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重點改革任務漸次落地 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

2020-12-23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姜楠

自1990年12月1日開始營業至今,深交所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30年來,深交所已逐漸形成了涵蓋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板塊特色鮮明、監管規範透明、運行安全可靠、服務專業高效。

《證券日報》記者據深交所官網數據統計,截至今年12月18日收盤,深市上市公司數量為2343家,股票總市值達330674.91億元。其中,主板上市公司468家,市價總值94595.06億元;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992家,市價總值131738.37億元;創業板上市公司883家,市價總值104341.46億元。

創新始於技術,成於資本。30年來,深交所始終以服務創新創業為己任,與國家創新發展戰略深度融合,構建了以服務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創業企業為主體的多層次市場體系,主要指標位居世界前列。8月24日,在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上,劉鶴副總理明確要求把深交所塑造成為「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為深交所改革發展明確了新目標,規劃了新定位。

下一步,深交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統籌發展全局,推動深交所改革力度更大、發展步伐更穩、市場服務能力更強、一線監管基礎更牢、風險防控更嚴、運行效率更高,努力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高質量完成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境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的情況下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凸顯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在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中的重要位置。

今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總體實施方案》後,在中國證監會統籌指導下,深交所貫徹「開明、透明、廉明、嚴明」的工作思路,聚焦操作「無感」、效果「有感」的實施目標,努力打造改革精品工程。堅持「開門搞改革、透明搞改革、合力搞改革」,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制定發布業務規則,組建創業板上市委、股票發行規範委和行業諮詢專家庫,同步推進市場組織、系統改造、推廣服務、投資者教育、廉政建設、新聞宣傳等工作,紮實做好企業申報受理和審核發行,用119天完成全部準備工作。

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平穩落地。進一步增加了市場包容度和覆蓋面,支持更多優質公司上市發展,增強服務創新創業能力。同時,併購重組、再融資也同步實施註冊制,並進一步完善制度供給,股權激勵制度的靈活性也大幅提高。

深交所網站數據顯示,截至12月18日記者發稿,創業板註冊制下深交所累計受理IPO、再融資、重大資產重組分別達475家、258家、15家。其中,註冊生效的分別有69家、120家、4家。市場各方有很強的改革獲得感。同時,深交所隊伍、業務、服務和技術系統也經歷了一次全面鍛鍊,為更好推進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深交所負責人表示,深交所將繼續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方針,按照「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堅守創業板定位,持續鞏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成果,充分尊重和支持發行規範委作出的倡議,提高新股發行市場化水平,促進形成公平合理有效的發行定價機制,履行好一線監管職責,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採取自律監管措施,切實維護新股發行秩序,有效發揮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引導各方共同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推動形成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體,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強化一線監管

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國務院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下稱《意見》)對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作出系統性、針對性的部署安排,是今後一段時期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在證監會部署下,深交所第一時間成立落實《意見》專項工作小組,由總經理擔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組員,圍繞《意見》制定了35項具體工作舉措。

同時,為進一步幫助上市公司了解掌握政策要求、具體目標和行動方案,深交所啟動了2020年「走進上市公司」專項活動。以「強化上市公司主體責任,合力推進風險化解工作」為主題,深交所公司監管條線主要負責同志帶隊,兵分多路奔赴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深圳6個轄區的60家上市公司,宣講《意見》精髓,與「關鍵少數」對話,形成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共同求解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

註冊制背景下,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向上市公司宣講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要點,支持公司用好用足併購重組、再融資、股權激勵等資本工具做優做強,也是深交所本次「走進上市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

事實上,近年來,深交所持續強化一線監管,多措並舉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一是持續加大制度供給。落實新證券法要求,修訂深交所章程,紮實做好業務規則「立改廢」,形成以上市規則為核心、以各類指引為主幹、以辦理指南為補充的自律監管規則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發布自律監管和市場服務事項清單,強化透明交易所建設。積極配合法律法規修訂,推動夯實資本市場法治基礎。

