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楊宇霆「勾結日寇」,所以死有餘辜,真的是這樣嗎?

2020-12-16 三叔歷史觀

張學良槍斃楊宇霆、常蔭槐是近代歷史上一次重大事件,「槍殺楊常」事件,導致奉系內部鬥爭更加嚴重,幾近分裂邊緣,我們且不說其影響,只說楊宇霆是否真的「罪有應得」?

有很多人說,楊宇霆「勾結日本人」,槍斃他也算死有餘辜,真的是這樣嗎?首先我們要知道,張學良在處決楊、常二人時,給出的理由是「阻撓國家統一」,也就是當時張學良要改旗易幟,楊、常二人表示反對。

但我們知道,張、楊二者間的矛盾肯定不會如此簡單,但即便如此,張學良也並未對楊宇霆冠以「勾結日寇」叛國罪,可見,說楊「勾結日寇」這一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有人說「日本官民出入楊公館的人,日漸增多」即是楊宇霆與「日寇勾結」的依據。楊在張作霖時代是奉 系對日談判代表,當然和日本接觸多些,不能說接觸多就是勾結。

迄今為止,不但未發現楊與日寇勾結材料,相反,日方倒有這樣記載,在東北一路權交涉時,日本幾次 想對張作霖施加壓力,但日本當時最大的顧慮是「唯恐楊宇霆等反對派將乘機製造糾紛」,使日本已取得 的權益, 「泡影」,因此未敢採取強硬措施。

蘇聯學者也認為,張作霖之所以未與日本籤訂正式協定是「因為遭到楊宇霆的強烈反對。」張作霖被炸後,日本駐華公使芳澤曾致電日本外務大臣田中,對東北的形勢做如下分析:

「張作霖如果不能恢復,東三省便失去了權力 中心。至於張作霖的繼任者,似乎以張作相最為有力,……可是張作相『優柔寡斷』 ,如果他出馬,一定需要楊宇霆之流有勢力人物作為輔佐;張學良出馬,楊宇霆也仍然要立於輔的地位。這樣實際將成為楊宇霆的 天下。」

日本把楊宇霆視為東北最有實權的人物。為了解決問題,奔走於楊門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日本和楊霆有接觸,絕不意味著有勾結。

其實,日本對楊宇霆的印象是不好的,如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曾說楊宇霆是「奉天新派」,並說楊「往往 是一有機會就企圖向南方取得聯繫。」認為楊的政策「必將利用南方勢力的進展,愈益趨於排外」,提出對楊的動向必須嚴加注意。日本口中的「排外」 ,當然就是中國人民為維護國家民族主權的反帝愛國表現。

楊宇霆兼任東三省兵工廠督辦期間,延攬了不少西方技術人材,尤其是德、英、奧的槍炮廠技師,而不是專聘日籍技術骨幹;「機器都是國制」 。這些都是楊宇霆為了擺脫日本控制的表現,這不能不使日本對他十分忌恨。

一九二年八月十一日,日本東京《朝日新聞》報以「狡猾哉楊宇霆」為題,發表 一篇社論:

「我們過去把楊宇霆看成很誠懇,很恭謹 孝順的,是我們心目中最理想的養老女婿,實指望他將來對我們養老送終,頂半個兒子使用,不成想,他的良心和心眼一轉間都變了,幸而我們 的姑娘還沒有給他,如果真給了他,不但對我們不能養老送終,還把我們的姑娘白白騙走了」 。

日本與楊宇霆的關係,於此可見一斑。有人說張作霖被炸死後,日本侵略集團中有一「擁楊派」在進行活 動, 「極盼楊宇霆督奉」 。這也不能作為楊宇霆「勾結日寇「的根據。

當時就日本內部來說,確實存在著「支楊派」和「反楊派」的對立和論爭,關東軍一般說是主張反楊的,與此相反,在滿蒙擁有一定權益的大倉組等財閥,則是屬於擁楊派的。總領事館則是不偏不倚持中立態度。

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不但罵張作 霖「忘恩負義」 ,最後將張作霖殺害,而且他也罵楊宇霆「忘了日本的恩德,向美國獻媚。」對楊極端不滿。

張作霖被炸殺之後,當時曾任張作霖顧問的日本陸軍少將松井七夫主張扶植楊宇霆,而日本駐奉天特 務機關長則主張擁護張學良,關東軍參謀長齋藤恆卻看上了張作相,謀殺張作霖的主謀兇手河本大作 則擬定張景惠。

