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李登輝肖像潑漆的藝人鄭惠中交保,高喊「臺獨之父,死有餘辜」

2020-12-17 海峽導報

臺當局於8月1日至16日期間在臺北賓館內為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舉行所謂的「追思會」,供民眾入場「悼念」。昨天中午前後,一名中年婦女進入會場,並拿出裝有紅色油漆的氣球丟向牆面及李登輝的肖像,現場警方立即將其控制,了解到該女子為島內資深藝人鄭惠中(藝名:鄭心儀)。

據報導,鄭惠中在被上銬時大喊「討厭臺獨教父」,警方於昨天晚間近10時移送,而鄭惠中到場時,再嗆「臺獨之父,死有餘辜」,北檢經訊問約1小時,諭知她以10萬元(新臺幣,下同)交保。根據了解,鄭惠中得知交保金需要10萬元還一度嫌貴。

步出北檢時,有媒體問,有機會的話還會再潑嗎?鄭惠中回答「他已經去了,還有什麼機會?所以一定要把握今天。」對於自己的行為,她不會後悔,並強調她也認識李登輝,但自從李登輝變性後,就不再當朋友。另有媒體追問鄭惠中,有人教唆嗎?鄭惠中回應,「我爸爸!叫我要討厭『臺獨』!」

另據臺媒報導,時任臺「文化部長」鄭麗君於2019年1月22日出席華視承辦的關懷演藝人員春節餐會,在敬酒時遭到鄭惠中甩巴掌。

鄭惠中事後受訪時表示,動手打鄭麗君的原因,是因為對方推動「去蔣化」,「我這樣子打她,是剛好而已!」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蔣介石陵寢遭"臺獨"潑漆 綠媒主持人叫囂以此為榮
    摘要:今年2·28紀念日,臺灣桃園慈湖蔣介石靈柩遭3位「臺獨」大學生潑紅漆。臺灣綠媒三立電視臺在其節目事後邀請3人分享如何闖進靈柩潑漆的過程,主持人廖筱君聽完,竟然叫囂「我以輔大的學生,有這樣的學弟為榮」,引發網友熱烈強烈譴責。
  • 兩種「臺獨」一脈相承??評李登輝的「隱性臺獨」與彭明敏的「顯性...
    「陽性臺獨」或「急進臺獨」;一種是以李登輝為代表的「隱性臺獨」,亦稱「陰性臺獨」或「漸進臺獨」。1990年4月的「國是會議」,李曾向當時在美的彭明敏發出「言詞懇切的邀請函」;1992年秋為促使彭返臺,李曾下令撤銷對彭的叛亂通緝令。在此前後,彭實際上早已成了李的「超級幕僚」。◆李氏「理念」照搬彭氏李登輝當政後,人們早就懷疑:他本人是專攻農業的,為何在政治理念上的歪論,竟然一套又一套地出籠。現在人們清楚了,原來都是從他的老朋友、素有「臺獨教父」和「臺獨精神領袖」之稱的彭明敏那裡搬來的。
  • 潑漆蔣介石靈柩9人已獲釋 僅交幾千保釋金還嫌貴
    海外網3月6日電 位於臺灣桃園大溪區慈湖的蔣介石靈柩2月28日遭人闖入潑漆,臺警方通知涉案10人到案說明。到案9人被裁定新臺幣3萬至5萬交保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桃園地方法院檢察署襄閱主任檢察官王以文5日晚間受訪表示,被告李姓男子等人涉嫌潑漆毀損大溪慈湖陵寢一案,檢察官在勘驗現場、調閱監視錄像畫面、傳訊目擊者後,由桃園市警局大溪分局通知被告李姓男子等10人到場接受詢問。
  • 「臺獨教父」李登輝面面觀(上)
    7月30日晚,臺灣榮總醫院宣布李登輝病亡,死因為吸入性肺炎和心臟衰竭,後續合併兩側肋膜積水及急性腎損傷,終年97歲。李病亡後,民進黨及「臺獨」勢力、西方反華勢力等對其「歌功頌德」。與李反目成仇的國民黨也不得不拿香跟拜肯定其「對民主化的貢獻」,對其歷史過失卻不敢置評,僅一句「功過是非留待歷史論斷」了之。
  • 臺軍事強人郝柏村去世:曾與李登輝纏鬥數年,主張「消滅臺獨」
    李登輝和郝柏村「參謀總長」在臺軍中掌握實權,按規定,該職位任期兩年,他竟連任4屆8年。蔣經國去世後,繼任者李登輝遂將其視為「眼中釘」,此後他們也展開長達數年的纏鬥。有「政治精算師」的李登輝,先是將郝柏村安置到「國防部長」的位子上,玩起明升暗降的戲碼。在臺軍中,「國防部長」只是主持當局日常軍事事務,其重要性遠不及直接指揮軍事行動的「參謀總長」。李登輝這項人事安排,相當於解除了這位「軍中強人」的兵權。
  • 陳水扁李登輝彭明敏表演「臺獨大合唱」 (圖文)
