花瓣先用花青打底,再用洋紅敷染多次,並用深洋紅留出水線,最後加勾泥金醒出精神。枝葉則先以赭石打底,再上石綠,多次勾染之餘,不但畫出紫色牡丹豔麗神秘的高彩度特質,更使花瓣有浮凸出畫面的立體感,表現出枝葉的轉折向背,以及牡丹生長的自然意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