二是著力提升監管質效。堅持以信息披露為中心,深化分類監管、精準監管,壓實「關鍵少數」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打早、打小、打疼」。落實退市主體責任,2017年以來依法退市20家公司,推進位度化、常態化退市。會同地方政府、證監局,推動上市公司化解風險、提高質量。

三是有效防控重點風險。加強統籌協調,建立與市場發展形勢相匹配的風險管理架構和制度體系。緊盯高風險公司,嚴厲打擊大股東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強化股票質押風險信息披露,加強業務指導,股票質押風險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創新債券違約風險化解方式,鼓勵通過市場化手段化解風險。

四是注重強化科技賦能。構建「人工+科技」深度融合的監管新模式,上線新版監察系統、企業畫像項目,同時向全部證監局開放相關功能模塊,充分發揮監管合力。建設統一風險監測平臺和新一代信息平臺,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成果逐步落地。

此外,深交所持續加強預研預判能力,切實維護市場正常交易秩序。一是提高交易監管透明度。明確創業板交易監控標準,優化交易監管報警指標體系,維護正常交易秩序。完善會員客戶管理規則,督導中介機構履行「看門人」職責,推動形成共同維護市場秩序的積極態勢。二是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強化信息披露監管與交易監控聯動,重點監控高風險股票,強化異常交易報警分析,及時採取交易監管措施、上報違法違規線索、啟動紀律處分,精準打擊涉嫌違法違規行為。

持續完善市場功能

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升

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使命。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明顯加速,直接融資呈現加快發展的積極態勢。證監會主席易會滿此前發表署名文章提出,「十四五」期間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持續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做優做強。

30年來,深交所持續深化市場服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

隨著深市市場功能持續完善,一批優質高新技術企業和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在深交所上市,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2017年以來,深市新增上市公司475家,再融資1028家,累計股票融資額2.1萬億元,完成重大資產重組478家,交易金額1.7萬億元,固定收益產品累計融資5.5萬億元。

在今年疫情發生後,深交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嚴格執行最高等級安全防護,確保正常開市並安全運行。開闢「綠色通道」,發行疫情防控專項固收產品,優化特殊時期業務處理,制定專項方案支持湖北經濟恢復發展。積極開展「雲上市」「雲培訓」「雲路演」,千方百計支持市場主體復工復產。

此外,深交所搭建「在地化」服務體系,實現重點區域全方位覆蓋,打造「資本市場服務周」活動品牌,支持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國資國企改革,推動民營企業紓困解難。依託深交所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平臺,為境內外1.4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全周期服務。

助力脫貧攻堅方面,深交所將扶貧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定點幫扶甘肅武山縣、新疆麥蓋提縣,累計直接投入資金6047萬元,引導行業資金23.7億元,組織實施扶貧項目70餘個,推動兩縣成功脫貧摘帽,累計減貧近17萬人。

落實重點改革任務

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無論是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是構建新發展格局,都更加需要支持創新、服務創新、引領創新。

深交所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一心一意抓改革,實心實意謀發展,全心全意優服務,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促進投融資兩端平衡,形成高質量上市公司群體,助力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

一是制定實施深交所新時期發展規劃。圍繞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各項部署,把支持科技創新、以創新引領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從構建更適應創新資本形成的制度體系、促進資本高效循環的市場體系、有利於吸引中長期資金的多元化產品體系等方面入手,抓緊研究制定符合深交所定位、特點的「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建設方案。

二是全力推進落實重點改革任務。深入推進落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先行示範區綜合授權改革重點任務。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全力保障創業板註冊制平穩運行,做好全市場註冊制準備工作,支持更多優質企業上市。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工作。研究完善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相關規則,構建與國際接軌的市場規則體系。

三是持續提升一線監管質效。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突出「建制度」主線,以推行註冊制與健全退市機製作為抓手,持續完善各項基礎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出口兩道關。堅持信息披露監管與公司治理監管「雙輪驅動」,健全完善常態化退市機制,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制定中介機構執業質量評價規則,實施審核及監管掛鈎機制。持續優化並公開異常交易監控標準,完善差異化監管安排。深化監管協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強化投資者保護。