東京方面對張作霖的繼任人選沒有積極的主張,不過有個原則,這就是任何人都可以,只要能阻擋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權力伸入東北,使東北成為一個特區,為日本勢力範圍即可。

由此可見,不能因為有一部分日本人主張擁護楊宇霆,就說楊「勾結日寇」 ,正如不能說有一部分日本人 擁護張學良,和張作相,就說張學良和張作相「勾結日寇」一樣。

眾所周知,日本在我東北具有舉足輕重的權威機構是日本關東軍。可是日本關東軍卻「一直在排斥楊宇霆」。日本特務機關特別是土肥原賢二和奉天特務機關長秦真次少將,對楊不斷加以誹謗攻擊。「鄰國之賢,敵國之仇」 ,這恰恰表明楊常無與「日寇勾結」之嫌。

日本帝國主義的對華政策,一向是採取「助長內亂,分而治之」 ,特別是對我東北,他們早已視為囊中之 物,從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方面進行無孔不入的侵略。

張學良與楊、常的矛盾,固有楊、常個人應負之責任,但也應當看到它和日本帝國主義的挑撥離間是 有重要關係的。日本就是想用這種辦法,製造混亂,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早在張作霖遇炸時,日本一面散布謠言說、在奉天的爆炸是楊宇霆為了推翻張學良幹的,一面又發布 張學良槍斃楊宇霆、逮捕常蔭槐的消息,試圖在奉系中製造分裂。

再如張學良在處死楊、常之前,張學良就從日本人手中花重金買了不少所謂情報,其內容多是某某人 到楊公館密談了兩個鐘頭,楊家的私人某和常家的私人某為了避免外人的耳目,在一家小飯館密談許久等等。

還有些無中生有的事,比如說楊為支持常,組織黑省保安隊二萬人的武器,不惜叫兵工廠工人加班加點等。其實根本沒有此事。

據王家禎說,這些「情報」當時都起了作用,是「楊、常罪案的來源」之一。楊、常事件之後,張學良曾讓 王家禎詳細研究一下這些「情報」 ,王家禎經過研究之後,認定這些「清報」都是捉弄中國人的材料。特別 是林權助的談話,對張學良觸動極大。

張作霖被炸身死之後,日本是「夜殺其人,明坐其家」,還假惺惺地派林權助來華為弔喪專使。林權助在 完成弔喪使命返回日本時,曾在東京火車站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回答記者說:

「今天的東北實際情況,同我們日本當年幕府時期德川家康時代很相 似。」

這談話載在日本各報紙上,經張學良的秘書譯成中文給張看,張雖不甚熟悉日本的歷史,但對林權助 的這個講話卻很注意,為此特到書店購買一本《東洋史》。

張對德川家康的一段史實閱讀得特別仔細。這段史實是這樣:在日本幕府時期,權勢赫赫的豐臣秀吉死去。其兒子豐臣秀賴繼承了秀吉幕府大權。他雖年少英敏,但貪圖享樂,不甚理國政,一切政務均委其 嶽父德川家康來執掌。

當時秀吉兒子想,他是能夠控制其嶽父的,認為德川家康不敢對他有何異謀。不意後來,德川家康突然 發動政變,竟逼死了豐臣秀吉的兒子,取而代之 ,滅 了豐臣氏,建立了德川幕府。

張學良看了這段歷史,很自然地聯想到東北當時的政治狀況,深感這是關係到「與張家存亡」的大問題。據說張在看到豐臣氏滅亡一節處,特別作了硃筆圈點。

另據日本方面提供的材料說:張學良所閱讀的書是日本賴山陽寫的《日本外史》,贈書人是大川周明,並用紅筆把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一段史實勾出來。暗示楊宇霆是德川家康,而以張學良影射豐臣秀賴。如果事實上真的是這樣,更可以看出日本帝國主義的挑撥離間的險惡用心。

人們都知道,大川周明是日本國家主義法西斯理論創始人之一。他是日本推行「大陸政策」和鼓吹「滿蒙 是日本的生命線」的侵略理論的奠基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定為甲級戰犯。

他把《日本外史》一書寄給張學良,顯然絕不是對張有所厚愛,而是蓄意製造矛盾,希望張與楊常之 間發生火併,然後他們好趁火打劫。

儘管對張學良怎樣得到《日本外史》一書的說法有些出入,但據張學良的日文秘書陶尚銘說,確實是《日本外史》這本書,促使張學良下了殺楊常的決心。如無日本帝國主義從中挑撥離,即使張學良對楊、常十分不滿,或不至於採取最嚴厲手 段。

