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霆是張作霖「頭號軍師」,能力出眾,張學良為何要除掉他?

2020-12-14 觀史談天小阿姨

張作霖作為在民國時期統領九省的「東北王」,手下有著不少的能臣良將,雖然他只是個讀了三個月私塾的文盲,但是手下卻有著不少畢業於軍校的知識分子,其中以「頭號軍師」楊宇霆最為出眾,深得張作霖的信任。

楊宇霆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畢業之後就回到國內為當時的奉系軍閥擔任幕僚並且擔任了軍械廠的廠長,後來張作霖聽說楊宇霆才幹出眾,於是將楊宇霆招攬到自己麾下。當時的張作霖還只是東北軍27師的師長,就任命楊宇霆為師參謀長。楊宇霆到任之後很快就整頓軍紀,讓27師戰鬥力大大增強,於是得到了張作霖的信任。

後來張作霖升任奉天督軍後,楊宇霆也水漲船高成了奉天督軍參謀長。在第二次奉直大戰的時候他藉助同學徐樹錚的關係,為奉軍奪取了三千萬大洋的軍火,這批軍火直接裝備了七個旅的軍隊,楊宇霆也因此成為了奉軍的核心人物。

因為他聲勢越來越大,受到了張作霖的猜忌而被罷免,但是很快張作霖又啟用了他,並且對他委以重任,為張作霖出謀劃策的他在奉軍中威望很高,很快就成為了像張作相等人一樣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張作霖死後,張學良卻用非常狠辣的方式直接除掉了他,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楊宇霆犯了三個忌諱

第一:行事囂張

張學良在剛剛接手張作霖留下的軍政事務的時候,一直被楊宇霆從中掣肘,所以兩個人的矛盾日漸加深,後來張學良乾脆就不理軍務和政務,每天陪著趙四小姐遊山玩水,有時候到中午都不起床。

而楊宇霆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更加的膨脹想要趁機攫取權力。在有人向張學良匯報工作而找不到他的時候,楊宇霆就私自下達命令,有時候還在張學良睡覺的時候,在門口用父輩的口氣擠兌張學良,張學良到最後對他忍無可忍,甚至說出了「我不做督軍了,你來做」這樣的話。而楊宇霆依舊不知收斂,我行我素。

第二:奉系孤臣

在張作霖時期,楊宇霆就是張作霖手中的一把劍,有得罪人的事情都交給他來做,所以奉系的老人們幾乎都對他有不滿的地方,當時因為張作霖的信重他的關係,這些人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被迫接受他的命令,而張作霖也想要把他塑造成一個孤臣形象,讓他沒有機會拉山頭威脅自己的地位。

等到張作霖身亡之後,楊宇霆的處境就變得比較微妙,奉系的老人們不再聽從他的命令,而楊宇霆也覺得這些人思想太過老舊腐朽,跟自己聊不到一起去,所以他只跟常蔭槐兩個人走的比較近,而他們兩當時又一點軍權都沒有。

第三:方向不同

張作霖和張學良兩個人的思想和發展方向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張作霖想的是東北自治並且在各方勢力中左右逢源,而張學良想的卻是全國統一歸國府領導從而達到國富民強,楊宇霆的觀點跟張作霖差不多,所以他堅決反對張學良改旗易幟,這種想法成為張學良日後發展的絆腳石。

所以張學良不得不動用武力把這個絆腳石給踢走,在改旗易幟後的第12天,張學良借著到帥府開會的名義,在老虎廳將楊宇霆和常蔭槐一併除掉,掃除了東北軍內部的反對聲音。東北軍的「頭號軍師」也就這樣離世。

