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自訴——打擊老賴的利器

2020-12-26 小王普法

我國社會受儒家、道家等傳統文化的影響,輕易不願將矛盾訴至法院,一般都是通過私下調解的方式處理,當事人通過法院提起訴訟,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不得以而為之,但是判決生效之後,對方仍然不給錢,不履行法定義務怎麼辦?我們從刑事自訴的角度對著一問題進行回應。#刑事自訴#

一、刑事自訴前的法院執行。法院判決生效後,當事人往往會及時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甚至把對方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通過社會誠信體系的監督,來要求被執行人履行法定義務,但是被執行人往往故意躲避,拒不履行法院判決,有時法院會通過採取拘留的方式,要求被執行人的還錢。

二、刑事自訴的前置程序。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申請執行人以負有執行義務的人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向公安機關控告,公安機關不予處理;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公安機關不予處;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的情況下,申請執行人可以收集證據準備提起刑事自訴。

三、刑事自訴的受案範圍。刑事自訴,往往是申請被執行人提起,有涉及到被執行人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收集的證據要儘量達到刑事起訴的標準,做到事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準確,提起刑事自訴的受案範圍主要針對生效判決、裁定確認的侵犯其人身權和財產權的行為。

四、刑事自訴可以立案的情形。法院可以對刑事自訴立案的情形主要有二種:1是申請執行人向公安機關控告後,公安機關不予接受控告材料或者接受控告材料後60日內不予書面答覆;2是人民法院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線索,公安機關不予接受控告材料或者接受控告材料後60日內不予書面答覆。申請執行人提交證據證明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侵犯了其人身、財產權利,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法院可以以自訴案件立案。

五、刑事自訴的量刑情況。法院受理刑事自訴案件以後,對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刑事案件,會引導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督促被執行人積極履行職責,如果被執行人能及時履行生效確認的判決、裁定,會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在判決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會以緩刑的方式,讓被執行人監外執行,做到既懲罰了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又督促被執行人及時履行法定義務。

通過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指導案例,可以發現法院對刑事自訴過程中被執行人積極履行法定義務,或者取得自訴人諒解,法院不會判處過高的刑期,大部分會判處緩刑或者免於刑事處罰,實現人性化辦案模式。但這都不是逃避執行的方式,希望被執行人積極履行法定義務,防治因為犯罪行為對造成子女、家庭更大的傷害。