    華夏經緯網6月1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北社昨日下午正式成立,陳水扁、李登輝以及主張臺獨的彭明敏三人同臺出現,證明外傳已久之李扁體制已儼然成型。臺灣北社雖然強調與政治保持一定距離,但李登輝、陳水扁和獨派人物的「總統府資政」彭明敏同臺卻是政治味十足。 會中提出萬言書,強調政府應該實行「總統」制解決政治亂象,並主張在戒急用忍政策上適度緊縮。
  • 李登輝一生演繹背叛,註定他是真臺獨,註定他遺臭萬年
    1995年7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一篇鼓吹分裂的自白——一評李登輝在康奈爾大學的演講》提到,「李登輝早年加入過中國共產黨,後來背叛了」,這被輿論視為大陸官方首度向外公告,李登輝是共產黨的叛徒。李登輝自己常標榜說,他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問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日本讀大學期間還通讀了《資本論》。
  • 「臺獨」教父李登輝,曾因「媚日」被票選為臺灣發展的歷史罪人
    1949年4月,李登輝被捕,叛黨,之後獲釋,並在當年畢業後留校任教。對於這段歷史,臺灣已故作家李敖曾評論道:「李登輝是個十足的共產黨變節分子,並且以出賣同志來做晉身之階,太可恥了。」 1952年,李登輝獲愛荷華大學經濟碩士學位。1968年,又獲美國康奈爾大學農業經濟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臺灣農工部門間之資本流通》獲全美最佳博士論文獎,引起蔣經國重視。
  • 李登輝其人,精日、「臺獨」、背叛……
    同年10月,在經濟學者王作榮的介紹下,李登輝加入了國民黨。1972年,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職務,大力培養「本省人」,李登輝以「政務委員」入閣,成為最年輕的閣員,時年49歲。作為農業經濟學的博士,李登輝對臺灣農業提出的許多合理化建議在實踐中獲得了不少短期看得見的效益。且他善於周旋,熟諳為官之道。
  • 臺灣新聞晚播報:臺北「中正紀念堂」遭「獨派」潑漆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獨派」團體成員李嘉宇、陳俞璋20日上午偕同3名同夥,強行闖入臺北「中正紀念堂」潑紅漆。對此,負責修復工程的工人在社交網絡發文淚訴,「我們工作的信仰與執著都被你們毀了。」針對「獨派」製造的潑漆事件一再發生,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20日發出「嚴厲譴責」,他表示,過去兩年多來,民進黨當局操弄「去蔣化」,一味以所謂「轉型正義」扭曲和忽略事實,根本是「假正義、真清算」。
  • 「臺獨」也背叛賴清德了
    高雄中山大學本月15日舉辦「李登輝先生紀念座談會」,會中邀請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人座談,加上現任高雄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過去為「臺灣南社
  • 身為日本人的臺獨教父李登輝,是不是得了美國肺炎死了?
    這次新冠疫情,臺灣地區中招的最高的官大概就是「臺獨」教父、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早前,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李登輝於2月8日因為喝牛奶嗆到,咳嗽不停,隨即被送往臺北榮民總醫院留院觀察。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9日說,目前李登輝作息正常,發炎指數增加,但沒有發燒,在醫生建議下留院觀察。之後,又有報導稱其高燒,檢查得了普通肺炎。2月23日臺《自由時報》報導,由於李遲遲未能出院,外界傳言甚多,於是記者找到李登輝主治醫生陳雲亮求證,而醫生表示,醫院對外下達封口令,嚴禁外人了解更多消息。
  • 97歲的李登輝病亡,臺學者:他一生的「德行」難容於中國史