四是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加快統一風險管理平臺建設,充分運用AI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多種工具,提升風險監測、分析、預警能力,努力做到風險應對走在市場曲線前面,持續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控。保持運維系統架構先進性,加強技術系統風險排查,確保技術系統安全運行。認真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

五是促進投融資兩端平衡發展。深化對實體經濟供需兩端研究,加大創新產品研發力度,進一步豐富債券品種,規範拓展ABS產品,穩步推進公募REITs產品。做大做強核心ETF產品,豐富主題類、行業類ETF產品,提升深市標杆指數影響力。加強市場培育服務,完善全周期投融資服務體系。

六是立足灣區、面向國際,實施高水平雙向開放。突出持續監管的有效性,逐步形成簡明、完備、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市場規則體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債券平臺,探索實現灣區債券市場互通。繼續推進技術基礎設施跨境合作,努力為全球市場參與者提供綜合性服務。

七是深入推進數位化發展。迭代發展數位化監管與服務平臺,建設新一代信息平臺,全面提升科技化、智能化水平。打造國際領先的數位化基礎設施,以世界一流標準建設南方中心,優化拓展金融數據交換平臺,加快行情數據服務平臺建設。強化前沿科技成果研究與運用,增強開放協作能力,推動構建行業數位化共享新生態。

八是提升交易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穩步推進交易所治理體系改革,構建科學規範、運行高效的運營管理體系。建立多層次人才引進體系,優化人才成長路徑。探索制定集團化發展戰略,進一步提升集團化管理水平。塑造辨識度強、認同度高、契合發展需要的文化價值體系。