相關焦點

  • 刑事公訴案件可轉為自訴案件的8種情形
    刑事公訴案件,亦稱公訴案件,是指由各級檢察機關依照法律相關規定,代表國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而提起訴訟的案件。刑事訴訟中的公訴,是指人民檢察院對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移送審查的案件,以及對於自行偵查終結的案件,認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已涉嫌構成犯罪,依法應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從而提請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的訴訟活動。這是法律賦予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行使的一項訴訟權利,通常稱為"公權"。一、公訴轉自訴有哪些案件?
  • 一文讀懂刑事自訴案件相關法律規定匯總
    導讀:刑事自訴,自訴案件,是「公訴案件」的對稱。法院審理刑事案件,分公訴和自訴兩種。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訴必須有能夠證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證據。三、刑事自訴案件的起訴指引1.根據《刑訴法解釋》第二百六十一條、第二百六十二條規定,提起自訴應當提交刑事自訴狀一份,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應當提交刑事附帶民事自訴狀。對兩名以上被告人提出告訴的,應當按照被告人的人數提供自訴狀副本。
  • 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刑事自訴立案:「給全社會一個答案」
    雙方協調無果後,10月26日,吳女士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以誹謗罪對造謠者依法懲處。「立案的時候,這件事在我心裡已經真正過去了,對量刑沒有過多訴求」,吳女士表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件不是個例,目前社會上很多人在做相似的事,造謠的成本低,多數人認為這種行為不構成犯罪,刑事自訴立案可以對不法之徒和不良居心者起到震懾作用,法院的立案,證明造謠者的行為是違法的,希望可以告誡每個人,造謠誹謗屬於違法行為,不但傷害別人,自己也要承擔刑事責任,「最終結果不單是給我的答案
  • 女子取快遞遭偷拍造謠有婚外情,提起刑事自訴
    同年12月11日,訴訟代理人向法院補充提交了刑事自訴狀及證據材料。經審查,本案符合刑事自訴案件的受理條件,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於12月14日立案受理。第三類,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且有證據證明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這類案件原本為公訴案件,且被害人已經向公安、檢察機關報案、控告或者舉報,要求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但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由此轉化為自訴案件。
  • 這家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
    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一起刑事自訴案件案 件 經 過2020年6月,鹽湖區一位老婦遭遇車禍後不治身亡,老伴郭某悲痛萬分,但因半身不遂,行動不便,遂委託其小舅子王某代為處理事故賠償等相關事宜。在有關部門的調解下,王某與肇事司機達成調解協議,以代理人身份拿到賠償款共計71萬元。
  • 取快遞被造謠女子提刑事自訴獲受理:拒絕對方道歉,追責到底
    取快遞被造謠女子提刑事自訴獲受理:拒絕對方道歉,追責到底 澎湃新聞記者 林珏瑤 2020-12-14 19:35 來源
  • 獨家講述丨被造謠「出軌」當事人刑事自訴立案:「給全社會一個答案」
    雙方協調無果後,10月26日,吳女士向杭州市餘杭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請求以誹謗罪對造謠者依法懲處。被誹謗當事人吳女士:等待開庭 「給全社會一個答案」12月14日,法院立案後,當事人吳女士發微博表示「刑責一追到底」,吳女士想通過訴訟達成怎樣的結果?
  • 杭州女子取快遞遭偷拍造謠,提起刑事自訴被法院立案受理
    女子取快遞遭偷拍造謠有婚外情,提起刑事自訴獲法院立案受理 澎湃新聞記者 陸玫 2020-12-14 18:05 來源:
  • 宜信、點融、達飛多渠道打擊「老賴」 推動借款人「逃廢入刑」
    業內權威人士認為,應當在原有民事解決的框架下,建立「逃廢債」行政制裁、刑事打擊治理體系,像打擊「惡意透支信用卡」犯罪那樣對於鼓動、協助、組織「逃廢債」的,予以刑事懲治,對於多次「逃廢」「情節惡劣」等實行「逃廢入刑」。與此同時,網貸平臺在打擊老賴方面,除了接入央行徵信,還可以通過司法訴訟,對拒不還款客戶強制執行,納入失信黑名單,限制高消費,子女教育也將受到影響。
  • 加大打擊!最高法明確:「老賴」的孩子上學應受限!