「楊宇霆暗通日本,要篡奪張氏政權」的流言蜚語,不時傳到張學良耳中,張殺楊、常「正中了日本人的離 間之計」 。

事後,張學良得力助手王家禎曾據實揭穿了日本人這 種陰謀,張也有懊悔的表示,但已無可補救了,最後張只好說:

「事情已經過去了,算了吧,我們好好地幹,否則對不起鄰葛(楊宇霆)、翰香(常蔭槐)於地下了」 。

相關焦點

  • 張學良處決楊宇霆,究竟是清除障礙,還是自毀長城?
    而楊宇霆對張學良的態度越來越驕橫。有一次某處長求見張學良不得,找到楊宇霆,楊發怒了:「漢卿繼承祖業,還是這樣懶散,怎麼得了,我去教育他。」楊宇霆直接闖進張學良的臥室,全然不顧于鳳至還沒穿衣服,他以長者的態度訓誡張學良:"各位處長有公事找你,你幾天都不見,老帥在的時候,可不會這樣。 楊宇霆的做法,讓張學良忍無可忍。
  • 楊宇霆是張作霖「頭號軍師」,能力出眾,張學良為何要除掉他?
    楊宇霆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在畢業之後就回到國內為當時的奉系軍閥擔任幕僚並且擔任了軍械廠的廠長,後來張作霖聽說楊宇霆才幹出眾,於是將楊宇霆招攬到自己麾下。當時的張作霖還只是東北軍27師的師長,就任命楊宇霆為師參謀長。楊宇霆到任之後很快就整頓軍紀,讓27師戰鬥力大大增強,於是得到了張作霖的信任。
  • 餘皚磊《少帥》開年 出演民國梟雄楊宇霆
    該劇由著名導演張黎執導,實力派演員餘皚磊由大銀幕轉戰螢屏,出演頗受爭議的民國梟雄楊宇霆。歷史上的楊宇霆是內政、軍事上的肱骨之臣,文韜武略戎馬一生,其功過得失也備受爭議。出演爭議色彩濃厚的歷史人物,餘皚磊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剛拿到劇本的時候,也有過困惑,因為大家對楊宇霆的評判其實是兩極化的。」
  • 為什麼有人會說:「教師,是新一代弱勢群體?」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有人會說:「教師,是新一代弱勢群體?」真的是這樣嗎?教師,對我們來說一直是傳道授業解惑的恩師、貴人。沒有教師這個群體,可以說有很多家庭孩子讀書識字都成困難。而教師,對於更多人來說,也是一份嚮往的職業。
  • 楊宇霆被槍斃後,張學良送上一副輓聯,道破殺他的真正原因
    說到民國時期的大軍閥,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奉軍的張作霖,張作霖雖然是馬匪出身,但是對於人情世故十分的精通,在亂戰中他一路擴張勢力,最終成為了督辦七省兩市的大軍閥。
  • 《長相守》三個女人同時下線,兩人死有餘辜,姚碧瑩死得太冤
    比如最近下線的三個女人,她們同時下線,有人死有餘辜,有人死得太冤。楊懿飾演的姚碧瑩,死得太冤。明明可以不用犧牲自己,明明已經獲得幸福,明明自己深愛的夫君原非珏也愛上了自己,還有一個可愛的寶寶木伊,也知道了母親明鳳卿是愛自己的,也明白了當年二哥宋明磊給自己下毒是為了保護自己,和花木槿的誤會也解除了。
  • 有人說老實人更容易出軌,真的是這樣嗎?
    "為什麼他看上去那麼老實的人還會做出這樣的事情?"這是周女士找到我的第一句話。周女士的丈夫是10個男人有9個出軌,大家都覺得他是唯一沒有出軌的那個。所以她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這麼老實的老公會做出出軌這種事。
  • 昨天有人說杜鋒任人唯親CBA真的是這樣嗎?
    籃球總的來說是長人項目,選材很重要,第一代基因突變長高了,以後基本就是遺傳決定了,所以籃球運動員的子女們有先天優勢,如果其他方面真的一事無成還不如打籃球呢,這裡只是開個玩笑啦。於是乎就有一些能力稍微出眾些的籃罈子弟在如今的中國籃壇摸爬滾打了。
  • 死有餘辜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死有餘辜,辜:罪惡。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近義詞有:罪大惡極、罪該萬死,反義詞有:功德無量、功標青史,死有餘辜是貶義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百慕達三角真的有人「復活」嗎?有時空隧道存在?專家這樣說!
    百慕達三角真的有人「復活」嗎?有時空隧道存在?專家這樣說!百慕達三角是世界上有名的魔鬼三角,但你知道嗎,它其實是梯形的,範圍甚至包括墨西哥灣以及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這個地區經常有強大的風暴,天氣變化情況難以捉摸。
