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作霖兒子,張學良兄弟,卻發誓不再進瀋陽大帥府
提起張作霖的兒子,大家首先想起來的就是少帥張學良。然而,張作霖共有八個兒子,其中多數都和張學良一樣,入了國民黨,只有他不一樣,他就是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在一家都是國民黨的薰陶下,想成為一個共產黨很不容易。但是張學思卻意志堅定,硬是從家裡獨立出來,並且發誓一輩子不進大帥府。
張作霖是從小人物一躍成為東北王的,雖然是個軍閥,但是張作霖愛國熱情卻非常高漲,在日本人對東北控制如此嚴厲的情況下,張作霖很多次被日本人拉攏,但是他卻堅決拒絕了。張作霖這種民族情懷,深深感染了張學思,他和他父親、他哥哥一樣,對中國國家和華夏民族有著深厚的熱情。
日本人多次拉攏張作霖不成,就策劃了皇姑屯事件,炸毀了張作霖乘坐的火車。在張作霖死後,張學良繼承父親的事業,在東北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起初張學思一心向大哥學習,但是漸漸地,他隱約意識到張學良走到這條路似乎不適合他,這時候,他的教師王西徵前往北平,張學思深受王希正的影響,跟隨去了北平。他這一去,就再沒回過大帥府。
經過王西徵介紹,張學思加入了共產黨,他找到了想為之奮鬥一生的事業。因為作戰勇猛,有一次他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毛主席聽說他是張學良的弟弟,親切的問他適不適應清苦的生活,錢夠不夠花等,張學思一聽漲紅了臉,對毛主席說:主席,我是為人民做事的,您不要再把我當成公子哥。毛澤東很欣賞張學思,後來他繼續為國家衝鋒陷陣,毛主席褒獎他,在第一次授銜儀式上,張學思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但是此時張學思卻很難回到帥府了,不僅僅是因為身份的不同。而且他小時候親近的人現在都已經離開,就算回去也物是人非了。後來國家解放、新中國成立了,他就更回不去帥府了,因為大帥府已經是人民共同的財產。他年少出走的地方,成了回憶裡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