    法院執行不搞株連,但「老賴」不能送子女上貴族學校。劉貴祥介紹,被限制高消費的失信被執行人,不能支付貴族學校費用這類高消費,但其子女正常的義務教育和高學歷教育,均不在限制之列。2、禁止失信被執行人上高速2015年1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聯合重慶高速執法一支隊在重慶市高速路部分主線收費站嚴查「老賴」,「老賴」們的車輛只要行駛上了高速,就將被現場扣留,由高速執法移交法院處理。
  • 取快遞竟被造謠出軌,當事人拒絕和解:刑事自訴!我都被公司勸退了
    12月10日,吳女士發聲稱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女子精神抑鬱 至今找不到工作發視頻表示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9月8日,吳女士感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臨床心理科就診,被診斷為抑鬱狀態。因為處理這件事牽扯的精力和時間,吳女士被公司勸退,此後的工作面試接連失敗,自己已「社會性死亡」。
  • 「陰影一直跟著我」,取快遞被造謠「出軌」 女子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
    4個月過去了,深受網絡謠言折磨的小吳提起刑事自訴,讓法律給她一個「說法」。 緣起 一個謠言帶來的個人災難 一切都緣於4個月前的一場「意外」。「就像是你每天正常走在馬路上,突然被廣告牌砸到一樣。」小吳對記者說。
  • 鍾言宇德·視點丨以案說法—「老賴」是怎樣升級到拒執罪犯的
    「老賴」也稱失信被執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被執行人。欠人錢財卻賴著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決的「老賴」的廣泛存在,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痼疾,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隨著法律的日益健全和執法手段的不斷完善,司法、執法機關除了能夠對「老賴」們限制高消費、上黑名單外,情節嚴重的還可以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那麼,具備什麼條件的「老賴」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呢?下面筆者就這一問題談幾點粗線的看法。
  • 什麼是刑事和解?刑事和解是私了嗎?
    很多國家都有刑事和解制度,我國也不例外,很多人把刑事和解當作私了來理解,其實是不對的,找法網小編將在本文談談這個概念。一、什麼是刑事和解所謂的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和解的後果未必就是不起訴,有可能是從輕減輕刑事責任。
  • 法院回應女子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刑事自訴已立案
    12月10日,吳女士發聲稱不接受道歉,已刑事自訴。12月14日下午,杭州餘杭區人民法院通過官微通報,已立案受理谷某某訴郎某某、何某某涉嫌誹謗案。原告以郎某某、何某某捏造事實,通過網絡誹謗且情節嚴重為由,要求以誹謗罪追究兩人的刑事責任。
  • 面對網絡暴力,自訴很無力,公訴有威力
    經過半年多的發酵,從行政處罰到刑事自訴再到目前被正式刑事立案,公權力嚴肅介入這起網絡謠言。除了關注案件本身的進展,不少人也在思考,公訴是否真能成為網絡暴力頭頂高懸的利劍?部分平臺有意放縱炒作2020年7月的一天,谷女士到小區快遞點取快遞時,被附近便利店店主郎某偷拍了視頻。郎某隨後與朋友何某「開玩笑」,編造「女子出軌快遞小哥」等聊天內容,發至微信群。
  • 善良司法丨凜冬已至,「老賴」沒有春天
    同時,在我們身邊還有這麼一批人正過著獨屬於他們的「凜冬」他們有個親切的暱稱——「老賴」在全市率先與區法院、區公安局聯合建立《辦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協作機制》,與公安機關和法院加強溝通協調,在案件線索移送、細化證據標準等方面達成共識。
  • 「自訴轉公訴」的刑法法理分析
    隨後,谷某某提起刑事自訴,由於被害人取證困難,餘杭區法院要求餘杭區公安分局協助調查,餘杭區檢察院及時介入調查。經調查發現案件情勢發生了變化,郎某、何某的行為不僅損害被害人人格權,而且經網絡社會這個特定領域和區域得以迅速傳播,嚴重擾亂網絡社會公共秩序,給廣大公眾造成不安全感,嚴重危害社會秩序,應當以公訴程序予以追究。
  • 從被造謠出軌快遞員到刑事自訴:摘下口罩面對所有人的她究竟作出了...
    【艱難的刑事自訴】上訴,吳婕想以此為自己討回公道。早在8月12日,吳婕在微博求助:「大家如果看到傳播的誹謗信息,請截圖發我!」幾位微博大V也轉發號召網友幫忙。那段時間,律師鄭晶晶在杭州本地群中關注到這組匪夷所思的謠言信息。出於同情,她把自己採集到的一些有效證據,通過微博轉發給了吳婕,並提醒了維權要點。
  • 重拳出擊 懲治「老賴」 雨城區法院開展「拒執大打擊」專項集中...
    12月9日,雨城區人民法院開展「拒執大打擊」專項集中執行行動。在近12個小時的集中執行行動中,傳喚、拘傳被執行人26人,當庭執結案件7件,執行到位金額80餘萬元。當天早上8點半,雨城區法院幹警兵分兩路,分別前往雨城區草壩鎮、大興街道,對「老賴」進行拘傳。雨城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趙鋒在執行指揮中心遠程指揮執行行動,雨城區紀委監委派駐區委政法委紀檢監察組組長全程監督。