相關焦點

  • 深交所:重點改革任務漸次落地 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一流交易所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深交所:重點改革任務漸次落地 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本報記者 姜 楠自1990年12月1日開始營業至今,深交所已經走過了30個年頭,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深交所李鳴鐘:建立並完善更適應創新資本形成的六大體系
    李鳴鐘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和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各項部署,建立並完善更加適應創新資本形成的市場體系、制度體系、產品體系、監管體系、開放體系和技術體系。努力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服務新發展格局,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具體來看,一是完善更加適應創新資本形成的市場體系。
  • 深交所研究制定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 重點框定五方面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關於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實落細中辦國辦關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方案》」),近日,深交所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
  • 深交所舉辦2020年新聞媒體座談會
    這是深交所貫徹落實中國證監會關於做好資本市場新聞輿論工作部署要求,促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高質量運行,深化與新聞媒體溝通協作,營造良好市場輿論環境,努力建設透明交易所的重要舉措。        會上,深交所負責人通報了相關工作情況,並圍繞實施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深化深交所市場改革發展、建設優質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提升深交所新聞宣傳工作水平等方面與媒體進行互動交流。
  • 深交所:服務國資國企改革 支持央企優質資產上市
    服務國資國企改革   支持央企優質資產上市  深交所:  服務國資國企改革   支持央企優質資產上市  ⊙記者 徐蔚 ○編輯 朱紹勇   9月18日,深交所舉辦「資本市場助力央企發展」座談會。會議在深交所中關村創新創業企業上市培育基地舉辦,國資委相關部門、15家央企及深交所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與會代表就深交所進一步深化改革,更好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助力央企國企做優做強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  深交所表示,下一步,將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實施為契機,持續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支持包括央企國企在內的優質公司上市發展。
  • 深交所: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
    實踐表明,在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國企改革的框架下,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已成為引導、支持和服務國企改革的基礎力量,形成了良好的改革示範效應和優質創新資本集聚效應。在國企改革的關鍵階段,中辦國辦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再一次吹響改革的衝鋒號,賦予了資本市場新的使命與責任。
  • 深交所召開建所30周年座談會暨2021年工作會議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深交所1月15日消息,1月15日,深交所召開建所30周年座談會暨2021年工作會議,深交所黨委書記、理事長王建軍作講話。會議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主會場+視頻分會場」方式舉行。會議回顧深交所30年奮鬥歷程,總結髮展成績和寶貴經驗,規劃未來發展藍圖,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
  • 深交所:支持包括央企國企在內的優質公司上市發展
    這是深交所深入貫徹中央深改委會議精神,推動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發揮資本市場樞紐作用和創新資本形成優勢,提升服務央企國企能力的重要切入點。會議在深交所中關村創新創業企業上市培育基地舉辦,國資委相關部門、15家央企及深交所有關負責人參加座談會。會議通報了深交所市場改革發展、債券市場建設和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工作推進情況。
  • 深交所黨委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年要全力維護創業...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深交所22日消息,12月22日,深交所召開黨委中心組學習會議,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明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結合深交所實際,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有關工作。
  • 深交所理事長吳利軍發表新年致辭:緊握改革接力棒 釋放資本市場活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為新時代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緊握新時代賦予的改革接力棒,深交所將以改革蓄動能,以改革求突破,以更大決心和更實舉措,從更深層次推動釋放資本市場活力和動力。
  • 深交所:截至三季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比超兩成
    深交所表示,近日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深交所表示,在證監會領導下,制定了深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16項具體工作安排,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一是構建長效機制。明確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支持方向,建立專項工作小組,努力使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前沿平臺和「新高地」。
  • 深交所理事長王建軍:資本市場基本打破了剛性兌付
    深交所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一批又一批的開拓者、建設者、參與者接續奮鬥的結果,藉此機會,向多年來關心支持深交所改革發展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和各界朋友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作為資本市場核心機構和重要平臺,深交所的發展歷程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縮影。
  • 深交所:從全面發力到精準施策 切實推動提高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質量
    實踐表明,在黨中央、國務院加強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國企改革的框架下,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已成為引導、支持和服務國企改革的基礎力量,形成了良好的改革示範效應和優質創新資本集聚效應。在國企改革的關鍵階段,中辦國辦出臺《三年行動方案》,再一次吹響改革的衝鋒號,賦予了資本市場新的使命與責任。
  • 國網浙江電力推出14項改革攻堅重點任務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主動以改革破解發展難題、激發企業活力,按照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攻堅突破的要求,研究形成了年度改革攻堅重點工作安排,明確2020年改革攻堅各項重點任務。
  • 全面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屬國資國企系統必須準確理解把握全會對國資國企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系列重要論述,切實抓好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作出的各項安排,紮實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全面提升改革綜合成效,努力培育一批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力、帶動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核心要義 - 人民論壇
    這就要求高校深入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儘快破除影響科技創新活動的各種障礙,找準制約創新能力和轉化能力提升的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深入推動能夠激發全員活力、釋放創新潛力的體制機制改革。要打破「五唯」評價標準,大力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的對接度,加大成果轉化落地力度,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奮進的新時代需要高校以更高站位服務國家。
  • 上海:以深化科創板和註冊制改革為帶動 推動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
    】12月10日,《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提出,聚焦增強國內大循環的內生動力,以深化科創板和註冊制改革為帶動,推動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聯動發展,引導資本更好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建設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做強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更好地發揮G60科創走廊、長三角雙創示範基地聯盟等跨區域合作平臺作用,加快構建長三角創新共同體
  • 資本市場法律服務建設再擴維 深交所專設諮詢委員會
    為充分發揮社會各界法律專業人士在資本市場法治建設中重要作用,12月5日,深交所召開法律專業諮詢委員會成立大會。第一屆法律專業諮詢委員會共22名委員,分別來自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市場機構以及政府監管部門等單位。
  • 侯君達:打造大唐集團科技中心和創新高地
    作為集團公司的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院在科技創新方面要面向世界能源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點戰略需求、面向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主戰場、要面向集團公司重大需求、面向集團公司生產第一線。  面向世界能源科學技術前沿。
  • 侯君達:打造大唐集團科技中心和創新高地 - 中國電力新聞網
    作為集團公司的中央研究院,科學研究院在科技創新方面要面向世界能源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點戰略需求、面向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主戰場、要面向集團公司重大需求、面向集團公司生產第一線。  面向世界能源科學技術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