相關焦點

  • 楊宇霆為何反對張學良擔任「總司令」?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炸身亡,臨終前說了句:「叫小六子快回奉天!」從這句遺言來看,張作霖是想讓張學良子承父業、主持東北大局的。可是,對於東北保安總司令這一職務,楊宇霆等東北軍諸將領,擁護的卻是張作相,而不是張學良,這到底是為何呢?
  • 張學良處決楊宇霆,究竟是清除障礙,還是自毀長城?
    過了不久,又當了張作霖的參謀,併兼任兵工廠督辦,權傾朝野,一時無兩。 矛盾遠因:驕橫的性格 楊宇霆地位的不斷上升,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脹,持才傲物,不可一世。特別是在張作霖皇姑屯遇難後,他認為張學良管不了大局,東北的第一把交椅應該讓他來做。可惜的是,東北元老還是推崇張學良主政東北,楊宇霆的幻想徹底破滅。
  • 楊宇霆被槍斃後,張學良送上一副輓聯,道破殺他的真正原因
    這個職位讓楊宇霆十分不滿意,於是他跟張作霖一拍即合,成為了張作霖手下的參謀長,在張作霖坐上督軍的位置後。楊宇霆也水漲船高,成為了奉軍的第三把手,當時的楊宇霆意氣風發,為整頓東北軍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奉軍都尊稱他為「小諸葛」。
  • 張作霖身亡之後,他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有無可能成為東北王?
    張學良放在那個時代,能力只能算是一般。軍事不如郭松齡,政治不如楊宇霆,威望也不如張作相等老一輩奉系將領。至於駕馭人才的能力,那也是一塌糊塗。他在接手奉系之前駕馭不了郭松齡,接手了奉系之後又駕馭不了楊宇霆,也駕馭不了老一輩奉系將領。
  • 張作霖是大帥,為何張學良卻討厭別人叫他「少帥」,並為此殺人
    這多少讓人無法理解:張作霖是「大帥」,張學良不就是「少帥」嗎?他為何不讓人叫?要想明白個中原由,就得知道「少帥」這個稱呼在那個時代的真實含義。張學良時代,「帥」並不是軍銜,人們稱呼軍閥頭目為「帥」,有敬仰有敬畏,久而久之則成為習慣,如稱張作霖為(字雨亭)「雨帥」、吳佩孚(字子玉)為「玉帥」等。這種稱呼在當時的報刊、書信上面是很常見的。
  • 張作霖為啥能鎮住楊宇霆?郭松齡死後,張作霖一個「燒」字真高明
    楊宇霆為人詭計多端,這一點連張作霖都佩服,他曾說: 楊宇霆,遼寧法庫人1885出生,1929年被張學良殺害,當時被殺的還有常萌槐。當時廣泛流傳這樣一個說法: 雜亂無章,揚長而去(炸爛吳張,楊常而去)。 吳指的是吳俊生,張是張作霖,楊常則是楊宇霆和常萌槐。
  • 有人說楊宇霆「勾結日寇」,所以死有餘辜,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張學良在處決楊、常二人時,給出的理由是「阻撓國家統一」,也就是當時張學良要改旗易幟,楊、常二人表示反對。但我們知道,張、楊二者間的矛盾肯定不會如此簡單,但即便如此,張學良也並未對楊宇霆冠以「勾結日寇」叛國罪,可見,說楊「勾結日寇」這一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 郭松齡不願為虎作倀,率軍圍攻張作霖,卻成了張學良一生的遺憾
    交戰的雙方同用了張學良的旗號,在這場戰爭打響時,張學良本人正在巨流河東岸進行布防工作,連他也沒想到一河之隔的對岸,以他名號造反的人是他的授業恩師,郭松齡。郭松齡出生於1883年,是遼寧瀋陽市人,據說是唐朝汾陽王郭子儀的後代。他出生時剛好是中國受列強凌辱的時代,當時的東北地區首當其衝,日俄兩國多次將戰火引申到此,明目張胆地瓜分中國的領土。
  • 張學良為何非殺小諸葛楊宇霆?是楊囂張跋扈,還是張小雞肚腸?
    楊宇霆練軍有自己的獨特方法,因此聞名東北,名聲漸漸的響了起來,就連老帥張作霖都很是欣賞。1916年張作霖成為封疆大吏後,立馬將楊宇霆收為自己所用,1918年,楊宇霆策劃了搶奪直系軍火案,其總價值高達4000萬白銀,正是有了這次經歷,奉系軍閥才得以和直系皖系平起平坐,這之後,楊宇霆成為了張作霖的親信,就連私章就由他保管。