  • 《紅樓夢》中王熙鳳為什麼要置賈瑞於死地,賈瑞死有餘辜嗎?
    《紅樓夢》第11回,賈瑞在寧府園子裡看見王熙鳳淫心大發,被王熙鳳一眼看穿,王熙鳳強忍著心裡的厭惡笑臉相迎,但是她的心裡是這樣想的: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裡有這樣禽獸樣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裡,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誰知機緣巧合僅僅幾個月之後,賈瑞竟然真的一命嗚呼駕鶴西遊了。
  • 《大宅門》佔便宜沒底線,好吃懶做心術不正,死有餘辜
    要說姓韓的潑皮本,一個一無所有的破落戶,進了大宅門冒充爺成功了,稍微低調點,也許白二奶奶真能養他一輩子。偏偏這個傢伙得寸進尺,在白家好吃好喝的花著銀子,還到處惹事生非,甚至企圖欺主。不但欺負香菱,居然還敢惦記白景琦的妹妹,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是賈瑞死有餘辜,還是王熙鳳心狠手辣?
    圖片來源於網絡王熙鳳去寧府給賈敬祝壽,在花園中碰到賈瑞,賈瑞當時說了一句話:「嫂子連我也不認得了?!不是我是誰?!」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賈瑞和王熙鳳之間的關係是不一般的,不然也不會用這樣的口氣和王熙鳳說話。
  • 楊宇霆為何反對張學良擔任「總司令」?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可是,對於東北保安總司令這一職務,楊宇霆等東北軍諸將領,擁護的卻是張作相,而不是張學良,這到底是為何呢? 這一點,張作霖和楊宇霆都看得很清楚,哪怕是拼了老命,也不會受這般窩囊氣。遺憾的是,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楊宇霆又被張學良槍決,日本人打過來時,竟無一個將領敢率軍抵抗。東三省的過快淪陷,既助長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又為日本全面侵華敞開了北大門,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對於這一點,我認為張學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你們怎麼看呢?
  • 有人說學習衡中經驗是錯誤的?真的是嗎?
    無論是學習衡中還是學習其他什麼中學的先進經驗,只要學到的是真的經驗,抓住的是問題的實質,我覺得都是好的,至少說明再努力再行動。沒有必要害怕和擔憂,關鍵是學習什麼?衡水中學非常成功,各地學子爭相投奔而來,必然是有自己成功的方面。我們應該學習基於我們條件能夠有用的實質性的東西,透過現象的那些本質的東西。我倒是認為以下幾點值得大家思考。
  • 向李登輝肖像潑漆的藝人鄭惠中交保,高喊「臺獨之父,死有餘辜」
    據報導,鄭惠中在被上銬時大喊「討厭臺獨教父」,警方於昨天晚間近10時移送,而鄭惠中到場時,再嗆「臺獨之父,死有餘辜」,北檢經訊問約1小時,諭知她以10萬元(新臺幣,下同)交保。根據了解,鄭惠中得知交保金需要10萬元還一度嫌貴。步出北檢時,有媒體問,有機會的話還會再潑嗎?
  • 道西事件,美國真的與地外文明勾結嗎?
    大概意思就是指美國自從羅斯維爾事件之後,開始和地外文明勾結,美國人看中了地外文明的強大科技,所以和外星人做了一個有違國家精神的決議,並且幫助外星人做活人的實驗。 那麼這個實驗的真實性如何?按照今天的說法來說,道西世界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故事。
  • 日寇魔窟裡的酷刑,沒多少人能熬得住,不是屈打成招就是被折磨死
    假如你是一名抗日誌士,不幸被捕後,日本人對你嚴刑拷打,你能熬得住,做到不招供,不出賣組織嗎?老兵發現網絡上有不少人在問這個問題,也曾認真的去考慮過答案,認真嚴肅的說,沒有走到那一步,口頭上所說的所有答應都是假的,因為嘴巴說了容易,但是要承受住那樣的酷刑,真的是無法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