    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在淡水中學求學期間,幾乎各科成績都是排名第一。1942年,李登輝進入臺北高等學校文科(臺灣師範大學前身),他是班上僅有的四名臺籍學生之一。卸任臺當局領導人後,年近八旬的李登輝一點不安分,不僅公開宣揚「臺獨」,還主導成立了「臺灣團結聯盟」,以這個「臺獨」政黨的「精神領袖」自居。2001年9月,國民黨考紀會以「李登輝公開抨擊本黨」為由,一致決議予以「撤銷黨籍」處分。
  • 李登輝大談「三民主義」 孫中山在世怎麼想
    李登輝提前過90歲生日,擁護者為他辦生日宴會,其實是一場政治秀。他在宴會上表示:「國民黨沒依照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做法來做,慶祝什麼百年?馬『政府』沒有半項民主成就,只有我在12年任內推動臺灣的民主化。但是他們認為這樣不行,把我開除黨籍。若孫中山先生還在,他會怎麼想?」老李被開除黨籍是因為他吃裡扒外,拿國民黨的奶水餵養民進黨。
  • 「臺獨金孫」賴清德受到冷落,「獨派」更愛鄭文燦?
    李登輝生前已是「獨派精神領袖」,如今「獨派」更加速深化李登輝與與「本土」、與「臺派」的各種連結,使其成為神主牌的意味濃厚,況且「獨派」更有積極扶植鄭文燦上位,陳其邁接棒的味道。綠營政治聲望看漲的桃園市長鄭文燦近期「往外縣市跑」的行程變多,15日與陳其邁連袂出席「李登輝先生紀念座談會」,這已是鄭近期第三度現身高雄與陳其邁合體;反倒是一直有心大位的「副總統」賴清德,近日現身高雄的機會不多,令人玩味。
  • [臺灣第一布衣]鄭惠中:慢,感受生命
    這位服裝設計師,就是鄭惠中。鄭惠中說:做衣服和做菜或蓋房子是一樣的,第一都是如何選材,二是如何料理。鄭惠中以回到傳統的方式,選擇天然的素材,健康的加工。例如布料在染色褪漿時,現在大部分採用強酸或強鹼,但鄭惠中用的是傳統酵素,因為:這才是健康的加工方法。
  • 俠客島:背叛者李登輝
    1995年7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員文章《一篇鼓吹分裂的自白——一評李登輝在康奈爾大學的演講》提到,「李登輝早年加入過中國共產黨,後來背叛了」,這被輿論視為大陸官方首度向外公告,李登輝是共產黨的叛徒。李登輝自己常標榜說,他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問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在日本讀大學期間還通讀了《資本論》。
  • 臺海觀瀾|別了,李登輝;別了,巖裡政男
    綜合而言,李登輝的一生分為4個階段,可以用16個字概括:結緣農林、由農轉政、由統轉「獨」、「臺獨」教父。所謂名正言順,在敘述這四個階段之前,先把名稱搞清楚。1940年,佔領臺灣的日本殖民當局發起更改姓名運動,李登輝改名為巖裡政男。故而,李登輝有兩個正式的名字。
  • 郝龍斌之父享年102歲,高呼消滅「臺獨」,李登輝視其為眼中釘
    郝柏村被李登輝等政客視為「眼中釘」由於郝柏村的一系列思想和行為,導致他成為了李登輝的「眼中釘」。此前李登輝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意圖瓦解郝柏村的勢力。除此之外,李登輝還善於藉助外力來支持自己的黨內鬥爭。在1996年大選的活動當中,77歲的郝柏村參加了選舉獲得了160萬票的支持,但最終他還是落於下風,沒有能夠阻止李登輝的連任。而郝柏村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終究還是敗在了臺灣政客的手下。郝伯村一直在公開呼籲反對「臺獨」,希望「臺獨」分子能夠被徹底消滅。所以這也使他成為了「臺獨」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
  • 聲援潑漆獸首男友 臺灣女子燒「中華民國國旗」被捕
    因對臺北故宮南院成龍捐贈十二生肖獸首潑漆,而為臺灣民眾所熟悉的「臺獨」情侶陳儀庭與陳妙婷,在去年10月於228公園內舉辦「十月淪陷、反殖焚旗」活動,陳儀庭當眾焚燒「中華民國國旗」被逮捕,後被判拘役20日。6月6日陳儀庭準備入獄服刑,女友陳妙婷與支持者到臺北地檢署聲援,也燒「國旗」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