  • 張景惠是張作霖鐵哥們兒,為何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背叛張作霖
    可是他不僅不保平安,反而還把這些村子搞得雞犬不寧。實在忍受不了的村民,只得找到張作霖,請求他除掉金壽山。張作霖帶著人馬趕走了金壽山,並佔據了金壽山的老巢。然而,張作霖萬萬沒想到,金壽山會在大年夜裡來偷襲。結果毫無準備的他,差點被金壽山奪了性命。最後還是在殘部的保護下,才僥倖逃走。為求自保,張作霖帶著殘部打算投靠老熟人馮德麟。
  • 張學良晚年的時候,為什麼會後悔殺死楊宇霆?
    張學良同樣不會例外,在他晚年與臺灣史學家唐德剛先生聊天的時候,便曾經坦言,自己很後悔殺楊宇霆。 楊宇霆是誰?這背後到底隱藏著少帥怎樣難以言說的秘密呢? 張學良和楊宇霆之間的梁子是如何結下的?楊宇霆,乃是張學良父親張作霖的智囊團首腦,奉系軍閥集團的核心人物。
  • 餘皚磊《少帥》開年 出演民國梟雄楊宇霆
    該劇由著名導演張黎執導,實力派演員餘皚磊由大銀幕轉戰螢屏,出演頗受爭議的民國梟雄楊宇霆。歷史上的楊宇霆是內政、軍事上的肱骨之臣,文韜武略戎馬一生,其功過得失也備受爭議。出演爭議色彩濃厚的歷史人物,餘皚磊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剛拿到劇本的時候,也有過困惑,因為大家對楊宇霆的評判其實是兩極化的。」
  • 張作霖有八個兒子,為何獨寵張學良,讓其獨攬大權?
    在袁世凱的斡旋之下,南北議和後,北洋軍閥掌握了權力,袁世凱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資歷大肆招攬各地督撫,雖然他後來錯誤的稱帝,但是臨死的時候遺囑復民國政體,尊重約法,要黎元洪依據約法繼任。袁世凱之後,梁啓超認為,再也沒有人能夠做皇帝,也不會有家國私相授受的事情,否則,中國人是不答應的。
  • 西安事變9年前,張學良「兵諫」張作霖,結果孫傳芳告密計劃流產
    鮮為人知的是,「西安事變」9年前張學良也曾策划過一起「兵諫」,這次對象是老爹張作霖。1927年春,由於北伐軍勢如破竹,軍閥孫傳芳、吳佩孚被打得大敗,他們選擇投靠張作霖。張作霖決定讓張學良率領奉軍三、四方面軍的精銳去河南阻擊北伐軍。張學良深知奉軍根本不是北伐軍的對手,他認為這場仗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
  • 因為一本書,張學良做出了令仇者快、親者痛的蠢事
    上世紀的二十年代發生的「皇姑屯事件」,本來是日本人有預謀的炸死了張作霖,然而在事後卻賊喊捉賊的散布謠言稱事情是楊宇霆幹的。當張學良殺了楊宇霆、常蔭懷二人後,又在第一時間將消息散布的盡人皆知,有意混淆視聽,試圖在奉系中製造分裂,方便其渾水摸魚。 悲催的是,日本人如此拙劣的伎倆,張學良信以為真了。在殺死楊常二人前,張學良就花重金在日本人手裡買來許多絕密情報。
  • 為何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提出東北易幟,換成了青天白日旗
    事實上東北易幟的舉動並不是投降,是促成全國統一的愛國舉動,而東北易幟原因也是複雜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老帥一死,東北控制權不穩,日本人虎視眈眈老帥張作霖一死,張學良就發現自己雖然名義上掌管著東北軍,但是東北軍部下楊宇霆等高層人物各懷心腹,本來大家跟著老帥一起當軍閥打天下,講實在一點就是要佔地盤的
  • 張作霖、張學良、宋子文民國首富知多少
    民國財產首富—張作霖1926年,四川的《民事日報》的報紙作出一份資產合統計。在那份統計中,71個官僚、軍閥要人私產總額達63000萬元,而張作霖個人獨佔了5000萬高居榜首。這只是民國初期的數據,後來張作霖的勢力擴張,他的財富應該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